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90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90节

  而现在有人告诉吴坚,肿腿蜂在实际生产中大发神威,隐藏在树洞里的天牛幼虫无所遁形。
  吴坚相信黄金水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但他依然再次确认,
  「效果真有那麽突出?」
  「亲眼所见啊,吴工,资料我都发你了。」
  等吴坚看完后,心神里还反覆出现那肿腿蜂的身影,只是通过照片,他就感觉这肿腿蜂哪里不一样。
  肯定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品种。
  …
  又过了几天,天敌中心第二批赤眼蜂丶肿腿蜂丶金龟子丶花绒寄甲丶松甲等天敌昆虫都陆续到达了闽省。
  防治的效率和速度也肉眼可见的好。
  「一管约100头肿腿蜂,不含运输和释放,均价0.1元/头,这价格很实惠了,颜场长。」
  徐学农在闽省突然间就做起了生意,主要是有不少林业部门闻风而来。
  南平葫芦山国有林场只是其一。
  颜场长盯着徐学农,「林场一共6.7万亩,一亩一管那也得六七十万啊,还有投放,这成本也高啊,徐总,你再给便宜点。」
  「你当我傻啊!」
  徐学农没好气的说道:「葫芦山林场全是天牛?那你这个场长也干到头了。
  了不起就几千亩,也就几万块钱的事。
  还有,你真不用无人机投放?」
  颜场长说道:「我们以前放过肿腿蜂,人工扎在树杆上效果会好一些。」
  「其实效果一样的。」徐学农嘟囔了句,但对方坚持也没办法,「行吧,这包装看来还得多设计一些样式。」
  坚持人工投放的林场还不少。
  徐学农调查了之后,才发现林场还养了不少职工,无人机投放只会凭白添一笔成本。
  他只能为飞防大队默哀一秒钟,看来林场飞防挣的也是辛苦钱。
  这段时间,他在闽省订单接的手软。
  订单越多,天敌昆虫的生产成本就越低。
  一管卖10元,天敌工厂肿腿蜂的实际生产成本却已经能控制在2元/管以下。
  5倍的利润,赚麻了。
  林场也赚了,一亩十几元的防治成本,与喷洒农药相比,防治成本大大降低不说。
  关键在于喷洒农药治标不治本,需要年年进行;
  而肿腿蜂释放一次,就可不断地生殖繁衍,并且肿腿蜂幼虫数量也会随着天牛的减少而减少。
  一次投放可保数年无忧。
  这就是双赢,双方都赢麻了。
  徐学农做了会儿发财梦,陡然间电话响了起来。
  一看,呦呵,是老板,这鼻子怪灵的。
  「喂,老板…」
  「心情不错嘛。」郭阳打趣道:「看来在闽省开拓得不错,也对,国家林业局的电话都打到我这儿来了。」
  「还行,接了不少订单…」
  猛然间,徐学农反应了过来,「国家林业局给老板打电话了?」
  「造林司总工吴坚知道吧?」
  「知道,森林昆虫和森保学科的大佬。」徐学农讶然的张大了嘴巴,「他给老板你打电话干什麽?」
  第380章 棘小白
  「天敌昆虫在闽省的效果太好,省林科院往上进行了汇报。」
  郭阳又解释了下前因后果。
  造林司总工吴坚在80年初曾是华夏林科院的一员,当时还是无名小卒。
  那时他的领导是萧刚柔,我国森保学科第一代奠基人之一。
  萧刚柔1941年毕业于浙大农学院,一生都致力于病虫害研究,在叶蜂及肿腿蜂上更是做出了卓越贡献。
  吴坚也在萧先生的带领下,参与了对肿腿蜂的研究。
  肿腿蜂可以说是吴坚初期的重要成果。
  如今,萧刚柔与世长辞,肿腿蜂的发扬光大对吴坚来说更是有格外的意义。
  郭阳说道:「吴总工说,今年属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偏重年份,预测总发生面积将达1.7亿亩。
  他和司里沟通,让嘉禾承担更多的担子,天敌昆虫大有可为。」
  「好事啊!」徐学农笑道:「订单越多越好。」
  「不只是订单。」郭阳说道:「各地也要逐渐组建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场,陆续会有人到嘉禾的天敌中心考察。
  所以你得赶紧回来,推广交给袁文武,以后德农农资全权负责,天敌中心负责培训。」
  徐学农说道:「好,闽省的事了结了我就回来。」
  「闽省的事你就不管了,德农马上派人来。」郭阳笑骂道:
  「你还没意识到严重性,这是全国范围的事,票我已经让你给你定好了,晚上的飞机。」
  徐学农鄂然,有这麽急吗?
  然而,当他赶回天敌中心没两天,才庆幸提前回来了。
  来参观考察的人实在太多了。
  有些地方林科院更是直接带着订单来的。
  比如说东三省和京津冀,由于去年冬季是暖冬,为害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导致这两地美国白蛾肆虐,个别地段林木甚至有被吃光的可能。
  这是种外来生物,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其天敌是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我国有十几年的研究历史。
  天敌中心同样有这个品种。
  再比如川省的蜀柏毒蛾,其天敌克星也是肿腿蜂,而且川农大在肿腿蜂上的应用也极有建树。
  但川农大肿腿蜂的战力如果是6000,那嘉禾的肿腿蜂战力起码是10000。
  再比如嘉禾的花绒寄甲,同样也是12种天牛害虫的克星。
  还有金龟子丶瓢虫丶捕食蟎等猎杀型昆虫也很受欢迎。
  主要是这玩意真不贵。
  一亩十几二十元的防治成本简直不要太友好。
  神农架林区林科院向劲松,来来回回的在嘉禾天敌中心走来走去。
  「向主任,你这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到底是看上了,还是没看上啊?」
  在中心接待的徐学农见着这一幕,上前询问了起来。
  这也吸引了一旁郭阳的注意。
  在关于苹果和文冠果的会议结束后,还没来得及散场,吴坚就把电话打了过来。
  于是生物质能源处前脚刚走,造林司的总工又要来。
  而且,随着闽省『以虫治虫』影响的扩大,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上面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
  郭阳也跟着来露个脸。
  向劲松说道:「神农架天牛和松材线虫严重,嘉禾的花绒寄甲和肿腿蜂都很有用。
  但也有解决不掉的麻烦。」
  徐学农问道:「什麽麻烦?」
  「华山松大小蠹和红脂大小蠹。」向劲松说道:「神农架前年爆发了华山松大小蠹。
  目前只能砍伐疫木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还是在扩散。」
  郭阳也凑了过来,他并不知道这两种害虫,「这个什麽大小蠹很厉害吗?」
  「很难缠。」
  向劲松说道:「红脂大小蠹是北美来的入侵种,1998年在晋省发现,1999年在晋丶冀丶豫的太行山区爆发成灾。2000年造成死树600多万株。
  而华山松大小蠹作为本地物种,造成的危害也不遑多让。」
  郭阳点头,这听起来确实有些棘手,不过又是老美来的入侵种,这让郭阳曾经做坏事的负罪感越来越低。
  甚至还想再给其它国家添点堵。
  想了想,郭阳又问:「现在发现了多少种大小蠹的天敌昆虫?」
  向劲松回忆了一下,「寄生性的有11种,有3种是新发现的物种,但寄生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捕食性的可能有十来种。」
  从向劲松的语气上,郭阳和徐学农就知道当地尝试过,但没取得成果。
  徐学农一时不知道咋说,大小蠹属一直很难搞,天敌中心并没有这方面的储备。
  向劲松也没抱有希望。
  郭阳想了想,说道:「老徐,天敌中心可以和神农架联合搞个项目嘛,引进现有的天敌资源,一起研发培育。」
  「好啊!」向劲松眼前一亮,「凭嘉禾的技术一定可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