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89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89节

  「徐总,最多一周时间,如果监测的数据没有好转,试验区域也要大规模喷药了,到时这些放出去的虫子可能都会被杀死。」
  给天敌中心的试验区域也是虫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周磊认为一周以后还得靠直升机来放炮,这无人机投放的天敌效果不行。
  徐学农笑了笑,「一周足够了。」
  「有信心是好事。」周磊说道:「但效果不好,局里可不会付钱的。」
  检疫站是市林业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而天敌中心是通过林业局找上门的。
  「免费也没关系,我们一开始计划的就是第一次免费服务。」
  徐学农不再提这茬,转头说道:「对了,周站长,松墨天牛的防治区还得请你尽快定一下区域。」
  「那可得看看这次松毛虫的治理效果,效果不行就没了。」
  「那就等等看吧。」
  徐学农心里清楚,检疫站依然对以虫治虫没有信心。
  藉助东和农机的植保飞防大队的力量,天敌中心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一个小镇1500馀亩的松毛虫飞防。
  完成了之后,天敌中心也没有就在原地等结果。
  而是带着队伍,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点。
  周磊也也回到了市里,前往林业局向分管领导汇报了飞防的工作。
  分管领导问道:「你看了嘉禾的以虫治虫有什麽想法?」
  「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周磊如实将所见所闻说了一遍,「优势是成本低,但效果还说不准。」
  领导点头,「成本有多低?」
  「同样的财政经费,应该能覆盖所有虫害严重区的防治。」
  领导讶然的看着周磊,林业病虫害防治缺少经费丶主体不清晰是各地的通病,每年都有扯皮。
  周磊回忆了下整个治理的过程。
  「昆虫+无人机飞防+人员是成本的主体构成,和直升机放炮的成本相比,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
  领导沉吟道:「这件事你得再跟一下,确认了,我就往省厅报。」
  …
  除了南平,龙岩丶三明丶宁德,这三个同样饱受松毛虫危害的地级市也设了飞防的地点。
  几天时间,徐学农一行人转场就累得够呛。
  在龙岩完成了最后的蜂球投放,徐学农终于松了一口气,感谢地看向一众机手。
  「这次感谢大夥了,还好能飞防,不用跋山涉水,不然我得崩溃。」
  「别客气啊,徐总。」
  有机手说道:「天敌昆虫和无人机飞防简直是绝配,如果徐总能开发出这个市场,对我们也是好事。」
  「对,这动不动就几百万亩,以后这飞防的钱也得挣到手软。」
  「唉,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吃到徐总说的大餐。」
  「什麽大餐?」
  几位机手都疑惑的看着叹气的那位,连徐学农也被吸引了注意,他这些天的伙食还算不错吧?
  「松墨天牛啊!」那位机手笑道:「徐总说过,其幼虫的蛋白质是牛肉的六倍,要是都抓来炒了,森林和我都健康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得嘞,下回哥几个肯定满足你的要求,亲手给你抓天牛幼虫。」
  「行啊,你们能抓,我就敢吃。」
  「要不要给你抓两个福建人?」
  「哈哈哈……」
  就在这时,徐学农接到了一个电话,接听了一会儿,就笑了起来。
  挂了电话后,徐学农笑着说道:「还要幸苦兄弟们一趟,松墨天牛来了。」
  有人阴笑了起来,「这下某人的大餐有着落了。」
  …
  南平,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管理局的局长王科技手上拿着一个小小的试管,疑惑的问道:
  「这肿腿蜂这么小,体积不到松墨天牛的百分之一,确定能杀死松墨天牛?」
  「当然,这就是天牛的克星。」徐学农笑道:「和赤眼蜂一样,肿腿蜂也是靠寄生防治天牛。
  别看它小,但肿腿蜂能识别松墨天牛的气味,沿着它「走过的路」找到天牛幼虫及蛹,
  利用其蜂针向幼虫体内注射一种生物麻醉剂,使幼虫麻痹,然后在其表面产卵,
  蜂卵孵化后,幼蜂吸食幼虫的营养导致天牛死亡……」
  王科技赞叹道:「现在的科技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不是我们首创,国内很多机构都有这方面的研究。」
  徐学农面向来参观这次投放的众多专家和领导,「但我们有自信,嘉禾的肿腿蜂效果是最好的之一。」
  「嘉禾的技术我们在松毛虫上已经领教了。」
  林业局的分管领导站出来说道:「一周时间,投放了金龟子丶瓢虫丶松毛虫赤眼蜂的森林区域,虫口密度大幅减少。
  见效的速度不比放炮慢,效果还更好,这才是真的生物飞弹啊!」
  南平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的周磊,以及参与了天敌飞防的测报中心同样深有感触。
  这段时间,正是害虫孵化的高峰期,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松毛虫诞生。
  然而,自从投放了嘉禾的天敌昆虫后,几天时间,松毛虫就仿佛集体玩起了消失。
  这一天得干掉多少虫卵啊!
  对于嘉禾的天敌昆虫,他们也多了更多的信心。
  统计了结果数据后,南平第一时间向上进行了汇报。
  这才引来了省厅,以及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的注意。
  确认属实后,便立刻要求嘉禾加大天敌昆虫的投放。
  每年的林业害虫防治资金是有限的,防治的重点也是那些危害严重的区域,经常会有漏网之鱼。
  而天敌防治的低成本可以让覆盖面更广,减少明年的虫口基数也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
  「新的天敌昆虫已经在加急调运,空运过来一天时间就够了。」
  徐学农看了一眼山上的平台,飞防队伍也已准备就绪。
  「肿腿蜂开始投放。」
  随着他的声音,十几架无人机几乎在同一时间起飞,按照各自规划的区域飞去。
  徐学农则在一旁讲解着投放的点位,一亩投放多少头等等要点。
  而专家和干部们也能通过配套的设备看到无人机投放的影像资料。
  纷纷感到惊奇。
  无人机搭配天敌昆虫,这效率,这成本,恐怖如斯啊!
  投放完后,专家们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在武夷山逗留了两天。
  这两天里,
  省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所长黄金水走进了武夷山区。
  在森林里找到了一棵棵被松墨天牛危害的松树丶杨树。
  天牛喜欢以盗洞丶打眼等方式钻入树干内部。
  这样,不管是采用农药还是人工除害,灭杀松墨天牛天牛都非常困难。
  然而,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一棵树几年下来就会被吃空,有些甚至枯死。
  两天的实验观察,黄金水等专家接连解剖了五十多段被打眼的树枝。
  几乎每一段木头上,都找到了新繁殖的肿腿蜂踪迹,米粒大的肿腿蜂,在天牛寄主周边爬来爬去。
  这让专家团队极为振奋!
  「效果好的不可思议!」
  「真·天牛克星!」
  「一物降一物啊!」
  不断有专家发出感叹,经验告诉他们生物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眼前的肿腿蜂是什麽?
  这tmd就是天牛的爹!
  给治得死死的!
  整理了两天资料,随后黄金水就代表省里向国家林业局做了汇报。
  肿腿蜂并不神秘,国家林业局对其更是熟的不能再熟,尤其是造林司总工吴坚。
  因为肿腿蜂就是他和先驱萧刚柔教授一起鉴定和定名的。
  1983年,他和萧刚柔教授一起发表了论文:《防治天牛的有效天敌·管氏肿腿蜂》。
  但二十多年时间过去,肿腿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依然很少。
  终其原因,还是效果不明显,在实验室中,养殖的肿腿蜂能寄生在天牛幼虫身上。
  但一出了实验室,就总会遇到各种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