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20节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20节

  但嘉峪关有啥可以发展农业的呢?
  郭阳绞尽脑汁的想了想,才想起酒钢也有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万多名在职员工的饭菜都是自供的,还可以对外销售一部分。
  涉猎这麽广,难怪酒钢资金紧张哦!
  「我知道嘉峪关有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嘉禾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合作。」
  「不。」唐学青说道:「嘉峪关需要丰凯农机。」
  「不行,不能搬。」秦立军脸色突变。丰凯在西北只一有座农机具工厂,属地是酒泉。
  唐学青摇了摇头,「不是农机具厂和农机组装。」
  「而是大型农机装备制造厂,最好还具备无人机生产能力。」
  「嘉峪关在矿山采选丶冶金设备丶全线自动化丶高低压配电丶民用核技术等装备制造领域都有领先优势。」
  「丰凯过来,该有的优惠丶免税政策丶土地丶员工子女教育等等都会有。」
  郭阳皱起了眉头,就是因为西北钢价太高,而潍坊有当地的农机部门牵头,联合企业从泰钢低价批发采购。
  最终丰凯的大型农机生产全部转移到了潍坊。
  西北工厂只保留了配套的农机具生产。
  如今丰凯的发展势头太快,名气越来越大,各种大型农机设备都在国内独领风骚。
  嘉禾又近在咫尺。
  嘉峪关很难不心动。
  第309章 你才知道旱吗?旱了一夏天了!
  潍坊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丰凯其实一直有外拓的意愿。
  然而,嘉峪关有什麽优势?
  城镇化高,人口素质高,全市二十多万人,绝大部分都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工业基础稍好。
  城市建设比酒泉强。
  但城市体量小也是不争的事实,两个街道丶三个镇,这就是一个地级市的全部组成。
  全国都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地级市。
  嘉峪关对丰凯的吸引力较小。
  可能是舒适安逸的日子过久了,嘉峪关在拉投资这块,也不够敏锐。
  给地丶给人丶给税收优惠,这些也并不是独有的,酒钢虽然体量大,但产业也并不高端。
  嘉峪关确实不是首选,只是西北是嘉禾的主战场,丰凯回归西北是应有之理。
  见郭阳思考良久都没有动静,唐学青有点急了。
  「郭总,有什麽顾虑,我们都可以谈。」
  「太突然了。」郭阳沉吟道:「这件事,要回去和团队商量下。」
  「丰凯确实有再建生产基地的想法,只是此前嘉峪关没在考察名单内。」
  众人神色都不由变了变。
  丰凯要投资生产基地?这麽重要的消息,他们此前居然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郭阳说道:「还有其它的吗?还是说只要丰凯在嘉峪关投资,北大河全境的污染治理就不成问题?」
  「够了,够了。」
  「当然,如果嘉禾看上了嘉峪关周边的戈壁沙漠,市里也会大力支持。」
  「也不是说要丰凯押宝在嘉峪关上,只要能承接部分重要产业,市里就会全力配合。」
  「酒钢也是这个意思。」李兴建笑道:「只要不是简单的组装和低端农机具生产,在钢材价格上,酒钢也会给出一定的优惠。」
  「沿岸的镜铁山矿区会加强污水处理,同时进行边坡丶矿山丶水域植被生态恢复工程,听说嘉禾也有专业的队伍。」
  「镜铁山一坝三厂房式电站,冰沟一级电站也同样会改善径流和水质的管理方式。」
  陆续的有人表态。
  郭阳这才感觉到有点意思。
  酒嘉一体化发展,对处于中间区域的嘉禾是极为重要的。
  而且,如果只是部分重要产业,想必丰凯内部对这也是能够接受的。
  「好,嘉禾会尽快评估和考量。」
  「郭总,要不就趁今天,直接去嘉峪关和酒钢考察?」李兴建邀请道。
  郭阳笑道:「总得让我准备准备吧,带上一两个人吧,离得这麽近,还能怕我跑了不成。」
  「哈哈,这不是怕夜长梦多吗?」
  「嘉禾还指望着嘉峪关多关照一些工作呢!」
  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氛围也轻松了不少。
  工业就是嘉峪关的命脉。
  郭阳也认为用一份投资,换取总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值得的。
  甚至连投资什麽农机,他都想好了。牧草全程机械化设备制造,应该能让嘉峪关满意了。
  唯独秦立军等人有些怅然若失。
  一个看起来不错的项目就眼睁睁的跑到隔壁去了。
  会后。
  秦立军拉着郭阳和卢艺林留了下来。
  「郭总,这次座谈会的结果你满意了吧,唉,如果不是嘉禾,谁想和他们坐一起啊,别扭。」
  「满意。」郭阳笑道:「这次麻烦领导了。」
  「只要嘉禾能继续做大做强,这就值得。」
  秦立军又看向农林局卢艺林。
  「老卢,农业生产旱情摸排,抗旱减灾这块你们还得加快速度,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还解不了渴。」
  卢艺林忍不住心里泛苦,这就是空降领导的坏处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领导,下面区县走不过来啊,只能摸排到县城周边区域……」
  酒泉辖下一区丶两县级市丶四县。
  除了肃州区,其馀几个县市都是地域广阔之辈。
  酒泉到底有多大呢?
  比gd省面积大,几乎相当于江浙两省面积之和。
  让300公里/小时的高铁围绕酒泉跑一圈,需要花上10个多小时。
  秦立军也反应了过来,苦笑道:「再辛苦一点吧,尽量掌握情况,别发生了大规模灾害,我们还不知道。」
  一旁。
  郭阳若有所思:「兴许嘉禾能帮上忙。」
  「如果天禾的技服人员能帮忙摸排旱情,速度肯定要快上不少。」
  「太热了,这种天气遭不住。」郭阳笑道:「我说的是丰凯的航拍无人机。」
  「虫情暂时没法预警,但旱情还是能监测到的。」
  「好主意啊!」卢艺林眼前一亮,说道:「植保无人机打药也能发挥大用。」
  「植保所前两天发了文章,天禾的天敌治虫也是亮点。」
  抗旱减灾,水源的利用只能是缝缝补补,农业上真正能做出成绩的也就是病虫害上。
  大旱必有大灾,乾旱也极易滋生病虫害。
  能把病虫害防控好,只要不是极端乾旱的情况,收成也还能有点指望。
  秦立军也说道:「航拍无人机也能算在抗旱减灾物资上,让各单位都采购吧。」
  「别。」郭阳说道:「嘉禾给各区县都捐赠几套,也为抗旱做一份贡献。」
  不仅如此。
  郭阳计划给出现了旱情的地区都捐赠航拍无人机。
  推广只是顺带的,更重要的还是要减小这次旱情带来的损失。
  ……
  「酒泉那麽大,麽得事别瞎转。」
  这句话在天禾内部广为流传,在最近一段时间,更是被奉为了至理名言。
  「热冒烟了,赶快降点雨吧!」
  「靠,谁说酒泉是避暑胜地来着?」
  「其实在阴凉处和晚上都还好,但阳光直晒的时候又是真的热。」
  「今年天气有点反常。」
  「人遭点罪,忍忍也就过去了,作物损失那可就老惨了。」
  在一个员工群里,潜伏的郭阳在留意着员工们的聊天。
  酒泉夏季乾热,但时间较短,所以也是西北的旅游胜地,但今年明显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