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52节
沿库边似乎还能看到红麻的踪影。
郭阳说道:「只要坚持下去,就早晚能稳固下来。」
「嗯,从水权制度实施以来,中下游节水已经好了很多,调水多的汛期已经有水能流到青土湖。」
「那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对陆汉斌,郭阳从来都是抱着鼓励的态度,沙漠里的活应该是嘉禾旗下最幸苦的了。
到了县城,郭阳独自提着礼物去往大哥家,罗修则送陆汉斌两人回公司。
又是近一年没见。
大哥大嫂的精气神反而好了不少。
一进门,大哥郭山就拉着郭阳进了茶室,这里还坐着一个小老头,大嫂田英则忙着做饭。
「这是我弟弟郭阳,这茶桌就是他给我挑的,这是我茶友宁富有。」
宁富有站了起来,说道:「久仰大名啊,郭总。」
「你老这名字取得好。」郭阳也笑道。
「哈哈哈……」
「坐下说,坐下说。」郭山说着就要泡茶,看其手法是又有进步了。
宁富有挥挥手,「不了,我也该回去吃饭了。」
「就留这儿喝一杯呢!」
「不了,你们兄弟两好生聚一下,我就不叨扰了,改天再来和伱切磋茶艺。」
小老头头也不回的走了,还挺有一番傲气。
郭阳说道:「大哥,这就是教你茶艺那位?还挺有点茶艺师的风范。」
「嘿,他也就那三板斧的本事。」
郭阳没想到大哥还拽上了,「看来你也是手艺见长啊!」
「那是。」
闲聊了会儿近况,两老人这一年来习惯了城里的生活,日子反倒过得滋润了起来。
不用下地干活。
安安心心养老。
上次还吵着闹着要回乡下找房子,现在是只字不提了。
中午喝了杯酒后,大哥冷不丁的说道:「阳子,你上次不是说可以搞个小茶园,咱这地种不了茶吧?」
郭阳愣了愣,好像是提过这麽一嘴,「民勤是种不了,陇省只有陇南一个产茶区。」
「哦。」
「但沙海种植有另一种红麻茶,只是没有茶多酚等物质,更偏向于养生保健,对身体很有好处。」
郭阳起身从背包了翻了翻,找出了随身携带的阿勒泰产的红麻茶。
「我带了,先试试看。」
「茶包啊?」郭山有点失望。
「这样方便。」
「嗯,茶还是要那种炒制出来的形状最好。」郭山说道。
这一年时间,郭山变化还真的挺大的,不知道的人,可能还真想不到他以前是在盐硷荒漠地里找食得农民。
「那也没事,这里离青土湖近,你想炒茶都有办法。」
郭山这才笑了起来,「嗯……有机会也可以去试试,会不会太耽误事儿?」
「不会,以后兴许还能弄成旅游景区呢!」
在闲聊中度过一下午时间,郭阳也说了春节要出国,不在家过年,大嫂田英顿时有点不舒服了。
「阳子,小霞的婚礼就定在年后呢,你不参加了吗?」
郭阳一时有点愕然,良久,才开口说道:「哥,嫂子,这次可能真不行,公司的事挺急的。」
气氛沉默了片刻。
最后还是郭山说道:「没事,你忙你的吧,事业重要,事业重要。」
等到晚上时,侄女郭小霞也回来了,对小叔要出国也挺理解。
郭阳才算是松了口气。
第二天又见了见侄女的未婚夫,给小霞包了个红包,郭阳才算是从家庭中脱身。
上车后,郭阳在想,要不要从家里弄一两个人到公司帮忙?
肯定是有这个必要。
只是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越野车沿着河道边的公路一路向下,道路拔地而起了很多日光温室。
沙漠里的梭梭树,枝条裸露,披着薄霜,静默地矗立在寒风中,冬日里一切都显得苍凉而坚韧。
汽车在移民区停下,沙海的温室苗圃里丶沙生植物园里,形形色色的树苗正在积蓄能量。
移民的日光温室里有种各种各样的果蔬。
郭阳又一次遇到了丁老汉。
其紧抓着郭阳的手不放,带着郭阳参观了他的温室,然后硬塞给了他几个瓜果。
「甜得很,这季节吃人参果刚好合适。」
郭阳无奈只能笑着接过,就这麽轻轻撕开表皮,露出黄澄澄的果肉,看着就很诱人。
一口咬下去,清香清甜的口感迸发在口中,水润多汁,是冬天里难得的体验。
「好吃!」郭阳比了个大拇指,「这一个棚能卖多少钱?」
「至少7500元!」丁老汉笑了又笑,「多亏了你们呢,现在我们的瓜都卖到京城等大城市去了。」
算上一季蔬菜,这个2.5亩的棚,丁老汉一年收入依然能维持在一两万元,还是很可观的。
也和其技术过硬有关,很多农户远挣不着这个数。
但随后郭阳才知道,和惠农网丶嘉禾生鲜超市也有极大的关系。
随着日光温室的发展,民勤蜜瓜的种植面积也从3.2万亩扩大到了近5万亩,年产10几万吨蜜瓜。
但价格相比去年的0.4元/斤,今年反而涨到了0.5元/斤。
第280章 从民勤到鹏城
产量大幅上涨,单价没降低,反而还上涨了0.1元/斤,一个2.5亩的棚收入就要增加上千元。
也难怪丁老汉会这麽热情。
销售畅通丶单价上涨这都离不开惠农网的助农行动。
沙海的办公室依然没变,还是那个白色的二层小楼,不同的是宽阔的院子旁开了一块菜地,地里种着一些蔬菜。
办公室里,郭阳见到了惠农网核心管理层之一的张文。
民勤蜜瓜迎来反季丰收季,惠农网也来到了这里开展品牌打造,和产销对接服务。
张文说道:「上线三个多月,藉助天禾和德农农资超市,惠农网已经覆盖了全国500多个县级行政区,涵盖超过4000种常规农产品,平台用户数量也超过了300万。」
这个数据,无疑已经是国内领先的农业b2b产业网际网路平台。
郭阳问道:「成交数据你清楚不?」
「还记得上个月的数据。」个子不高的张文沉吟了片刻,说道:
「12月线上累计撮合产销对接近100万次,达成交易14.18万笔,带动近千种农产品销售,其中包含玉米17万吨丶大蒜1000多吨丶农机设备6000馀台丶种子10馀万吨丶种苗462万株丶小麦丶面粉丶禽畜苗……」
郭阳挑了挑眉,开口道:「基本都还是集团内部的业务,早点消化完,尽快走出舒适区。」
「好的。」
背靠大树好乘凉,张文等惠农网团队都明白这个道理。
但没想到这棵树会这麽大。
货源丰富,运输一流,销售端也有着众多资源。
张文专注三农网际网路领域多年,经验丰富,但推广能如此轻松,还真是从未想过的。
郭阳又问了一些问题。
惠农网从去年10月份上线至今,开展了一系列销售活动和助农服务。
并为甘谷的辣椒,永昌胡萝卜,民勤蜜瓜,五原面粉,定西的土豆,湘省的柑橘等等农产品撮合产销两地交易。
助农方式多为代卖服务。
比如说定西有一对夫妇去年种了50亩土豆,通过惠农代卖把自家土豆销售一空,并帮助当地农户销货,一个月销售土豆500吨,交易额超百万元。
因为看好惠农代卖的合作模式,土豆卖完后,夫妻俩由种植户转为兼做农产品贸易商,继续和惠农代卖合作,收购符合需求的农产品往全国农批市场供货。
而做档口生意的农批商,也与惠农代卖达成合作,拿到优质稳定的货源。
目前,惠农代卖已覆盖到全国15个城市的一级农批市场。
除了产销两端,『农技学堂』和『看行情』两个频道也弄得有声有色。
近万条次专业回答,种养文章和视频课程也推出了几十期。
但视频都还很粗糙。
郭阳想起此前和付秋雁提过的,河西乳业微电影等视频宣传方式,和惠农网也可以结合。
便编辑了信息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