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11节
车上下来一老一少两个人,「叔,等久了,路上遇到大雪了,路不好走。」
方江春板着冻得通红的脸,
「赶紧的,帮我看看这拖拉机咋回事,中途熄了火就打不着了。」
「忒娘的,当初销售吹得牛皮哄哄的,才买回来就出问题了,耽误事儿。」
也不墨迹,周良将皮卡车的灯光照在拖拉机上,而年长的张兆成仔细检查了一圈,耗费了不少功夫,才发现了问题。
「你在哪加的柴油?」
「自家在外面打的。」方江春脸色变化了一瞬。
张兆成心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老方多半是买到了私人劣质柴油。
这两年柴油价格猛涨,很多农户心疼油钱,就喜欢去买私人柴油,各种非标油丶煤焦油丶白油混合着柴油也就大行其道。
但几天就能把新机器干熄火了,也是少见。
「柴油被污染了,还好出油阀丶油箱没坏,更换清洁的燃油就行了。」
方江春一时楞在了原地,自家的事自己清楚,也难怪豁子卖的柴油这麽便宜。
张兆成说道:「以后别贪便宜买劣质柴油,再好的机器也经不住折腾。」
「这不是才买了拖拉机,还欠着贷款呢,就想着省点儿。」
「那能省几个钱,我们这拖拉机,用心经营一两年,所有成本都回来了,陇省那边,有农机手每天的活都是排的满满当当的,干得那是又快又好。」
张兆成稍微松了口气,冒着大雪驾车赶了300多公里路,路上人还推着车走了一段。
那是真的在挨冷受饿。
这也是近来售后的常态,
猎豹拖拉机才推广销售,用户使用习惯还没改过来,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各种小状况不断。
用户又很分散,他们最近基本都在四处跑。
好在猎豹质量过硬,产品没出问题。
「先把油倒了吧,我们带了备用油,给换上试试,晚上你给我们找个地临时歇一晚。」
「行,行。」
忙活了一会儿,拖拉机的声响在寂静的夜晚再次响起。
方江春笑咧开了嘴。
「走,走,走,回家吃饭。」
第二天,
一大早方江春就赶往了地里,万一农场主心急,再加上有心的人怂恿,连夜换机器那就麻烦了。
这个时节那是机器能动,就一刻也不能歇。
张兆成和周良也跟了过去。
这地儿实在太远,
得趁着这个机会对老方进行了理论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
丰凯的售后服务采用的是派驻专职服务人员与经销商参与服务相结合的措施。他们是厂家的人,还兼着培训的任务。
手把手的教了老方一阵,甚至连一些省油获利的技巧都教了,两人才开着皮卡马不停蹄的赶往了下一个地。
而方江春呢,
换了正常的柴油,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老方发现猎豹的劲变足了,操作也能得心应手,效率瞬间提升了不少。
冬翻的深度也基本能达到30cm,农场主满心欢喜的付了钱。
随后又是连着换地方,一块地接着一块地的翻,累也确实累,但每晚趟在炕上数钱的时候也是真舒坦。
等他再次碰到开东方红的男子时,已是农忙过后,男子和几个村民聚在一起,围着火炉,磕着瓜子,吹着牛。
方江春也挤了进来,
男子似是知道了方江春的战果,有意识的避开了他的眼神。
方江春却得意的吆喝上了,「最近可把老子累死了,这个冬天翻了五千多亩地。」
「嘶……」
众人讶然,议论纷纷。
「卧艹,五千多亩,附近没有比你更高的了吧!」
「怎麽这麽多?」
「一天翻300亩可不是吹的,机器也给力,很少出问题,有问题厂家那边也第一时间就来解决了。」
东方红男子也有点吃惊,想到自己只作业了三千多亩,心里就有点发酸。
有人算了下,「一亩地挣10块钱,五千亩就是五万块,你一个多月就把买机器的钱挣回来了?」
「哪能呢,柴油不要钱啊!现在油价都3块了,一亩地怎麽都得七八升柴油,还有买犁的钱,怎麽都要明年才能回本。」
「那也了不得咯!」
「这猎豹可以啊!」
「哪天我也整一台。」
「一人整一台呗,疆省那麽大,到时大家一起出动,做大做强!」
听着大伙儿不着边际的吹牛,东方红男子关注的却思索了起来。
他的拖拉机年份久,同样的马力,每亩却要多耗1升多油,效率还没别人快,而且现在故障多了。
也是时候换机了。
……
九泉。
郭阳翻阅着最近的售后服务日志,恰好看到了方江春那一页。
西北的环境条件确实艰苦,区域跨度太大,给售后服务带来了各种困难。
但也正是这样的条件,用户更加需要丰凯的技术和服务。
这是抢占市场的机会!
随着农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丶升级,以及大客户时代即将到来,服务也可以成为农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工具。
其实,没有开不坏的机器。但只要响应速度快,配件充足,能及时解决问题,大问题就是小问题,小问题就会变成没有问题。
随着猎豹系列拖拉机的销售扩大,丰凯农机最近是忙得团团转,各种小状况也不断出现。
现有的服务虽然还能支撑,但还不够卷!
还不能把对手卷出局!
说白了,就是比大多数企业最低限度的「保健式」服务要强一丢丢,远够不上大保健的门槛。
第126章 走俏
郭阳很清楚农机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未来,服务与产品将密不可分,服务也是产品的一部分。
你不提供服务,就是给用户销售残缺的产品。
当下,农机行业普遍不重视服务,重销售轻服务的现状比比皆是。
机器出现问题往往是干活的时候,尤其是给别人干活时,机器出了问题用户会非常着急,甚至可能会很愤怒。
如果这时候售后再推诿扯皮,或者迟迟不能赶到现场维修,或更换配件。
用户的情绪就会进一步放大,用户体验很不好。
所以农户也越来越看重服务。
郭阳前世和某个大型农机合作社接触的比较多,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该合作社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购买了1000万元的农机,但这些机器大多是从邻近县一个小经销商购买的,而不是当地的一家有名的经销商。
这种舍近求远当然别有隐情。
合作社负责人说,当地的经销商实力强,久保田丶爱科等各种高端机器不少,但是服务态度非常傲慢,小问题能搞成大问题。
但农时不等人,耽误的时间都是损失。
久而久之,也就不从当地的经销商处购买了,而是选择从邻近县服务更好的小经销商处购买。
几年下来,也买了上千万元。
还有某家小日子知名农机公司,号称水田机器技术第一,但该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和占有率甚至比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要低。
其原因就是这家日企的配件大都需要进口。
由于对国内市场不了解,这家日企储备的零件经常驴唇不对马嘴,运输周期又长达半年。
另外,配件从小日子进口到国内,再经过经销商到用户,层层加价,价格高昂。
其实国内的一些资深用户,对这家企业的农机是很认可的,但因为售后,购买时往往会选择其它。
还有一些国内典型的组装工厂,销售的机器出了问题,经销商向工厂要配件,工厂往往是缺件或要临时从配件厂采购。
导致产品口碑奇差。
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
比如说2015年,华夏一拖对全系列拖拉机『三包两年』的服务承诺,让东方红在长达10年时间内雄霸国内市场头把交椅。
还有苏省沃得率先在水稻联合收获行业推出『三包两年』的服务承诺,让其保持了10年的竞争力,随后又移植到插秧机丶拖拉机上,同样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所以,延长『三包』服务是可以成为服务上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这一策略的门槛极高,模仿难度相当大。
一旦企业做出承诺,就要用真金白银和强大的服务能力去兑现,而一旦实现不了对用户的承诺,负面影响也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