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130节
留学生们瞬间红了眼,有人喉咙发紧,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们即将离开最爱的祖国奔赴远方,哪怕偶尔会有片刻迷茫,也瞬间被坚定的信念取而代之。
晚上八点多,首都机场,一架飞机停在跑道上。
原定的五十人又多了两位数学家,他们将作为这次的领航者以及访美学者,和留学生们一同登机赴美。
天边黑沉沉的,往下飘着雪花,落在这群留学生的肩上。
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
外交部副部长亲自送他们登机,看着整装待发的留学生,心里百感交杂。
“同志们,不要辜负国家对你们的期待,不要辜负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许多电台记者还有新闻记者都围在界线外面,在听到留学生们嗓音洪亮异口同声喊“学成报国、报效祖国”时,所有人都饱含热泪。
姜沅跟在留学生后面有序上飞机时,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
人群中,一身军装的男人站在那里,身材高大挺拔,眉眼冷峻,与旁人不同。
在她看来时,谢宥川怔愣片刻,随后眼底冰雪消融,朝她颔了颔首。
姜沅的心脏不受控制地跳动,她回以一笑,挺直脊背,进了机舱。
目送她所乘坐的飞机缓缓起飞远航,直到彻底看不见了,谢宥川才收回视线,转身去火车站连夜赶回部队。
两天假都在来回的路上没有停歇半刻,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疲惫。
飞机上。
有人看着下方的零零散散的光线,抱着旁边的人哭成一团,也有人神情坚毅咬牙发誓一定要学有所成早日回国。
以后祖国就不是在脚下,而是在心里了。
外事部也有工作人员在这架飞机上,邱疏寒提前放置了姜沅的两个行李箱,又帮其他人把东西都放好,这样他们上飞机时就不用提太多东西。
本来有些担心外甥女会不安,没想到她却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借助微弱的灯光在看论文。
邱疏寒心下感慨,哪怕他当年出国时,也没有这么镇定从容。
他不知道,姜沅期待这一天多久了。
从小老师就教她毕生所学的知识,在上大学之前,这些东西储存在她脑子里,只是理论,从来没有应用过。
而如今,她已经消化了小部分,剩下的就要去老师曾经学习的国度去实验验证,那里有最发达的科技最先进的仪器。
姜沅脑海里什么都没有想,只有幼时老师温和的话语——
“阿沅,终将有一天,你会稳稳踩在我的肩膀上,走向外面的世界。”
飞机遇到气流有些颠簸,坐在姜沅旁边的女同志捂着胸口,没忍住吐了一地,还有一些残渣溅在姜沅的皮鞋和裤腿上。
“对不起对不起,我实在是没忍住。”
女同志赶紧道歉,手忙脚乱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想帮姜沅擦干净,却又想吐了。
她下意识捂住嘴,胆汁都快吐了出来。
听到她的呕吐声,有几个男同志也撑不住了,卫生间门外排起了长队,有人忍到脸色发白额角青筋暴起。
姜沅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表姐开的药调养好了还是怎么,之前晕船的她现在却没什么感觉,反而还有余力照顾身边的人。
她主动起身清理座椅下面的呕吐物,又打湿帕子递给女同志:“你擦擦脸吧,应该会舒服一点。”
等女同志接过去了,才开始处理皮鞋和裤子上的东西。
过了半个小时,肚子里吐空了,女同志也舒服很多。
她面白如
纸气若游丝道:“谢谢你啊姜沅同志,本来你最小,应该是我们来照顾你的。”
集训办主任早就跟她们说过了,出国在外要有集体意识,要团结互助,所有人都答应的好好的,并且想着要照顾好最小的那个。
姜沅和她们差了最少十二岁,所有人都把她当成需要呵护的小姑娘,所以现在这位女同志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丢脸了。
“没关系的。”姜沅摇了摇头,好奇她竟然认识自己。
这位女同志并不是首都那一批人里的,而是海城来的,在机场集结时是她们第一次见面。
她们的衣服也不是一起发的。
五十二个人里,总共有六位女同志,首都只有姜沅和另外来自中科院的一位女同志。
女同志缓过神来,趴在前座椅背上,有气无力做自我介绍:“我叫徐思文,海城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
知道姜沅疑惑自己为什么会认识她,徐思文用湿帕子捂着嘴,嗓音闷闷道:“我们海城和江北来的留学生都很疑惑,为什么首都会有个年龄这么小的同志一起去留学。”
一开始他们对姜沅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十分质疑。
“后来集训办主任说了你的名字,还给我们看了你在教育部选拔统考时的成绩,我们才知道你的来头。”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状元,名副其实。”
听到她是在读研究生,姜沅也肃然起敬。
这五十人无疑都是尖子里的尖子,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非常厉害,而且有一部分还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亦或者高校教师,还有工程师。
姜沅没有因为她的话就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卑。
她知道自己只能算是初出茅庐,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有机组工作人员为她们倒来热水,吐完了倒是也舒服很多,经过这么一遭,心里对远离祖国的难受也缓解了几分,他们知道,自己一定还会回来的。
首都没有直飞纽约的飞机,要在巴黎转机,等换乘了飞机后,看到金发碧眼的乘客,大家都很好奇。
幸好都会英语,也能听明白她们的话,还有大胆的女同志主动和外国人交谈,得知她们是来自东方的留学生,外国人也很讶异。
徐思文告诉姜沅:“咱们这五十二个人里,有十来个人曾经有过去苏联留学的经历,所以比我们要熟悉一点。”
姜沅点头,看着她们聊天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快到纽约时,有男同学突然开口:“同志们,我听说美国做什么都要收小费,上厕所也要收小费,要不我们先在飞机上上完厕所再下去吧。”
“啊?”同学们纷纷起身,“那赶紧的,怎么尿个尿都要收费,这也要钱那也要钱,我下乡那会儿这还能算农家肥呢!”
他的话把其他人都逗乐了,姜沅确实也想上厕所,就跟着过去排队。
“小姜同学,你先来你先来。”其他人友善让道。
姜沅微窘:“……谢谢。”
在经历过二十五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后,又加上转机等因素,波音707终于于美国时间十二月二十七号下午四点在纽约机场降落。
此时,机场外面已经围满了美国记者和电视台的人,还有国内外事部以及美国这边的负责人在场外接应。
在美华人知道有祖国的留学生来赴美学习,早就组织好了一起来接机。
看到那架飞机在跑道滑动,快门声欢呼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华人们热泪盈眶,高声欢迎祖国同胞的到来。
美国这两年也掀起了亲中潮,对于远方来的客人,他们态度也十分热烈。
当天,据纽约时报报道,距离中国第一次向美派遣留学生到今天,已经时隔整整一百零六年。
而这一次中国留学生的到来,重新将中美两国关系推向热潮,两国人民将会更加友好开放地沟通交流,共同发展进步。
机舱门打开,领队的两位访问教授身穿黑色呢子大衣,脸上笑容热情洋溢,挥手和大家打招呼。
他们怀揣着整个留学团队的五十美金生活费,带领留学生们昂首阔步走下登机梯。
第99章 等它适应了这个冬季,就会……
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以及和祖国华人华侨还有美国人民打过招呼后,姜沅一行人在外事部的安排下,晚上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饭。
留学生顺利抵美的报道一经发出,不管是美国还是大洋彼岸的中国,都引发热议。
这个月注定是令人振奋的一个月,而国内的改开也正在起步阶段,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共同期待美好未来。
外事部在纽约有一座小洋楼作为落脚点,此时里面灯火通明,大家都聚在一起包饺子。
“刚到美国就不给你们吃西餐了,第一顿先适应适应,今晚你们要乘坐十点半飞机飞华盛顿,那边驻美联络处的人会给你们安排住所。”
看着这群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留学生们,外事部的人脸上也露出笑容。
两批人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姜沅站在邱疏寒旁边,学着他的动作将饺子皮捏拢,看起来也像模像样的。
邱疏寒笑了笑,眉眼温和道:“阿沅,到了华盛顿你们会有三个月的语言学习期,但舅舅觉得你不需要,可以直接去选择的院校进行学习。”
“这样也可以尽快融入当地生活,适应学习氛围。”
姜沅点头:“我听您的。”
对于这一点其他留学生和领队的两个访问教授也没有意见,姜沅的外语水平非常好,而且听不出口音,是很纯正的伦敦腔。
虽然很纳闷姜沅的口语为什么这么好,但是得知她是邱疏寒的外甥女后,也就默认是她舅舅和母亲教的,并没有多想。
怕他们吃饺子吃不饱,工作人员还下了面条,有同学发问:“在美国吃饭要粮票吗?”
外事部的工作人员闻言愣了一下,然后爆发出善意的笑声。
“同学们,这边不用粮票,不实行计划经济,想要什么都可以随意购买。”
“不过近几年美国通货膨胀严重,日常用品价格也一直走高,就说猪排吧,大概是0.93美元一磅,也差不多是一块五毛钱人民币了。”
现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1.58左右,差也差不太远。
“那贵了一倍,国内猪肉价格是七毛钱一斤。美国一磅是0.9072左右,国内一斤是十两,换算成两也才9.072,还不到一斤。只不过不需要肉票而已。”
领头的数学家很快换算出来,不过在得知在学校宿舍这种地方禁明火烹饪后,也都沉默了。
晕机的几个留学生肚子早就吐空了,等饺子出锅都迫不及待端着盘子排队去盛,第一个排了队打到的人主动把饺子拿给姜沅。
“你到时候不去语言学校学习,记得给我们留个地址,我们也会把各自选的学校地址留给你,这样我们有空就能联络。”
他们是一起来的,感情自然不一样,以后在这异国他乡就是彼此仅有的熟人。
姜沅道过谢,点头应好,然后把饺子递到邱疏寒面前。
“舅舅不饿,你先吃吧。”正在和同事谈论公事的邱疏寒回头看了她一眼,轻声笑了笑。
虽然有些担忧外甥女在这边的生活,但是看到他们互相关爱,也就放了一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