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并没有,从古至今她们只是为了得到丈夫与旁人的赞许,说她真是个好女人。
主母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有的时候,内鬼更加可怕,宅院里的母亲,她们只是男人的母亲,如果女儿与儿子的利益冲突了,她们会毫不犹豫卖了女儿。
能背刺伤害的,一定是不设防的人,又亲密信任的人,现代都有很多这种层出不穷的重男轻女事情发生。
当女性团结,是无有办法的,所以他们需要这些伥鬼,他们奖励这些伥鬼,哪怕只是口头上的奖励。
这些伥
鬼也前仆后继。
她写出来只是个故事,可故事半遮半掩,是几百年的苦难。
第116章
而女性被缠足,或者说断足,就完全没了劳动力,贵族女子都变成了奴婢,奴婢是生不出主子的,所以男人也在大清变成了奴才。
他们禁止旗人女子缠足,但却鼓励汉人女人残杀,女人连走都费劲,别说跑,她们在的地方,他们丈夫儿子又怎么反?这也是清的农民起义永远小打小闹,一扫就没。
可以说大明的贞节牌坊甩出去,砸断了大清时汉人的脊梁。
汉唐根本就比不上明清的生产力,但人的日子,比明清好过很多。
那个时候女性是自由的,社会环境是开放的。这一切的开端,是靖康之耻,是完颜构懦弱无能,不晓得怎么去赢。还杀岳飞献媚,没长骨头,就想着怎么转移视线,弱女子成了他转移视线的靶子。
女子们怎么那么没有贞节是非观?怎么不知道自尽?反而活着让男人们受尽屈辱,被掳被强,死了不就好了吗?
这种恶心的人,偏他是个皇帝。
而很多男人居然赞同他,更可气的是,女性的叛徒伥鬼,捧这些男人的臭脚。
魏倩看着陆微之,她想起了柳细君,青词,这些女子,她们只是缺少机会,哪怕没有机会,他们也会挣扎求生,在自己小天地里,安得其乐。
“我并不为她们骂我而不开心,因为我骂的也是那个样子,我们骂的是同一件事情,所以我只会开心她们的傲气与精气神,她们敢质疑一切的胆量。”
陆微之没忍住抱住她,在她怀里哭出了声,她们那群女子,在魏府,多仰仗魏相大方给予银钱,对她们很公平,让她们很多人都变得富裕。
纵使出了什么事,大家都有银两护身。
从不为她们指婚配婚,她们中有人与人结发为夫妻,也是自己选的,自己寻的人。
魏倩举起了手,作投降状,这人怎么回事,突然就强抱她。
然后魏倩拍拍她的背,“没事的,未来是光明的,所以道路曲折一些也没有关系,这些曲折的磨难,都会化为能守护自己的盔甲。微之,在舞台上,你会变成万众瞩目的人,去努力吧,打破人们对歌舞的偏见。”
陆微之放开她,退后几步,“嗯,我会的魏相,哪怕以后有其他的剧院开了,咸阳的剧院,一定永远会是最好的。”
“我信你。”
陆微之用帕子擦净了眼中泪,她觉得魏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高在上,反而比较温和,让她一时失了礼数。
“其实我们一直在说魏相,为什么得势不养面首男宠,府里只养漂亮的歌姫舞姫,又不让我们签卖身契,又不来看我们。”
魏倩有些懵,啊,她以前不是没时间吗?先前农业手工业的基础都没有打牢,哪里有空管娱乐的事。如今是因为农具都很先进,灌水都有了水车,粮食的产量很高,至少养活全天下人是没有问题的。国库已经装满,并不怕灾祸。
这个时候娱乐就可以上场了,因为百姓手里也有了余钱,等他们通过娱乐知道道理,那么文字就可以上场了,开国之时,萧何就负责,让百姓都取姓,好管理户籍,所以有很多听都没有听过的,姓氏冒出来了。
始皇统一文字,那个时候知识分子很少,他又把很多书给焚了,识字的就更少了。其实语言十几年还是不能融合,各有各的方言,文字,秦管不到太细的地方,但根基已经打好了。
但小篆太复杂,秦时程邈整理了秦隶,隶书明显简单美观许多。
秦吏的含金量还在上升,程邈只是一个狱吏,因为他有了隶书。萧何也是秦吏,历史因为他搬走了典籍,为天下保存了些书籍。
权力以血缘传递过于傲慢,但凡秦打开上升通道,何至于让那帮朽木毁了江山。
她在下次朝会,就是要推行汉隶,以隶书代替小篆,隶书其实与繁体字差不多了,甚至更看得懂一些。
她看着陆微之,咳了一声,“得势为什么要养男宠?他们又没你们跳舞跳得好看。”
陆微之哧的一声笑了,“因为我们都在说,如果我们有魏相这般权势,定是要养几个美男子当面首的,让他们乖乖听话,一个端茶倒水,一个捶腿,一个跳舞,一个去挣钱。”
魏倩被她的话逗得哈哈大笑,“不错,原本这也是我的理想生活,只是太忙,没有时间管后宅事了。”
张不疑一个,她忙起来都把人忘脑后了,还好他比较乖觉,看她忙只陪着不打扰。
真那么多人,算计来算计去就累死了,看大汉后宫就知道了,前朝跟大臣争权,后宫跟皇后争权。
累死得一个比一个快。
“微之可有丈夫?”
陆微之摇头,“我是魏王的妾室,薄夫人与我相熟,当初她是魏王妃。魏国一亡,我们与其他美人都命如浮萍,男人靠不住,哪怕他是王,说亡国就亡国了。不如把钱银抓自己手上,我养了一个女娃,她是我捡到的,捡到的时候她还在襁褓。”
说到女儿陆微之笑了起来,“我给她取名叫陆枕月,我在咸阳买了房,她已经在学堂认字了,很是用功,那里有好些女娃,她在魏相治下,定会活得很好的。”
魏倩拍了拍她肩膀,“那挺好的,未来会更好的。”
“嗯!”
历史上汉惠帝六年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算是汉代人头税单位,1算等于120钱,五算是每年600钱,直至出嫁或满30岁。
古代逼婚到三十也是不催了,不罚了,就这么着吧。
那个时候是因为天下只有一千多万人口,吕后才这么干,逼得民众早婚。
但如今可不是,如今的人口总量还有两千多万人,没到那种需要逼婚的地步。
日子好了小孩就多了,所以这个政令并不需要出,十五实在太小,正是读书学手艺的时候。
大部分女人还是选择嫁人,此时对女性的财产保障都不错,法律都不错,女子干着农活吃着无污染的农作物,身体还行,不脆,农家壮妇居多。
她们需要自己的孩子,需要一个强壮的劳动力养活孩子,需要人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被欺负,这是这个时代结婚的意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仅此而已。
爱情是很虚幻的词,是贵族男女才有资格去追求的东西。
毕竟这时代平民活到四十就算长寿了,战乱,疾病,野兽,对于汉初的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陆微之拿着她的图纸与剧本走了,魏倩觉得如今很多行业,手工业,官吏,都有了女子的身影,但有个最重要的地方没有,那就是军队。
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去战场,不保家卫国,怎么守住相对平等的权利呢?
如今能看戏的多是男子,用赵氏孤儿开场,先将剧院火起来,以后在里头男女主剧本各一半,就没人说什么,女子剧本现在有花木兰,将来也可以有穆桂英挂帅。
在绝对男权的时代,都有很多女将军,更别说风气开放后,她夹带私货女子个个拿战场大女主剧本,那么自然就有很多女子有样学样,在她们自己努力下挤进去,她顺势而为,可比强行组女子军好。
文娱也是天下喉舌关键的一环,报纸不能夹带私货,但娱乐可以,不服他自己开剧院啊,又没拦着。
晨光透过殿门斜照进来,魏倩坦然坐于权臣的位子,手中一折以新隶书誊写的奏章。
她起身向前踱了一步,声音清朗。“太后陛下,臣有本奏。”
此时吕后垂帘听政,臣子标准喊法是“太后陛下”,不能分开喊,唤太后显得不恭敬,唤陛下不合适,于是就凑一起。
过些日子吕后临朝称制,自称也会从孤,变成朕。
吕雉高坐于帘后,目光微垂,“魏相请讲。”
“臣请以‘隶书’为天下文书正体,逐步取代小篆。”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吕雉看着魏倩,“魏相,小篆乃始皇帝所定,天下书同文,沿用至今,为何要改?”
魏倩不慌不忙,展开手中奏折,“请太后陛下细看。”
她将两份文书并排递与内侍,由内侍递与吕后,一份是小篆,工整却繁复;另一份是隶书,方正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