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村人都有这个说道说是小母鸡开产头几个月下的蛋吃了对身体极好,还有人特意要买这种蛋,多是愿意给小娃和老人补身体。
  “真的啊。”
  圆脸娘子上去摸了摸蛋,有点高兴:“不错,瞧着挺大的。”
  她自是也知道这个说法,本来想着摊子蛋不够了,多买几个蛋等会儿开摊烙鸡蛋饼用,没想到遇上这种初生的鸡蛋,那给旁人吃岂不是可惜了?买回去留着给她家小哥儿补补身体也成。
  圆脸娘子又打量一眼魏承和罐罐:“看着你俩面相也不像骗人的,成,那就给我来二十个吧。”
  “肯定不会骗您,我们这两日都会在这儿卖蛋,你若是觉得不好到时候来找我们也成。”
  魏承忙将几层干草抽出去:“娘子,您自个儿挑,相中哪个捡哪个就成。”
  魏承不怕她挑,拿来卖的鸡蛋都是大的,下的小蛋都进了他和罐罐的肚子。
  听魏承这么说,圆脸娘子更高兴了,拿过自己的菜篮子道:“好好,我自个儿挑。”
  翻了四层干草,这圆脸婆娘才心满意足的挑了二十个褐粉色的大鸡蛋,最后走时给了魏承六十文铜板。
  魏承将铜板一股脑放在罐罐手中的小浅口筐里,罐罐哇了声,抱着小筐晃了晃:“是钱钱的声音!”
  “今儿你的梨子蜜出来了。”
  魏承擦擦汗,又拿出水囊喝了口水,喝完递给罐罐,罐罐却摆小手:“哥哥,我不渴。”
  又道:“哥哥,罐罐不想要梨子蜜了。”
  “怎么了?咱们不是说好桃蜜喝完就给你买一小坛梨子蜜尝尝?”
  罐罐轻轻摸了摸铜钱,乖巧道:“可是赚银子,太难了。”
  “哥哥每天早上,要去打好多鸡草,要去挑水,还要给罐罐和杏儿做饭,还要早起晚睡读书……”
  罐罐摇摇头:“罐罐是大孩子了,罐罐不吃零嘴了!”
  “哥哥不累,哥哥最高兴的事就是养你和杏儿,然后就是读书赚钱。”
  魏承笑道:“等搬到新家就好了,有了水井就不用去河道里挑水了。再说打鸡草也不累,眼下打的虽然多可也都放在板车上让驴子拉回来,再说哥哥一边打草一边放声在山里背书也很有意思,哥哥不觉得累,只觉得这日子有奔头。”
  又小声道:“咱们眼下不缺银子,就是少买两亩地都够咱俩吃好几年了,不过咱们也不能太闲,不然又招了贼惦记,钱虽然是攒出来的,但咱们该吃还得吃,明白了吗?”
  罐罐听明白了,握紧小拳头:“那,那等罐罐长大了,就赚钱养哥哥读书,也不让哥哥累着!”
  “成!”
  魏承摸了摸他雪白的小肉脸,道:“真是哥哥的好罐罐。”
  从家里带出来六十多个蛋,卖了二十个还剩下四十多个。
  魏承又驾着驴车去了南街后巷,特意去了和李家宅院相反的地方。
  他和罐罐前两日又去捉了筐小土蟹,还捡了一小筐鸡蛋送去李家,李老夫人硬是留了他们吃一顿饭,走时大包小包的零嘴糕点给他们装了许多,闹得魏承和罐罐很是不好意思。
  若是李家人见着他和罐罐卖蛋定会包圆,没准还会多给银钱,魏承不喜这样,只觉得过于占人家便宜了。
  他们到时后巷已经有了几个推着板车的小摊贩,多是卖新鲜胡瓜刀豆的,还有卖活鸡和卖早食卤货的,这些摊贩在这儿摆不长久也不敢大声吆喝,所以一个个都推着板车来回走动,怕的是有那样的大户人家的小厮家丁不让他们在后门摆摊。
  魏承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停下驴车,不一会儿就见着一扇矮小后门从里面打开了,走出两个穿着一样衣服的丫头。
  她们说说笑笑,胳膊还挎着小筐,直接走到卖菜的跟前买了些菜,那摊贩婆婆还喜笑着多送了她们一大把刀豆一大把胡瓜,魏承注意到这两个小丫头不仅收了还自个儿又拿了一把野葱,随后熟练的将这几把菜偷偷放在了一个长布口袋里。
  卖菜本就不赚钱,多送一小把也就算了,这摊贩怎么还送了那么些菜?
  魏承有点不理解。
  又看到那俩丫头去买早食,那大包子说拿就拿直接上嘴咬了,那摊贩还赔笑给她们装包子……
  这时,那俩个丫头也走到他们驴板车前:“小孩,你这鸡蛋怎么卖?”
  罐罐乖乖道:“一个鸡蛋,三文钱。”
  “三文钱一个,那来十个吧。”高点的丫头一边咬包子一边道。
  魏承道好正要给她们装筐,就见着矮个丫头抓了四个鸡蛋直接塞进那个布口袋里。
  罐罐当即就不干了,上前握住那丫头的手:“为什么要,拿罐罐的鸡蛋!”
  小丫头甩掉罐罐的手,上下打量他们一眼:“你们第一次来这儿摆摊?懂不懂规矩?”
  一直在背篓里睡觉的杏儿猛地探出头来,直冲那甩掉罐罐手的小丫头呲牙。
  小丫头吓了一跳:“天啊,哪里来的狗!”
  魏承也不装筐了,将罐罐和杏儿护在身后,冷道:“我们第一日在这儿卖蛋,还真不知道这儿的规矩。”
  “你们在我们府中后院摆摊也就省了在街上摆摊的市钱还省了些地皮流氓找茬,我们来买东西你们孝敬我们不是应该的吗?”
  罐罐气得从魏承身后探头:“那,那不应该拿罐罐,四个鸡蛋!哥哥养小鸡,很不容易的!”
  若是给一个鸡蛋意思意思也成,一下拿他们四个鸡蛋岂不是欺负人?
  魏承道:“两位姐儿若是多买些,小子就是给你们一人一个也成,你买十个蛋拿我四个蛋,这也就说不过去了!”
  “旁人都能给,你们怎么就不能给!”
  “旁人是旁人的事,我们不成。”魏承道:“你若是不还给我们,我们就不卖了!”
  “不知道哪里来的乡野小子还真是小气!你们以后不准在我们刘府后面摆摊!”
  矮丫头说着将四个鸡蛋从布口袋里掏出来,用了些力气放到草筐上,只听咔嚓一声碎了一枚蛋。
  她看一眼高个丫头:“咱们走!”
  “慢着!”
  魏承将那枚裂缝鸡蛋送到她们面前,冷冷道:“三文钱。”
  “你的鸡蛋不结实坏了,凭什么要我付银子!”矮个丫头道,“你们两个小子不会做人,卖的蛋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蛋!”
  “我们会不会做人和你们弄坏了我们的蛋不是一回事。”
  魏承看一眼不远处的小门,道:“刘府是吗?我们这些摊贩在刘府后面摆摊,就算要孝敬也是孝敬刘府的老爷奶奶,我瞧着你那布口袋里装的东西也不是要给刘府的而是留着自己吃用吧?你们不过是受人差使的丫头凭什么要受我们的孝敬?若是我等将此事闹大,想来你们也不会好过!”
  那小丫头一听脸色煞时变了。
  “好个伶牙俐齿还会钻营坑人的小子!”
  高个丫头拿过那枚带着裂纹的鸡蛋,又从钱袋里摸出三文钱重重放在驴车板上,又看一眼害怕的小丫头道:“走吧,莫要和这等人纠缠!”
  魏承将那三文钱放到罐罐的小筐里,摸摸他和杏儿的头:“没事,咱们不在这儿卖了,换个地照样卖。”
  他们没去市集卖是因着市钱一交就是要交一天的,他们只卖这一会儿的蛋实在不必要花费那个钱,原本赶着驴车沿街叫卖也是成的,只是魏承想着这些大户人家向来是爱吃蛋的,没准能一下包圆他和罐罐也就省了力气,没想到遇上这等人。
  怪不得当时卖兔子和柴时听到李府的月姐儿说他们李家的婆子丫头是整条街极好说话,这么一和刘府对比,还真是高下立见。
  “小子,小子,你俩往前走走是赵家的门户,他们家的小少爷快满月了,没准在收鸡蛋做红鸡蛋呢。”
  说话的是卖菜的摊贩婆婆。
  魏承一听忙道了谢,看到她摊子上摆着绿油油,脆生生的刀豆,他们家的刀豆全淹死了他还想着买些给罐罐炖肉吃,于是蹲下身道:“婆婆,您这刀豆怎么卖?”
  “现在刀豆下来了不值钱,三文钱一斤。”婆婆笑道。
  “成,那给我来五斤吧,我吃不了拿回家晒干留着过冬吃。”
  婆婆一边给他们上称一边道:“最近天好,多晒些菜干是对的,婆婆这两日这腰腿总是酸痛,想来是又要来雨了,菜晾不干就会生潮气那可就留不下了!”
  魏承应了声哎,回头看一眼罐罐:“罐罐,数十五文铜板给婆婆。”
  “好!”
  罐罐小手一边扒拉铜板一边道:“一,二,三……”
  卖菜婆婆哎呦一声:“这娃娃那么大点都会数数了,长得也可人爱。”又看一眼魏承,“兄弟俩都这么白净漂亮,长大怕是说亲的都要踏破你家门槛!”
  魏承笑了笑,付完铜钱带着罐罐离开了刘府。
  他们赶着驴车到赵府时果然在这儿看到不少卖鸡蛋的小贩,赵家的婆子丫头都拎着筐在挑挑拣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