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来了,要死啊敲那么急”
  张凤琪刚打开一条缝红卫兵们就蜂拥而至,全挤进了小院里。
  “哎哎,你们这是干嘛啊……”
  张凤琪看到红卫兵们也很紧张。
  领头的小孩还是高中的年纪模样,手里拿着一条搜查令,一脸正气,“我来抓许委员啊!”
  不等许光汉说话,小孩指示伙伴,“带走!”
  许光汉紧皱眉头,没有反抗,眼神示意张凤琪别自乱阵脚,安安静静地等着红卫兵把他绑住。
  “同志,我能问为什么抓我?死也要让我死个明白,您说是吧?”
  领头小孩满意许光汉的听话识趣,嬉皮笑脸道,“这不是许委员您被亲儿子举报了吗?人证物证都在,别白费力气了,走,去牢房!”
  许光汉的脸色黑得不像话,将军不成反被将军。
  心里暗骂山坳坳破地方就是烂,这都没斗死许域那药罐子。
  被押至出小院前向张凤琪交代着,“我不在家有事记得去找咱爸!记得啊。”
  张凤琪自然听懂了他的潜台词,连忙点头,跑回家把一些敏感的东西全给烧了。
  红卫兵抓人的动作可不小,街坊邻居这时候可全在家里,一有热闹全部跑出来看热闹来了。
  见到被抓的还是当了挺大官的许光汉,这可炸开了锅。
  许光汉是最要面子的大男子主义拥趸者。
  在他看来,他入赘了风家是件极其丢脸的事,即使这是他主动且获得回报。
  他势力站稳跟脚后第一个除掉的就是风思雨和老丈人,而后马不停蹄地娶了第二任老婆张凤琪,第二任老婆一家都是靠着他发展起来的。
  张凤琪柔情蜜意,在许光汉看来,就听话一事而言,张凤琪比清高的风思雨好了不止多少倍。
  至于许域,在他还没有第二个孩子之前,他还是愿意留着许域一条命的。
  可惜许域后来性格大变,不好掌控,还是死了更好,反正张凤琪还能给他生……
  许光汉越想越远,一片烂菜叶打乱了他的思绪。
  许光汉阴着一张脸,瞪回刚刚扔自己菜叶的人。
  换来的却是铺天盖地的菜叶子和辱骂。
  海市可不像红旗大队,红旗大队质朴人人互助,海市这可是人人一口唾沫能淹死一个人的大都市。
  有人开了头,自然会有更多人跟风,毕竟红卫兵说了,这是阶级敌人!
  许光汉可能也没想过,曾经他赋予老丈人的一切最终变成回旋镖打回自己身上。
  他肯定没有想过。
  在许光汉眼里,他聪明绝顶,运筹帷幄,自己儿子突然间的性格大变也只是他作为龙傲天的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张凤琪烧完东西后按照许光汉的指示,跑去找爸爸商量对策。
  ……
  海市乱成一锅粥,红旗大队这边岁月静好。
  许域拿出一根洗干净的黄瓜生啃,折断的一半递给姜剑威。
  黄瓜是姜剑威在山上种的,平时也没经常打理,熟了就摘下来,再过几天,就那几根藤打的黄瓜他们两个人吃都吃不完。
  现在就结了几根果,许域稀罕得很。
  大太阳下,来一口脆嫩清香的黄瓜,滋味不比凉白开差。
  更何况姜剑威种得还是清脆甘甜的地黄瓜,小小的一根,不带一点刺,清香味十足。
  许域已经给还是黄瓜花的黄瓜想好了归宿,一些拿来生拌,一些拿来腌制,一些拿来炒鸡蛋……
  越想越流口水,连忙啃一口黄瓜解解馋。
  吃完黄瓜,许域又掏出铝制大饭盒,里面是今中午吃过的糖拌西红柿。
  现在西红柿盛行的季节,农家自个种的西红柿大小不均,色度一点也不饱满,但口感比许域之前吃过的西红柿口味更丰富更甜美,里面的瓤和果肉沙沙糯糯的,有嚼劲。
  许域极其爱吃甜,他率先喝了一口冰冰凉凉的汁水,他来之前可是放井水里冰了好久,冰冰凉凉的糖水怎么能拒绝。
  咂巴咂巴嘴巴,看向还有不少的汁水,瞥了一眼姜剑威,又喝上一大口。
  姜剑威应该不爱吃甜的,没事,再多喝一口吧……
  留下最后一口,许域才堪堪停止饕餮行为。
  “你要喝这个水吗?很甜很好喝。”
  说完还不忘舔一下嘴角,他势必要为糖拌西红柿代言。
  被汁水滋润过的唇珠更显饱满晶莹,许域说话时的眼神却从未离开过饭盒,那番问话,如果不是姜剑威留意这边,更像是自问自答。
  “要。”
  【作者有话说】
  现在就是想到啥写啥
  风格好像变了很多[害怕]
  第24章 蛋炒饭色香味俱全,可谓称得上“金玉满堂”。
  “上报纸了!咱们大队上报纸了!”
  刘国强的声音经过村里的大喇叭传遍整个红旗大队。
  刚刚还在广播站的刘国强已经跑到晒场上,挥舞着《江省日报》,众人全部围了上来。
  “哎嘿,这个角落的是我,我上报纸了!”
  “啥!?咋没拍到我,我就在你旁边啊。”
  “这个是我的手!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队长,这报纸咋夸我们的啊,你快念啊!让大家都听听。”
  刘国强读过初中,还是认得几个字的,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在国家大力推广化肥这个进程中,来自江省新昌县的红旗大队首当其冲,率先示范推广化肥应用……”
  刘国强没读几句便结束了,毕竟这篇采访稿稿件主角在许域一行人,提到的红旗大队是作为背景存在的。
  众人却不满足于这个篇幅,“队长,你继续念啊,怎么没了。”
  刘国强挠挠头,“这个之后讲的全是化肥,我看不懂,没学过这些字,再说了,这后边全是许域的名呢,没咱大队了。”
  “那许域也是咱大队的,队长你认识不了就换个认识字的知青念啊,夸了许域不就也是夸咱大队眼光好嘛。”
  许域听到这想悄悄地溜走,被陈大娘逮住了,“就让许知青自己念!让许知青多看看报纸上的自己。”
  许域尴尬地笑了笑,太热情的乡里乡亲实在无法拒绝。
  接过报纸后,站在三级台阶高的小舞台上念出自己的采访稿。
  夕阳西下,天空染上一层柔和的琥珀色,一层层的绿色梯田把荒山堆砌成宝塔,间隙里反射的阳光,波光粼粼,映在许域玻璃质般的眼睛。
  舞台之下是笑意盈盈的观众,舞台之上是朝气昂扬的主角……
  最终报纸还是给了刘国强,他是这样说的,“这个大喜事应该多庆祝几天,以后这一个月里,咱大队广播每天都要读一遍这篇好文章。”
  七月份,天气越来越燥热,红旗大队给拔节期的水稻施过最后一次肥后,静待抽穗结果。
  大队里越来越多人下水游泳,水库还没修好,大家都在河里游着,小孩被放在浅水沟里。
  炎热的夏季总是少不了摸鱼的。
  十一二岁的小孩正是处于惹人嫌的年纪,放学后约上小伙伴拿着弯铁丝粗麻绳轻装上阵。
  若是有耐心些,便会用上那弯铁丝去湍流里钓鱼,可大部分孩子都坐不住,更何况下河摸鱼比钓鱼来得快多了。
  于是邀上三五好友偷偷瞒着大人去深一些的河道里抓鱼。
  两人脚上绑着粗麻绳,脚拖着绳子在河里慢慢向前游去,再派一人在后头游着,粗麻绳在水底淤泥拖动时,若是碰上水底灯鱼,定是会钻进淤泥里,水花避不可免地冒出水面。
  在后头的人看见小水花一摸一个准。
  摸到尾段后又开始赶鱼,下水后用力拍打水花向岸边赶鱼,摸完鱼几个小伙伴分上一分,在河边折上一条柳条枝穿过鱼鳃,串成一串,心满意足地回家烧鱼去了。
  许域倒不急着捉鱼,姜剑威前几日已经摸了好多条鱼回家,只是天气炎热,泡在河里实在舒服极了,偶尔兴致来了也潜下水里捉些小鱼小虾玩。
  最近红旗大队又闲下来了,下水捉鱼的大人也多了不少,大家都贪恋凉快。
  许域和姜剑威偶尔上街时也总是会买个冰棍吃吃。
  许域躺在水面上,偶尔翻下水面,一旁的姜剑威又把他翻回去,翻上翻下,乐此不疲。
  回到家后给捉到的虾贝壳用小石磨磨成粉混上些稻谷喂鸡。
  这只鸡是刘梅一个月前送来的。
  姜剑威在院子角落里给它搭了个简易的鸡窝,母鸡很争气,每日能下一个鸡蛋,偶尔甚至能有两个。
  姜剑威和许域都不算节省的人,一天一个鸡蛋硬是全吃完了,偶尔攒上几天一起炒个鸡蛋吃。
  许域决定晚上吃个蛋炒饭。
  拿出攒了三天的鸡蛋打散放点盐,用猪油热锅润锅,倒入鸡蛋,小火滑散炒香后再加入一些些腊肉丁煎至酥脆,放入盐和酱油,加上中午特意煮多剩下的大米饭,考虑到姜剑威的饭量,许域煮了很多,出锅前放上些白胡椒粉和小葱再炒上一分钟即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