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当日下午,土地开垦开始招工,不少原本修建完城池后没事干的人,纷纷前去报名。
  清宁城这边的事情按部就班的推进,另外一边出海的人,在海上行驶了十天后,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廖大人,滨理码头就在前面了,我们要直接停靠过去吗?”
  船上的人,对廖蓉蓉的称呼都很尊重。毕竟她独立组织修建的滢炆岛码头,只要是见过的人,无不钦佩不已。
  廖蓉蓉对着船长点了点头,命令船只靠岸。
  自从扬州变故之后,她的性子没有以前那么活泼,做事也更沉稳了一些。不过说话的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豪爽。
  “通知下去,靠岸后,所有人原地休整一日。”
  船长依令而下,一旁的谢维才出声道:“我们休整过后,要下船进城去吗?”
  谢维还是第一次带队出海,按照郁宁的吩咐,所有的事情都要听廖蓉蓉的安排。
  听说,廖蓉蓉曾经掌管扬州最大的船厂,并多次出海行商。谢维对她,也一直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不了,明日谢大人带十名士兵,同我进城就行。其余人,还是继续在船上等候吧。”
  廖蓉蓉回答完谢维的问题,看着近在咫尺的滨理城,心情有些复杂。
  这还是她出嫁后,第一次出海,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次,独自带队行商。
  以前,要么是有父兄保护,要么有丈夫随行。不论她做什么事,总是有人依靠。
  现在独自带人出海,所有人都依照她的决定行事,廖蓉蓉感到沉重的责任时,也升起了一股斗志。
  爹、大哥、泽远,你们看着,我自己一个人也行的。
  今后,我不但要养好子航,还要再次振兴廖叶两家,将属于我们的东西都夺回来!
  廖蓉蓉目光变得深远,心中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不多时,海船靠岸,码头上的人陡然见到这么大的船,无不好奇的看过来。
  外面人声鼎沸,廖蓉蓉终于回过神,她转头看向谢维,吩咐道:“谢大人,你下去安排一下,加强船上的安防。这滨理城,可不像滢炆岛一样规矩。”
  谢维闻言,肃声应是,立刻转身前去布置。
  见到船上的人,防守严密,码头上的人不敢轻易靠近。不过围着的人群,并没有散去,不时有争论船只来历的议论声传到船上。
  当晚,船上众人在警惕中,进入了睡眠。
  第二日一大早,廖蓉蓉就带着谢维低调的进了城。
  滨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岛上部落众多,各自为政。
  其中最大的城市就是滨理城,来滨理行商的船队,也多是在此处停靠。
  进城后,廖蓉蓉直接带着人,来到了城中最大的商行。
  “客官,你有什么需要?”
  见到几人的汉人模样,迎接的伙计抄着一口不流利的汉语,热情的询问道。
  廖蓉蓉没有回答伙计的话,而是看了看商行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确认般的问道“你们商行东家,现在还是李氏吗?”
  伙计闻言一愣,有些不解她的用意,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你去禀报你们的东家,就说扬州廖氏,有人找他。”
  伙计不明所以,但是看廖蓉蓉一行人的架势,也不敢怠慢,只得匆匆返身进去汇报。
  “廖大人认识这里的东家?”
  谢维看着足有三层楼高的商行,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廖蓉蓉简单的点了下头,并没有细细解释。
  第55章 买粮食
  不多时,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中原服饰,走了出来。
  见到门口处的一行人,他愣了愣。
  “李东家,你不记得在下了?”
  廖蓉蓉见到对方神情疑惑,率先走上去拱手行了个礼。
  “你是?”李宗显看着面前的人,有些迟疑道:“你是廖家大小姐,蓉蓉?”
  “哈哈,正是在下,李东家好记性。”
  “廖小姐怎么来滨理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也好派人去迎接一下嘛!”
  确认是故人之女,李宗显脸上瞬间露出热情的笑意,言语中带着几分亲切。
  “李东家,叫我蓉蓉就好了。这次贸然造访,还望东家不要见怪。”
  廖蓉蓉的态度很诚恳,李宗显也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招呼着一行人,上了二楼,催促伙计上茶。
  待众人坐下后,李宗显才问道:“你父兄的事情,我也听说了,还请节哀。”
  廖蓉蓉听他提到自己父兄,面上有一丝悲伤,转瞬又打起精神应付道:“多谢李东家的关心”。
  说完,廖蓉蓉不欲在往事上多做谈论,直接提出了自己今日的来意。
  “在下今日来,是有一笔生意想找李东家做。”
  李宗显闻言,也正了神色,询问道:“什么生意?”
  廖蓉蓉对身旁的谢维示了下意,谢维立刻从包袱中掏出一件瓷器。
  “这是大禹皇宫中的收藏,东家看看,可有兴趣?”
  李宗显闻言,立刻伸手小心地接了过去。
  李家原本就是大禹商人,后面虽因各种原因选择定居滨理,但是家中子弟学的也都是四书五经,对于大禹的文化很是熟悉。
  李宗显身为李家当代掌家人,眼力自然是不同凡人。
  东西刚拿上手,他就感觉到此物的不凡,动作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半响,他将东西轻放回桌上,吸气问道:“这东西,你想卖多少?”
  谈起生意,他说话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看着廖蓉蓉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探究。
  廖蓉蓉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千两?”李宗显小心地试探道。
  廖蓉蓉笑着摇了摇头。
  “一万两?廖小姐这个价格,有点狮子大开口了吧!”
  李宗显看着廖蓉蓉摇头,有些不敢置信地追问了一句。
  “哈哈,李东家误会了”,廖蓉蓉笑着摇头道:“我不要银子,我要粮食。这件东西换一千石粮食,李东家,这不算狮子大开口吧?”
  滨理的粮食现在基本是一贯钱一到两石,一千石的话,最多也就一千两银子。
  这个可是大禹皇宫的宝物,这个价格何止是不贵,简直是便宜得过分了。
  这样的东西只要转手卖到海外,轻轻松松就能赚个十倍。
  不过李宗显并没有立刻点头答应,而是看着廖蓉蓉轻笑道:“听说,最近大禹内乱,内陆的粮食价格很高呀!”
  廖蓉蓉闻言,笑了笑,只端着茶杯喝了一口,并没有回话。
  李宗显见此也不追问,转而问道:“廖小姐千里迢迢而来,恐怕不是为了这一千石粮食吧?”
  他昨日已经听说,码头上新来了一艘海船。现在他已经确定,这船肯定是廖蓉蓉带来的。
  以往廖家出海,多是十几艘船一起,这次仅一艘船,也是有些奇怪。
  李宗显想着大禹传来的各种消息,对她的来意,也更加感兴趣。
  “哈哈,李东家若是我说,这样的东西,我这里还有十几件呢?”
  “哦?廖小姐所言当真?”李宗显脸上终于露出了真正的兴致。
  一千两银子,对于李氏商行来说,虽不少,可也不值得特别在意。
  但是这个数字翻个十倍,那么还是值得重视的。
  “自然是真的,李东家要是想要,我可以全部以这个价格卖给你。”
  廖蓉蓉放下茶杯,看着李宗显,神色认真。
  “全都换成粮食?”
  李宗显心中激动起来,李家商行也有做粮食生意,筹粮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
  廖蓉蓉点头,肯定道:“都换成粮食,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廖小姐请讲,只要在在下的能力范围内,在下定然办到。”
  李宗显对廖蓉蓉提出条件,并不惊讶。只要是个识货的人,都知道这笔生意是他李家占了便宜。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既然廖蓉蓉的价格,给得这么低,有些其他要求也很正常。
  “我要李东家,将这批粮食,运送到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滢炆岛!”
  “滢炆岛?”
  这个地方李宗显是听说过的,距离滨理倒是不远。不过那岛上荒芜,住的都是些蛮夷,他也并没有去过。
  “廖小姐,在下有个疑惑,不知小姐为什么要送粮到那里?”
  李宗显说完,又追问了一句,“不知道现在廖家可是小姐掌管,为什么小姐此次出行,没有带上廖家曾经的船队?”
  这个问题有些冒犯,不过这毕竟是李宗显自己的地方,他倒也不担心得罪了对方。
  廖蓉蓉闻言,果然也没有生气。
  她叹了一声,也没有隐瞒,简单的将扬州的变故说了一下。
  最后才道:“现在我追随大禹朝的清宁公主殿下,滢炆岛正是公主的封地。此次来滨理,也是奉公主之命,前来购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