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他便应承道:“昔日有山君座下属神来与我说情,若有百姓要离开商地,要我协助一二。你们受此灾难也着实无辜,我今日便送你们出五关。”说完又这般那般叮嘱一番,百姓们尽皆答应下来。
百姓们得知早有人神在内说情,又见姜尚如此宽和,心中俱是感动不已。百姓尽皆拜谢,纷纷言说安顿下来便要重新供奉人神与姜尚。
待到黄昏时分,姜尚依约将数千百姓送出五关。又叮嘱他们如何前往西岐城内,便让百姓们自行前往。待人群离开后,姜尚才道:“道友还不现身?”
羽现身笑道:“我只是护送他们一程,不便让他们知晓。也多亏道友肯伸出援手,不然我也不好直接相帮。我看道友似是不打算直入西岐,可是有什么顾虑?”
姜尚神秘一笑道:“时候未到。我打算在此隐居,以待有缘之人到来。”
羽和姜尚对视一眼,已然明白双方的心思。羽正色道:“天地骤变,人神都极为关注,若有需要你便只管提,我等人神义不容辞。”说着便将一道传讯符递给姜尚。
说完这话,羽冥冥之中有所感应,遥遥望向陵山方向。见此举引得天道赐下功德,羽心中很是激动,竭力掩饰住自己的神色。
姜尚明白人神是站在周国这边,心中纳罕之余对匡扶周国起事也更有信心,面对人神递来的橄榄枝自是不会拒绝。只是羽似乎仍有要事,说了两句话便匆匆离开。
姜尚不以为意,只当人神近来忙碌,便将之抛于脑后了。
却说百姓们到了西岐城内,数千人一起进城自是令人瞩目。如今西岐主事的乃是伯邑考,素来贤良宽厚,士兵们自然也是如此。见百姓们结伴而来也未曾呵斥,问明身份后便请人将他们带到上大夫府上。
百姓们便推举有才学之人手书一份,拜谒西岐上大夫散宜生。散宜生得此手书,先喜商王自绝于天下,又喜来者有不少成丁,当即入殿回禀伯邑考。几人商议片刻就拿出章程,将流民尽皆安置下来。
与此同时,无夷也渐渐摸清了劈开混沌的诀窍,在混沌的压迫下神魂逐渐凝实,连周身运转的神力都越发流畅。原本被卡在瓶颈不能突破,如今已能察觉到神力在不断冲击瓶颈,突破似乎就在眼前。
第111章
“咔嚓”一声, 识海中轻微的破裂声出现后,无夷体内的神力忽然壮大数倍,汹涌着奔腾在无形的经脉中。无夷内视识海, 只见金色与青色、白色与虚无交织在一起,不停旋转。
无夷知道,新出现的白色就代表着空间大道, 而一片虚无则代表着时间大道。这意味着他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可以尝试像盘古大神一样压制、掌握时空乱流。
无夷睁开眼,双手握住微微颤动的龙鳞剑。这次, 他看到的并不只是阵阵刮过的罡风, 而是罡风中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时间与空间。这些丝线混乱无序,犹如一团乱麻,与小世界中已然稳定的地方大不相同。
无师自通, 无夷将神力自周身向外延伸,一点一点梳理那些混乱的丝线,很快就在周身清理出一尺见方的稳定空间。但这些空间只是获得短暂的稳定,很快又被数不清的时空丝线牵引着混乱起来。
功亏一篑,无夷却并未放弃,而是耐着性子重新开始。只是这次他并未满足于将时空丝线梳理出来, 而是用神识将那些丝线切断,再将它们重新编织完整。
在无夷突破的紧要关头,小世界内风云涌动,整个空间似乎都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动。敖丙被阵阵大风刮得几乎站不稳, 却紧紧盯着无夷所在的方向,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咬紧牙关, 察觉到小世界在排斥他,有心反抗却怕妨碍无夷突破, 只好顺着这股力量出了小世界。出来后发现自己仍在河神殿中,不由更是焦急。他漫无目的地转来转去,心中惦念着毫无消息的无夷。
也不知是否是太过担忧无夷,敖丙六神无主,心神也飘忽不定,总感觉要有坏事发生。他不敢往无夷身上想,只猜测是否自己也到了应劫之时。
正在此时,敖丙腰间的白玉环忽然亮起,龙王的身影浮现在半空中。
龙王有些焦急道:“我儿,你现在身在何方?那陈塘关的哪吒在东海游玩,不知用了什么宝贝,竟将龙宫险些搅塌。涉及两族我等不好轻举妄动,你快些让无夷出面调停此事。”
敖丙大惊,面色不变,心中却惊疑不定。他最是了解父王,自己随无夷闭关之前便与父王母后通讯,些许小事他们定不会打搅自己。更何况人族与龙族有自己作为纽带,又有龙族长期为人间行云布雨,两族岂会轻易起矛盾?
即便是出现矛盾,父王也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便是不能杀了哪吒,将其擒住听候发落也不是难事。还是说背后的人实在等不及了,要拿自己开刀?
他看向龙王,心知能冒充父王与自己通话的人定不简单,是以并未戳穿。只佯装焦急道:“竟有此事发生!父王,我即刻前去。”
龙王闻言忙道:“我儿,记得将无夷带来!”
敖丙只当没听见,径直将传讯断开,不断思索是谁在陷害自己,又是谁想将无夷拉下水。此人既然能冒充父王,必然有通天之能,若是不去只怕会生出更多祸端。
可若是真的依言前往东海,杀劫之下,未必能保全己身。他自信不会丧命于小儿之手,但背后之人为挑起两族争端,定会上下其手,不管是自己还是哪吒只怕都讨不了好。
封神榜之下自己许是能保全魂魄以图来世,可却要被禁锢在天庭听玉帝王母发号施令,终究是有些不甘。
他犹豫片刻还是将殿门推开,门外守着的河兽见敖丙出来连忙上前:“见过主君。”
敖丙问道:“如今守在陈塘关的可是鱼渊?”
“正是鱼渊将军,”河兽忙道,“昨日还见鱼渊将军派人回宫述职,小人即刻便将其召来此处?”
“不必,”敖丙蹙眉,“神君尚在闭关,你等守好此处,莫让闲杂人等惊扰到神君。”
说完便回身入殿,蹙眉斜依在床旁传讯给鱼渊,询问哪吒之事。
鱼渊接到敖丙的传讯有些惊讶,听出他言语中似是想要前往东海更是心中一跳。他连忙道:“还请主君三思,莫要冲动。神君闭关前再三叮嘱让您不要与哪吒接触,若东海有变我亲自带人前去,您只管放心。”
想到此处,鱼渊也不由头疼。他这些年也算是看着哪吒长大,可以肯定哪吒这个孩子只是胆子大些,并无害人之心,主君又是持身以正之人,论理双方不会产生大的冲突才是。
但神君所言不会出错,让鱼渊更是摸不清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敖丙心知无夷是为自己好,但想到潜藏在暗处的人还是一叹。他道:“方才父王传讯于我,说哪吒此刻正在东海作乱,可有此事?”
鱼渊一惊,定睛寻找哪吒,见哪吒仍在府中才松口气。他不解道:“主君,哪吒如今正在府中,未曾外出,想必龙王认错了人不成?”
敖丙冷笑一声,说道:“认错?只是我未曾动身而已,我一动身前往东海,那哪吒也就到了。罢了,有人诚心算计,我若不去出事的就是其他龙族。你去请汉水水神,与她一同前去东海稍作等待。”
鱼渊有心劝谏,但主君已言明他若不去其他龙族定会出事,便也不好再劝。只依言将汉水水神以及附近的人神都聚集在东海,势必要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控制住局面。
敖丙并未声张,估摸着无夷即将突破的时间,在殿中留下书信便化了原形径直往东海而去。果不其然,他刚到龙宫便觉天旋地转,一时甚至无法站稳。他冷笑一声,稳住身形后便前去拜见父母。
龙王似是有所察觉,见敖丙归来便蹙眉道:“丙儿,你……”
敖丙笑道:“父王不必惊慌,如今小人作祟,我不回来反而横生波折。他们都已安排妥当,此去并未有太大风险。”
龙王并未再劝,只由着龙后给敖丙装了许多护身法宝。
随着时间的延长,早该洗完澡的哪吒却迟迟不曾从东海离去,海水搅动地越发厉害。龙王龙后未曾出手,只作不知,一应水族便是头晕脑胀也不敢擅自行动。
眼见时机已到,敖丙示意手下夜叉出面,夜叉领命后当即浮上水面,分水而立。
夜叉见哪吒正在用一方红罗帕蘸水洗澡,大喊道:“那孩子在此作甚?你那法宝把海底搅得混乱不堪,还不快快停下!”
哪吒年方七岁,即便生在海边也未曾见过巡海夜叉,见夜叉发如朱砂巨口獠牙,只当是个妖怪。他本就胆大,喊道:“你是什么畜生,也配和我说话?”
夜叉虽说位卑职小,却也是三太子座下大将,被哪吒这般辱骂自是不甘。只是来之前被三太子叮嘱不得动手,又深知此行关乎自己性命,便只和哪吒打嘴巴官司。
隐在天上观战的佛教圣人见他们迟迟不曾打起来也不恼,将目光定在哪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