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钱葫芦盯久了,心里有些小九九,揣测着是否殿下真的和甄宝林做了什么。
近日,他见李重焌每日都要去万寿殿给甄华漪作画,更以为在李重焌心中甄华漪有所不同,今日这么好的机会,李重焌和甄宝林独处一室,钱葫芦有心促成美事,于是在李重焌弄脏手后,将水盆和帕子留下,自己偷偷离开。
李重焌出门之后面色阴沉如水,钱葫芦便知道自己大难临头,
只是心中存着一分侥幸,盼着李重焌以为自己只是玩忽职守。
但李重焌哪里是好糊弄的,他看穿了钱葫芦的心思,因此怒不可遏。
钱葫芦把赌注下到了甄宝林身上,结果是血本无归。
怪自己自作主张,以为看穿了殿下的心思,哪曾想到不小心犯了殿下的忌讳。
进宫一趟,殿下素日里最为宠信的太监钱葫芦从天上跌落到地下,不知他如何惹怒了晋王殿下,总之钱葫芦从晋王府的总管太监沦落到遣返内廷的地步。
张太监张得福笑靥如花,对钱葫芦说道:“早先就说过你别太灵泛,这不,领会错了主子意思,从今往后没锦衣玉食了,只有宫里的剩饭吃了。”
钱葫芦颓然,对张得福并不理睬,只顾着嘱咐自己的侄儿钱通宝。
钱通宝眼泪汪汪:“二叔,别担心,过不了多久您就会重新上去的。”
钱葫芦本有一身的本事要传授个自家侄儿,只是现在他栽了个大跟头,对自己的本事颇有些迷茫,这时候只化为了一声叹息。
钱葫芦一步三回头,终于念念不舍地收拾包袱走人。他走入宫门的时候想,晋王殿下心思深不可测,他是猪油蒙了心才犯下这大错。
钱葫芦心中悲切,只觉前途昏暗,只盼着哪天,殿下真教甄宝林给迷住了,看在甄宝林的份上,也能原谅自己两分。
钱葫芦摇摇头,殿下心如金石,与其盼着殿下迷上美人,不如盼着侄儿钱通宝能够出人头地,早日将他这个叔叔捞出来。
*
李重焌炙手可热,晋王府的一点风吹草动都是人人皆知。
幽居深宫的甄华漪都听宫人谈起,李重焌身边的太监从钱葫芦换成了张得福,这消息让她有些惴惴不安。
自那日为李重焌擦手之后,李重焌再也没有出现在万寿殿,甄华漪猜测那日钱葫芦之事约莫是因她而起。
那天钱葫芦没来伺候李重焌,正好给了她机会接近他。甄华漪不太清楚钱葫芦是不是存心帮她,但钱葫芦如今的处境有几分是因她,她未免有些同情。
甄华漪想,若她还是公主,她定会帮一帮钱葫芦,只是如今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说要救人未免太看得起自己。
即便如此,甄华漪决定下次见李重焌的时候,试探试探他的态度。
但一晃好些天过去,李重焌都没有再来万寿殿作画。
甄华漪有点着急,但能沉得住气,那副观音像尚未完成,李重焌总会来万寿殿。
这天她照常来到万寿殿,一进殿门,就见太皇太后满脸是笑对她招手:“甄宝林,你来得正好,过来瞧瞧。”
宫人手上捧着一张画,太皇太后正在凑近瞧,甄华漪眉心微蹙走上前来。
画上美人白衣翩跹,仙姿玉色,正是李重焌给甄华漪画的观音像。
甄华漪面露愕然:“这就画好了?”
她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带了点莫名的失望,忙找补道:“上回晋王殿下在的时候,妾看还有许多处没画呢,没想到这就画好了。”
看来李重焌是真的唯恐和自己扯上关系,于是赶忙在晋王府将这画儿画完,免得再来和她见面。
甄华漪咬了咬唇,心口有些憋闷。
太皇太后笑:“这就画好了。人人都赞二郎号令威严,勇冠三军,我看啊,他琴棋书画也不比皇帝差。”
甄华漪勉强笑笑。
李重焌的画其实算不得出众,若让她来评,可比皇帝差远了,但怪就怪在,偏偏长安小娘子们独独追捧李重焌的画。
甄华漪怀疑,就算是画圣在世,在长安小娘子这里也只得灰头土脸地败给李重焌。
太皇太后得了观音像,高兴了几天后,渐渐沉闷下来,她老人家这才后知后觉察觉到李重焌好些天没来万寿殿。
前些时候,她每日高兴的不止是观音像,还是孙儿日日在侧陪伴,陡然间李重焌不来了,太皇太后顿觉落寞冷清。
皇后是宫里的贤人,得知太皇太后不豫,便劝谏了皇帝,于是皇帝日理万机中抽空来了一趟万寿殿。
天气尚且寒冷,李元璟披着一身厚重的氅衣来到万寿殿。
太皇太后见了他十分欣喜:“皇帝来了。”
她嘱咐高嬷嬷:“炭火生旺一些。”
李元璟说道:“有些日子没来看望祖母了,祖母勿怪。”
太皇太后道:“祖母知道你忙,能时不时过来一趟,我就很欢喜了。”
李元璟和太皇太后说了一会儿的话,祖孙两人的对话却略显生疏客气。
对话戛然而止,李元璟沉默了片刻,忽然想到了甄吟霜那日枕边的话,他找到了话题,闲聊般道:“听说宝林近日常来陪伴祖母,祖母身旁有宝林侍奉,孙儿放心多了。”
太皇太后说道:“宝林的确是个好孩子,只是啊,青春年少的,在宫里蹉跎了日子陪着祖母这个老婆子。”
李元璟听明白太皇太后是在替甄华漪说话,想要他宠幸甄华漪,但他并不打算应承,他皱了眉,半晌道:“祖母也知道,她是妖后之女,性情肖似其母,孙儿可不愿大周朝出一个红颜祸水。”
太皇太后叹口气道:“祖母不是瞎子,莫非看不穿一个小姑娘?宝林她本性纯良,与传言相反,说她是祸水未免太过刻薄。”
太皇太后点到这里也不多说了,她笑着道:“你来时看见我殿前的那株老梅没有,开得真是好。”
李元璟应和道:“是祖母福气大,催得梅花开。”
正说着话,李元璟忽然看见,门口穿着大红斗篷的甄华漪抱着一只梅瓶兴冲冲走了进来。
她肌肤胜雪,衬着大红色更显白皙,嫣然含笑,仿若三树桃花盛开。
李元璟仿佛觉得殿外有光,被晃了一下眼。
第12章 伺候抱个满怀。
李元璟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见到甄华漪的时候,那时候甄华漪是最尊贵的公主,他不过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世家子。
她身边的少年郎趋之若鹜,她却独独对李元璟笑了。
甄华漪生了一副好皮囊,李元璟初见她时还是个少年,再少年老成,也不免心生涟漪。
李元璟是身负家族重任入宫的,那时朝纲不振,四处诸侯并起,李家也一跃而起,成了群雄之一,但李家家族世代长安做官,为了维持家族,不被皇家猜疑,李元璟与族中叔伯殚精竭虑,步步为营。
公主的示好,李元璟自然不会错过,由此他和甄华漪亲近起来,说不清有几分是真心,有几分是假意。
开始甄华漪待他亲切,向他请教学问,借他的书画,特意嘱咐宫人对他多加照拂。甄华漪是宫中最耀目的明珠,多少少年为她倾倒,她对李元璟的特殊对待,一时引起人人侧目。
也带来了不少名门子弟的刁难。
然而某一日,文华殿外,宫女太监支起大火盆,扔进火盆的赫然就是他的书画。
甄华漪陡然转圜了态度。
之后阴差阳错,燕帝指了他做甄华漪的驸马,但这时候,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其他人。
他们兄妹三人和宫中依旧关系密切,时常出入宫闱,胞弟李重焌似乎看出了他们之间的貌合神离,毫无遮掩地追问他:“兄长有什么打算,公主……长嫂还会下嫁李家么?”
李元璟颔首,但那时心中早另外的打算。
甄华漪轻佻,做不得为李家妇。
*
“甄宝林,这么冷的天,你是亲自去折梅了,看看这手,冻得通红。”
太皇太后和蔼说道,引得李元璟神思回笼。
他垂眼看了甄华漪发红的手,神色不变,没有半分动容。
甄华漪看清楚他的神色,笑容一僵,她片刻后调整好自己的表情,抱着梅瓶给李元璟和太皇太后行礼:“圣上万安,太皇太后万安,臣妾失礼了。”
太皇太后招呼道:“快放下过来坐坐。”
甄华漪往长案上将梅瓶放下,慢慢到太皇太后身边依言坐了下来,李元璟没有抬头,也什么都没有说。
甄华漪安静坐在太皇太后身侧,他们祖孙两人讲话,甄华漪一个小小宝林没有资格插嘴,于是只好坐在旁边挂着笑听。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太皇太后留李元璟在万寿殿用饭,甄华漪本打算侍立一旁给他们布菜,李元璟抬眼看了一眼王保全,王保全就不动声色地将她挤到了一旁。
高嬷嬷很有眼力劲儿说道:“宝林陪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