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那个时候,江河汇集之处的入海口就是天地相接的地方。传说从那里行船,人将航行至天宫,能看到鬼神,也不畏惧死亡。”
“逝者与生者固然是两个世界,可生者仍然能看得到逝者,只是每个世界需要遵守的法则不同而已。天火能通阴阳,人们就用天火把阳间的东西烧过去,这样阴间的人就能收到了。现在流传下来的烧纸烧物也不全是迷信,只是因为烧东西的火不再是天火,所以一般的活人看不到逝者。”
“神之所以为神,是因为他们能创造出人不能创造的东西。人对天神有敬仰,多半是因为有愿所求。人求风调雨顺,天神就视香火诚心满足人的愿望;人求来年丰收,天神就酌情降下几场甘霖。”
“但人类不满足于此。当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时,神力变成了掣肘。有时候人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虔诚了,神却觉得人心诚不足,于是天灾连年,民怨沸腾。等到神的怒气消了,再施舍几年平和,让人既不能不敬,又不敢不畏。”
“这不就是打一耳光再给个甜枣嘛!这怎么配叫神?”之胖代入一下,已经觉得生气了。
“对,那些上古时代的人类中也有人这样想。神一怒,天灾降临,不少人的亲朋好友都殒命在天灾中,即便后面的年份好又怎么样?死去的人无法复活,已经付出的代价也无可挽回。”
“不仅如此,当人能够用自己创造的东西来改变生活的时候,对神的信仰就会少一些。人神本一体,神以信仰为基,如果没了人类的信仰,那么神也将不复存在。”
“他们能造工具,能利用工具抵抗天灾,虽然这些努力在当时看上去只是蚍蜉撼树,却也足够激起人类的反叛之心了。人类是有智慧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骨子里有敢于反抗的勇气。既然天不遂人愿,那就要向天讨个公道。于是有了人与神的战争。
“不周山倒,天柱塌,天火灭。天河的水倾泻而下,整个世界好像都岌岌可危。这个时候,人和神都需要停战。神还想得到人的信仰,因为没有信仰,神就会死;而人的力量还是比神弱小一点,他们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建立新的秩序。”
“几经谈判,人和神达成一致。神不再干预人类的事情,也不再因自己的好恶降下天灾。但代价是人类的寿命被削减至不足一百年,且永远找不到登上天宫的路。”
“这怎么看都是我们人吃亏。”老郑锐评,“要我说,这样的神信了也没用。非但不会庇佑你,还要拿自己的能力威胁你。”
何欢笑了笑,继续道,“可并非所有人都受到了这样的惩罚,总有一些漏网之鱼,体内还留存着这些上古人类身上的基因。他们有的人寿命极长,有的人能通阴阳。”
“当然,神对此并非全然不知,他们也会想办法断绝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一般情况下,长寿之人的子孙后代寿命就没有那么长;而能通阴阳者则往往早逝。民间有个说法,说那些算命很准的先生往往去得也早,这是因为他们‘泄漏了天机’。”
“其实不然,这些人早逝,是神对‘漏网之鱼’们变相的惩罚。我们的老祖宗讲中庸、讲阴阳调和,一切点到为止就最好。不要有超乎常人的敏锐,也不要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就最好,否则就像所谓的‘慧极必伤’一样,额外得到的东西也会付出额外的代价。”
“在这些保留了上古基因的后代中,骨医就是其中一类。这些人寿命极长,能通阴阳,他们能为死人寻骨还愿,也能为活人了却遗憾。但成为骨医的代价是,天生不幸,一生漂泊,克人克己。”
“据说,骨医这样的角色是神在人间安插的新眼线。一方面,骨医到底是人,他们也希望亲人朋友不受自己影响,所以需要靠行善积德来积累功德,以换取惩罚变轻;另一方面,每当他们安葬一具亡骨,了却一桩阳间心愿,神就会多得一分信仰和香火。如此一来,骨医这个行当世世代代遵守的规则就是,只能行善,不可心生恶念。”
凌岓想起殷漠的日记,想起姜泠的眼睛,心中已经猜到了些什么。他不忿,“所以这些神还是在靠威胁来维护自己的地位,这样的神,不配被人供奉。”
“这些传说也一样流传到了早几辈的骨医耳中,他们有人和你一样,不甘认命,不甘一生漂泊不幸。所以他们四处寻找方士术人,以期通过这些人找到逆天改命的秘术。”
“骨洞里的借骨还生,计枵炼的怨骨活尸,都是他们找到的秘术。”姜泠想起刘冬生,问,“师父能治好刘冬生的腿,是否也是?”
“也是秘术,这秘术是洪钟的太爷爷洪强从计枵那里得来的办法。”何欢点点头,“计枵做这些都是为了复活他的爱人。”
“每逢乱世,百鬼夜行。一到战争年代,各种各样的精怪就都出来了。你们方才经历的那个年代就是乱世,在这种时候,什么样的亡魂都有。陈光年轻又心怀家国,他一直到死都希望能多保护些人,对计枵来说,这样的亡魂是最好的还生工具。所以他被计枵抢先一步夺走了,刘冬生不过是不幸被波及,要不是陈光临走时用自己的功德保护他,他连命都保不住,绝不只是失去一条小腿。”
“我就说嘛!活着的时候就能拿起武器保护别人的战士,死了也不会害自己的同胞。”之胖一拍大腿,对这位陈光心怀无限敬意。
“救了刘冬生以后,师哥发现了他身上不同寻常的地方——他被人下了咒。这种咒就像蛊一样,需要媒介才能对人产生影响。追查之下,他发觉那媒介竟然就是海原地震时现世的玉。”
“对对对!那个玉!那个玉到底嘛来头?刘家爹妈也是因为这块玉才被烧死的,这玉到底嘛玩意儿?从没听说还有两块呐!”
“昆仑山万山之祖,昆仑玉生自昆仑之巅,与山同寿,集齐天地灵气。人神大战时,昆仑玉一分五块,本体被压在昆仑山下,余下的四个碎片,分别在布喀达坂峰、六溪龙眼、黄河支流清水河和古羊县。”
“清水河底的那块在1920年现世,被我师哥所得,就是你拿的玉玦。古羊县就是你们去过的地下城,那一角碎片被计枵所得,又被他炼成黑白两块。他在乱世中挑选和他爱人命格最像的人,然后把白玉赠予对方。墨玉他自己留着并施术,等时候到了,双玉合为一体,被选中的人就会成为下一位骨医。”
“怪不得刘冬生的父母和孤儿院的姐姐都…”想起洪钟的叙述,卫斯诚不忍多说,“这跟畜生毫无区别啊。”
“可是他为什么要人为培养出一个骨医?”凌岓不解。
“秘术的具体内容我不清楚,只是听师哥说,骨医是最适合借骨还生的容器。但天生的骨医计枵动不了,所以他只能换种办法。在哭木宫,他想用你们威胁姜泠,也是这个原因。姜泠在他看来,是最好的容器,她不是天生骨医,她是被我师哥培养起来的人。”
“这…什么意思?”老郑好像听出了言外意,又不确定,“难道姜大夫也是?”
“泠儿的身世我不好说,等你们回去以后,自己找找吧。”何欢面带不忍,又赶忙岔开话题。
“师哥发现刘冬生的秘密以后,用计枵告诉老道仙的秘术解除了那道咒,可只要是秘术,就一定会有不可预估的代价。刘冬生之后的日子过得好,那是他本该有的命,但日子过到头了,秘术的代价也就显现出来了——妻离子散,不得善终。”
“我师哥早早看到了这种结局,用自己积攒的善行寻来了一个刘喜,刘喜是功德加身的人,有他在,刘冬生的结局会好一些。可妻离子散还是发生了,他自己也差点因病去世。”
“那师父说的长生是怎么回事?”想到刘冬生的年纪,姜泠忍不住发问。
“那是用他子孙后代的寿命换的。”何欢重重叹了口气,“计枵这人的手段极其恶毒。白玉戴在身上的那几年就注定了,刘冬生的子孙后代都活不过四十岁。即便解了咒,即便有刘喜的六指加持,刘家也只只是刘冬生的儿女辈寿命正常,到了孙子辈就……”
“我师哥心想,与其让人到三十几岁牵挂最多的时候痛苦离去,还不如一开始就把那点寿命匀给刘冬生。再让他到布喀达坂峰附近呆着,受另一片昆仑玉碎片的福泽,刘家的宿命总有一天会变好的。”
姜泠摇摇头,心里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
“刘家后代枝叶稀薄,到了这一代,只剩下刘猛和刘琴两个人。刘猛落得这个下场实在是无辜,计枵种下的因,却要他来还,我们也…”
“老刘,被您带走了?”早在脚下的阵法启动时,姜泠就发觉到了老刘的不寻常。
“是。”何欢直言,“他自愿放弃后面的寿命,把后代该有的命数还给他们。刘猛的伤虽然好了,但还要这里呆一阵,这里有昆仑玉的碎片,对他好。”
“我的玉玦,不能救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