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欣赏完这些卡牌后,赫尔曼随即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印刷厂——由于他自己的印刷厂没有能力制作这种复杂的彩色印刷,他早早就和那家厂商预定了时间,现在正是送过去的好时机。
印刷厂的主管接过卡牌,细细端详着,忍不住感叹道:“它们看起来简直就像《海伦》的绘画风格。”
“现在市面上的卡牌大多都是这种风格。”雕版师傅插话道,他看到这些正经的角色,不由得松了口气,庆幸道,“还好他们的衣服好好地穿着。”
之前印《自然》的时候,他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得雕刻这样的版画。
“有几张在绘制中,”赫尔曼提醒道,“暂时没有送过来,那几张可能就是你想的那种。”
雕版师傅深吸口气,苦笑道,“我就知道。”
“这些和《海伦》的ssr不一样,”赫尔曼大方地道,“并不是限量的,如果你们喜欢的话,可以留下几套。”
雕版师傅连连摆手,“我真不用。”
在赫尔曼的哈哈大笑声中,万神节悄然而至,爱德华已经提前预告本次亡灵游行将有“超人”的登场——在剧院团队和魔术师的集思广益之下,他们总算想出一个能让二十米巨大超人现身的方法。
艾琳娜提供的建议打开了他们的思路,绘制成画布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其视觉效果受限于平面的材质,没办法展现立体的效果,始终不够完美。
于是,一位道具师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且低成本的替代方案:用巨大的气球充气,形成超人轮廓。这个点子一开始似乎很有创意,毕竟气球容易获取,成本也较为低廉。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方法非常容易受风力的影响,一旦风大,气球就会摇晃不止,超人的形象可能瞬间变得不成样子。
最终,还是机械装置团队的想法被大家一致认可,那就是用木质材料搭建一个大型框架,然后用布料或纸张覆盖,形成超人的形象,虽然这一方案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但它的稳固性和立体效果是最理想的选择。爱德华在听到这个提案后,毫不犹豫地拍板定下:“就这个了。”
在众人面前他看似定得很帅气,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作为卑微的打工人,还得悄悄询问艾琳娜的意见。
艾琳娜没什么意见,她主要担心——“时间会不会来不及?”
确实,要在短短时间内搭建出这样一个高达二十米的巨型框架,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爱德华的压力瞬间增大,他一边忙着与帕利斯歌剧院的经理谈判,一边赶紧联系小叔,拿到所需的行政许可。除此之外,他还得召集各方面的人才,包括工程师、建筑师、艺术家等,来共同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仅凭一个剧院团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欢乐剧院广发邀请函,邀请各界人士参与到这一盛事中,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各大报纸的注意。
“……在今年的万神节庆典即将到来之际,欢乐剧院宣布今年将呈现一场特别的亡灵游行——一位二十米高的“超人”将会震撼登场!此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全城的目光,伦敦的上流社会纷纷表示对此事件的极大兴趣,期待一睹这一宏伟场面的真容。”怀特俱乐部,欧文询问道,“真的吗?他们真的要做一个二十米高的超人?”
除了一些重要的政府大楼和教堂,普通的住宅和商铺通常只在三到四层之间,二十米几乎是它们的一倍那么高了,更不用说在卢恩顿河的南岸工业区,只有一些低矮的单层仓库、工厂,那就是六倍的高度差,对比肯定比北岸的冲击力要大得多。
“是的,我听说几位有名的工程师和建筑师都参与了进去,”他消息灵通的朋友说起那些人的名字,“不得不说,这样的巨型建筑如果真能建造起来,不管是从视觉冲击力,还是从实现的难度看来,都是震撼人心的。”
在工业革命的时代,社会对“奇观”和“壮丽”高度推崇,从大规模的工业博览会,到各类大型展览,都强调着技术的惊人进展和人类的创造力,一个20米高的超人形象,必然会被视为这个时代精神的象征——宏大、震撼、充满未来感。
“真是难以想象是谁想出的这个点子。”乔治不禁感叹道,“我这一辈子都没想到过,居然能建造出这么巨大的东西。光是听起来就像是孩子的呓语,没想到欢乐剧院竟然真把这个计划给推动起来了……而且,花销肯定不小吧?”
“他们今年凭借超人赚的钱足够了,”朋友开玩笑道,“甚至绰绰有余,再说,第二部戏不是也在上演了吗?有个这么大的超人,肯定会吸引更多观众去看第二部。”
“之前我一直觉得《超人》投入的成本应该比不上大歌剧,”乔治摇了摇头,笑着说,“现在看来,只是它们所花的地方不一样——亡灵游行这种活动居然已经举办到第三年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刚开始亡灵游行出现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持续多久,游行的道具、服装、魔术效果,集市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赚的钱就集市小摊贩的一点点抽成,看起来就像是剧院老板一拍脑子决定的,完全是赔本赚吆喝,可问题是,欢乐剧院或许前两年还需要吆喝,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但没曾想,竟然成了欢乐剧院的保留节目,一年接着一年延续下去,且越来越受欢迎。乔治不禁想,或许几十年后,这项活动真变成伦敦的“传统”之一,成为每年万神节不可缺少的盛事。
“亡灵集市的收益应该能够覆盖游行的花费,”朋友倒是觉得,如果没有利润可图,这种事早就停了。既然它能成为固定节目,必定是从中赚了不少,“就算覆盖不了,对于这种节庆活动,政府大概也会出一部分资金支持。”
毕竟,这已经成为了卢恩顿万神节的招牌之一,经过三年的沉淀,欢乐剧院所举办的这项活动,隐隐成为了大家“万神节”必去的项目之一,就像现代人会在元旦前夕在某个热闹地方倒数一样,往前推几年,何尝有过这样的活动呢?这些仪式感,终究是人们创造出来的。
说到亡灵游行,乔治突然想到,“这么说来,考文特花园剧院的大歌剧不是有一场修女幽灵的芭蕾吗?你说,她们会出现在游行队伍里吗?”
第344章 满大街的异世界种族
正好, 坎贝尔先生也在思考,自己大歌剧的经典场景“修女芭蕾”,能不能与欢乐剧院“强强联手”。
眼看20米巨人登场亡灵游行活动的新闻引发全城热议, 如果幽灵修女们能出现在这支队伍中,让观众们对大歌剧重燃兴趣,没准他们会再次进入剧院回味一番呢?
抱着这样想法的剧院并不在少数, 由于《怀特的故事》、《午夜少女》超自然生物题材的成功,众多剧院都在研发此类题材的戏剧, 堪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虽然欢乐剧院又推出了一个超人系列,但不得不说, 想要紧跟超人的步伐实在太困难了, 机械装置和道具成本暂且不提, 他们能上哪去再找一堆小矮人呢?没有小矮人的身高对比,就算巨人做得和欢乐剧院一样大, 也好像凭空矮了不少。
那段时间,整个卢恩顿畸形秀团队都鹤唳风声, 生怕那些剧院瞄准了自己的招牌矮人,争先恐后地挖墙角——好在,剧院并没有那么多信心和资源投入其中,在统计发现全城的小矮人都凑不齐一部剧之后, 他们便放弃了这一跟风的想法。
既然超人这个热度追不了,剧院们只好回归到“超自然”的哥特风格,这两年,幽灵们的出场频率比过去十年还高,几乎每个剧院都在争相推出各类关于幽灵、怪物、亡灵的剧目。既然同是超自然生物, 肯定会想蹭一蹭亡灵游行的热度。
“不好意思,我现在实在太忙了,”爱德华面对又一位自荐的经理,无奈地表示,“这件事请和我的助理说吧。”
除了剧院,还有音乐厅(他们认为,如此盛大的活动怎么能没有音乐,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的王牌歌手,还创作出几首符合万神节氛围的歌曲)、马戏团(除了在集市上表演,他们也想加入游行的队伍)……都想参与进来,还好他有两个助理能帮忙分担,甚至连威廉都被他紧急召唤回来处理此类事务。
与此同时,那个20米高的超人也在有条不紊地组建着,进度逐日向前推进。每天,都有人在卢恩顿河边驻足远眺对岸的超人,从一堆原始的木料,逐渐变成一个粗糙的框架,越建越高,逐步成形。这座庞然大物,已然成为了卢恩顿居民散步时的一种消遣。无论是晨曦,还是黄昏,总有一群人在河岸边注视着这座巨型雕塑,目睹着它的日渐雄伟。
除了散步的市民,河边的渔船也发现了新的商机。船主们迅速将“近距离观看超人”列入了自己的游览路线,满街都是四处分发的传单,热情地向过路的游客推荐这个新兴的“景点”。
有不少好奇的游客被吸引,忍不住掏出硬币,购买船票,亲自去感受这座即将完成的巨大超人的震撼。而这些船只的生意,随着超人的逐步成型,似乎也一天天兴旺了起来,成为了卢恩顿河畔新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