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作家们好奇地凑过来看,只见那张传单上面潦草地写着:“今日三点,考文特花园广场——《拉维妮娅》街头剧表演!”底下还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标注了一行显眼的小字:“特别演出:埃德蒙的悔恨与拉维妮娅复活。”
“哇……”哈代先生一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这还真是意想不到。”
与此同时,南希和斯蒂芬夫人去购物时,路过考文特花园的水果市场,也恰巧收到了同样的传单。
“女士,来看表演吗?”一个穿着略显破旧但精神十足的年轻人热情地招呼道。
看到宣传的南希目瞪口呆,“这部作品居然已经那么有名气了吗?”
年轻人听到她的感慨,立刻来了精神,得意地说道:“可不是嘛!之前我们表演过几场,观众反响热烈!甚至有人说,这就是我们这个街头剧团的巅峰之作!”他扬起下巴,为自己和伙伴们感到无比自豪。
斯蒂芬夫人接过传单,看了一眼时间,“可现在已经三点半了。”
“表演还没结束。”年轻人笑容满面地补充了一句,“现在过去,应该能赶上大结局呢!那可是最大的看点。”
不得不说,两人对这样的宣传还挺好奇的,眼看着年轻人跑向另一位路人继续分发传单,她们对视一眼,“要不,我们也去看看?”
虽然她们对这种街头表演一向不感兴趣,但这时候,还真想去看看这部作品会被怎样表演出来。
两人顺着人群的方向朝市场中央走去。那里人声鼎沸,围观的观众几乎将小广场挤得水泄不通。南希踮起脚张望了一下,只见一片乱糟糟的帽子和头巾挡住了她的视线。
穿过人群后,南希看清了一群表演者正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哽咽的台词,演绎这部作品的高潮部分——“拉维妮娅捐肾”。
一位面容憔悴的女演员捂着嘴,向一位男演员悲壮地点点头,“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好,我答应你,我愿意……”她夸张地哽咽了一声,“将我的肾脏,捐献给露辛达。”
拉维妮娅含泪的独白刚一结束,观众席中立刻爆发出啜泣声,一些年轻观众激动得难以自控,直接高喊:“别答应他!”“你会死的!”更有人忍不住跺脚,想要冲上台去,阻止这一幕的发生——还好被几个年轻人拦了下来。
接着,拉维妮娅躺在一个简陋木板上面,而“医生”——一位身穿白围裙、头戴旧草帽的演员——神色严峻,挥舞着手中的粗糙木制道具,口中念念有词:“不好!大出血!快止血!”尽管这些台词显得有些滑稽,但围观的人群却屏住了呼吸,仿佛真的在看一场手术一样。原本嘈杂的市场忽然变得异常安静,连远处小贩的吆喝声也似乎被压了下去。
随着医生的动作逐渐停下,他低下头,露出沉痛的表情,缓缓将手中的木制手术器具放在一旁,双手合十做了个祈祷的姿势。随后,他轻轻拉上拉维妮娅身边的帷幔,象征她的生命已经终结,用低沉的声音宣布——“她走了。”
这一刻,市场瞬间沸腾。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失声痛哭,情绪激动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能让她死!”“这不公平!”一个年轻女孩甚至挣扎着想要冲进舞台,被旁边的人拉住才停了下来。
最前排的几位女士已经泪流满面,忙不迭地掏出手帕擦拭泪水。一些站在后排的男人也偷偷用手背抹去眼角的湿润。
南希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转头对斯蒂芬夫人低声说:“我真没想到,连这种粗糙的街头剧都能把人弄哭。”
然而斯蒂芬夫人并没有回应。她怔怔地望着那已经被帷幔遮掩的“手术台”,眼眶泛红,这场粗制滥造的街头表演似乎让她回想起书中内容,不由自主地代入到了剧情里。
南希不好意思地转开了脸。
不过,后续的剧情并没有沿用原作中最让人愤怒的桥段——“露辛达和埃德蒙在墓碑前求婚”。如传单所说,这场演出加入了改编情节。
饰演埃德蒙的年轻男演员突然双膝跪地,紧紧抱住一块斑驳的假墓碑,开始捶胸顿足。他夸张地仰天长叹:“啊!拉维妮娅,我多么愚蠢!我不应该相信露辛达,拉维妮娅,我真正爱的人是你!”接着,他抬手抹了抹脸上根本不存在的眼泪。
“这埃德蒙真是太假了!”人群中传来嘲讽声。表演者立刻抓住机会,模仿观众的语气,指着自己喊道:“对!我就是个混蛋!”
南希忍不住笑了,“这种调侃倒是挺有趣的。”
斯蒂芬夫人也勉强地笑了笑。
最后的特别演出——“拉维妮娅复活”——引来了更大的轰动。拉维妮娅猛地从象征棺材的木箱中伸出一只手,伴随着一声气若游丝的呐喊:“医生!我还没死!”围观的观众瞬间瞪大了眼睛,有人甚至尖叫起来。
那位扮演医生的演员立刻手忙脚乱地挥舞起手术道具,做出一副紧张施救的模样。一阵滑稽的摆弄后,拉维妮娅从木箱里跳了出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气势汹汹地冲到埃德蒙面前。她抬起手,用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冷冷地说道:“对不起,我死不了。”
说完,拉维妮娅转身潇洒地甩了甩长裙,一边离开舞台,一边挥手告别,而埃德蒙跪在地上,伸出双手拼命挽留,凄惨地喊道:“拉维妮娅,别走!我爱你!”还没等他起身,那位“医生”便狠狠踢了他一脚,把他踹翻在地,指着他破口大骂:“我早就想说了——你这个狼心狗肺的贱人!”
观众席爆发出哄堂大笑,甚至还有人鼓掌叫好,“骂得好!”
被原作创到的南希也跟着微笑,但这开心中还伴随着失落,“要是真的是这样就好了。”
虽然改编得让人很痛快,但是这毕竟不是真的。
表演结束后,演员们纷纷走上台来,乱七八糟地谢幕退场。饰演埃德蒙的年轻男演员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转头问剧团的团长,“今天这场怎么样?看大家反应都挺好啊。”
“但是给的钱比之前少,”团长摇摇头道,“真是古怪,他们嘴上说着喜欢这样的剧情,结果一看完却不愿意掏钱。”
“比原作剧情表演还少吗?”男演员不可置信地问。
“是的,”团长点头道,“少得多。”
“之前表演的时候,我收到的钱好像比你们都多,”女演员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可能是之前观众们同情我这个角色,所以更愿意掏钱,改编之后,我已经自己’复仇‘了,他们就不愿意再花钱了。”
“有道理。”团长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看来还是得演原版,只是……”他看向已经露出苦瓜脸的、饰演埃德蒙的男演员,“你得小心点,最后一幕别被砸到了。”他又对露辛达演员说,“你也是。”
两位演员沉重地点点头。
每次原版演到最后一幕,总有观众情绪激动到无法自控,愤怒地将手边能拿到的东西砸向饰演埃德蒙和露辛达的演员。石头、果皮、坚果壳,偶尔还有摊贩的剩余水果飞上台。更有甚者,当找不到合适的“武器”时,观众竟摸出几枚硬币投掷。虽然被砸中确实疼得难忍,但那叮当作响的硬币最终也算“补贴”了剧团的收入。
赚钱可真是不容易啊。
然而,第二天,当一些熟面孔观众再度回到现场,看到剧团换回了原版演出时,立刻气冲冲地上前质问:“怎么不演昨天那种结局了?!”
此时的剧团也不敢说因为这种赚得多——这可是商业机密啊——于是只好将锅推到作者身上,“因为这个结局是作者原本设计的,”团长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若贸然改编,很可能会惹上麻烦,甚至被追究责任。”
听到这个理由,观众半信半疑。毕竟,在这个时代,版权观念日益增强,知名作品的改动确实有可能引来作者或出版商的强烈抗议。
然而,对于这些流动性极强的街头剧团来说,这种法律风险的威胁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毕竟,街头表演本身就是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一旦事情闹大,剧团随时可以“风紧,扯乎”,换个地方继续演出。
不仅是水果市场,连公园、广场以及其他热闹的市集,也纷纷上演了各种改编版本的街头《拉维妮娅》。然而,这些剧团很快发现,改编的作品往往收益寥寥,无奈之下,只得纷纷回归原作版本。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充斥着观众们愤怒的叫骂声,“这剧也太折磨人了!”“这种结局真是让人睡不着觉!”然而,越是充满争议的戏剧,反而越能吸引更多人趋之若鹜。愤怒的叫骂,夹杂着好奇的议论,渐渐变成了免费的宣传,不少此前对《拉维妮娅》一无所知的路人也忍不住凑上前来看个究竟。
“到底是什么样的戏,能让大家骂成这样?”带着这样的好奇心,他们纷纷加入围观。
众所周知,当一个游戏拥有足够多的玩家,那肯定会有很多付费用户,街头表演也是一样,吸引的观众越多,遇到出手大方观众的几率越高,能拿到的小费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