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袁绍早知道曹操一定会来,台词都是提前想好的:“我已书奏章一篇,送往洛阳,她的罪名自然由陛下来认定。”
  “至于步卒嘛,既然都是来讨董的,那就还是要将他们派到战场上去,我同几位州牧商定了,不日之后,便三线发兵,合围洛阳。”
  曹操确实看到近来不少军队整兵拔营离开了酸枣,还以为是这些声色犬马的所谓“名士”,无心讨董,各回各家了,却不知袁绍什么时候已经商定了发兵的计划。
  ——但是没有带他!
  曹操意识到自己竹篮打水,损了曹班的名誉却给他人做了嫁衣。
  袁绍现在是声名显赫的讨董盟主,而自己是首战大寄的宦官后人,他拿什么和袁绍争?
  曹班的营帐就和他的营帐隔河相望,酸枣人人都拿曹班当笑柄的同时,对他也没有好脸色。
  他再也没有留在酸枣的理由,只能采纳荀攸提供的下下策,带着手下的文士武将南下扬州募兵。
  袁绍虽然顺利劝退了曾经的友人,但手里的兵名不正言不顺,他难免有些心* 虚。
  再加上他布局的三线中,北线的冀州牧韩馥回汲县接应邺城方向的增援,南线的豫州刺史孔伷回颍川阳翟驻地后又迟迟没有回音,虽然荀谌和张氏兄弟都催他发兵,但他还是决定,等洛阳方面给曹班的罪名定了性后,再出兵讨董。
  几天之后,在焦虑和期待之中,袁绍好不容易等来到了洛阳传回来的消息,却不是关于曹班的,而是关于皇宫——
  弘农王因殿前失仪获罪,为皇帝鸩杀。
  突如其来的噩耗一下子将袁绍的计划完全打乱,要知道董卓虽然十恶不赦,但他的手里有皇帝、有兵、有尚书台,是名正言顺的相国,而他们这些讨董名士,如果不打出一个漂亮的旗号来,本质上就是反贼。
  因此,他们想到最好的方式,就是另立新君。
  弘农王是先帝的嫡子,为宋太后所亲生,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小皇帝才多大?绝不可能亲手杀死弘农王,这事只能是董卓干的。
  谁能想到董卓做事尽绝到如此地步?
  袁绍和一众门客们彻夜未眠,所有人都劝袁绍——
  必须立刻、马上、出兵!
  没人会相信弘农王是小皇帝的杀的,董卓犯下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必然受天下人谴责,现在就是最好时机!
  可袁绍还在犹豫,北线和南线如果不能来援,他手上只能凑出四万兵,其中近一万还是从曹班那里扣下来的,军心必然不稳。
  这可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场作战,有曹操的前车之鉴,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以后如何在袁术还有世家面前抬起脸来?
  主公袁绍犹犹豫豫,手下的门客们皇帝不急太监急,为了劝他,几乎磨破了嘴皮。
  “那就让曹班一起去!他是男是女是妖邪现在都不重要!我们需要他的人!”
  荀谌实在被袁绍的性格急地上火,好看的薄唇上起了个又红又肿的包,他难得不顾形象地丢开了野鸡羽扇大声说话,众议纷纷的堂内顿时安静了,袁绍也看向他。
  他清了清嗓子,又用扇子遮住自己的半张脸,努力平复情绪道:“他手上不是有段宁的二百飞鹰骑吗?主公索性还他八百步卒,凑够一千人,许他讨董结束后,与剩下的步卒一并归还,以定人心。”
  “再派一名监军到姑臧君军中,监视曹班的步卒作战。”
  “曹孟德虽说曹班是他女弟,但像姑臧君那样能打仗的女子这世间岂是到处都有的?左右我是不信的,主公仁善,那便给曹班一个机会,让他自证吧。”
  荀谌一番话,将袁绍面子里子都照顾到了,还给了台阶,袁绍舒心地借坡下驴,同意发兵。
  同样急于发兵的不止是袁绍的谋士们,还有曹班。
  袁绍抢走了曹班的步卒却不管吃喝,曹班背地里支援姐姐粮草实在太不方便,酸枣人多眼杂,只有早日拔营,她才能按行军时间调度后勤。
  得知袁绍终于决定发兵,她和符柯连夜翻墙,去见了姐姐。
  爬墙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她是双手双脚触地的。
  吕布就抱臂候在墙边,靴子不耐烦地点着地,审视地看着曹班。
  “吕将军晚上好,我可不是登徒子啊。”
  曹班拍拍手心里的泥,将发冠扶正。
  吕布拉着张比死人还白的脸:“……我知道。”
  “那走吧,”曹班轻轻一笑,月夜下,她的眼眸幽邃,气度沉稳而从容,和刚才与吕布开玩笑的样子判若两人,“今夜的议题可不少呢。”
  曹班的性别问题在这个时间点爆发确实给姐妹带来了不少麻烦。
  “这是初步的名单,好消息是,目前他们都没有过激的行为,坏消息是,这个名单还会进一步增加。”符柯将情报部的最新调查报告呈给段宁。
  袁绍派到段宁营中的监军辛评已经到了,姐妹都不想钓鱼执法,因此没有隐瞒曹班也会一同出兵的消息,可曹班的八千步卒中,还是出现了追随辛评的人。
  “我看看,一共五十多个,都是男子,其中出身即墨军事学院的有三人,领头者便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谯县格物院的毕业生一人?”
  段宁抬头,有些惊讶,曹班点点头,无奈道:“他是十二岁入院的,黄巾之后流民数量陡增,格物院扩大收容范围,也是为了自保,他其实不算年纪大的,院里思政方面确实欠缺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还想问姐姐呢,姐姐倒来问我了。”
  段宁道:“我猜你心中不是没主意的,我想先听你的意思。”
  曹班叹气:“要我说的话,两方面吧,这次领头的,出发之前就要公开处理,剩下的就不是处理的问题了。”
  “只有一个还好,五十多个,那必须要从制度上下手才行。”
  段宁笑了:“你这不是很清楚嘛。”
  曹班嘿嘿道:“框架是有的,细节上还要姐姐操刀才行。”
  在酸枣的这个夜晚,一个全新的部门从符柯的情报部中独立出来,并提升至和情报部、武都尉等五部并列的级别。
  监察部设立后,曹班手下正式扩充为六部,其人员一部分从情报部中抽调,一部分从姐妹各自的势力中选调,都尉暂时由符柯兼任。
  曹班的性别不可能一直瞒下去,与其堵之,不如借此机会,彻底拔出这个隐患。
  曹班女性身份的流言,在姐妹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从酸枣,传到了曹班的几大据点中,其中泰山郡和交州的苍梧郡出现了小规模聚众抗议,都是世家牵的头。
  不过自己地盘一切好说,激进者就用激进手段对付,一棒子不行就再来一棒子,再通过增加治下女官岗位,树立优秀女官的典型模范等多项举措,对那些转不过弯来的人进行脱敏治疗。
  这边军营里,考虑到战争在即,监察部只记录人员名单,防止军中哗变,武都尉出面,处理领头人,杀鸡敬猴,保证大军开拔前上下一心。
  除了监察部的设立,当夜最重要的议题,便是用兵。
  “孔伷在陉山被人杀了,我们的消息比袁绍快一步,他想先在河内郡的怀县集结,等来孔伷的豫州步卒,再一起西进攻小平津。”
  其实就算孔伷不出事,他回了豫州估计也不会再出来了,关东联军根本不是一条心,有点本事的现在都开始划地盘了,袁绍在盟主的位置上被架着,再加上白得了曹班的兵,才勉为其难地愿意继续讨董。
  “我们有两个选择,和曹操一样,打旋门关,那就会对上徐荣,如果听袁绍的,打小平津,那过了黄河就是洛阳,董卓肯定会亲自来。”
  第136章
  从董卓的角度来看, 洛阳几乎是被四面合围了。
  除了西面的白波军有心腹大将李傕守着,暂时能让他稍微松口气外,北面的河阳津、小平津、孟津三大渡口,东面的旋门关,南面的伊阙关、大谷关、轩辕关都是通往洛阳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他需要布置兵力防守的地方。
  而其中距离洛阳最近的, 便是黄河水上的三大渡口,因此这里布置的兵力也是最多的。
  根据姐妹俩的分析,单纯作战胜率来看,当然是南面的三关最容易被突破, 历史上记载孙坚进入洛阳便是走的伊阙关。
  但那里现在算是袁术的地盘, 袁绍的关东军不可能舍近求远是一方面, 绕道南路需要经过东路的徐荣又是一方面。
  而东路的徐荣兵力虽然不及北面,但是曹操刚刚在徐荣那里吃了败仗, 以袁绍的性格,他就是输,也要输给董卓,因此东路袁绍肯定也不会去碰。
  这就有些麻烦了。
  要知道袁绍这次发的四万兵中, 几乎一半都是本地征召的新兵,这些人说是士兵,其实就是手拿武器的饥民。
  袁绍在酸枣拖了那么久,军中粮食早被吃得七七八八了,每次征来新一批的粮食,都是那些联军的旧部们先分,余下些带味道的稀羹才给新兵们,喝个水饱都不够,更别说训练了,曹班在段宁的军营里看了一圈,都怕他们被风吹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