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文曲帝君在上,保佑我的丈夫,保佑格物院的部曲们,得胜归来……”
  -------------------------------------
  酸枣县城里,曹操因为借兵四处碰壁,喝了几天的酒,有些意志消沉,丁冲一回到营帐,见他这幅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挥着拳头就冲了上来,被夏侯惇一脚踹开了。
  “那么大的事,为什么瞒着我?”丁冲捂着肚子,靠在帐上,眼眶泛红,“丁夫人那么疼爱你,你都不回去送她最后一程吗!?”
  曹操头晕得厉害,只觉得丁冲聒噪,斜倚在案边,哑声道:“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丁冲冷笑:“阿瞒啊阿瞒,你的小字还真是没取错,我从来不知你是如此不孝之人!”
  他慢慢站起来,走出了营帐,嘴里喃喃:“有时候,我都会后悔,选择了追随你,而不是君实……”
  这最后一句,曹操倒是听了个明明白白,身体就像被触碰到什么敏感的地方,复杂晦涩的情绪一下从四肢末端,涌上心头:“我不孝?呵——”
  他一掌拍在案上,怒吼的声音整个营地都能听见——
  “她曹班一个女子在外面抛头露面,那才是不孝!”
  第133章
  距离关东联军齐聚酸枣,已经过去快半年,陈留郡太守张邈总算是明白了,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
  “怎样,将军今日怎么说?”
  袁绍领了渤海太守的职位后,觉得以太守的身份,统领联军有些丢份,便自封了车骑将军。
  “我还没去问……”张超胆子不如兄长大,和袁绍的关系也不如兄长熟络,甚至还有些畏惧袁将军。
  “嘶——你怎么还不去问,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每天都要去问的,就算是烦,也要烦死他!”即使是在自家屋子里,张邈说袁绍坏话还是下意识的放低了音量。
  “阿兄,我们这样每天问,有用吗……现在好像就我们着急……”
  “那还能怎么办?”张邈急得跺脚,当初他同意在这里举办讨董盟会,是想着借袁绍的力量,提升一下自己这个东道主的名望。
  可现在名望是刷够了,但是这些联军将士却留在陈留郡不走了,今天在这个县城逛一逛,明天去那个县城打打牙祭,把百姓留着过冬的粮食都抢走了,等到开春,恐怕不需要战争,他陈留郡就能饿死数万人。
  张邈劝不动那些将士,但袁绍是盟主,他吹吹风,总能有效果吧。
  一开始确实有效果,张氏兄弟一去,尤其是张超,三分畏惧,四分窘迫,两分无奈以及一分疲惫的表情,被袁绍瞬间破译,立刻就借宴会之名,召集在酸枣附近的联军将领,问他们谁愿意出兵讨董。
  可这些人哪个不是人精,曹操战败后,一个两个都找借口,什么缺失兵器啊,都是新兵需要训练啊,妻子生产催着回去啊,一个比一个离谱。
  最后竟是除了段宁,没有一个有意出兵的。
  可袁绍唯独不希望段宁出兵,他虽然是盟主,但这个盟主的称号是曹班按的,地盘是张邈的,唯一实打实的官职,居然还是董卓给的。
  也就段宁手中的兵,是他从袁逢那里接过来的,算是他自己的。
  偏偏段宁她就看不懂眼色,自己次次问,她次次站起来,袁绍有时候都会好奇,这样的粗莽蠢笨的女人,就不担心自己嫁不出去吗?
  进退两难之间,袁绍便将主意,打到了曹班交到段宁手中的兵力上面……
  所以当他的谋士逢纪,以一种说八卦的表情,和他说,曹班是女人时,他第一反应竟然是,曹操难道发现了他的打算,因此故意放出假消息,来和他抢兵! ?
  “你这消息,是从哪来的?”在谋士荀谌看来,这种未经考证的玩笑之言,私底下传传便罢了,怎么能在议事的时候,和主公说呢?
  逢纪看破了荀谌的心思,但是他比荀谌年长,不屑于在袁绍面前,和年轻人争论:“曹操营地都传遍了,是曹操亲口所说。”
  他见袁绍表情扭曲,斜眼笑道:“我见泰山太守样貌确实清俊,当初只是觉得他年轻,竟从未往这方面想过,现在看来他虽然和曹操一母同胞,却是完全不相像的,主公曾经也和曹君实同窗吧,他幼时可有女像?”
  无论是从感性还是从理性,袁绍都不愿意相信,这事是真的。
  如果曹班是女人,那他幼时连女人都争不过,算什么男人?
  况且若曹班是女子,那作为兄长的曹操想从自己手里要去曹班留下的步卒,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女人女人,元图莫不是老眼昏花了,看谁都像女人。”
  逢纪被莫名其妙怼了,有些委屈:“我还真觉得他有些像段君呢……”
  -------------------------------------
  洛阳皇宫内,董卓勉强忍着不耐烦,听完了朝臣的上奏,给了小皇帝身边的大鸿胪一个眼色,大鸿胪朗声宣布散朝。
  “以后政务上的事,你们都交给武烈吧,他筛完后,有必要的,再呈给我。”
  董卓当了几个月的相国,新鲜劲一过,就不愿再管朝中事务了,女婿牛辅在白波军手里吃了败仗,被他叫了回来,换李傕去河东郡守着,牛辅就在他身边没事给他说说关东联军的乐子解闷。
  这些乐子事常常半真半假,什么酸枣联军就是一盘散沙,袁绍想从宗室里立个皇帝,被袁术写信骂了,曹操吃了败仗,逃到扬州去了云云,董卓基本听完就过,除非是特别离谱的——
  “泰山郡太守,曹操的亲弟弟,其实是个女人!”
  牛辅特意将最劲爆的留在最后,原以为董卓听了,会开怀大笑,谁知董卓却突然表情阴鸷地看着他,吓得一众臣子都跟着牛辅跪了下去。
  “你是袁绍派来侮辱本相的吗?”
  牛辅内心大喊冤枉,可是董卓腰间的宝剑,又让他怕得根本不敢发出声音。
  董卓冷笑道:“他袁绍召集女人来讨伐我还不够,还要派你这样的窝囊废来——”
  牛辅余光见董卓的那双靴子就在自己前面,之前朝臣血溅当场的景象在脑海里闪过,双手因为颤抖,衣袖上的玉佩坠在地上不停地当啷作响。
  董卓气他这窝囊样,又不能罚他,憋得一肚子火没处发,扫了一圈跪在地上的人,阴沉沉道:“蔡尚书,劳驾,随走一趟南宫吧。”
  没被点到名字的官员一口气还没吐出来,又见董卓脚步一顿,吩咐道:“让太官令的人一起。”
  蔡邕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站起身,随董卓出了大殿,留殿内群臣面面相觑。
  新皇即位前那一夜血腥的宫变,南宫宫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南宫禁中,值得董卓注意的人,基本只剩下太后和皇子合了,蔡邕要负责记录董相国在皇宫里的言行,随行还可以理解。
  太官令是少府属中,负责燕飨的官员,跟着去能做什么?
  第134章
  从北宫到南宫的路, 蔡邕不是第一次走,但这绝对是他走过最漫长、难熬的一次。
  他跟着董卓,上了连接南北宫的天桥,踩在阶梯上的那一刻,不知为何,他突然眼前一花,恍惚间感觉下方不是皇宫的青石地板,而是万丈深渊。
  他回头,发现太官令没有跟上来。
  “蔡尚书?”董卓见他不走,也停下来, 站在桥上, 回望他, “不用等太官令,我让他去取酒了。”
  蔡邕的年纪都可以当董卓的爹了, 董卓突然不以官职自称,蔡邕反而有些不适应,蔡邕对他没想到董卓会和他解释,连忙提起衣摆, 走上了廊桥。
  “知道我为什么要你随行吗?”
  蔡邕垂着头:“下官不知。”
  蔡邕就这么落后一个身位在他身后走着,听着董卓用他沙哑的嗓音问道:“我听说,蔡尚书家中有一女,名唤文姬?”
  骤然听见女儿的名字,蔡邕一怔, 停下了脚步, 心中警报狂响。
  董卓见他浑身一颤, 难得发自内心的开怀笑道:“蔡尚书想到哪里去了,我也有两个女儿, 今仅以一为父者之姿,与蔡尚书谈子女之育罢了。”
  蔡邕哪里敢信董卓的话,见董卓说完,便转身继续往前走,他几乎是佝偻着背,跟在董卓身后。
  “下官不敢。”
  两人下了廊桥,午后日头很足,这一段宫道没有遮挡,晒得人眼晕,蔡邕又听见董卓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说道:“京中有传,说蔡氏女离经叛道,参军去了。”
  董卓侧身,斜睨了蔡邕一眼,蔡邕躬着身抬眼,见对方的嘴角扯出一抹讥笑,目中尽是不屑之意。
  “而且,去的还是段宁那个小娘的营帐。”
  原来是为了这个!
  姑臧君段宁跟随袁氏的袁绍,袁绍在关东聚兵讨董,所以董卓现在要来找自己算账……就因为她的女儿加入了段宁的军营?
  他现在说,自己把女儿逐出家门了,董卓会信吗?
  蔡邕满脑子想着怎么将女儿和蔡家的关系撇清,却未察觉董卓言语中,对段宁格外的鄙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