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两人在洛阳待不下去,不清楚仇家来路,又不敢回并州,阿穗便建议去徐州投靠琅琊王国的亲族,刘申同意了。
  “去牵马来吧。”只要有仆从,哪怕只有一名,刘申也是一位公子,他很快振作起来,阿穗却为难了。
  “郎君,没有马……”
  刘申不相信:“没有马你从并州走来的?”
  阿穗双手捧上肉脯。
  刘申沉默。
  刘申用阿穗的外衣换了上路的口粮,两人出城东行的路上,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队伍。
  看载人的车架款式,里面坐的应该是某位官员,车队前后都有护卫,从洛阳出,那大约是奉王命行事。
  可是和一般赴任的官员车队不同,这只车队除了有部曲护卫外,身后还跟了长长一串百姓。
  这些百姓无不面黄肌瘦、衣不蔽体,车队行进速度很慢,他们就这样缓慢地跟在车队后面,没有人哭喊,也没有人吵闹。
  “这是曹班,曹使君的车队。”有人告诉柳申。
  车队因浓雾而停下来,曹使君自牛车上下来,左手握一书卷,右手掌心是一方造型奇特的木刻。
  木刻上方,竟然是一只浮空的小木龟,卧在主人掌中,左右摆动,活灵活现。
  刘申和身边的人,都被这般神迹吸引了目光,只有旁边的阿穗见之大骇。
  “郎,郎君——”阿穗声音小得几不可闻,“是他,就是他!”
  刘申不耐烦甩开阿穗,却见他的神情恐怖不似作伪。
  “是他!就是他!”
  “是他干的!”
  阿穗见到了曹班的样貌便认定曹班就是杀害刘申一族的凶手,得知曹班要去不其县赴任,刘申决定转道青州不其。
  一开始,刘申对于这事还有些怀疑。
  因为一路走来,他所听到的,都是人们关于曹班的赞颂。
  可是作为行凶现场的目击者,阿穗却坚定他的看法:“他不可能没做过坏事,可却没人知道他做过坏事,难道不就说明,他手段狠辣,做事尽绝吗?”
  事实证明,阿穗是对的,刘申家族的悲剧,再次在不其县的伏氏上演。
  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残忍。
  不是曹班干的,还能是谁?
  两人在不其县潜伏多日,得知伏氏女在即墨军事学院,因此编造了身份,通过伏寿进入学院,接近曹班,伺机行刺。
  动手的前一晚,刘申找来学馆里的蜡烛点燃代替焚香,告慰了族人的在天之灵。
  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都令他感到生不如死,每日要和那些平民、甚至奴隶出生的人一起早起、要劳作,食堂的饭食和他从前所吃的相比,简直就是给牲畜的。
  为何人人都说他良善?他如果真的良善,怎么不让大家天天吃烩肉,□□脍?
  机会只有一次,他抱着必死的决心行动,却没想到,他刺出去的匕首,会被伏氏女以身挡下。
  曹班的护卫很快将他拿下,他不想放弃,拼命挣扎,可他手里已经没有任何武器,许褚直接卸了他的胳膊,将他扛起来,大步跨过情绪激动的学员们,手臂被刺伤的伏寿也被人“护送”离开。
  伏寿在病房见到了被绑缚双手压过来的乳母陈氏时,才终于意识到事情的败露。
  曹班的讲习没有因为这个“小插曲”而取消,授课结束后,她来到医科馆。
  这是伏寿第一次和曹班接触,曹班掀开布帘进入内室,学院的医务室布置得干净明亮,他的衣摆沾了些许泥土,没有走进来,就这么站在门口,让人感觉是一位儒雅明理的少年郎。
  可就是这位少年郎,实打实掌握着一县军政大权,赴任不到半年,成功清洗了本地势力,天地就在他手下悄然翻了个身。
  想到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伏寿内心难免害怕,只能尽量控制自己声音不露怯。
  “我甘愿受死,只希望曹国相善待我的阿弟与阿妹。”
  曹班没有立刻回话,伏寿想,她大约是没有谈条件的余地了。
  “我何曾说过要处死你?”曹班却道。
  “我是仇人之子……”
  曹班摇了摇头:“如果我要动手,当初就不会留下你。”
  “我如何对待你,全看你,而不在我。”
  “今天之前,我可以留你在学院,但是很可惜,现在就算我想,我的部下们也不会同意了。”
  -------------------------------------
  得知曹班一天之内遭遇两轮“行刺”,段宁难得没有生气或者担心,而是有些心虚。
  “你要立规矩,怎么样我都理解,别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啊。”
  柳申被曹班下令处死,罪名有二,除了行刺曹班以外,还有一条:幼堂行窃。
  据说他勾结幼堂帮工,连续多日窃走学员给幼堂孩子们的食物,那位帮工也受到了处罚,因为柳申的事件过于轰动,学院总办借此机会下令全院上下彻查贪腐问题。
  柳申本人的身份早在他尾随曹班进入青州时,就被情报部调查清楚了。
  曹班得知有人意图行刺,还纳闷,自己是准备不干人事,但这不还没干嘛,哪里蹦出来并州的仇家?
  等等,并州?
  于是姐妹俩通过玉佩,终于把事情的本末串了起来。
  姐姐要在并州这样的四战之地扎根,铁马必须掌握在手上,在和妹妹联手搞定了铁官之后,刘申父亲手下的马市,自然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边郡的权利更叠比青州更加血腥直接,刘申家还只是庶庶庶宗亲,因此段宁演都没演,一个“勾结外敌”的罪名扣下来,一天之内,进府、手起刀落、马市抓人、重启马市,熟练的拿下了代郡的马市贸易线。
  只是没想到,被刘申家的衷仆看到了,光记了个脸回去,又将这脸在曹班身上对上,因此整出这场“错杀”。
  如今姐妹手下皆是亡魂过百,两人都知道,这条路再无法回头了。
  第86章
  清晨, 家住合浦郡的赵敦被生生冻醒。
  他一翻身,怀孕的妻子也跟着醒了。
  “你快睡吧,我去把暖宝重新热一热。”
  妻子迷迷糊糊地点点头, 又继续睡了,赵敦起身下榻, 从柜子里搬出一床被褥。
  这是一床纯棉的被褥, 和榻上那只铜制的“暖宝”一样,都是他用工酬从百物堂换来的。
  全新的棉被还带着日光照射过的温暖气息,赵敦用手拍一拍,蓬松又舒适,他轻轻给妻子盖上,手伸进被子里,摸出暖宝。
  这暖宝是交州格物院捣鼓出的新鲜玩意儿,不久前摆上百物堂的货架时, 根本无人问津,他当时是刚巧得知妻子又怀孕,想到妻子天生体寒,才咬牙换来了一个, 本来是打算冬季用的,可是谁能想到,七八月的天, 能冷成这样呢?
  前几天去新闻台,听念新闻的小女郎说, 苍梧郡北面的山地还下雪了呢!
  这时,妻子突然唤他,他连忙上前,扶起妻子,却见妻子指着窗边。
  赵敦转头,看到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棉絮自空中飘扬而落,推开窗户伸手,棉絮触手即化。
  这是……雪?
  下雪了?
  天啊,下雪了!
  赵顿猛地跑出门,仰头看天,无数纯白的雪花从天而落,他张开嘴去接,入口丝丝冰凉。
  他一个合浦人,这辈子居然能见到雪! ?
  而且,这还是八月天啊!
  赵敦的妻子也因为眼前的景象激动不已。
  他安抚好妻子,匆匆换上厚棉衣,赶到工坊。
  果然,工坊里人人都在议论这诡异的天气。
  赵敦的同村好友赵河从后面走上来,拍他肩膀。
  “你小子好聪明,我刚刚去百物堂,全是排队换暖宝的,队伍从县衙都快排到城门口了!”
  赵敦也庆幸自己运气好:“那你换到了吗?”
  赵河摇摇头:“这么多人,肯定轮不到我了,不过听说冶炼工坊那边凌晨就被通知集体返工加产,应该很快能补充货源吧。”
  赵敦点点头,赵河在家中行四,前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在合浦郡工酬最丰厚的船厂做工,御寒的衣物肯定不用担心。
  想到这里,赵敦不由感慨,要是从前,遇到这样的寒灾,别说他一家了,整个郡中十户恐怕都要空掉半数。
  如今有了格物院发明的棉服、暖宝,郡中又定时发炭,他们才能安稳地度过这个秋冬,刺史大人说,是科教的力量在无形中引领着大家,这是最近郡中人人都在谈论的新“概念”,他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他知道,那些掌握奇术的格物院学员们都信奉科教,他想,如果科教能让他吃饱穿暖,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考进格物院,学习科教。
  于此同时,交州刺史府内,官员们抱着文书,来回跑得满头大汗,虽然今年交州格物院农科已经给出了极寒的天气预测,他们也准备了应急预案,但是八月飞雪的天气实在是太过极端,光是安抚百姓的恐慌情绪,就得费不少心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