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徐掌柜忙道:“长史大人,格物院是东观校书郎曹班曹郎君的产业,但曹郎君在京师任职,平日里是我们在院里帮忙打理。”
  范通听完,嘴里还嚼着饼,也没说话,徐掌柜和周言相视一眼,心里越发忐忑,只见范通拍了拍手,徐掌柜忙递上一碗酒水给他,他也没客气,咕嘟咕嘟喝下,碗往桌上一方,就往外走。
  徐掌柜一口气刚松下来,却听范通和外面的士兵们一挥手,大声道:“查的就是曹二郎的产业,都进来,给我搬!”
  徐掌柜大骇,见带着兵器的士兵直接进来,连忙冲上去伸出双臂拦在门口。
  “你们不能进来!”
  范通走在最前面,毫不留情抬腿就是一脚,直接将徐掌柜踹翻在地,堂内的桌案被推挤到一块,桌上的酒水也洒翻在地。
  徐掌柜顾不得疼痛,翻身撑在案上,朝二楼大吼:“阿阳!”
  一个士兵刚好抱着一个木箱从她身边走过,她连忙扑身抱住士兵的腿,士兵没想到这老妇人力气还不小,抽腿半天没抽动,举起手里的箱子就要往下砸。
  周言这边则完全慌了神,想进内院,又听见徐掌柜的痛呼,回头见徐掌柜瘫倒在地,木箱砸在她身上后,又滚到了一边,可她还是没有松手,那士兵终于不耐烦起来,右手已经握上了腰间的刀。
  “大人!手下留情!”周言脸色一变,赶紧上前用力扯开徐掌柜,随后按住士兵要挥刀的手,连忙哀声道:“大人按规矩办事,格物院不敢违抗,还望大人留情,莫要闹出人命!”
  士兵一脚把周言踹开,抱着木箱子走了出去,见陆陆续续又有更多的士兵,搬运格物院的书籍和钱财,徐掌柜声嘶力竭道:“阿阳——”
  可是二楼迟迟没有动静。
  格物院驻守的武部学子不知去向。
  徐掌柜已是眼前发黑,被范通踢到胸腹处剧痛难忍,算时间主公应该已经进入青州地界了,如果等到消息一来一回,什么都晚了,她如何能交差?
  这么多年的心血……
  周言见徐掌柜脸色煞白,也手足无措,士兵们进进出出,院里的书卷被整箱搬出,他只能小声安慰徐掌柜:“袁氏的公子是主公的义兄,在联系上主公之前,我们可以先去求袁氏。”
  -------------------------------------
  宴会上,符柯走到曹班身侧,俯下身,与她耳语了两句,曹班点头,符柯退下。
  座在上首的不其侯伏完双手后撑,用懒洋洋的语调调侃道:“曹国相不愧为青年才俊,即使是宴饮之时,也不忘处理政事啊。”
  不其侯国是光武帝时期分封的异姓侯国,如今的国王伏完是第七代。
  这场宴会是曹班的接风宴,在座都是不其侯国的贵族或是本地大族代表,听到伏完这么说,纷纷笑了起来。
  不怪乎他们嘲笑,所有人都知道,新任的国相哪里有什么政务需要处理?
  客观来说,伏完对曹班相当不错,亲自在城外迎接不说,还早就给曹班安排了位于城西南的豪华府邸。
  问题在于,县府衙位于城东北,而从曹班的府邸步行至府衙,至少需要小半天。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架空曹班的职权了。
  国相这个职位,放在京师自然是不够看的,但是就地方官制来说,国相其实就是相当于一县的太守,是军政统管的,在有些分封国,甚至国君完全不理政事,由国相全权决定国内事宜。
  不其国虽然不出名,但是在历史上,现任国君有个出名的女儿——伏寿,她后来成为了汉献帝的皇后,成为朝廷中为数不多始终站在皇帝身边的人,最后也因为对抗曹操,被曹操屠了全族,不其国至此在历史上被物理除名。
  宴会结束后,曹班步行回府邸,许褚沉默地走在她斜后方,符柯在一旁小声道:“我还以为这会是鸿门宴。”
  “本来是的。”曹班大拇指往后点了点:“但是有*他们在,这些人暂时不敢拿我怎么样。”
  曹班身后的武部学子都是二期生了,唯一一个一期生老人,是曾经特勤二组的组长彭放。
  彭放跟在后面,听见提到了自己,主动上前道:“当初就应该给他们个下马威。”
  “已经足够了。”曹班道。
  早在过兖州地界时,曹班就得到消息,青州不太平。
  既然远离京师,又有通行文书,曹班也就没有藏拙的必要了,调派随她一路东行的武部学子们通通按照部曲的配置装备好,反正曹班的“爹”有钱是全国皆知的事情,余下的设备、物料等,全部用马车运送。
  曹班这上任之路走得声势浩荡,可进入青州境后,竟然一个贼人也没遇到过,甚至比临近司州的兖州还安全,这是明显违反常理的。
  伏完在城外迎接曹班时,明显对曹班的部曲“十分关心”。
  “看来大司农是真的如传言般疼爱孩子啊,不过我想他实在是多虑了,曹郎君看,这一路不是很太平吗?”
  这见面招呼一打,是敌是友就非常明晰了,曹班作震惊状道:“不其侯怎知我这一路太平?”
  伏完一愣,咳嗽两声,道:“咳咳,国境内一向安定。”
  曹班佩服得抚掌,称赞道:“都是因为有圣明的国君啊。”
  伏完一边打量她身后人高马大、衣着统一的部曲,一边寒暄道:“我曾见过你的父亲。”
  这是示好的信号,曹班借坡下驴:“父亲也托我问不其侯安。”
  曹嵩在担任大鸿胪卿时,曾经接待过还没有袭爵的伏完,当然,这些都是曹班自己查的,曹嵩本人估计看不上这小小县国国君,在曹班出发前,他也没有和曹班交谈过。
  曹班国相的职权被架空,索性也不去府衙了,每日就在城内或者近郊闲逛。
  城内,一处肆舍中,符柯将情报部掌握的最新消息向曹班一一汇报,许褚守在门外。
  “并州暂时安定下来,但是凉州那边短期内就会有大乱,到那时,恐怕段将军会分身乏术。”
  曹班远赴青州,考虑到信息交流的时间代价,交州的政务仍然是曹班负责,格物院和田庄的政务则暂时移交至段宁受理,段总“重操旧业”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如果凉州再起战乱,段宁兼顾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曹班沉思片刻,道:“还有三日就可以联系上姐姐,到时候我会与她商议。”
  “汝南那边呢?”
  符柯道:“没有问题,小病不除,痼疾难医。”
  曹班点头:“豫州人多眼杂,袁氏既然盯上了格物院,那就让他们帮这个忙。”
  灵帝想要分割清流一派的势力,又不能脱离以学举业的体制,因此自立一支是最好的选择,历史上灵帝命蔡邕等文士校订六经,刻于石碑,就是想取得儒经的“定义权”。
  袁家需要在朝廷上更进一步,汝南的格物院坐拥藏书千卷,曾经的所有者曹班是袁隗义弟,曹嵩的二子,袁家还能给个面子,如今曹班脱离曹家,远赴青州,格物院自然成为了送到虎口的羊肉。
  刘备说得没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曹班现在的武力值根本不足以守护她的财富值,这也是她布局东、南的根本原因。
  她需要地盘,发展军事力量。
  第79章
  “周监督, 我们就这样让徐提督他们离开吗?”
  汝南格物院一片狼藉的前厅里,武部的二期生阿阳问周言。
  袁氏搬走汝南格物院的书籍之后,周言和徐正两位常务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徐正认为,必须立刻联系上谯县格物院,将情况报告主公,袁氏贪婪,汝南格物院已遭劫难,难保豫州其他两地的格物院不被袁氏盯上。
  而周言则认为,远水救不了近火,事已至此,不如接过袁氏抛来的橄榄枝进京。
  没错, 长史带兵搬走院内书册后, 留下了一句话。
  “院中诸位若是有意,可随袁使君进京。”
  徐正不敢相信,合作这么久的搭档,是怎么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这是要背叛主公吗?”徐正努力控制自己发颤的声音,“主公如此看重你,你怎能……”
  徐掌柜近年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说话间有些喘不上气,周言见状想要上前来搀扶,被她狠狠推开。
  周言往后踉跄了两步,再看向徐正时,也没了往日的客气。
  “背叛?徐提督这又是哪里话?”
  “曹班不是我的君主, 我也不是他的臣子, 何来背叛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身为汉人,只认一位“主公”, 也只做一人的“臣子”。”
  徐正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气极反笑道:“'臣'?周监督,你以为读了书,就能当'臣'吗?你难道忘记了你为何能够读书?”
  周言曾经是曹班的书童,跟随曹班读书识字,格物院不少书籍还是他亲手誊抄下来的。
  这在旁人看来,是天大的气运,但是他成为监督之后,反而极力回避这段“书童”经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