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曹嵩现在是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在场谁人不知?虽然曹嵩属于宦官后人,可是师从扶风马融!门徒千人的经学家!这可是出名的通儒啊!
此话一出,那些原本根本不正眼看曹班的官员,都主动上前来和曹班“交流学术”。
在场最震惊的,莫过于刚刚吐槽曹班吃不上麦饼的郎官了,开玩笑,管盐铁的主官家中要是都吃不上麦饼,那我大汉就要凉了!
而最尴尬的,则是一直被人围着的孔融,人群中,突然有人以大家都能听见的音量道:“咦,我记得,文举和君实,是太学里的同期呀,怎的一句话不说?”
啧,这茶味儿浓得泡八道都纯。
更尴尬的是,有绿茶的地方,往往就有看热闹不闲事大的,立刻就有人道:“总不能是忘记了吧,太常大人方才还夸赞了文举博闻强志呢。”
孔融现场作的那篇赋的确十分长,大概率是提前准备好的,不过这也是潜规则了,真正能七步成诗的有,但不绝对不多。
顺带一提,曹班自己的赋虽然没有展示出来,但也是提前准备好的,不过她没有当“文抄公”,这是她主动给自己上的难度,以免以后真面临七步诗困境。
张奂原话当然不可能夸孔融记忆好,那岂不成了阴阳怪气?但是起哄的精华就在于夸张甚至扭曲事实。
孔融的反应则是非常合格的“太常属官”——不予理睬,虽然他本人相当能言善辩,但是刚入职的新人,这种明显挑拨的场合,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但是想来,自己从未得罪过他,那么对方装作不认识,就是一种划清界限的态度了。
然而孔融这边沉默以对,曹班这边就有人煽风点火了。
“君实似乎也不记得文举兄了?”
在曹班接下来的谋划中,是可能与孔融发生冲突的,因此不打交道对曹班来说是上策,既然上策选不了,那只能求中策,暂时不要得罪对方。
曹班道:“太学一别,我辗转求学,文举兄以身拄业,时移势迁,观世间人事,容貌变化都是有的,有多少能够维持本心不变呢?我和文举兄一贯而终,故而无所谓新旧,自然也不存在'叙旧'了。”
曹班这么一提,大家才想起,孔融之前因为庇护名士,得罪了中常侍,差点下狱,最后却被皇帝亲下旨赦免,再一想,曹班作为众人中年纪最轻的,一番言论不卑不亢,若是再起哄,反而落了下乘,这才饶过两位年轻人。
另一边,无人在意的交流,一位“小郎君”的目光越发明亮。
曹班在雅集上填饱了肚子,出了院门,明显见到门口那个货郎不对劲。
“拙劣的伪装。”曹班拿起货郎筐子里的一枚野果,在袖子上擦擦,一口咬下,差点没酸掉牙齿。
“主公不问问我为何这样打扮。”
曹班还是把那枚酸果吃完了,不死心继续在筐子里挑拣。
“我不问,你总会告诉我的。”
符柯仰头,手里的狗尾草一弯一弯:“怎样,见到没?本人如何?”
曹班皱眉:“什么本人?”
符柯诧异:“没见到吗?”她一跃起身,“主公不是为了见她才来的雅集吗?”
曹班见她反应这么大,更是一头雾水。
“谁啊?”
“蔡琰啊!”
第68章
吕布在段宁手下的每一天都在刷新他的三观。
为什么军队里对卫生要求那么高?
为什么需要背诵那些让人一知半解的“条目”?
为什么军队里隔一段时间就有各种奇怪的“考核”?
每一项他都无法理解, 但每一项又都让人莫名觉得合理。
事实上,段宁的这支镇北军事就是现在公认的天子之师,百战百胜的强兵, 这是整个并州有目共睹的。
当初吕布和三个朋友一起报名,最后只有他一人被选中, 为此他还得意了好久。
可自从进入军营后,他就一直处于“备训”状态,这可把他憋坏了。
吕布在接受征召之前,原本他承接亡父的职务,在马场替人看马。
这是个相当不错的差事, 养活一家上下不成问题, 可是后来一天夜晚, 马场突然跑了二十多匹马,负责的官员念在他父亲的份上, 只罚了钱财,小康家庭却因此一夜返贫,母亲生病无法医治,不久也病故了。
好在吕布是个坚强的孩子, 没有了稳定的营生,他就靠帮人干活糊口,又活计的时候, 他就替人养马、跑腿、运货,没活计的时候, 他就自己去打猎。
两年下来, 竟然还积攒了一些钱财, 只是年龄虽长,身材反不如从前健壮了。
就在他以为,日子会这样忙碌地过去时,来自北边的异族再次将他平淡的生活。
羌胡大军南下,汉军节节败退,他的朋友们年纪比他大些,都被征召加入作战,他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因此就将多余的钱财全部散了出去。
战争久久不停歇,他作为并州人,又在马场出身长大,见着情况怎能不急?可奈何他根本不到服兵役的年龄,连上战场杀敌都不行!
直到那日,他听闻远处金鼓齐鸣,正在城中运粮袋的他,不自觉随着人流,往城门涌去。
蔽日旌旗下,一支整齐划一的军队踏过护城河,进入城内。
“这是谁的军队?”他在嘈杂的人群中发问。
然而他的声音被人群的欢呼完全淹没了,百姓们都在振臂高呼胜利,眼前的色彩令他头晕目眩,长戈阵列之后,视线里突然出现一位身披火红大氅的将军。
“一位……女将军?”他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
军队入城,消失在尘埃后,号角声却久久不息,扣人心弦。
旁边一位抱着孩童的妇人终于注意到这位目光呆滞的年轻郎君,笑道:“这是讨羌将段宁的军队,刚刚得胜而归,听说会在城外驻扎下来,和南面的军队包夹异贼!”
“讨羌将段宁?”
“是啊!”妇人掂了掂怀里的孩子,想去弯腰拾包袱,吕布主动拿过:“您要去何处,我帮您,您给我说说这个段宁!”
妇人道:“谢谢小郎君,我其实也是听说的,据说这段宁乃是九天玄女投胎转世入段家,段母生段宁前一夜,梦见金戈划破腹部,腹痛而醒,生段宁,小女郎手持一狼牙,据说有那狼牙庇护,她此身金刚不坏,是天生的女将啊!”
吕布将妇人送到地方,妇人道:“可惜我家中无余粮,不能做谢礼,但是我可告诉小郎君一个消息,我听说镇北军征兵,年满十四即可一试,你不如去试试?”
吕布就是因为这句“年满十四即可一试”,兴奋地去应征了。
可谁知道,征兵处的将军却说,年满十四只能入预备役,他不服气,还和那姓马的将军发生了点口舌。
“口舌?不是在榻上躺了两日吗?”难得的休息时间,旁边的士兵听完吕布一番讲述,调笑道。
吕布不开心,但是吕布说不过别人,因此吕布只能不开心。
但很快,吕布又开心了。
马腾一进来,士兵们立刻立正行军礼,马腾点了点吕布,道:“快,收拾一下,随我一起,将军和段公要去见刺史。”
这是他成为预备役以来第一次执行任务!
周围的士兵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其实明眼人都能瞧见,将军对他的“格外”严格的要求,其实是看重他,唯独这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也不知是真傻还是假傻。
吕布和马腾是没有资格见刺史的,只能在廊外站着等候。
和上级站着一起,吕布有些紧张,努力挺直了腰杆,不想在马腾面前露怯。
结果另一边刺史府的一个护卫却在和吕布使眼色。
“阿布!”
吕布听见了熟悉的人声,但是他现在在执行任务!这段时间的训练下来,他知道执行任务的时候,是不能分心的,因此又克制自己不去理睬对方。
那护卫似乎以为吕布没听见,更大声喊了一次,引得其他刺史府护卫纷纷侧目,连马腾也看了他一眼。
吕布更加目不斜视了!
“啧。”护卫这下可以确定,吕布是真不愿意搭理他了,他一时有些心虚。
吕布是他在运草料时候认识的“朋友”,当时羌胡来袭,吕布说,愿意上战场杀敌而缺钱财的,他都愿意资助,自己就去和吕布说了,结果吕布对别人都是直接赠与,唯独到了他就变成了“借用”。他心怀怨恨地应了,后来靠着这笔钱,费尽心思走通了关系,留在了刺史府。
如今吕布不光自己参军,还进入了百战百胜的镇北军,马腾马将军他此前见过许多回了,听说是段宁手下最得力的武将,吕布能跟着马腾一起来刺史府,岂不是说明他很得段宁信任?
他自认为吕布是个有勇无谋的傻大个,当然见不得对方比自己有前途了,他了解吕布的性格,思来想去,干脆走到吕布身边,小声问他:“你怎么进到这娘子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