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35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35节

  唐韶:“大皇子二皇子他们如何行事也不关咱们家的事,我们在一旁看着就是了。”
  惠敏郡主知道他的意思:“放心,我娘我爹他们不会管这些事。”
  纵使永安公主和惠敏郡主是皇上的外孙女,洪国公府和皇家是姻亲,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们母女二人心里头比谁都有数。
  扇累了,惠敏郡主把扇子丢唐韶怀里:“哎,这都立秋了,不知道梅姐姐什么时候能回来,梅姐姐不在京城,怪没意思的。”
  “着什么急,该回来时就回来了。”唐韶起身给夫人让座,又拿扇子给她扇风,夫妻俩掉了个。
  惠敏郡主害怕呀,西北又是沙漠又是戈壁地,行走边疆,不知道哪儿就冒出来一队敌军土匪来,梅姐姐一个小娘子,哪里抵挡得住。
  “放心,皇上和三皇子对你的梅姐姐看重得很,不会叫她受伤。”
  两年前,唐韶可是听他爹跟皇上说过北境之事的,皇上说北境王前些年死了,新上来的这个新王是北境王的五儿子,那是杀了四个兄长才掌权的狠角色,早晚有一日他会挥师南下。
  他爹说安稳快二十年了,他们选出新的首领,南北早晚有一战,既然要战,那就趁他们这些老家伙还在,在皇上任上就把这一仗打了,别留给下一代。
  唐韶还记得当时皇上对他爹的意见十分认可。
  北境如此重要,梅夫人那一手无人可替代的绘制舆图的本事,自然是皇上的心头好。
  皇上要保她,谁出事她也不会出事。
  唐韶猜测,可能正是因为北境之事,皇上才想赶着北边尚还安稳时,赶紧把南方丈量天下田亩之事给解决了。
  江苏的事办完了,后面还有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就算再快,没有个五六七年,只怕也解决不了。
  陈方进那么聪明,肯定也是看明白了皇上的决心,所以拦了钟应芳后,看皇上态度不对,就作罢了吧。
  “希望明年安徽之事也能顺利解决。”
  “会的。”
  惠敏郡主毫不怀疑外皇祖父的决心!
  说了会儿话觉得口渴,惠敏郡主也想吃盘西瓜,唐韶只给她吃半盘:“你的小日子快到了吧。”
  惠敏郡主娇怒:“西瓜放半个时辰了,早就不冰了。”
  “那也不能多吃。乖,等你小日子过去后再吃,西瓜多得是。”
  惠敏郡主轻哼一声,虽还是想吃,他不让,那就不吃了吧。
  江苏的事情处理好了,虽然朝廷上还没有说过,经手过江苏官员折子的人,或是在江苏有亲朋故旧的人都知道了。
  薛广把事情办得漂亮,他们都在猜测,等薛广回京后皇上会怎么赏他。
  薛广是大皇子一系的人,他也是大皇子亲手推到皇上跟前的,大皇子和皇长孙不好给薛广请功,这话只能是别人说。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君臣同贺之时,通政使司的右通政提到在外为国办事的诸位大人们,一心为国尽忠,顾不上回家为父母尽孝,太不容易了。
  此话一出,许多官员都纷纷附和,请皇上重赏其家人。
  皇帝今儿心情好,也没驳斥众大臣的面子,笑着提到户部、工部几位在外巡视天下的官员,以及薛广、王苍等在江苏办差的钦差们,都有赏。
  右通政大人顺势道:“其他大人们差事在身回不来且不提,薛大人既已把江苏的差事料理妥当了,请皇上恩准薛大人回京吧。薛大人现在回来虽赶不上中秋节,但是重阳节应是能赶上的,薛大人的老父母若是知道儿子即将要家来,对他们来说也是老怀安慰吧。”
  皇长孙正欲开口反驳,被他父亲大皇子一个眼神阻止了。
  皇帝一甩袖子斜靠在皇椅上,嘴角微翘:“薛大人已去了安徽,重阳节应是回不来了,诸位大人不如给薛大人多帮忙,叫薛大人早日清算丈量好安徽田亩,年节时薛大人说不定能赶回来。”
  这……薛大人去安徽了?
  右通政心头一跳,皇上竟然已经派薛大人去安徽了,他们通政使司竟然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二皇子也不知道吗?
  二皇子此时微微低着头,他确实不知薛广已经去安徽了。
  薛广去安徽,王苍是薛广的副手,王苍肯定去了,那陈家可知道这个消息?
  陈方进不动如山,脸不变色,叫人看不清深浅。
  皇帝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内阁六部九卿的官员或是事不关己不吭声,或是被打乱了计划暗自皱眉。
  皇帝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官员们的神情,可惜皇椅摆得太高,他没太看清楚。
  宫中的中秋佳宴,以贺文嘉的品级自然是没资格列席的,不过去不去也没什么要紧。
  中午举办的宴席,下午宴席上的消息就传到他耳朵里来了。
  蒋雪村急匆匆赶到梅家来,张口就说他祖母重病,他要回徽州一趟,后日该他轮值,他不在,请贺文嘉帮他顶几日。
  他来时贺文嘉正在书房读书,见他着急上火的样子,贺文嘉人给他倒了一杯冷茶,这才道:“我记得去岁时你就跟我说过你家的事情,你也是能拖,这都火烧眉毛了才知道动弹。”
  蒋雪村苦笑:“不是我想拖,你不知,这家业太大,牵扯到族亲太多,许多事不是我一个小辈说了算了。如今好了,皇上冷不丁地叫薛大人去了安徽,刀架脖子上,看他们如何选吧。”
  什么祖母重病都是假的,不过是个借口,他匆忙赶回去,就是为了最后劝一劝族里的老顽固。
  “若你回去还是劝不动,你将如何?”
  “能如何?我家又没有分宗,左右不过一起死吧。”
  贺文嘉拍拍他肩膀:“不容如此丧气,会解决的。”
  江苏之事死了那么多人,安徽大族们再老顽固,也不会真拿他们的脖子去试皇上的刀。
  蒋雪村忍不住叹息:“我的车马就在你家门外,一会儿我就要走,翰林院里的事,麻烦贺兄了。”
  “小事情,你快走吧。”
  蒋雪村走了,贺文嘉继续看书,过了会儿范江桥过来说:“今儿可真热闹,将才我从外城进来,看到许多人骑马出京,也不知道去哪儿。”
  “还能去哪儿,去安徽呗。”
  范江桥好似惊讶:“你知道了?谁告诉你的?”
  贺文嘉轻哼:“我神机妙算,算来的消息。”
  “你个臭小子,跟你师父耍小心眼儿是吧。”范江桥笑骂一句。
  “那也是您先哄我的,怎么能怪我头上。”
  范江桥笑道:“罢了,不跟你扯这个,管它江苏还是安徽,那些事跟咱们没关系。你好好编写你的书吧。赶紧编写好交给皇上,我也好早日解脱。”
  “您又想去哪儿?京城不够您玩儿的?又想丢下我?”
  “什么又又又的,我是你师父不假,难道我还没有出行自由了?渔娘都能出京远游,我这个一把年纪的老头子还不能出门?”
  贺文嘉叹气,他就知道,师父肯定是想丢开他出去玩儿。他真是命苦啊!
  “年纪轻轻少叹气,福气都叹没了,赶紧忙你的事。”
  范江桥走了,贺文嘉读不进书,叫贺升进来给他磨墨,他要给渔娘写信叫渔娘赶紧回来,家里没有她都没有家的样子了。
  信写好后,贺文嘉把信交给管家,叫他派人送回南溪县,管家自然答应着。
  “贺升,你说夫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回爷的话,估计要等到年节上吧。”
  “年节?”贺文嘉不乐意了:“怎么会等到年节?”
  “爷,您想呀,这会儿夫人肯定还在西北,等她回叙州府估计要等到十月份去了,在老家住一两个月,这不就到年节了么。”
  “她就不能,她就不能到叙州府后立刻坐船回京城?”
  贺升默默瞧了主子一眼,你猜这样可能吗?梅家的老爷夫人,还有孙先生于夫人,还有咱们家老爷夫人,不留人住一段时日?
  贺文嘉扶额,头疼,一堆烦心事。
  唉,日子过快些吧。
  休沐的日子倒是过得快,中秋节后贺文嘉替蒋雪村去御前轮值,皇帝看到他,只淡淡瞥了他,也没提蒋雪村一句,只叫他念奏折。
  贺文嘉也不提蒋雪村,规规矩矩当自己的差,干自己的活儿,抽空再理一理家里的事。
  八九月里,各家晒秋菜,储存留到冬日里慢慢吃。秋菜晒完了,他们家一大一小两个温泉庄子都种上了菜苗,这些是备着冬日里吃的。
  贺文嘉有孝心,专门跑了一趟林家大舅家,跟他们说今年冬日里家里不缺新鲜菜吃,叫他们少订一些外头的洞子货,到时候他叫下人给府上送新鲜菜。
  大舅母黄氏得了小辈孝敬自然高兴,留贺文嘉吃了饭再走。
  贺文嘉恭敬不如从命,留在林家用晚食,他从大舅母嘴里听到一个消息,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两人有孕已经三个月了。
  “渔娘跟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交好,他们春日里还一块儿出门游玩呢,如今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也是要当母亲的人了,以后就没有那么多闲暇找渔娘玩闹了。”
  黄氏暗示贺文嘉,你们夫妻也该要个孩子了。
  孩子?他都多久没见到渔娘了?
  贺文嘉家去,赶紧给渔娘又写了一封信送去南溪县,告诉她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有孕了。
  这封信送到南溪县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攀西草原才下了第一场雪,这时候渔娘一行人刚穿过草原到达小金县。
  “胡大人,好久不见了!”
  “梅夫人!”
  下人说城门口来了一群外地人,在城门口跟人打听胡家,看着十分不好惹。胡玮赶忙从衙门回来,没想到看到梅夫人从马车上下来。
  胡玮惊讶不已,他怎么会在这儿看到梅夫人呢?梅夫人此时应该在京城啊!
  渔娘笑着道:“原是该在京城,在西北有点事要办就去一趟,今日刚从西北回来。”
  去西北办事,最后绕了一大圈子从攀西草原出来,胡玮简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胡玮看了眼跟着梅夫人的一队人马,前头几十个人穿的是常服,后头一大群人一看就是当兵的。
  胡玮一边请梅夫人进门,一边暗自猜测,梅夫人究竟去西北办什么事情去了?
  胡玮催管家:“快去请夫人出来,就说家里来贵客了!”
  “是!”
  第98章 归家
  算起来,渔娘有一年多没见芸娘了。
  小金县偏僻,往外送信不容易,分开这一年多,渔娘只收到过一回芸娘写的信,那还是去年年节时的事。
  今日再见,芸娘抱着刚满月的闺女在正院门口迎她,渔娘都惊呆了:“你这,都没听说你有孕,这……孩子都生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