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17节
那个找桑景雄写信的,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他觉得上海这边的日子过得不错,就想让自己的弟弟带着自己的妻子父母一起来上海讨生活,结果桑景雄又是写思乡又是写对妻子的思念,正事只写了后面几个字。
这都什么玩意儿!
桑景雄想跟桑景英吵架,但他打不过桑景英,而且周围人,都站在桑景英这边。
他只能按照桑景英的要求写起来。
他其实很聪明,会写白话,很快就上手了。
但写了三封信,他就累了。
一封信两三百字,三封信加起来近九百字,他以往很少一停不停写这么多字。
把蘸水钢笔放桌上,桑景雄想休息会儿。
隔壁洪旭,就已经开始休息了!
但他又被桑景英教训了,桑景英嫌他写得慢,说他比不上桑景云,还拧了他好几下。
桑景雄只能可怜巴巴继续写。
他一上午写了六封信,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桌上有一碗油豆腐嵌肉,桑景雄很快吃了一个,正想夹第二个,就被桑景英掐了大腿。
紧跟着,桑景英给他夹了一块咸鱼。
这一幕,洪掌柜自然是看在眼里的,但桑景英跟他打过招呼,他也就没有劝桑景雄多吃点。
桑家以前不缺钱,桑景雄是知道礼数的,也知道在外面吃饭不能要克制,不能一个人把好菜吃光。
他没有再夹肉,忍着腿上的疼,默默地吃咸鱼配白饭。
刚吃完,他就又被拉去写信了……
这天半下午,洪掌柜就关了店铺,准备回家过节。
桑景雄总算解脱了,跟桑景英一道回家。
桑景英道:“你今日才挣了十个铜板,连大姐的一半都不到,这十个铜板交公后,你还欠家里十个铜板。”
桑景云只想让桑景雄每天上交十五个铜板,但桑景英给加了量,让他上交二十个。
桑景雄道:“凭什么?家里天天吃咸菜,哪用得了这么多钱?”
“家里还欠着债,光利钱,一天就要很多。”
“那又不是我欠的,凭什么让我还!”桑景雄很愤怒。
“就凭你是桑家人,”桑景英冷笑,“你也别想跑,你离了家,怕是连租房子的钱都拿不出来,你还不会做饭洗衣,没钱买油盐酱醋和衣服,你甚至连口锅都买不起。更何况你还小,一个人在外面,说不定就被人抓走卖了!我们河对岸那些孩子,你见过的吧?没了家,你会比他们还惨。”
桑景雄想到河对岸那些脏兮兮的,瘦骨嶙峋的孩子,不自觉抖了抖,又哭起来:“我以后不乱说话了,我会好好读书……”
“你以后不能去读书了,你要养家。”
桑景雄哭得更大声了。
桑景云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她吃过饭,见头发干得差不多了,肚子也不再疼痛,就睡了一觉。
睡醒后,她翻出桑景雄用过的本子和铅笔,打算写一部小说。
这几天,她看了好几张报纸,为了稳妥起见,打算先写个武侠小说赚稿费,再想其他。
她有心像一些前辈一样,写文章宣传革命,揭露帝国主义的真面目,但那样做很危险。
有些东西,还是等以后她不缺钱,可以不在意稿费,再用假身份去写比较好。
到时候她不留真名不留地址,别人就找不到她头上了。
现在她没条件这么做,不如安心写武侠小说。
第17章 武侠小说
桑景云年少时,很喜欢看武侠小说。
小学期间,她看了一部由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后,特地找了原著小说看,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在小学五六年级和之后的初中三年里,看了上百部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书,更是反复阅读。
刚开始写作时,她也写过武侠小说。
那时,武侠已经渐渐没落,但此时,武侠小说刚兴起。
桑景云仔细看过《新小说报》上连载的武侠小说,那些小说都是文言和白话夹杂着写,比较难读,故事情节也很寻常,设定更是普通。
甚至可以说,此时的武侠小说,跟后世的武侠小说,是截然不同的。
这是1916年,金庸、古龙、梁羽生、温润安这四位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的作者,此时都还未出生,写了《四大名捕》温润安,更是要50年代才出生。
桑景云这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武侠小说,设定里连内力都没有。
约莫是为了凑字数混稿费,这些小说还存在详略不当的问题,主角突然遇上几个劫道的,光是过招,竟然就写了一整版。
总之,这些小说,对她来说并不好看。
这很正常,她以前看的,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最优秀的武侠小说。
而现在连载在报纸上的小说,都不曾留存到后世,自然比不上她曾经看过的那些。
桑景云觉得,她写的武侠小说,在可读性上,应该能超越现在在报纸上连载的那些武侠小说。
在娱乐匮乏的民国初年,因为书非常少,即便是很一般的故事,也有人愿意看。
百年后却不同。
那时人口多,年轻人只要没有特殊情况都受过教育,能写书的人更是非常多。
据她所知,网络文学累计注册作者超过两千五百万,虽说里面有重复的,但真实作者的数量,也能超过此时这个国家的识字人口。
写网文的人多,竞争便也很大,能在网文行业赚到钱的作者,写的小说不会差到哪里去。
总之,用后世网络小说跟此时在报纸上连载的小说做比较,那妥妥的,就是降维打击。
这是桑景云的第一部小说,她怕太过标新立异,报纸编辑会不接受投稿。
她作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也不能写过于脱离这个时代的作品。
因此,她最终决定写的,是一部开篇俗套的武侠小说。
不过这俗套,是对她来说的,对此时的人来说,必然极为新颖。
这就像现代的网文。
早期的网络小说,在当时的读者眼里,都设定新颖引人入胜,但只过去十几年,曾经的新奇设定便都成了烂大街的梗,那些小说,甚至成了“古早小说”。
现如今的武侠小说里没有内力,没有练功出岔子会走火入魔,没有能增长修为的灵药,没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毒药。
总之,后世人所熟知的武侠世界观,此时通通没有。
后世俗套的内容,是此时读者从未看过的,她写的“俗套”文,定能让此时读者耳目一新。
桑景云构思的小说,开篇是男主父亲无意中得到一部绝世武功,以至于满门被灭,只有男主躲在密室,逃过一劫。
他在密室里,听到了凶手的声音,还发现灭他满门的人,竟是他父亲的好友!
男主在密室躲了一月,确定绝对安全后,才爬出密室。
他发誓要为家人报仇,但没过多久,就被魔教抓走,还被逼服下毒药,被当成死士培养。
魔教培养死士时,全然不顾死士的身体,他们让死士修炼会损伤身体和寿命的功法,逼迫死士去做各种危险的任务。
男主的自此开始了自己暗无天日的魔教生活,但他也绝处逢生,得到一线生机。
男主父亲当年,确实从一位武功盖世的高僧手上,得到一部功法,但那功法,并不是传言中能让修炼之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功法,而是一套用来温养身体的内功。
他父亲得到功法后,便将之教给了全家人,甚至教给了他的好友。
可惜,他的好友练过后,以为他父亲骗人,就联合了一些人,灭他满门,逼他父亲交出真正的功法。
但他父亲身上,只有这套能温养身体的功法。
男主很早就学了这功法,之前并未察觉出它的好处,但进入魔教后,他发现只要时时运转这功法,便能养好他因修炼魔功而受到损伤的身体。
男主修炼魔功的速度,一日千里。
他出生于大富之家,跟其他那些进入魔教前大字不识一个的孩子相比,较为早熟,也不愿意认命,因此他隐藏实力,等自己越来越强,才趁着魔教教主练功走火入魔之际,杀了魔教教主,接手了整个魔教。
魔教四大护法,有靠吸收他人内力修炼的,有靠采补他人修炼的,也有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大开杀戒的,还有个喜欢玩毒。
这些人,也都被男主,用各种手段控制住。
而此时,男主父亲曾经的朋友,已经成为武林盟主,正准备召开武林大会,商讨对付魔教一事。
已经成为魔教教主的男主,运转自己那柔和的内力,装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进入江湖,打算当着全武林的面,揭穿武林门主的真面目,为自己的家人报仇雪恨。
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故事,桑景云早已在脑海中构思好,此时拿着铅笔和本子,便动手写起来。
如今,一些在报纸连载的小说非常长,赫赫有名的《蜀山剑侠传》,就有约五百万字,作者写了整整十七年都不曾写完。
但桑景云不想写这样的长篇,这部被她起名为《双面魔君》的小说,她只打算写二十万字。
她这部小说的写法,与时下的小说大不一样。
此时很多书,都跟四大名著一般人物众多,读者往往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里面的故事,而不像网文有绝对的主角。
但她上来就切入重点,故事还完全从男主视角去写,加入各种心理描写,代入感极强。
再加上她完全用白话,因而这个故事,非常好读。
桑景云觉得,读者肯定会喜欢。
至少,对看过无数小说的她来说,她的这个故事,就比《新小说报》上的故事,要好看许多。
桑景云设计好了整个故事,但她只写了一千字。
一来她有些疲惫,二来,桑景英带着桑景雄回来了。
桑景英看着心情不错,桑景雄却一脸伤心,眼睛红肿。
得知自己不能再去读书,桑景雄觉得天都要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