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谢老夫人杵着鸠杖立在廊下,晨光为银发镀上金边,“当年你父亲非要放弃科考而转为武将之时,我也这般拦过。”
谢诏朝祖母和谢二娘子各揖一礼,没再多说,领着长枪出门,猎豹‘嗷呜’一声,从草丛中钻出来跟在谢诏身边,一人一豹继续往外去。
“跟着他。”谢老夫人朝陈三抬了抬下巴,“这小子脾气犟,训练定然要受些皮肉之苦,莫要让他伤势更为严重了。”
护卫首领抱拳领命,也快速出门。
*
校场。
不过清晨,已响起破空声。
谢诏赤着上身挥动长枪,脊背新结的痂随动作崩裂渗血。赵大牛举着榆木盾步步紧逼,突然被枪杆扫中膝窝。
“下盘不稳。”青年枪尖抵住对方咽喉,汗水顺着下颌滴在夯土地面,“再来!”
赵大牛咬牙抬头,快速起身来,忽然笑了:“我还当你是个小娃子,没想到力气还挺大。”
他拍了拍木盾上的土,将脖子扭得嘎吱作响,“再来!”
蝉鸣声里,宋明玉跟着孙娘子抱来晒干的艾草,继续制药。
她望着校场上那道与烈日较劲的身影,药杵捣碎艾叶的脆响中,谢诏的枪法已能同时挑落三支箭矢。
阵阵喝彩声此起彼伏,但谢诏
难免会因为身上的伤而败下阵来,汉子们都上去安慰他。
赵大牛伸出手拉他,道:“已经很厉害了,小子。”
谢诏也伸出手,两只手紧握。
休息了一会之后又继续投入训练当中,一连几天下来,他整个人被晒得黝黑,在训练场上虎虎生风,完全看不出之前受过重伤的样子。
谢二娘子不放心,请来孙娘子检查一番,听到孙娘子说诏哥儿的身子已无大碍,这才放下心来。
*
七日后暴雨倾盆,赵铁匠等出门找铁矿的汉子已经回城。
他举起淬火的铁锄:“西边三十里老鸦涧,岩层泛赤光。”
他压低声音,“按照我多年的经验,那应该是铁矿...”
“噤声!”宋老汉突然撞翻陶罐,浑浊的眼扫过人群,“这事谁都不要说出去。”
李村长杵着拐杖在舆图上画圈:“明日大牛带十人去修引水渠。”
枯枝点在老鸦涧位置,“要青石垒堰。”
赵大牛知道事关铁矿的严重性,大顺朝为了完全将冶铁技术掌握在手中,特地颁布了一项规定,若是私藏铁矿者,诛九族。
虽说现在天下大乱,官兵也没空来这深山老林里追查一个铁矿的下落。但也得谨慎一些,日后若是日子好过了,这处铁矿指不定会引来多少纷争,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在场众人当然也明白此道理,纷纷点头同意李村长的提议。
月黑风高夜,五辆板车吱呀碾过青石板。赵铁匠摸着车厢里泛红的矿石,想起白日岩壁上诡异的图腾,那分明是前朝官矿的标记。
他心中忐忑,也更为坚定。
若是前朝的东西,那如今定然没有多少知晓的人,不然早就回来据为己有了。
因此,他们日后便可以放开手脚冶铁了。
*
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溜走,一连数日。
晨光漫过集市。
孙娘子支起草药摊,将晒干的草药丸子摆成小山:“驱蚊香囊,两个铜板三个!”
“给我留五个!”朱秀儿抱着刚织的细麻布挤过来,“用这个换成不成?”
孙娘子笑着,麻利将药丸子打包好,“当然成了,求之不得呢。”
她将药丸递过去,“谁不知道秀娘这织布的手艺好,想换都没有门路呢,今日个还是我赚了。”
朱秀儿笑着,“不过是几匹麻布罢了,城后一大片麻草,想要织布,说一声就成。”
对面肉铺突然爆出喝彩。王铁牛单手撂倒头野猪,溅起的血花惊飞梁间乳燕。栓子和几个半大的孩子举着新得的猪尿泡满街疯跑,嘻嘻哈哈,引得一众抱怨。
王大花举着新孵的鸭崽叫卖,忽然被窜过的半大孩子撞翻竹笼。二十几只嫩黄绒球滚进菜摊,啄得钱小芬刚摆好的春笋东倒西歪。
“我的笋!”钱小芬抄起扫帚要打,却被钱姐儿拽住衣角。小丫头举起编好的竹笼:“娘看!承宇哥哥教我的机关术,能自动喂鸭崽!”
王大花闻声,也感兴趣看了一眼,见小丫头怯生生的,她顿时收回了目光,‘切’了一声,将小鸭崽一个个装回竹笼之中,扭身离开。
人群忽然涌向城西,李大娘挎着的鸡蛋篮被挤得左摇右晃。原来是李木匠做出了新式水车,木轮转起的清流惊得鲤鱼跳上岸。
“让让!让让!”赵大牛扛着野猪挤过人群,血水滴在青石板上,人群高兴不已,“嚯,又有一头野猪,新鲜肉要吃不完哩。”
钱小芬趁机偷抓了把李老汉晒的柿饼,转身撞上丹娘子的目光。
“我...我给钱姐儿带的。”她扭捏将柿饼放回去,“切,我才不稀罕,就小孩爱吃这些。”
集市上人来人往,很快就冲淡了这一片的喧嚣。
*
暮色染红晾丝架时,谢诏在护城河边找到宋明玉。女孩正洗陶罐,裙摆浸在河水里晕开靛蓝涟漪。
他望着波光中晃动的身影,上前道,“扬州来讯了。”
他摩挲剑柄上新缠的布条,“青州知府联合了扬州驻军,正在重建青州防线。”
宋明玉滤出澄澈的陶罐,头也不抬:“你要走。”
不是疑问。
谢诏望着对岸惊飞的鹭鸟,喉间哽着千言万语。晚风送来城墙上的梆子声,混着王铁牛教孩童唱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那日你说得对。废物才沉湎过去。但有些债...”
他握紧手中的剑,“得用血来偿。”
宋明玉站起身来,没多说,将新制的火折子塞进他掌心:“我和丹娘子一起,霹雳炮改了三稿,爆燃时间能控在一息之内。”
她指着护城河外的山道,“若是遇上骑兵,就上山。”
话音未落,天际突然滚过闷雷。
谢诏望着翻涌的乌云,想起暴雨夜城头飘摇的火把。
谢诏扬起一个友善的笑,黝黑的面庞舒展开:“这些天,多谢你。”
第83章 “若是冷眼旁观,不配活着!……
日子缓慢淌过。
太阳刺破晨雾,竹梆子声便沿着青石板路荡开了。
“篾席篾筐,新编的竹篓子哟。”
王老汉推着独轮车转过街角,车架上挂满精巧的竹器。
露水顺着箬叶滴在车头晃悠的铜铃上,惊得扒窗偷看的栓子缩回脑袋。他娘揪着耳朵把人拎进屋:“再弄坏丹娘子的笔洗,仔细你的皮!”
栓子一听连连求饶,“娘,我知道错了娘。”
他娘却没打算放过他,铁了心要给栓子一个教训,“你哪次不说知道错了,下次还是犯同样的事。”
栓子只能求饶,“这次是真的知道错了,哎哟,耳朵好疼......”
对门邻居拉开门,听到栓子娘又在教训栓子,见多了不免也跟着打趣两句:“听说没,城外来了一只叫做猫公的妖怪,专门抓那些不听话的顽皮孩子,谁最吵闹,晚上就会翻墙进屋,将不听话的吃掉。”
说着,还压低声音继续道,“说不定那妖怪现在就在暗处盯着呢。”
栓子娘立即反应过来,应着声,“确实,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这妖怪横行霸道,听说已经抓走了好几个孩子了,我还听说啊...”
栓子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不由得信了七八分,心中着急,当即表示:“娘,我再也不敢了,我一定好好读书,听丹夫子的话。”
栓子娘这才和对门邻居相视一笑,“好了,你不是说想去城东校场看训练吗,晚了就看不到了。”
看着栓子急吼吼出门,两个女人这才笑着,一起拿着锄头出门劳作去。
市集的炊烟混着米香漫过老宋家飞檐。
宋明玉踮脚将竹匾晾上晒架,金黄的黍米间忽然探出个毛茸茸的脑袋。
“小汪!”她笑着挠猎豹下巴,“又偷吃谢祖母晒的柿饼了?”
猎豹叼着半块柿饼窜上房梁,尾巴扫落几粒黍米。檐下正在编藤甲的谢老夫人笑骂:“这馋猫,昨儿还叼走雪梅腌的腊鸭腿。”
她一边笑着,手下动作不停,“一个大鸭腿还不够,还咬了半块腊肉,承哥儿下学回来听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腊肉被吃了,哭了半宿。”
学堂今日休沐,几个小子都在家帮忙。
小胖子谢承宇听到祖母这揭老底一样的话,顿时红了脸大喊:“祖母,我哪有哭了半宿,胡说胡说!”
“是是是。”谢老夫人立即改口,“没哭没哭,行了吧。”
小胖子这才满意。
几个孩子编了两件藤甲就已经坐不住,各自对视一眼,凳子上就像长了疙瘩一样,怎么坐都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