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老头子,这该怎么办啊…”
宋老汉知她心中担忧,叹着气。
思来想去,还是将主意打到了做些小买卖上,毕竟这次霜灾也是靠着卖油才攒下银子,也才囤得起粮食。
饭桌上,宋老汉开口道:“天也慢慢好起来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到正轨,孩子们读书的事不能耽误,咱们早作打算的好。”
宋大郎将碗放下,开口道:“爹,如今油是卖不成了,咱们可以另
寻寻其他的小买卖,也有个好出路。”
只从卖油之后,宋大郎彻底打开了思路。
农家人也不一定一年到头就困在田地里头,发家致富的路子这么多,仔细把握,定然抓住一个。
且他这么些年去镇子上找零工,一天忙活下来也只能赚十几文钱。
做个合适的买卖,若是规划得当,不仅能赚银子,还不受累,这谁不想。
柳雪梅听到要做生意,也将碗筷放下了,犹豫道:“去岁我听说外头村子有一户人家也去镇子上做生意,还租了一间大铺子,本来家底还算殷实,铺子开了没两个月,一家人就已经穷得要饭吃了。”
宋二郎拍她道:“这种时候,别说丧气话。”
柳雪梅瞪回去:“我是让大家谨慎一些,谁不想做生意轻松赚钱,有这么不容易那还不到处都是富人。”
“雪梅这话说的有道理。”林老婆子点头道。
理想是非常美好的,现实很残酷。
想去做些小生意赚钱,他们一家子农户,没有势力也没有背景,就连一些做生意的基本要求都不甚清楚,现在空谈这些,也只是虚妄罢了。
宋明玉将最后一口鸡蛋羹吃完,闪着眼睛道:“二嫂嫂做的菜和糕点都好好吃,可以试试做菜呀,肯定会很受欢迎哒!”
柳雪梅一听这话,摆手道:“都是在厨房里自个捣腾的东西,那能拿出去买呢,有谁会买…”
她从小到大都生存在这片小山村里,来到老宋家之前甚至都没有走出去过。对镇子上的一切乃至县里头的事,都是从别人嘴里听说的,也都是一些八卦之类。
对她来说,小村子外的世界,都陌生无比,这种陌生感让她有些惶恐。
宋明玉认真道:“嫂嫂,你做的菜可好吃啦,王老爷也夸你的手艺比大酒楼里的厨子还要好,不要灰心嘛。”
柳雪梅一想,心中惶恐但又十分开心。
内心叫嚣着另外一个声音,让她试一试。
宋大郎也附和起来:“这确实。二弟妹,你就别谦虚了,你的手艺要是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朱秀儿也笑着:“雪梅,他们都夸你做菜的手艺,你的糕点做的也不差,好吃得紧。”
柳雪梅脸上的笑怎么都压不下去,她摆着手道:“哎呀,都是自个琢磨的,大家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宋明玉扑闪着眼睛:“二嫂嫂,今年文哥儿也要去学堂读书啦,到时候一定要带上小糕点让同窗们也尝一尝,就可以交到好多好朋友。”
宋知文听到这话,高兴道:“好耶!还可以让孙夫子也尝一尝!”
说到文哥儿今年也要去读书,柳雪梅坐不住了。想到家中如今的困境,她立马反应过来,再怎么样都要让文哥儿读书。
这些天她看着文哥儿一大早就起来,和江哥儿两人一起摇头晃脑背书,心中别提有多欣慰。
她下定决心道:“若是可以的话,咱们可以试试,做些糕点去卖一卖。”
宋大郎思索片刻:“糕点这路子怕是行不通,镇子上卖糕点的铺子不少,积累了不少老顾客。且卖糕点成本高,咱们也竞争不过那些大铺子。”
宋老汉赞同宋大郎的说法,点头:“说的对,且咱们没有客源,这生意容易赔。”
“若是要做,得从成本小的开始做起。”
毕竟有不少赔得倾家荡产的例子摆在前头,农家人又对那些做买卖的一窍不通,可不得谨慎一些。
宋明玉作思考状:“要不就做馄饨吧,囡囡最喜欢嫂嫂做的馄饨了。”
“这样,囡囡就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吃到啦。”
林老婆子刮她的鼻子,笑道:“小馋猫,馄饨这些早点类的又哪里是这么容易的,早就被人做个遍咯,不赚钱的。”
宋明玉嘟了嘟嘴:“和那些馄饨不一样嘛,嫂嫂还会很多调味料,很有好多种口味。”
她掰着手指头道:“有汤底就有好几种,有小酸梅口味的、甜口的……”
“馅料也比外面的丰富,嫂嫂还做过鸡蛋馅的,蘑菇鲜肉的,白菜和韭菜鲜肉的,都超级好吃!”
她继续说着:“上次我和嫂嫂说想要吃虾仁馅的,嫂嫂还说等开春后,抓虾回来做呢,肯定也很好吃!”
林老婆子仔细想一想,也道:“这么说来也是,雪梅自个捣腾的馅料和种类多,比起外头那些馄饨铺子也有更多选择,这主意不错。”
柳雪梅谦虚道:“那些都不过是想让娃子们多吃些鸡蛋和蔬菜罢了,那能想这么多…”
宋大郎也笑道:“我看这主意不错,支个馄饨小摊,来去也方便,成本也不高,咱们地窖里还有不少米面,先去试试水也成。”
宋老汉深思片刻,也赞同开口:“是个不错的生意。就是如今咱们还不知道外界的状况,等稳定下来之后,再细谈也不迟。”
一家子纷纷应声,开始收拾起碗筷来。
宋大郎道:“听说最近村子开始修屋子了,再过两日,等雪化全都消融之后,就可以去开地了。”
不论何时,开垦种地永远是庄稼汉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再怎么样都不能误了农时,误了庄稼。
宋老汉点头,“这两日有空的话,也得出去探探情况,至少知道外头是个什么景象,也好规划接下来的日子。”
宋二郎一听这话,连忙表示:“这事我在行,明日有空,我去打听打听。”
一家人的夜聊也到此结束。
*
第二天,宋二郎早早就起了床,柳雪梅看他拿着一把砍刀放在背筐里就要出门,急忙拉住他叮嘱道:
“外头危险,你自个注意着点,我听说外面到处都是土匪。”
宋二郎应声,“我这一身腱子肉,有哪个土匪敢来抢我。”
柳雪梅笑,从厨房里拿出两个大白面馒头塞给他:“早点回来。”
宋二郎拎着馒头就出了门,他没走要从村里过的那条大路,从宋大郎经常驾牛车的那条小路走。
没走多久,就找到一处能被太阳晒到的石头背面,背筐往旁边一扔,舒舒服服往上一靠,喟叹一声:“舒服。”
在家中处处都要被限制,还时常要被使唤干活,不如出来偷偷懒来得实在。
村里头开始重建屋子,人手不够,定会让他们这些屋子完好的汉子去帮忙。宋二郎在大雪天里也没闲多少时日,过两三天就要去烧一回炭,好不容易得闲一段时间,能躲懒就躲一会。
他将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百无聊懒看着前方。
阳光还算明媚,天地之中只有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叫声,安静的时候甚至能够听见冰雪融化的嘀嗒声。
突然一阵慌张的脚步声往这边赶来,听那着急的声音,还以为有鬼在身后追。
宋二郎翻了个身,回头看去。
只见一个老妪带着一个小女孩赶来,两个人都行色匆匆,神色慌张。
宋二郎静静看着两个人慌不择路往前而去,没打算多管闲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继续躺着。
下一秒,他又睁开眼睛,往两人的方向看去,急忙喊道:“别去!那边有陷阱!”
奈何两人动作太快,已经跑出了不远,没听到他的声音。
宋二郎着急抓起背筐就往前狂奔而去,一边跑一边喊:“别往那边去!”
老妪终于听到了宋二郎的呼叫声,颤颤回头,将小孙女护在身后。
宋二郎来到离两人不到几步路的地方,扔了个石头过去,只见前方的路当即塌陷了下去,露出一个大坑。
“这是为了防止野兽下山挖的陷阱,看你们往这边来才想起来,好赶上了。”
老妪看到这样大的一个坑,也皱紧眉头,往前看去,只见坑里还有不少削尖了的竖木叉,要是掉下去,难逃一死。
宋二郎见两人的表情都不算友善,解释道:“在陷阱旁边我们做有标识,且一般人也不会从这条路走,怪就怪野猪经常下山糟蹋庄稼。”
老妪
听着宋二郎的话,认出他是本地口音,舒了一口气才道:“多谢提醒。”
宋二郎疑惑:“你们来这,是为何?”
老妪见附近没人,也不遮掩道:“知州老爷下令了,彻底封城。城内的人不准出,外头的人也不准进,听说是有细作混了进来,就在咱们兴宁县这一带。”
宋二郎皱眉问:“细作?在咱们这一带?”
“对。”老妪叹气,“好不容易熬到了雪灾过去,要是再封城,估计都该人吃人咯,还不跑,就剩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