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几个娃子一觉醒来,瞧见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兴奋得不得了。
但大人们时常叮嘱,不能出屋,也都听话地趴在窗上看着外面的雪。
一张张小圆脸开心又新奇,看着外头那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兴奋无比。
时不时趁着大人进屋出屋的间隙,从门口捧一些雪,快速跑回屋里。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玩着一小捧雪,笑得开怀。
宋大郎等人瞧见了,也由着他们去,想着只要不出屋子乱跑就成,玩点雪也没啥大碍。
宋老汉把裹得像个圆球似的宋明玉架在脖子上,父女俩笑个不停。
“乖囡囡,下雪咯~~爹爹等会儿带你出去堆雪人,好不好。”
宋明玉清脆的笑声传遍整个小屋,“好!要出去堆雪人!”
林老婆子在一旁看着,又心疼又好笑,“你个老头子,就会哄囡囡。外头下着大雪,还刮着大风,可不能出去。”
“乖囡囡,别跟你爹胡闹,等会儿娘亲给囡囡做芋头饼吃。”
宋明玉圆圆的脸蛋笑得像朵花儿,脆生生地说:“吃芋头饼咯~”
一家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柳雪梅心灵手巧,这些天琢磨出不少吃食花样。就拿简单的山药和芋头来说,经她那双巧手,从蒸笼里出来,就能变出十好几种花样。
腊猪肉、炖肉,还有蘑菇这些带油的食材,到了她手里,更是香气四溢,让人闻着味儿,就忍不住早早守在门口,眼巴巴地盼着能赶紧吃上两口。
宋知江几个孩子更是被馋得像小尾巴似的,围着柳雪梅转。
自从霜灾南下,一家人便在家猫冬。如今听说有人要来拜访,个个都满心欢喜,没有一个闲着的,都在为迎接客人做准备。
一大早,柳雪梅和朱秀儿就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厨房里,油爆声、清蒸时的水汽声、翻炒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阵阵香味飘散开来,有浓郁醇厚的,有清新淡雅的。
不一会儿,堂屋的小桌子上就摆满了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整整齐齐,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几个小娃更是已经馋得不行,眼巴巴守着。
时不时夸赞说:“好香好香呀,好好吃~”
柳雪梅等人一边笑着,“等会让你们吃个够,去堂屋玩去。”
*
清溪镇,王府。
王怀仁穿着一件灰色毛外衫,里头搭着一件银白色长衫,脚蹬一双飞云祥鹤鞋。
他左看右看,总觉得不满意,转头瞥见一旁昏昏欲睡的书砚,一甩袖子道:“书砚,快帮我看看,这样穿合适不?”
书砚打着哈欠,睡眼惺忪:“老爷,您今日寅时就起了,这都过去一个时辰了。”
“依我看,您怎么打扮都精神、都好看。”
王怀仁瞥了他一眼,继续打量自己的穿着,“别说这些了,赶紧过来帮我看看。”
书砚笑一声,转身在衣橱里翻找出一条银灰色的腰带,往王怀仁身上一搭,正合适。
书砚一边说道:“咱们上次不都去过宋家了嘛,老爷您也应该知道宋家的脾性,不会在意这些的。”
王怀仁瞪了他一眼,“这能一样吗?”
说着,他继续整了整衣领子,“上次是突发,这次咱们特地上门拜访,得郑重些。”
书砚将领带子系好:“老爷,时辰不早了,咱们该出发了。”
王怀仁也满意,喜滋滋道:“走。”
一想到可以去看秀儿,还有那两个可爱的小孙子,他心头就忍不住激动。
两人出了门,大门前早已备好几顶轿子。
一顶是给王怀仁专用的,装饰得虽不奢华,却透着一股雅致。
另外几顶轿子,从外头瞧着灰扑扑的,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奇珍异宝,还有米面粮油。
每一顶轿子里,都有一个手持大刀的家丁守着,凶神恶煞。
书砚道:“路上山匪多,此番也能更保险些。”
王怀仁挨个轿子检查了一番,十分满意,随后便起了程。
坐在轿子中,感慨道:“书砚啊,这些年也只有你能做能做这么心细了。”
书砚看着外头纷飞的雪花,也忍不住说:“老爷,别说这种话了。当年要不是您舍了笔墨钱,把我从牙口买回去,我如今指不定怎么样呢。”
王怀仁低头笑着,“十多年前那场科考,我丢了考试文书,临到考场才发现。要不是你回府里和那群内宅妇人拼了命,我哪能有今日。”
两人对视一眼,眼角都泛起了泪花,可随即又笑了起来。
谁不是互相成全呢。
“也罢,也罢。终究是过去了。”王怀仁低声笑着,看向自己手掌心那一道道斑驳的纹路,轻声说道,“只要秀儿和两个娃子好好的,我这辈子也就没啥遗憾了。”
初雪,雪花下得纷纷扬扬,好似为这天地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白色纱幕。
一路上,书砚特地叮嘱绕远路,走了较为陡峭的山路,避开大路。
即便如此,还是遭遇了不少山匪和眼红的村民前来抢夺。
好在书砚这两天提前打探了情况,摸清楚了这一带路途的状况,专门挑选了身手矫健的打手跟着,还命令每顶轿子里都安排一人时刻警惕。
一行人有惊无险地来到了老宋家门口。
几个小娃子眼睛直直盯着桌子上那些香喷喷的饭菜,馋得直咽口水。
但没有一个人去偷吃。因为奶奶说过,要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必须得等贵客到了,才能开饭。
宋三郎听说清溪镇的王举人老爷要来,心里也是兴奋。
这些天,他一门心思扑在文章上,把先前在书院里写的文章,还有夫子的评语,都拿出来反复研读,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琢磨,每有新的感悟,就重新把题目写一遍,再和之前写的对比。
久而久之,那些文章他都快背下来了,可下笔时,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宋三郎苦苦钻研多日,文章却始终不见进步,一想到明年的院试,他就暗暗心急。
他叹了口气。希望能有机会和王老爷探讨探讨。
……
宋知江眼
尖,第一个发现了王怀仁的轿子。他透过窗户那窄窄的缝隙往外瞧,一下子跳了起来,大声喊道:“王老爷来啦!王老爷来啦!”
正在家里等候的宋家人一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出门迎接。只见漫天风雪之中,几顶轿子正艰难地朝着宋家而来。
林老婆子拍了拍宋老汉等人,笑着说道:“还愣着干啥,赶紧开门迎接去。”
要知道,这可是县里头的举人老爷,如今还领了差事,算是吃皇粮的官老爷呢。
更别说王老爷前些日子还帮了自家这么大一个忙。
宋老汉笑着过去开门,小孩们也都被放了出屋子来,个个像脱缰的小马驹,在雪地里嬉笑玩耍,不亦乐乎。
轿子停稳后,穿着厚重棉衣的轿夫喘着粗气禀告:“老爷,到了。”
王怀仁迫不及待地掀开厚重的轿帘,一眼就看到宋家一家人,正满脸笑意地守在院门口。瞧见他下来,大家热热闹闹地迎了上来。
宋老汉笑容满面,说道:“咱们这地方山高水远的,一路上可辛苦王老爷了!”
王怀仁摆了摆手,和蔼地说:“没有的事,能来一趟是我的荣幸。”
说着,王怀仁看向宋家高高的院墙,院墙修缮得十分齐整,一点破损的地方都没有。
他心想,冬天一家人在这样的屋子里,暖暖地围炉吃饭,那该多么惬意啊。
宋老汉留意到他的目光,笑着解释道:“前些日子担心霜灾南下,就开始好好修缮屋子了。”
王怀仁点了点头,“还是你们想得周到。”
林老婆子也笑着说道:“快别在雪里站着了,饭食都备好了,快进屋暖暖身子。”
两人大步随着宋家人进了屋,还不忘吩咐家丁把轿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一走进屋子,一股暖烘烘的热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一路的寒冷与疲惫,让人浑身舒坦。
家丁们也都拎着一袋袋粮食进屋来。
林老婆子看着王怀仁、书砚进来。身后还跟着一群五大三粗的家丁,个个肩上扛着大麻袋,站在屋子里,心里既感动又有些惶恐。
王怀仁笑着说道:“如今大灾,粮食较缺,便主张带了一些前来。”
林老婆子连忙摆手,惶恐道:“使不得使不得,这怎么能收呢!”
第37章 冬日温馨饭
书砚在一旁温言劝道:“宋家婶子,这是老爷的一片心意,您就收下吧。不然,咱们都不好意思在这儿蹭饭啦。”
说着,书砚目光轻移,落在桌上那热气腾腾的饭菜上,笑着打趣。
林老婆子犹豫着,推开之前贮藏粮食的小屋,道:“那便先放在这吧。”
王怀仁抬眸看向那近乎空荡荡的小屋,心中暗自思忖,原来宋家中粮食已然匮乏至此。可即便如此,宋家人对待他这个客人,却未曾有丝毫的轻慢与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