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比如,试卷上出题大部分要猜考官的心思,往考官所想的方向作答才能得到青眼。反之,就算是答得再好,也基本会被触落。
而各种考官的文章和口味也都不一样,书肆里甚至还有十大出名考官的喜好分析,文章解析,写过的策论等等。
更别说大型科考三年一次,又分春闱和秋闱……
宋明玉摇头,在现代,只要肯努力学习,再怎么样一个大学肯定是能上的。但在大顺朝,就算再努力,前路也太过渺茫。
宋明玉瞥了一眼宋三郎,将那些虚无缥缈的念头抛开。不管怎么样,她三哥愿意读书钻研是好事,但也不能只光顾着读书,也要劳逸结合。
宋明玉对宋三郎又重新充满希望,“三哥,囡囡也想学四书五经,三哥可以教教囡囡吗?”
宋三郎笑着,没问她一个小女娃为什么想学这些,只道:“好!囡囡想学,是好事。”
宋明玉又笑起来,“谢谢三哥!”
她何其幸运投身在老宋家,不仅没有重男轻女,对家中任何成员提出来的想法,也不会加以贬低看轻,只要是好的方向,都会支持。
两人很快就到了堂屋。
宋老汉等人已经将烧烤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看到宋三郎难得从那间小书房内出来,都笑着:“来来,这是囡囡从那本奇书上看来的新吃法,叫做烧烤,今儿个咱们也都尝尝鲜。”
宋家的几间屋子已经全都打通连接在了一块,林老婆子不忘去厨房内将饭煮上。
打算连晚食也一起用了。
宋大郎将香料拿出来,柳雪梅调着做了一些蘸料。宋老汉按照宋明玉的指点,做了一个简单的四方木头架子,架在红火的炭火周围,这样就可以将烧烤竹签架上去翻动了。
屋外风号不止,簌簌扑打着窗棂。屋内泥炉炭火正旺,毕剥作响,柴薪的暖香与炙烤的肉香交融弥漫。
小娃们最是新奇,一根根翻着竹签,怎么翻都翻不够。
柳雪梅时常笑骂两句,“这炭火烤得旺,仔细着别靠太近,等会火星子溅出来。”
宋老汉笑眼眯成缝,拿来一根铁叉,将大块的肉叉在上面,靠在火炭旁边翻烤着,肥嫩的肉滋滋冒油,油滴滑落,燎起簇簇火苗。
林老婆子添着调料,盐粒与辛香的香料调成美味,时不时笑骂两句孩子们太火急,烤得不均。
宋大郎等人则围坐一圈,看着孩子们那兴奋的样子,也轮不到自己上手,便翻一翻烤芋头,偶尔聊两句家常。
柳雪梅是个爱听闲嘴八卦的,如今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一张嘴恨不得说上天,其生动形象的程度,林老婆子笑着:“不让你去当说书的真是委屈了你。”
柳雪梅只是讪讪笑道:“这哪能呢,我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因着肉比较大块,烤的时间也长,宋知江很快又将目光转到自己的烤芋头上。
他拿来一根长的竹签,满满插入芋头里,感受着软糯到底的感觉,兴奋跳起来:“熟了!烤芋头熟了!”
说着便迫不及待就要将芋头从火炭旁边扒拉出来,朱秀儿着急拍开他的手,“这炭烧得旺,仔细着你的小手!”
说着,拿来一跟长木条将四个孩子烤的芋头全都扒拉了出来。看着几个人围着芋头兴奋讨论着,大人们也笑,将火堆旁剩下的芋头都拿了出来,等放凉了吃。
第33章 借粮
林老婆子担心宋明玉烫到,帮她将芋头拿到一旁的桌子上,仔细扒开皮,用干净的竹条分成好几份,叮嘱道:“乖囡囡,等凉了再吃。”
宋明玉乖乖在小板凳上等待,“知道啦,谢谢娘亲!”
宋知江三个小娃围过来,“我也要我也要!奶奶最好啦。”
林老婆子笑着帮三个孙子也一同处理,放在桌子上等芋头散热。
四个小孩围坐在大圆桌子房,都盯着自己的芋头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芋头甜丝丝的香味和烧烤辛香的肉味,光是呼吸,口水就已经泛滥成灾。
宋知文忍不住了,芋头已经被烤得软糯,他忍住烫小心翼翼掰下一点,“呼呼呼”在嘴边吹了一会,这才放心地吃下去。
“太好吃了!”
宋知文一脸陶醉嚼着芋头,那软糯的口感,比镇子上卖的糕点还要好吃无数倍!
听到宋知文这话,另外两个小男孩也学着他这个方法,小心掰下一点,吹凉了放入口中,纷纷发出赞叹满足的声音。
宋明玉也笑着,拿着一根干净的筷子也挑了一点芋头来吃。
软、糯、香、甜。
种植在山里沃土的芋头,太阳光线足,甜分高,一口咬下去甜到心窝里。
一家人开开心心吃着烤芋头,不一会,烧烤也滋滋作响,宋老汉将竹签翻得勤快,脸上笑容不断。
肉被烤得外焦里嫩,金黄油亮,再抹上一把蘸料,香味愈发浓郁,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几个小娃瞬间又觉得烤芋头不香了,纷纷跑到木架子前要看烧烤,看着那油脂作响的烤串,特别是五花肉,油脂从肉里冒出
来爆开,香味扑鼻。
“好咯~”宋老汉拿起其中几串,笑着将烧烤放在一旁的盘子里,叮嘱几个馋猫:“现在还不可上手,等散了热才能吃。”
宋明玉两眼亮晶晶看着飘香四溢的烧烤。
大块的肉,又厚实,还都是家养或野生的,光是闻着那醇厚的香味,肚子就已经轰鸣般响。
宋大郎等人见他们那馋的样子,纷纷打趣道:“几个小馋虫,还怕和你们抢吃的不成。”
好不容易等烤串凉了些,几个小娃早已经忍不住,抓起来就往嘴里送,一口下去满嘴爆汁,满是过瘾。
宋老汉拿着大铁叉,笑呵呵示意林老婆子几人:“别坐着啦,都来尝尝。”
一家人围着暖烘烘的炭火吃烤串,外头风雪依旧,寒风肆虐。
屋内阵阵欢笑声,林老婆子几个大人聊着天,忙不迭帮几个娃子擦去嘴角的油渍。
三个小子你争我抢地要吃那最香的一串,稚嫩的笑声驱散寒冷。
这场畅快的晚食很快过去。
各自回到房内,往暖烘烘的炕上一趟,厚被子一盖,只觉得全身都松软了下来。
林老婆子感慨道:“早知道这炕这样舒服,就应该早点砌起来,冬天也能好过一些。”
宋老汉也摸着热乎乎的炕,脸上尽是满意,“要不是囡囡的提议,火炕这东西,咱们哪能想到呢。”
林老婆子顿了顿,起身道:“老头子,咱家囡囡这样聪慧,会不会……”
总能听说慧极必伤,自家囡囡每每展现出不同常人的聪慧,心里高兴归高兴,但也担心啊。
自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可不能有差池。
宋老沉声道:“囡囡那是天上下来的小福星,她有自个的命数,咱们安安稳稳的就成,不要想太多。”
林老婆子吃了一颗定心丸。
乖囡囡就是自家的小福星,日后的事就日后再说,现在想只会平添烦恼。
点点头:“也是。”
宋老汉小心翼翼往从窗户往外看去,外头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那肆虐的狂风仍然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温度也更冷更低了。
他将窗户又检查了一遍,关紧了些。
面色严峻,叹道:“今日去砍柴,还看到山上还有好几家人在挖树根的,不知道他们如何了。”
林老婆子心下一沉,老天爷是存心不想让人活命,这气温说降就降,一点征兆都没有,好在大郎驾车稳妥…
宋老汉叹着气,“接下来的两三年怕是都不好过咯…”
“老婆子,睡吧。”
*
第二天。
林老婆子早起惯了,起床第一件事先去看看乖囡囡。
见她安安稳稳睡着,林老婆子露出一抹笑,小心翼翼帮她捏好被角。
仔细听了外头,大风已经停了,安静得一丝声音也没有。
林老婆子拉开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天地万物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被霜冻覆盖了个彻底,院子中糟乱无比,抬头往外看去,还有些树被拦腰吹断了,一片死寂。
她暗骂一声,赶紧往后院去,将牛舍和鸡鸭圈都检查了一遍。
家里的鸡鸭早已经处理过储存起来了。两头猪也在卖油的时候拉去卖掉换了银子。
如今家里只剩一头牛。
见牛安稳无恙,林老婆子这才放下心来。
……
宋明玉迷迷糊糊翻身,揉了揉眼睛。
仔细听了片刻,感受到窗外的世界好像清明了,也没有昨日那呼啸的狂风。
她想趴在熟悉的位置往窗外看去,但宋老汉早已经用糯米汁将四处的缝隙都给堵上了,窗户也封的严严实实。
宋明玉哼哧哼哧爬下床,来到堂屋,就看到门大开着,宋老汉和宋二郎正在搬着板车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