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宋老汉和宋二郎被着软软的训诫声批得心里也暖,连声道:“以后绝不会这样了,无论什么都比不上命重要!”
  一家人这才露出一抹笑来。
  几人围着红火的炭烤了好一会,那刺骨的寒气才渐渐散去。
  林老婆子烤着火,感慨道:“这霜灾来的突然,幸好咱们那日听了镇子上的风声,囤了不少粮,炭火也是全的,老天爷保佑…”
  一家人都围坐在火炉子旁,听着外头那天崩地裂般的呼啸声,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在猛猛拍打着门窗,梆梆作响。
  飓风怒吼着刮过大地,仿佛要刮下地面上的所有东西。
  几个孩子没见过这样夸张的大风,纷纷好奇地围在窗户边往外看,尖叫连连:
  “哇!好大的风啊!外头的大树都被吹断了!”宋知江新奇得吱哇乱叫,“外面雾好大,都看不清小院子的门了。”
  朱秀儿和柳雪梅担心小孩们不小心将窗户打开,连忙将各自的小孩抱回来,围在火炭旁边坐着,叮嘱两句:“外头这样冷,不准靠近门窗。”
  宋老汉也道:“我记得地窖里还有几袋糯米,明日趁着风不大了,拿些糯米汁将窗户和门缝都糊上,这样风也吹不进来了。”
  林老婆子等人连连点头,“也好。”
  几个孩子的目光又就被围在火炭旁边的芋头给吸引了,纷纷喊着也要烤芋头。
  宋大郎和宋二郎闲着没事干,也拿几个大芋头出来,煨在炭火旁边,嚷嚷着要和几个孩子比拼烤谁烤的芋头香。
  林老婆子笑着,见孩子们喜欢,就道:“地窖里还有一些山药、栗子之类,就都拿来烤着吃吧。”
  地窖的入口在堂屋后的一个角落里,上面放着一个大缸子,这样藏粮食也隐密一些。
  又能从屋里直接进去,不用出门,也省了许多事。
  宋老汉笑呵呵的,逗着几个孩子道:“我要去地窖拿栗子咯,谁要和我一起去呀。”
  三个小子蹦跳起来,兴奋喊道:“我去我去!我也要去地窖!”
  几个大人都欣慰笑着,不忘叮嘱宋老汉注意看着点。
  宋老汉连声道:“有我在,担心个啥?”
  林老婆子笑着拍他,“赶紧去吧,娃子们都等不急了。”
  宋老汉笑呵呵将宋明玉抱起来,“走咯~拿栗子去!”
  清脆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屋子,荡漾得人烦恼全无,也不自觉笑起来。
  三个小子也蹦跳跟着宋老汉而去。
  宋老汉来到堂屋后,将空水缸搬开,露出一个大洞。如今粮食都已经全部藏在了地窖里,安全又省事。
  几个孩子都没有见过地窖,新奇跟着宋老汉下去了。
  地窖挖得不深,由于时间紧迫,只是在地窖里涂了一些陶土,陶土干了之后可以隔绝泥土里的湿气。
  为了防止粮食变潮,还搭了几个木头架子,一摞摞的粮食袋子就堆在架子上,没有直接与地面和墙面接触。
  地窖不算大,但也塞满了粮食。
  米面粮油一应俱全,一吊吊腊肉、熏鱼挂在壁上,墙角处摆着几个大罐子,宋明玉想起应该是林老婆子做的焖罐子肉。
  还有一个小袋子,是专门装的猪油渣。
  各种各样的山货都堆在里头,还有一些风干了的鸡鸭肉,野果子,金银花茶。
  还有一个大缸子,里头浸着一只只新鲜的野山鸡和野兔子,也不知道是林老婆子如何保鲜的。
  宋知江三个小子看到有这么多好吃的,纷纷高兴道,“哇,有好多好吃的。”
  说着,都奔向自己想吃的野果子、大鸡腿、大鱼的方向去。
  宋老汉笑呵呵看着几个娃子,见几人还想往大缸的地方去,连忙将人给拎了回来,“你们的甜嘴在那边,这种大缸掉进去可难以出来,不准靠近。”
  宋明玉新奇看着地窖,发现还有一些香料和简单的调味品,想来应该是前些日子柳雪梅捣腾出来的。
  宋明玉突然有个新奇的想法,她抱住宋老汉的大腿道:
  “爹爹,我还记得孙夫子的那本书上记录着,邻国的人冬天会在屋里烤火吃烧烤,可香可香了。”
  三个小子一听这话,好奇凑过来,“烧烤?这是什么,好吃吗?”
  宋明玉狠狠点头,“好吃!”
  她指向那一堆调味料,“将竹签削成细状,再将吃食等串起来,架在炭火上面烘烤熟,再抹上蘸料,这样出来真的是顶顶的美味。”
  三个小子齐齐咽下口水,满脸都是新奇,“吃烧烤,爷爷,咱们就吃烧烤吧。”
  宋老汉听宋明玉这一描述,也有些馋,笑呵呵抱起宋明玉,“我们家囡囡就是聪明,小脑瓜子能记住这么多东西。”
  他大手一挥道:“成,今晚就吃烧烤!”
  三个小子兴奋起来:“好耶!吃烧烤!”
  宋明玉也跟着笑,指挥着三个小子去将能用作烧烤的东西各拿一些。
  “蘑菇好吃,炭烤蘑菇可美味了。”
  “还有五花肉,爹爹你帮忙将五花肉切成小块吧,这样串起来方便。”
  “猪肉和鸡肉烧烤也好吃,就拿一点点,还有腊肉腊肠也好吃。”
  “小青菜,韭菜……这些也可以烤!”
  宋明玉越说越觉得到处都是美味,她指着三个小子采回来的酸涩小果子,“还有那些野柑橘,秋梨子,也可以!”
  三个小子随着她说话,纷纷往相应的方向奔去,宋老汉则是跟在身后喊着:“行了,这鸡肉可不能拿太多,等会你们奶奶要骂我了!”
  “哎,腊肉挂得这么高,你小子也敢独自爬上去,给我下来!”
  “腌鱼可不能拿啊,你小姑没说腌鱼,宋知文,还不放手!”
  一阵吵吵闹闹之后,宋老汉看着各自手里已经拿了不少的东西,也只无奈摇头,得拎着东西往堂屋走去。
  几个小子开心得很,一蹦一跳的,“吃烧烤,今天吃烧烤!”
  堂屋里,几个大人还在烤火,时不时聊几句家常,帮忙将烤的芋头翻个面,就看到几个孩子神色兴奋地上前来。
  “娘亲,奶奶,咱们吃烧烤吧。”
  几个大人一头雾水,“烧烤?”
  宋知江手脚并用地比划着,“就是一种非常非常好吃的东西!也是小姑从那本书上看到的,小姑最厉害啦!”
  正说着,就看到宋老汉拎着一大堆肉菜上前来,声音浅浅:“那个……都是孩子们让拿的啊,可和我没关系。”
  宋明玉一把扑进林老婆子怀里,“娘
  亲,这些天大家都累了,地窖里面还存了很多粮食,咱们就吃这么一顿,不会浪费的!好不好嘛~”
  林老婆子本想发火,突然听到自己的宝贝囡囡一说这话,也静下来。
  确实,这些天家里人都累得够呛,吃这么一顿也没啥。再说了,地窖里粮食多的是,后边省着点就是了。
  林老婆子看着几个孩亮晶晶的眼神,笑道:“好好好,今晚就吃烧烤!”
  几个孩子蹦跳开心,大人们也开怀。宋老汉和大郎二郎拿了一根竹子削竹签去,柳雪梅等人则将肉处理成小块,再用竹签串起来。
  一家子忙的不亦乐乎。
  外头依旧风大,大风将门拍得嘎吱作响。屋内安稳平和,依稀还能听到小孩子嘻戏玩闹的笑声。
  宋三郎在自己的小屋内温书,听到堂屋里传来的孩童欢乐声,也忍不住勾唇。拿书的手指更加紧了些,他一定会认真读书,努力科考!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
  正想着,那股吵吵闹闹的声音越来越近,紧接着就是敲门声,“三哥,囡囡进来啦?”
  一个圆融的小脑袋探进来,见宋三郎还在看书,噔噔噔上前来就拉着他的手道,“三哥,书有的是时间看,但是陪囡囡吃烧烤就这么一次,来陪囡囡烧烤嘛,可好吃了!”
  宋三郎无奈将书放下,笑着揉了宋明玉的小脑袋,“囡囡乖,三哥课业繁重,这烧烤,就先不吃了。”
  他近日到了瓶颈期,刚摸到一些眉目,再深思下去,或许能悟出来一些。
  他不想放弃这仅有的灵感。
  宋明玉还是拉着宋三郎的手,在他椅子边转来转去,“不嘛,这说明三哥到了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啦,放空大脑,才能更好地去读书呀。”
  “说不定能想到的东西更多更多呢!”
  宋三郎听到这话,有一瞬间的怔住。
  也确实,一连这么多天下来,他不曾有一日懈怠,大脑紧绷得厉害,或许会适得其反。
  宋三郎将小团子捉住,笑着将宋明玉抱在怀里,“好,那就去尝一尝囡囡的烧烤去!”
  宋明玉两只眼睛笑得像月牙,“还有囡囡的烤芋头,也给三哥吃!”
  两人笑着出了屋子,往堂屋而去。
  宋明玉感受着宋三郎消瘦的肩膀,心里也叹一口气。
  这科举取士的录取率太低了,且主观性太强。绝大多数学子埋头苦读多年,头悬梁锥刺股,也有很多种可能被淘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