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九环> 第173章

第173章

  “走你!”
  何瑜拎住一个人的衣领直接将他抛了回去,结果另一个人想绕过他扑上来抓我,被他一腿扫得平地摔了个狗吃屎,我立刻捡起地上的工兵铲,照着他的脑袋就是一拍,给他彻底拍晕了过去。
  拍完我还有点后怕,怕给人一下子拍死了,问何瑜:“我是不是劲儿太大了?”
  何瑜仍在缠斗,他跟对方同时在一把刀上较劲,对方掐着他脖子,他抓着对方的手,甚至一度还想上牙咬。
  他嘴里嘟嘟囔囔地骂我:“我看你是脑子抽筋了你!还不快来帮我!”
  我连忙过去,照着那枚脑袋又是一铲,这回震的我手都麻了,何瑜解脱出来,退到我面前干呕了两下:“他奶奶的,差点没把我掐死,这回午饭都得少吃半碗。”
  我还没说话,就被一个人从后面勒住脖子,我头也不回,闭上眼睛就用手里的工兵铲疯狂往后砸,只听铛地一声脆响,掐着我的那人晕了过去,再看我身后,已经是躺了一片了。
  小伍打折了一个人的腿,把他踹倒在地上就过来看我,路阿爻跟在小伍后面,小伍看了一眼还在混战的何瑜说:“条子来了,我们要赶紧离开。”
  我点头,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已经是打群架了,他们躺了一片,我们继续留在这里,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他们主动来找我们的事儿,多说无益,还不如现在赶紧跑路。
  突然外面一阵气鸣声,火车中途停车了。
  “快!抓紧时间!”小伍说。
  何瑜想都没想,用地上的工兵铲砸碎了一面玻璃,纵身从车窗上跳了下去快速滚进了草丛里,小伍在后面推了我一把。
  我没选择,几乎是被逼着爬上窗,也从窗户上跳了下去,滚进草丛之后,我摔了一个屁股墩儿,何瑜拽了我一把,两个人塌着腰率先朝前方的村子里冲去。
  第206章 受罚
  距离铁轨一里地前面就是个村子,我们上车还不足三个小时,估计我们压根还没出广东,傍晚的天色阴沉沉的,看上去是要下雨,我们四个淌过了野草丛进了村,回头一看,好嘛,见我们从车上跳下来,有几个头破血流的也跟着一起跳了,现在正跟一群疯狗一样也跟在我们后面。
  我正要骂,被何瑜抢了先:“他妈的,你现在是个香饽饽呀,这群人到底给了多少钱,这么能追!”
  我们四个经历这么一番搏斗,都有点体力跟不上了,再加上我们的行李都被搞得七零八落的,衣服也没来得及穿好,实在不想在凛凛寒冬中再跟后面那群疯狗搏斗,只能绕过破旧的厂房楼朝大马路上跑。
  夜色中,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从远处疾驰而来,车开得不慢,见我们跑过去,车顿时打开远光灯刹停在路口,最前面的何瑜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不是,什么情况这是,那帮傻子还能这么聪明,在这儿跟咱们搞围追堵截这套啊?”他说。
  小伍没有停下,喘了口气跑上去拉开面包车车门,招呼我们仨:“这是我刚才联系来的,一会儿消息就传出去了,快!都快上车!”
  我们一瞧,赶紧加快步伐陆续上车,人一上齐,小伍猛地把车门拉上,开车的人毫不犹豫,一踩油门就再度轰上了路,留下一串尾气,让后面几只疯狗咬牙切齿地直跺脚。
  “这是你请来的高人?哪位高人啊来让我瞧瞧!”何瑜一早就发现了前面开车的是韩剑,他还专门犯贱,探身过去看。
  韩剑威胁他:“咱们现在就这一辆车啊,车翻了我可不管,你们自己走到机场去!”
  这时候我也喘匀了气儿,听到了话里的关键点,就问:“现在要换从机场走吗?”
  “对,早在船还没有靠岸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开了,现在他们摸金的断定九环玉匣在你身上,大小姐早有料想你们可能会在火车上被围,所以才叫我跟着,一旦出事,我就会打电话给这边。”小伍对我说。
  路阿爻翻开着他的包,从包里拿了白神仙给的药和水壶递给我,这是叫我吃药呢,但我没接,心说不也才跑了这么一节路,又不是去参加运动会,偶尔咳两声也是正常的,用不着吃药。
  何瑜替我把药接过来,塞进我手里命令道:“干什么,反抗无效,让你吃你就吃,快吃!一口气闷了。”
  我被他说得烦得很,索性抻开他手里包着药的纸,把药一股脑全倒进嘴里,趁苦味在嘴里还没散开,赶紧又喝了几口水把它们顺下去,喝完张开嘴冲何瑜伸伸舌头。
  “师父你别念了,这行不行,喝完啦!”
  何瑜把水壶一盖,还给路阿爻,又开始嘟囔:“这还差不多!每次让你吃个药都跟要了你命似的。”
  后面的事情要全部叙述出来显得比较累赘了,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睡了一路,沿着国道一直开到了机场,小伍去给我们四个买了机票,飞机直飞郑州,到了郑州再坐大巴回县里。
  四哥的铺子是空的,我们仨就把铺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在铺子里过活。
  期间我每天晚上都在研究我外公留下的笔记本,这是一本工作笔记,本子里对他个人活动的表述很少,大篇幅都记载了当年434考古队对于海底双代墓的研究内容,里面的细节很多,通过阅读这些内容,也彻底扭转了我对这整件事最初的看法。
  因为我家祖上与发丘一脉曾有交集,在发丘一脉断绝之前,我的祖辈曾向其讨得一锦囊,锦囊中呈有一套完整的风水秘术,自此,我家才算世代能够谋得生路,在颠沛流离中得以苟活至今。
  我外公,也就是甘如魁,他自小大量修习寻龙秘术,从表面上看,他是乡里难得的知识分子,被筛选进一支去往南海进行考察的考古队之中,只不过当时许多地方都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所以都以代号称谓,甘如魁所在的这支的代号,就叫做“434”。
  这些考古队的队员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在确定陵墓位置之后,在船上进行了详细的资料调查,发现这是一座“套叠墓”,所谓“套叠墓”,意思就是两座不同朝代的陵墓,经过设计被套在了一起。
  最先发现这一点的甘如魁欣喜若狂,因为这种手法是考古史上从未发现过的,而且还是秦墓套商周墓,举世罕见。
  进入墓室的过程我外公并没有记述,但是当他们真正踏入第二层秦墓时,他们就还剩下五个人,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有多么凶险,这一次,他们没有再往更深的地方探,因为干粮都吃绝了,所以只能原路返回,上了船再做打算。
  不过这次的收益颇丰,他们回到船上,抱着失去队友的痛苦对上级进行了汇报,很快,上级就成立了434计划在南海扎根,不过这项计划是否就是田小七口中所说的南海“赶尸匠”计划,笔记里没有提到,所以不得而知。
  其实读到第二页,有许多问题就已经暴露在我的面前,我开始不由得觉得奇怪,这本笔记上的内容十分详细,大到什么时间季节购置了什么物品,小到中午吃了什么饭,好不好吃,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可是照我对我外公的了解,他没这么勤快,尤其是这种应付上面的工作笔记。
  但最让我感到可疑的是,这本笔记看似记录得非常详细,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写的根本就是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破玩意儿。
  如何进入陵墓的没有叙述,在陵墓中发现了什么也没有叙述,只是说回去请示上级,上级就正式成立了计划,甚至后面还建了海底研究所,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清楚,要成立这种类型的计划必须是有了重大成果之后,光凭一些猜测是根本不可能审批通过的。
  难道是我外公第一次进入外层的秦墓就发现了什么,可碍于机密,他无法在记录中体现。
  我坐了很久了,有些冷,就把笔记本塞进柜子里锁住,揣着手打开门下楼去看。
  窗户外飘起了鹅毛大雪,又是一年除夕,很多门户早已经歇业了,伙计也都纷纷回家了,整条街只有我们颖甘堂和另一家烟酒副食还开着门。
  何瑜这两天也不知道从哪儿淘来了一只火锅炉,又买了羊肉和大料,说要除夕夜给我俩支锅开啤酒涮羊肉吃,说什么大冬天最适合涮火锅,暖和,四哥店里留守的伙计们哪见过他这样的,一个个光听就都馋的流口水了。
  他穿了一身辣眼的红,已经跟几个不回家的伙计在楼下张罗着支锅了。
  “把那凳子都给我撤了,桌子摆中间,咱们一块儿抬啊。”他招呼着几个人搬桌子。
  见我趴在楼上看他们,何瑜就叉着腰在底下数落我。
  “大少爷,没见我这儿都快忙出火了,您挪挪您高贵的腿下来帮衬一下子呢,你一个,他一个,你俩,”他指了指一楼的客房,“都是大少爷,您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他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我一丫鬟搁这儿忙东忙西,你们就逮着我薅,我这身上的毛迟早得被你俩给薅秃了!”
  他话音刚落,路阿爻就从外面回来了,手里掂着满满两个塑料袋,全是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