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江盼给竹筒里放八分满的酸梅汤,再给上面铺上一层各色珍珠圆子,最上面放一小片紫苏叶。
  珍珠圆子酸梅汤就做好啦!
  饭菜刚放到石桌上,时远归和林安安来了。
  时远归是抬着一张长条竹子方桌来的。
  之前听了江盼的打算,他就想着江盼可能需要一张桌子,刚好这几天琢磨躺椅,就给顺便做了出来。
  江盼可太喜欢了,这方桌用来摆放要卖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合适。
  不用弯腰,也不用蹲着。
  他本来还打算拿家里的小方桌凑合,这下又给他帮了大忙。
  时远归怎么这么贴心,真是越来越稀罕他了!
  “时大哥,你真是这个,”江盼比了个点赞的手势:“真是我缺什么你都给我想到,我可太喜欢你了。”
  时远归被江盼说的不好意思,耳尖红红:“我也就做这些小东西,都是顺手做的,没什么的。”
  江盼不认同:“我就不会做这个,你不但手巧,而且还细心啊,你看林进宝就没有发现我缺桌子,也不提醒我准备。”
  林进宝:“……”
  为什么他躺着也中枪,他做错了什么?!
  时远归还想说话,被江盼拉着坐到桌边:“吃饭吃饭,尝尝这蔬菜用料汁拌着吃咋样,再尝尝这酸梅汤,好喝不?”
  好吃!好喝!
  时远归真心感叹:“你这做的真不错,既好看又好吃。生意肯定不错。”
  其他三人:“嗯嗯嗯,时远哥说的对!”
  第24章 庙会
  江盼睡了不到三个时辰,就起来准备。
  他先把装着酸梅汤的大桶提到溪边,放进溪水里冰着,盖好盖子,上面压个大石头,防止被水冲倒。
  没有冰箱冰块只能如此保温。
  再次感叹古代条件的不便利啊,唉!
  他刚回来,就看林萍萍也起来了,“你再睡会儿,现在还用不到你,等会我再叫你。”
  江盼是真心疼林萍萍。
  才八岁的人,这段时间吃的好了点儿,脸上才长了肉,但个头依旧不高。
  这大半夜的,就知道起来帮着他干活。
  他心疼之余,也觉得心里暖暖的,不是一个人的感觉真好。
  林萍萍揉着眼睛摇头,嘴里还打着哈欠:“不睡了,我帮哥哥。”
  看林萍萍已经洗完脸生火,江盼也不再劝说,开始处理买来的两只鸡。
  将鸡剔分开成鸡腿、鸡胸肉、鸡翅、鸡骨架、鸡爪、鸡胗、鸡肝等部件;其他部位冷水下锅,放入葱段,姜片,黄酒,花椒粒,大火炖煮约十分钟;除了鸡骨,其他部位捞出放凉,骨架继续小火慢炖。
  另起一锅煮腊肉和猪大肠,江盼放一起煮了,还能给猪大肠增加点腊肉味儿。
  将鸡腿上的肉剔成合适大小,再用竹签将鸡肉和鸡件分别串起来,放着备用。
  开始处理河虾,剥虾壳,去虾线,一个竹签串两只河虾。
  这时候开始烫蔬菜。
  菜都是昨天串好的,清水煮开,锅里加少许盐;先烫绿叶蔬菜,再烫根茎类蔬菜,再是菌菇类,最后烫河虾仁。
  等蔬菜都烫好放凉后,鸡汤也熬煮好了。过滤留汤,隔着汤盆放凉水里快速降温。
  等鸡汤凉了后,将昨天准备好的辣椒料汁倒入混合均匀,再放入串好的鸡件和各类蔬菜。
  一大盆冷串就做好了。
  这时候林进宝也到了,江盼让他去溪边把酸梅汤提回来。
  趁这空闲,他又切了点葱姜蒜末,单独放在碗里,要是喜欢可以免费添加。
  接着他找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木盆,倒入清水,加入适量之前在县城买来的硝石,然后把林进宝提回来的木桶搁置其中。
  再给大木盆盖上之前就比着大小做的两半盆盖,刚好把装酸梅汤的桶卡住,还看不见木头里放了硝石的水。
  既美观又保温。
  用硝石制冰的法子降温,等中午天热时酸梅汤也冰冰凉凉的。
  准备好这一切,天已经大亮,太阳都出来了。
  几人简单吃了早饭,开始装车。
  先将时远归做的长竹桌倒扣放在手推车里,再将酸梅汤和冷串放进去,各自盖上草编锅盖防灰尘。
  竹筒按着酸梅汤和冷串的量,拿了两百个,装进箩筐里再放到推车上。
  随后是用白色粗陶汤盆装的珍珠圆子和林萍萍用茉莉花做的手环,一起放到推车上。
  锁门,出发!
  --
  林家村庙会在村南离着村尾三里路的地方,从江盼家走路过去要将近小半个时辰。
  车上东西多,又都是怕颠的东西,一路走的比较慢。
  从村里走过来,遇着好几拨去庙会的人。
  有单纯赶庙会游玩的,也有背着箩筐,推着推车做小生意的。
  江盼几人推着车混入其中,也不突兀,只是大家都好奇江盼卖什么,毕竟之前江盼可是大病了一场,而且病之前也唯唯诺诺不咋出挑。
  林家村没有什么特产,不像附近其他村,有养蚕的,种果树的。村里人大多都是卖卖晒的野菜干,或者挖的菌子,还有手艺好的卖点竹编啥的。
  一问江盼,做吃食卖,都很惊奇。
  “酸梅汤,那是什么?听说你们前几天在山上摘了不少杨梅,是用杨梅做的?”
  “乖乖,野杨梅那里面好多虫子哟,这做的有人买不?”
  “那冷串又是啥?这天热一说冷的就感觉解暑,想吃。”
  “江盼你还会做吃的啊,了不得了不得。”
  “卖多少钱啊,好吃我们也尝尝呗。”
  “太贵了太贵了,蔬菜一斤才三五文的,你一串就要买一文钱,这哪个会要嘛?”
  --
  跟同行的村人一路说着,很快就到地方。
  此时人已经渐多,道路两旁摆满了小摊小贩,吃用茶饮都有。
  江盼从头到尾走了一遍,看看物价和种类。
  吃的有卖包子的,有卖烧饼的,也有卖馄饨面条的,更有卖烤串的;喝的有卖茶的,有卖酒的,还有卖紫苏饮的。
  还看到有卖服务的,什么代跑腿,代求签,代送礼,代摘花。
  江盼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只要给一个思路,就能发挥出无穷奇思妙想。
  他们来的不算晚,道路两旁还有很多空位。
  江盼想了下,找了一个卖包子旁边的空位,吃包子渴了就可以喝酸梅汤嘛。
  正对面是卖馄饨的,斜对面有一家卖烤串的,旁边左手边是卖竹编的。
  江盼把手推车推到身后,将里头东西一一拿出。
  时远归做的竹子长桌很结实,高低也合适,酸梅汤和冷串各置一头,中间放彩色珍珠圆子,装竹筒的箩筐放桌子下面,只给外面摆几个就行。
  取下冷串的罩子,酸梅汤的不用管盖着保温。
  江盼在里头挑了几串素菜,给旁边卖包子和卖竹编的,一人一串,两个摊主惊的连连摆手。
  “婶子,拿着吧,可以尝尝,好吃多照顾我生意。”
  说完也不管两个摊子作何反应,又拿了两串分别送给对面买混沌的和卖烤串的。
  卖混沌的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接了。
  卖烤串的看江盼拿的也是蔬菜串,只是不像烤的,不知江盼什么意思,一时没接。
  江盼:“大哥,我自己做的冷串,你尝尝看咋样,要是觉得喜欢可以多照顾下我生意。”
  卖烤串的大哥有点不舒服,虽然他的是烤串,江盼的一看就不是烤的,可在他看来这类型都一样,这不是抢生意吗?
  可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这地儿也不是他自己开的,这一路光卖烤串的就不止他一家。
  他见江盼又亲自给他巴巴地送过来,也不好再说什么为难话,便接了过来。
  只是语气还有点硬巴巴:“多谢啊,我的烤串你要不也尝常?”
  烤串大哥本是客气,可江盼是个自来熟的,于是乐呵呵道:“好啊,我尝尝看,吃玩给你提提意见。”
  烤串大哥:“……”
  就你,还提意见?他倒要看看能提什么意见。
  于是也给江盼挑了一串烤好的蔬菜,抹上他弄的料汁,递给江盼。
  江盼接过来咬了一口,就两个字:干辣。
  一点都不稥,说好的烤串呢?没有孜然没有灵魂啊,其他就不说了,就这料汁,他奶奶做的都比这好吃。
  烤串大哥:“小兄弟,如何?我卖烤串一年多了,除了在庙会时候买,平时在镇子上也卖,生意不说多好,一天买个三四百串是不成问题的。小兄弟你给说说还能怎么改进。”
  烤串大哥觉得江盼提不出来,这么说也是故意为难他。
  可江盼还真的说了:“你这烤的我就不多说了,烟味略重,如果要改进的话就烧点好炭,烟少。最重要的是你这料汁,辣味有余,醇香不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