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王武俊本是安史之乱的叛将,后来投降唐朝,因功升为御史中丞。后因为他的上司被宦官谗害侮辱,自感朝不保夕,与其他三镇节度使联合叛唐,自称赵王。
  德宗下罪己诏后,王武俊归附朝廷,身兼成德、幽州、卢龙三道节度使,在之后的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中,王武俊站在朝廷一边,平叛有功,被晋封为太师!
  李世民:“又是一个三镇节度使,前车之鉴,后车接着覆!”
  韩愈自然知道王武俊的底细,但却无法跟这些士兵一一分析,只能在他们的逻辑里寻找漏洞。
  韩愈:“你们还记得先太师就好,他开始的时候叛变朝廷,后来归顺,得以加官进爵,封荫子孙,这还不够吗!你看看安禄山、史思明、李师道等人可还有后人存活!”
  将士们自然知道,那几个人九族都被诛灭了,这般说来,朝廷对王武俊已经足够仁义了。
  韩愈接着说:“田弘正归顺朝廷,他的子孙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归顺朝廷,还未成人就被任命为节度使;刘悟、李祐当初跟随李师道、吴元济叛乱,后来投降朝廷,现在,都是节度使……”
  只要归顺,朝廷就会给你们应有的待遇!
  将士们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田弘正为人刻薄,我们都朝不保夕。”
  韩愈:“你们已经杀了田弘正,又为什么要残害他的家人呢?”这样的你们与田弘正有何区别!
  王庭凑眼见将士们都被韩愈说服,命他们出去,小心地问韩愈:“您来成德,到底想让我做什么呢?”
  韩愈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释放被叛军包围的牛元翼大军。
  ……
  【韩愈以三寸不烂之舌,不废一兵一卒,便消弭了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这便是苏轼盛赞的“勇夺三军之帅”!】
  李世民痛心疾首:“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为何不得重用!”
  【韩愈因功升为吏部侍郎,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韩愈非常高兴,踌躇满志的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虽年近花甲,却毫无被贬潮州时的暮气,而是兴味盎然的迎接春天!】
  【他约自己的学生兼好友张籍一起春游,张籍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便写了一首诗,再次邀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评论区
  “在韩愈之前,吏部时常锁着大门,等待任命的官员被铁将军挡在门外。韩愈上任后,特意将关锁放开,任凭候选官员出入。他坚信:人们之所以怕鬼,是因为见不到鬼;如果能够看得见,那么就不会怕鬼了。”
  “神策军的将士听说韩愈就任京兆尹后,都不敢再触犯法律,他们还私下警告其他人:韩愈连佛骨都敢烧,有什么不敢做的!”
  “心地无私天地宽!”
  ……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死后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到了宋朝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加封韩愈为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能从祀孔庙,可是说是每一个儒家子弟的理想,他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不显,傲娇道:“后人谬赞了!”
  评论区
  “历史上的韩愈身体肥胖胡须也很少,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韩愈画像都是假的。”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韩愈脸小且美髯,戴纱帽。但这其实是南唐的韩熙载,宋朝有韩熙载的画像和题词,因为韩熙载谥号文靖,被人称为韩文公,因此后人便误以为这就是韩愈。”
  “韩愈虽配享孔庙,但各州县孔庙中所画的都是韩熙载……”
  韩熙载:哈哈哈,这泼天富贵被我白白得了!
  韩愈无语凝噎,若是人死后真的有灵,他怕是会揭棺而起吧:后人连祭祀都能搞错,不然还是寻人画几幅画像吧……
  【韩愈仕途不显,但他的文章却影响了后世数百年,被称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子美(杜甫)之诗,退之之文,鲁公(颜真卿)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苏辙:“唐之古文,自韩愈始!”
  【相较于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而忽视内容的骈文,韩愈更推崇先秦和汉朝的散文。于是,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想要借此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改革文风,复兴儒学!】
  评论区
  “文起八代之衰!”
  “集八代之所成。”
  “开古文运动之滥觞!”
  “韩愈的文章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敢于揭发事实,与他的政治态度是一致的!”
  ……
  【与韩愈一起推崇古文运动的人有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他们八人也被称为“唐宋八大家”,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大力推崇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之先声。】
  【但他并不是一味的迷信儒学,敢于讲违背儒学道统的话,也敢说与自己之前的文章矛盾的论点。】
  【他在《读墨子》一文曾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这是与孔孟之道相违背的理念,但韩愈却能够辩证的认识到儒家与墨家的优劣,他虽然尊崇儒家,但并不墨守成规!】
  孔子一想到倔强的墨翟,便十分抗拒,才不要与他并列呢!
  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墨翟也不想与儒家这些“伪君子”相交!
  墨翟:“儒家崇信天命是乱政之本!”
  ……
  【韩愈不仅能突破儒家的传统观念,也能突破当时的世俗,写下《师说》,抗颜而为师,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他的《马说》,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论述人才选拔的重要性——“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
  白居易:“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班固)、马(司马迁)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
  【韩愈是散文大家,也是著名诗人,他崇拜李杜的诗文“李杜诗文在,光芒万丈长!”但他并未亦步亦趋的模仿他们,而是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韩愈“以文为诗”,他的诗文追求奇特,“少小尚奇伟”,“搜奇日有富”。】
  【比如他的《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其中用到了许多生僻字,“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
  苏洵:“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遑惑,而抑绝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
  苏轼:“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苏辙:“惟其超常,所以生新,惟其生新,所以怪奇。怪怪奇奇,戛戛独造,乃是韩愈在诗歌上的追求。”
  【因为其险怪幽僻的风格与好友孟郊并称为“韩孟诗派”。李贺的诗文也受到韩愈的影响,风格奇特诡谲,被称为鬼才!】
  评论区
  “诗囚孟郊!”
  “郊寒岛瘦!”
  “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的孟郊,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的贾岛。他们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
  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韩愈一生汲汲于功名,但他求官不只是为了生活所需,也是为了宣扬自己的道!】
  【韩愈人如其文,他的道兼济天下,而不是独善其身。他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他关心时事,反对佛道两家。他重视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为国家树根本之道!】
  第373章 中唐文学
  【在韩愈的笔下,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个王朝的没落,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引领了唐代古文运动的潮流。】
  【在这场文学革命中,还有一位同样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就是柳宗元。两人不仅共同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更在文学、政治和人生哲学上相互影响、相互扶持。】
  韩愈:“果然是子厚!”
  柳宗元:“哎,比起文学巨匠,我更想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啊!”
  【柳宗元与韩愈在文学上相互欣赏,政治上彼此支持,思想交流也频繁而深入。】
  【他们一起反对六朝以来浮华的骈文,主张文章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韩愈以其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文风,影响了柳宗元,使他的文章也充满了力量和激情。而柳宗元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为韩愈的文学世界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