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光是想想,他便激动得浑身颤抖!
  只不过,眼下他还并不打算拿着这条消息去找太子或者三皇子谈条件。
  奇货可居,他要再等一等。
  等到二人相争到你死我活,全都命悬一线之时,自己再抛出这根救命的稻草。
  他们才会愿意豁出一切来换。
  公孙玉树仰头饮下一杯酒,只觉心中酣畅无比。
  (ps. 抱歉抱歉,今天发晚了!家里网还没办,手机也差点断网了,刚刚从失联的边缘爬回来。)
  第357章 祝修撰心眼蔫坏
  周阳的身份是这桌上最低的,见眼前二人没再说话,这才带着几分小心地发言,问廖县令:
  “廖大人,您今日当众判小人入狱服役,小人没有进去……此事会不会被人发现呀?
  小人的意思是,怕给大人您惹麻烦。”
  廖县令摆了摆手,“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本官都安排好了。”
  “今天吃完这顿饭,你就连夜出城去躲上一躲,待半年期满再回来。”
  “路上留心些,别被人看见留下把柄。”
  周阳立刻表示自己明白。
  公孙玉树笑道:“就是可惜周掌柜这么大的家业了。永业茶庄是你祖父那辈传下来的吧?”
  “今日这出戏,虽然替咱们的廖大人赢了一波民心,让他在这嘉余县站稳脚跟,也为我们宁安伯府搏了几分声名,但这永业茶庄想来在云州是无法再继续开下去了。”
  周阳又何尝不知,自己今日自导自演的这出戏,是将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茶庄口碑彻底砸了个稀巴烂。
  可那又如何?
  自己还欠着赌坊几百两银子呢,以往手气不佳,他便直接从茶庄的账面上支取。
  银子不够了,便将那些发霉、烂掉的茶叶与好茶掺在一起,按好茶的价格去卖,又能倒出一大笔钱。
  当然,他也知道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茶庄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
  可债台却一日更比一日高。
  到了如今,反正茶庄也全是亏空,经营不下去了,自己还欠了一屁股债,三天两头被债主上门威胁。
  倒不如干脆借县令之手“躲”到牢里去,彻底人间蒸发。
  不仅能甩掉那些债务,还能巴结上廖县令与宁安伯府这两棵大树。
  一石二鸟,周阳简直要被自己的智慧折服了!
  对了……
  周阳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廖县令:
  “自从那位丁知府上任云州以来,听说立下了不少规矩。他还特意强调过衙门审理案件,关押犯人的事情……似乎每日都要清点人数。”
  “如今您帮小人金蝉脱壳,可牢里人数对不上,果真不会出什么问题么?”
  廖县令闻言,与公孙玉树对视一眼,二人露出会心一笑。
  “周掌柜,你就好好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廖县令笑得十分有把握。
  “你走了,本官自然会安排别人替你进去。”
  廖县令说着,语气忽然一变,有些意味深长地看着周阳。
  “说起来,周掌柜不妨猜猜看,如今身在狱中的是何人?”
  周阳愣了一下,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整个人有些激动起来,“不会是……”
  “没错,就是你的老对头,巩元亮。”
  廖县令说罢,笑着举杯与周阳的酒杯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合作愉快。”
  ……
  暮色深沉,桐州与云州的交界处,一座小楼静静伫立在官道的一侧。
  小楼里传来亮堂的烛光,在夜幕中晕染开来。
  楼外一面青白相间的旗帜随风慢慢飘荡着,隐约能够看清上面写着某某“官驿”。
  两道马蹄声由远及近,不消片刻,官道的远处便出现了两道素色身影,在夜色中逐渐清晰起来。
  “哼,没想到又被你蒙对了。”
  来到官驿门前,祝青岩翻身下马,一边不情不愿地说道。
  真是怪事,上回自己和祝澜去云州也是走的这条官道,当时路上匆忙,自己完全不记得这里有座官驿。
  怎么祝澜这家伙就能记得?
  想起昨晚自己信誓旦旦说这里没有官驿的样子,祝青岩顿时一阵懊恼。
  祝澜也下了马,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身子,笑眯眯地对祝青岩伸出手。
  “我赢了,二钱银子。”
  “切。”祝青岩瘪瘪嘴,从荷包里摸出二两银子,却不给她。
  “你真的没有路上偷偷看地图?”她狐疑地瞅着祝澜问。
  昨天可是说好的,两人谁都不许看地图,就赌谁记岔了。
  祝澜挑挑眉,“愿赌服输哦,是不是玩不起?”
  “再说了,我用得着看地图?”
  瞧祝澜这副得意模样,祝青岩真是恨不得把翰林院那些同僚都拉来看看。
  这就是你们口中——端方如玉、气质儒雅、谦和温润的祝、修、撰!
  什么宛如清风明月?
  分明是个心眼蔫坏的讨厌鬼!
  一天天的就逮着自己欺负!
  “给你给你给你都给你。”
  祝青岩忍下心疼,将银子一把塞到祝澜手中,后者则心安理得地将银子往怀里一揣。
  两人四下略一打量,发现马棚里还拴着几匹马。
  “看来今日还有别人在此处落脚。”祝澜随口说道。
  一名驿卒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对二人呵斥道:
  “此处是官驿,寻常人不可留宿,速速离去!”
  祝澜也不恼,和气地亮明了二人的翰林身份。
  驿卒愣了愣,重新认真打量面前二人,神情也恭敬了一些。
  他点点头,上前帮二人牵马,嘀咕道:
  “今儿什么日子……”
  “平日里十天半个月也见不着一回京城来的大人,今儿居然一来就来两波。”
  祝澜闻言,有些奇道:“哦?不知是京中哪位大人也在此落脚?”
  驿卒朝驿站大堂努努嘴,“喏,他们正在里面吃饭呢,二位大人进去便能瞧见。”
  祝澜对他略微颔首,带着祝青岩进了门,果然闻到一股饭菜香气。
  到底是朝廷的官驿,伙食是绝对不差的。
  驿站大堂摆放着几张放桌子,此时只有一张桌子旁坐着三个人,正一言不发,安静地吃着饭。
  气氛有点诡异地凝重。
  祝澜微微皱眉,心中多了几分谨慎,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那三人中,有一人背对着祝澜,身材削瘦,祝澜却忽然感觉有些眼熟。
  终于,她试探着叫了一声:
  “老……常大人?”
  第358章 常寺正
  那人听得祝澜的声音,缓缓转过身来,还真是常云霄。
  他的脸上并无什么波澜,只有一抹淡淡的惊讶很快在眼底闪过。
  常云霄站起身,对祝澜略一拱手。
  “祝修撰。”
  声音淡漠而疏离,仿佛二人根本不熟。
  说完,他又转身坐了回去,继续一言不发地吃着晚饭。
  祝澜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常云霄身边的那两人,穿着也是大理寺的衣服,不过品级较低,应当是评事一类的。
  看样子是跟着常云霄出来办案子的。
  祝澜思忖片刻,没有多言,带着祝青岩在别处坐下。
  常云霄身边的两名评事抬头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脸上看到了痛苦面具。
  二人才来大理寺任职不久,被选中跟随这位常寺正出来办案。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两人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要知道这位常寺正如今在大理寺可是风头无两,据说他刚上任之时,不到两个月便处理完了大理寺积攒多年的上百起案子!
  起初还有人质疑他是为求速度,囫囵办案,想要出风头。
  毕竟此人性格孤僻,也从不与其他人有任何公务以外的人情往来,在大理寺的人缘实在算不上好,不少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谁知那些案子经他之手,至今竟然无一人上告!
  简直邪门到离谱了!
  尤其他一手解剖的绝活更是神乎其神,连堂堂大理寺卿都要向他请教。
  这两位评事起初听闻有机会跟随他外出办案,都觉得是天上掉馅饼,砸到自己头上了。
  能跟着这么一位能力出众,又被上面格外看重的人干活,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
  ——可是直到出来了,他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出发前那些同僚们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自己俩人了。
  这哪是出来办案,这是坐牢,坐大牢啊!
  遇到严重的案子,这位常寺正上去就对尸体咔咔一顿操作,一句话也不说。
  那专注中带着一点享受的模样,看得人简直一股凉意直窜天灵盖。
  想跑,又不敢。
  对于解剖验尸的过程,他们二人也看不懂,只有主动提问的时候常云霄才会解释一两句,但讲话也是言简意赅,惜字如金,两人回去得要细细琢磨很久才能勉强领会几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