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温珣:!!!
  三个月?他怎么听说江淮水师打造一艘同样的楼船需要两年呢?不过看着工匠们熬红的双眼,温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幽州的工匠们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他们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为的就是幽州早一天能有自己的战船。再看江淮水师的工匠,造船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普通工作,当然不能相提并论。
  上一次看楼船下水时,众人站在合道旁边的天棚下。这一次,大家有了更好的观赏位置。
  那艘从大海中晃了一圈回来的楼船甲板上支起了遮阳伞,为了让王爷和王妃享受到更好的体验,伞下还摆了冰盆和果盘。
  温珣双手撑着甲板上的栏杆,吹着带着木头和桐油味道的风,感觉心情无比舒畅:“三艘战船啊,行远,水师可以操练起来了!”
  话音落下后,温珣却没听见秦阙的回应。转头看去,只见秦阙手中捏了个甜瓜,笑容中有几分尴尬。温珣眉头一挑:“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秦阙无奈道:“实不相瞒,北方将士不善水战。若是要操练水军,让谁上好呢?”
  温珣:……
  好问题。
  “咚——”岸上传来了鼓点声,温珣对着秦阙招招手,“船都有了,还怕找不到人?快来看船下水。”
  高大的楼船下垫着圆形的枕木,随着两岸部曲的拉扯,楼船缓缓从天棚下向着河道的方向移动。鼓点声越来越快,楼船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轰”的一声巨响后,楼船冲入了河道,偌大的船体在河道中晃了几下后稳稳停在了水面上。
  安静的河道内荡起了巨大的波浪,浪花推着河水冲向了两岸,连带着温珣他们所在的楼船也感受到了轻微的颠簸。
  “下水啦——成啦——”
  工匠们的欢呼声传来,哪怕先前已经见证过三次楼船下水的壮观场面,再度见证新的楼船进入河道,众人依然欢欣鼓舞。
  看着这一切,温珣的眼眶也微微湿润了:“不容易啊……”
  摸着石头过河哪里这么容易,他本来想着五年内能造出楼船已经是幸运了,没想到拿到图纸还不到两年,他们幽州已经有了三艘楼船。
  在温珣看来,这不止是楼船,这是满满的安全感。等实验楼的火炮能量产的时候,他要在楼船上装上火炮,届时他倒是要看看,还有谁能指挥水师北上,还有谁能随便将他们搓圆捏扁。
  就在温珣和秦阙盘算着第一批水师需要安排多少人时,杨大富带着工匠们找了过来。三艘楼船还没正式命名,他们想请温珣和秦阙给定个名字。
  取名这种事,秦阙不是很擅长。从部曲大营犬舍中那些璟睿们就能得出,若是让他来取名,这三艘楼船,不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秦阙果断将问题丢给了温珣:“还是琼琅你来吧。”
  温珣略略思考后,斟酌道:“要不,第一艘就叫渔阳号吧?我们的船坞设在了渔阳郡,船坞中的工匠几乎都是渔阳当地人。为了感谢渔阳工匠们的努力和付出,也为了纪念渔阳郡做出了第一艘楼船,第一艘楼船取名渔阳号,我觉得很好。”
  杨大富他们惊喜地对视一眼,没想到有一天他们的作品能以自己的家乡命名!工匠们纷纷认同地点头:“渔阳号,渔阳好,有了渔阳号,以后谁敢说我们渔阳穷且弱?!”“不止呢,这个名字还很吉利,渔业欣欣向阳,以后无论是近海捞鱼还是远洋捉鳖,我们都能上!”
  见众人快速接受了渔阳号的名字后,温珣笑道:“第二艘楼船,就叫广阳号吧。幽州治所在广阳郡,第二艘楼船命名广阳号应该没问题吧?”
  秦阙跟着点点头:“没问题,广阳也好听。”他算是看出来了,琼琅准备用幽州各郡的名字给楼船命名。
  幽州有十一个郡,若是给每个郡都配上一艘楼船,他们就会拥有十一艘船!
  一艘楼船能载两千兵马,十一艘楼船能将他们现有的部曲大营全部兵力都装上了,更别每一艘楼船还要搭配护卫船。若是完全装配到位,幽州水师足有四五万人之众了。而大景最强的江淮水师,常驻不过四万人。
  意识到这点后,秦阙感觉自己热血开始沸腾了。谁说北方将士不善水战?不想拥有全大景最强水师的藩王不是好藩王。
  前两艘战舰的名字很快就定下了,当众人竖着耳朵等温珣给第三艘楼船命名时,就见温珣突然笑了:“至于这第三艘楼船叫什么,得让剩下的九个郡的百姓们来决定。”
  “传令下去,春收结束之后,税收最多的那个郡拥有第三艘楼船的命名权。对了,这几日各郡的官员应该会陆续赶来参观楼船,到时候就在第三艘楼船的船舷上贴上这句话。”
  话音落下后,饶是秦阙也睁大了双眼。
  税收最多的一个郡?除了刚加入的辽北郡没戏之外,其他八个郡的实力可不相上下啊。温珣说的是税收,税收涵盖的项目可太多了,其中有农业税,有商业税。
  幽州以山海关为界,西边富裕东边贫穷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如今各郡开荒挖矿忙得不亦乐乎。还真说不准那个郡占优势。
  秦阙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嗯,听王妃的,以后每造出一艘楼船来,就让没有楼船的郡拿出成绩来争命名权。不过大家不要着急,每个郡都最终都会有楼船的。”
  话虽如此,可是谁不想让自己家乡早些拥有威武霸气的楼船呢?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啊!
  当工匠们下船后,秦阙夸奖道:“还是琼琅你有办法,我若是其他九郡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我得玩命。事关荣耀,绝不让人!”
  温珣抿唇笑了:“我也是突然想到的。对了,方才我发现一件事。”
  秦阙笑道:“嗯?什么事?”
  温珣微微歪过脑袋,“今天是六月十六日,是我们成婚一周年纪念日。”这几天赶路倒是没想起来,方才见文书记录楼船名字时,他正巧看见了日期。
  世上竟有如此凑巧之事,去年的今日,他们二人成婚了;今年的今日,幽州有了自己成熟稳定的楼船,不知明年的今日又会有怎样的惊喜?
  第81章
  温珣和秦阙在雍奴县呆了三天,折返蓟县的那一日,他们带了满满一车海鱼。这是广阳号下海时捕捞上来的海鱼,雍奴的工匠和部曲们得知温珣爱吃鱼,特意将海鱼用冰封了,保证每一条鱼吃起来都鲜嫩。
  自从和秦阙在一起后,温珣并不缺鱼吃,长福更是隔三差五换着花样给他做鱼。可这是楼船捕捞的海鱼,意义非凡,他们要将鱼带回去让部曲将领和铁骑兄弟们也品一品海鱼的鲜味。
  正是春收时节,道边都是忙碌的百姓,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经过官府的大力推广,幽州田地中耕种的作物物种繁多,田野中栽满了高矮不已的作物,放眼一看让人心旷神怡。
  温珣趴在车窗上,嗅着带有谷物清香的热风:“我喜欢闻收获的味道,尤其是收稻子的时候。之前秋收时,师父会给我放半月的假期,我就回家和阿兄一起收庄子上的稻谷。刚割下来的稻草湿漉漉,味道特别香,我有时候累了直接倒在稻草上睡一觉。”
  幽州这边春天收小麦,秋天收水稻,除了冬天来得比吴郡早之外,在农业种植这方面不比吴郡差。而且这里还没有他讨厌的梅雨季,因而每到收获的时节,温珣总爱出门转悠。
  秦阙随手揪起落在他衣衫上的白粉蝶丢出了车窗外,惊奇道:“看不出来,你还会做农活?你究竟还有什么不会的?”
  温珣呲牙一笑,老实道:“我就是个添乱的,到家的时候阿兄基本都已经雇人收好了。我家阿兄勤快,他闲不下来,和阿兄一比,我是又懒又馋。”
  秦阙笑了:“长福确实很勤快,不过你也别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你满肚子的学问,人聪慧又漂亮,我若是长福,也会将家中的杂事处理好,不让你分心。其实我很羡慕你们兄弟两,在没遇见你们之前,我觉得天下的兄弟都是些面和心不和的狼,都想着趁你病要你命。直到看到了你和长福,才知晓世上真的有手足至亲的说法。”
  温珣闻言颇为感慨:“是啊,我运气真好,爹娘身故之后阿兄不离不弃,若是他不跟着我来幽州,现在已经在吴郡当上闲散掌柜了,说不定已经当爹爹了。”说起爹爹这个话题,温珣双眸一亮,凑到秦阙身边拽了拽秦阙的衣袖,小声道:“行远,我和你说个事。阿兄可能好事将近了,说不定我们王府又要举行一场喜事了。”
  秦阙一愣:“啊?什么时候?长福和谁好事将近了?”
  温珣凑近秦阙耳边低语了几句,秦阙双眸睁大,难以置信:“什么?!长福和红玉?!什么时候的事?我竟然一点都不知晓!”声音之大,竟然吓走了试图从车窗中飞进来的菜粉蝶。
  温珣一把捂住了秦阙的嘴巴,“嘘,你小声些,出来之前阿兄还憋着劲没问红玉的意思,你这么一嚷嚷,传出去之后若是不成,让红玉如何自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