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中世纪女领主> 中世纪女领主 第144节

中世纪女领主 第144节

  而在深宅大户或者宫廷这样的地方,负责守门的人都沉迷赌钱、不干正事,结果往往就是门户不严。再者,赌钱的人是有弱点的,欠下赌债的人很容易就会被人抓住弱点,从而做出很多坏规矩的事……他们都不见得想到了自己的玩忽职守会造成多大的灾难,以至于让人事后都瞠目结舌。
  路易莎立下规矩,宫廷的各项管理都要按照她的规矩来。说实话,一时之间真是怨声载道,多数人都自由自在惯了,谁愿意受这拘束?这就是人性。
  只不过抱怨归抱怨,却没人能够不遵守。一方面是路易莎作为王后,她有这样的权力做安排。另一方面,她这样做从道德层面是无可挑剔的!单纯看她指定的规矩,哪一条都是朝着整肃风气、引导良善去的。
  古代社会可没人会用‘你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不冷么’一类的句子,面对路易莎在道德高地上,其他人还真没什么办法——不然的话,他们总不能因为路易莎对宫廷规矩抓的紧一点儿了就搞什么造反的活动吧?
  于是就这样,罗本都宫廷一时之间上下严谨、井然有序……虽然这让一些人觉得不自在了,但同样有人更喜欢这样。
  人对‘自由享乐’和‘纪律性’是都有追求的,在中世纪这样并不强调自由主义的时代,在有识之士的群体中,没准喜欢后者的还要多一些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量的神职人员,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路易莎一直以来没有表现出对教会的特别崇拜,现在活动在宫廷的某些高级神职人员,都要向罗马写信,请求教皇表彰她了
  第194章 穿越中世纪194
  不得不承认, 此时的贵族女性中是‘卧虎藏龙’、多才多艺的。或许是因为,她们学习也没什么实际用处,所以在有学习条件下, 反而能相对按照自己的喜好与志向来?反正就路易莎看到的,这时的贵族女性,哪怕是不怎么识字,也往往能够摆弄一两样乐器。
  所以她要在侍女中组一个乐队, 这事儿是很顺利的。话说出去,很快就有年轻姑娘, 或者刚刚结婚的女士来报名——她们出身不俗, 人也出众,在这个年纪大多是愿意出风头的。而且就算不为出风头,谁又不想在王后面前露脸呢?
  别管是为什么,先被王后记住总是好的……这是不少路易莎做王后了,才到她身边的侍女的想法。
  说起来,如今路易莎身边人实在是太多了, 早就不是她在特鲁瓦时那样,凡是来到她身边的,别说是侍女了,就是女仆也一个一个都很熟悉……现在侍女们想要在王后面前争得宠爱,作为在宫廷中立足的资本,这种程度的费心是必然的。
  当然,也有人并无这样想法,真的就是喜欢音乐, 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最后路易莎的侍女们组成了一个11人小乐队——说是小型乐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按照路易莎的规划, 分成了管乐乐器组、弦乐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其中管乐乐器组有笛手两名、小号手一名,弦乐乐器组有小提琴手三名、菲德尔琴一名、琉特琴一名,竖琴一名,打击乐器组就是鼓手一名,定音鼓手一名。
  玛蒂尔达在其中正是唯一的那名竖琴手。
  另外,其他侍女、女官,甚至并非路易莎侍女、女官的宫廷女性,兴致上来了参与排练与演出,那也未尝不可。
  乐队以弦乐为主,而弦乐中小提琴手又独占三席,这也不是路易莎偏心,而是此时的音乐风格和偏好就是这样的。至少在贵族宫廷里,是以弦乐为重的。甚至有一种论调,说是小提琴、竖琴、琉特琴这些弦乐,听的时候得洗耳恭听,以一种庄重的态度欣赏呢!放在华夏,这大概就是‘雅乐’了。
  而在弦乐重,小提琴又是毋庸置疑的首位。这种乐器上格外有发言权,也是此时极大掌握音乐话语权的游吟诗人们都说了,小提琴的音色最为纯美自然,听小提琴音乐能够治愈痛苦,得到心灵的宁静。
  当然了,现在的‘小提琴’和后世的小提琴其实不是一个东西,只能说它是一类弦乐乐器的统称。甚至不是所有小提琴都是弓子擦弦演奏,还有拨弦的。所以说是有3为小提琴手,实际她们手中的小提琴也不完全一样,可以说是多样性拉满了。
  还有,说实话在女士们之中,对弦乐的看重体现的更加明显。如果说男士们还能推崇情感上更加激烈,甚至带有战争气息的小号声、打击乐声,那女士们就一面倒地偏向弦乐了,最多再加上婉转的笛子(此时的笛子都是木笛)。
  在为小乐队挑选乐手时,弦乐乐器整个组的竞争都是最激烈的,几乎人人都能上手一两件,甚至更多弦乐乐器。以至于经过挑选出来的乐手,在路易莎听来真的很有水准了,并不比她平常听过的一些吟游诗人演奏差……要知道,人家可是专业的,靠这个吃饭的!
  另外笛手也不少人,就是小号手和鼓手、定音鼓手,一开始都没人报名的。还是之后弦乐乐器组选完了,笛手也选好了,其他人见没有选择了,才报名小号手、鼓手和定音鼓手。
  说实话,水准都很堪忧,鼓手和定音鼓手完全是业余的。按照她们所说,她们只是在家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演奏乐器、享受音乐时客串过鼓手,对此有一定了解。至于小号手则更糟糕,她其实从没吹过小号。
  其实所有报名参加小号手选拔的,就没有一个吹过小号的。只不过小号手是乐队中不可少的(至少路易莎这样觉得,其实现在多的是纯弦乐乐队什么的),一定要有,于是下面的人硬着头皮选了一个出来。
  至少她有管乐乐器的基础,而且试吹时,她是一下就能吹响的人。帮忙选人的小号手见了,也说她是有天赋的……
  所以事情就先这样了,不会的话,之后再学就是了 ——反正不是她,乐队其他人这段时间也要开始上课了。路易莎说是让她们可以练习乐器打发无所事事的时间,那就不能让她们没有组织地瞎练,是给她们准备了老师的。
  老师是一位年纪快上七十岁的游吟诗人,此外还有几个民间女艺人做助手,总之不怕会有流言蜚语。吟游诗人和女艺人会帮助乐手们磨练演奏技艺,另外也直接组织她们排练一些曲目……毕竟不是真的音乐学校,本质还是让这些女孩子有事可做,枯燥的基础训练就算了,尽可能直接练曲子吧。
  除了一些难度较低的、此时颇为流行的‘基础练习曲’,路易莎还特意把之前自己就弹奏过的《铃儿响叮当》的谱子,交给了负责乐队的吟游诗人。对方是各全能高手,也能编曲(此时艺人的一个特点,特别厉害的、能够成为宫廷红人的,基本是全才),让他将其编曲成乐队版应该不难。
  而且这个曲子本身也难度不大,现在开始练习的话,圣诞节前拿出手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圣诞节晚宴也可以让乐队表演一下,算是汇报演出——贵族少女在宫廷节庆上跳舞都没问题,演奏音乐就更不是问题了。这是一个给她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将她们贬为艺人的侮辱。
  最后交代好了《铃儿响叮当》这首练习曲的事,路易莎就离开了专门给乐队的排练室,转而去了纪尧姆那里。今天他们还有一件事要商量,最近伊莎贝拉公主的婚事完全确定了下来,她已经和卡玛尔联合王国的埃米尔王子是未婚夫妻了。
  婚礼定在明年的春夏,毕竟再着急,冬天也不是一个适合结婚的季节。尤其是卡玛尔联合王国在北方,那里格外冷,就更不适合冬天有什么大活动了。
  这样算起来,似乎还有半年,不怎么需要着急?其实不是这样的,春夏的婚礼,估计瓦松这边春天就要送嫁了,得给送嫁路上,还有卡玛尔那边举办一系列活动留下时间。所以实际的准备时间,可能就是4个月的样子。
  4个月,就算西方古代贵族女子筹备婚礼没有华夏古代那么复杂,那也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当然,这件事必然是由安娜王太后这个做母亲的主持的,所以‘捉襟见肘’也不关路易莎和纪尧姆的事——或许有些王后乐得主持这样的事,以显示自己作为王后的存在感和权威,但路易莎是愿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一来,她并不是势弱的那种王后,不需要抓住这种机会立威,甚至担心这种时候不出面会被排挤出宫廷权力的核心。二来么,就是路易莎的性格原因了,她本来就不是爱揽事的性格。再者,她很清楚,伊莎贝拉公主这桩婚事她来弄是吃力不讨好。
  她弄得再花团锦簇,安娜王太后和伊莎贝拉公主也会觉得她没有尽心,是克扣了伊莎贝拉公主。而一旦真的有一点点不好,别说是安娜王太后、伊莎贝拉公主,两位安娜王太后所出的王子了,就是其他‘路人’,也会觉得是哥哥嫂子一掌权,就苛待下面的弟弟妹妹了。
  这不见得是真的,但这类八卦大家都爱看啊!这戏剧性简直仅次于继母虐待丈夫和前期生的子女了,在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里都有体现。
  干脆就让安娜王太后自己弄好了,反正财权在纪尧姆手里,这方面捏住了就不会出格。反正纪尧姆只会给一个公主的正常嫁妆,是和卡玛尔如今那位国王说定的那些。至于说安娜王太后想让伊莎贝拉公主更风光,另外还想给一些私房钱,那就得她自己出钱了。
  她做了这么多年涉足国事的王后,可是有钱的很!纪尧姆又没有让她把过去多吃多拿的钱吐出来,根本不用考虑她有没有钱的问题——其他一些人多吃多拿,吃相格外难看,而且现在居然还不停手的,纪尧姆已经着手收拾了,但安娜王太后本人并不是纪尧姆的目标。
  还是那句话,王室矛盾公开化,那就是太难看了!而且这很容易给有心人可乘之机,毕竟安娜王太后可不只是一个王太后,她是有两个长大的儿子的,这其中的可操作空间就大了。
  但交给安娜王太后主持,也不代表路易莎和纪尧姆这里一点儿事没有。纪尧姆得和外交官员讨论日后和卡玛尔联合王国的关系,还得接见卡玛尔联合王国的使臣。路易莎则是负责审批账单,安娜王太后在西岱给伊莎贝拉公主准备嫁妆,那可是花钱如流水,由此有了不少账单。
  纪尧姆将这件事交给了路易莎……事实上,他对当初和路易莎结婚前,布鲁多的会计师团队的表现记忆犹新。面对当时的西岱王宫一些人在婚礼采购中大肆夹带私货,他们非常精明干练地抓了出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那件事,而且让任何人都说不出话来。
  现在让路易莎干这事儿,其实就是想借助那些会计师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路易莎也有一个会计师团队,专门为她打理会计相关事务。都是布鲁多出来的,他不认为服务于路易莎的会计师,会比服务于巴尔扎克伯爵的差。
  路易莎去到纪尧姆那里,拿到了西岱送来的账单,以及一些情报。
  当然不可能是安娜王太后说什么是什么了,单纯觉得盯紧账单,杜绝会计问题就行了?那未免太天真。如今西岱发生的一切,纪尧姆身在罗本都别墅也是要知道的,甚至准备伊莎贝拉公主嫁妆相关的动作,也只是顺便盯着的。
  拿到账单和她需要知道的情报后,路易莎没有着急去看,而是交给了一旁的雨果夫人,就和纪尧姆谈起了最近宫里的一些事。公事、私事都有,交流公事是为了公务上两个人的互信,让纪尧姆知道她在做什么,以免不必要的误会。既是他们现在的关系,普通不会有误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至于私事……两个公事上有交集的人,还有‘私人关系’,这肯定是很不方便的。于公有什么不好会影响私人关系,于私有什么摩擦,也会反映到对公上。等于是说,一损俱损,风险加倍,需要维护的东西也加倍了。
  但现实就是这样,路易莎和纪尧姆正是这个国家最尊贵的一对夫妻,这是无法改变的,路易莎也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小心谨慎地维护两方面的关系了。好在这也不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的,一损俱损的同时,也有‘一荣俱荣’的意思。
  他们的‘私人关系’增加了信任,让很多明面上的事非常有默契,另外一些其实相对敏感的事也能够相对简单地处理了。而公事上能够互相支持的现实,也让纪尧姆能够始终对路易莎保持相对平等的态度,这也对两人的感情大有裨益。
  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人就是会下意识看不起‘弱小’,对地位不对等的人还会缺乏耐心。哪怕是在后世,如果女人做了家庭主妇,逐渐与社会脱节,和丈夫不在同一个维度上后,丈夫的不耐烦、看不起也会从细节上体现出来呢!
  爱情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当初结婚的时候,不说爱得多深,至少也是有点儿感情的。可这改变不了多数家庭主妇慢慢滑落到一种可悲的境地——不是说所有人都是这样,但大多数确实如此,这是说多少‘家庭主妇也做了很多’‘她们的劳动换算成市场上的家政劳动,并不比她们的丈夫差’之类政治正确的话,都无法改变的。
  如果道理‘正确’就能在人世间运行,那人间就不是人间,应该是天堂了才对。
  而现在,路易莎并不是依附于纪尧姆的莬丝子,只单纯沾他的光,在王后这个位置上尽情骄奢淫逸。她有自己的事做,不只是作为王后的,还有作为布鲁多女继承人的。另外,在瓦松的一些事上,她还会和纪尧姆打配合。
  她不只不会拖后腿,还总是给出关键而完美的辅助。
  对于这样的路易莎,一天天过去,纪尧姆已经将她当成了可靠的同伴、帮手——即使这个时代是绝对男尊女卑的,纪尧姆还是一个强大王国的君主,这个国家最尊贵的人,他也潜意识将路易莎放在了相对平等的位置。
  按照后世的说法,‘平等’才是真正的爱的开始,不平等的爱其实带有审视的、居高临下的意味,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宠爱’。而‘宠爱’这个词,用在人对宠物身上才更合适,用在人对人身上,则有了玩弄的含义。
  即使一开始是真的喜欢,并没有玩弄的意思,也因为占据绝对主动权,可能某一个瞬间就成为玩弄,甚至玩腻了后抛弃了。
  这就像是大学校园里,每次毕业时就激增的弃养宠物,要说养的时候不喜欢,那是假的。但‘只是’一个完全受自己支配、弱小的、随时可以放弃的生命,那放弃也就放弃了……这也是人性。
  而且是这样相对平等的关系的话,哪怕有一天,他对路易莎一点儿爱都没有,他都无法对她弃若敝屣。而会依旧重视她,因为她不是他的爱人后,还是‘路易莎’。
  路易莎和纪尧姆说了一会儿后,纪尧姆忽然提到了一件事:“伊莎贝拉和埃米尔王子的联姻其实没什么,伊莎贝拉始终是个女孩儿,她的嫁妆再多也有限。更需要忧虑的是弗朗索瓦,在他结婚前,总要为他准备一块土地。”
  如果是在普通贵族家庭,儿女婚事肯定是儿子娶妻更赚,女儿嫁人则是亏大了,至少经济账上是这样的——儿子只有长子会继承土地和大部分动产,其他儿子分剩下不多的一点儿东西,结婚也不会改变这一点。女儿嫁人则是对应不同婚事,得准备相应的嫁妆,这可都是从家族往外掏钱!
  但在王室,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个公主,就算是嫁给别国的国王做王后,其嫁妆也是有限的。即使有的国王国库比较干净,陶嫁妆的时候扣扣嗖嗖的,分几次付清的嫁妆金也有可能到后面就赖下一部分了,这也不耽误公主结婚。
  而且说实话,只要不是慕伯汉那种小公国,王国的收入还是可以的。一个公主的嫁妆对王室的压力,可远没有一个公爵小姐、伯爵小姐出嫁时对公爵、伯爵的压力大。
  所以王室从来不介意生女儿(只要已经有了男性继承人),女儿生的越多越好,这样才有足够的联姻人选,大不了到时候送一份嫁妆而已。相较之下,很多公爵、伯爵,在生孩子的时候也要悠着点儿,单纯从经济上不愿意接纳更多的女儿。
  可是王室王子结婚,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王子多几个,对国王向来是甜蜜的烦恼,那意味着继承人的事儿不用担心了。就像路易三世,死了那么多儿子,不还是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么?而与此同时,怎么安排这些王子,那就是大问题了。
  普通贵族是绝大多数是长子继承制,这也算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存这一支的实力,无奈下的选择。相比起普通贵族,王室实力更强,就有了长子之外,给其他男性继承人分割一些土地的底气——分割给自己的儿子的时候还好,给自己的兄弟的时候,就只剩下不爽了。
  一般分割土地,封一个有实际土地的爵位,至迟不会晚于这个王子结婚。
  之前菲利普结婚时,没有从王领中分出一份来给他,那是因为纪尧姆和叛乱的伏京公爵打了一仗,大胜而归!借此从伏京公爵的领地上割肉,让伏京公爵以自己女儿的陪嫁的名义,将土地给了菲利普……
  菲利普是这样应付过去了,而后面还有一个弗朗索瓦呢!
  “弗朗索瓦?”路易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是的,他今年也20岁,很快就21岁了。虽然男性结婚可以推迟一些,叫他们做一段时间快乐的单身汉,但我想王太后恐怕不会乐意。他一直想尽快敲定弗朗索瓦的婚事,越快越好。”
  准确地说,安娜王太后一直想让菲利普和弗朗索瓦都赶紧结婚!因为他们都是王子,路易三世这个父亲在位,还是他们的哥哥在位,对他们婚事的影响很大。但这种事也不是着急就能随便的,结果弗朗索瓦还是没赶上……
  现在虽说是路易三世已逝,好像抓不抓紧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现在的安娜王太后还对前朝和宫廷有一定影响力,这个时候很多事要好办很多。就这样一直拖下去,筹码慢慢失效,情况又不同了。
  安娜王太后总不会想着,真的和自己身后这些所谓的‘后党’,到时候造纪尧姆的反,又或者一直这样和纪尧姆抗衡。她是有些天真,但不是傻!真的是傻的话,也没法成为路易三世的帮手了……事实上,安娜王太后早就打算退了,只不过身后这些人不会轻易让她这个招牌下来。
  所以她也索性还在这个位置上呆着,一边给身后一些人‘遮风挡雨’,另一边也将他们丢给纪尧姆‘消耗’——这方面,她和纪尧姆是有一定默契的。
  他们的对立是真的,合作也是真的。只能说权力的斗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永恒的敌人,甚至没有纯粹的朋友或敌人,一切都那么复杂、微妙。
  第195章 穿越中世纪195
  当罗本都别墅批款的签字文书送来, 西岱王宫这边就开始了准备伊莎贝拉公主嫁妆的下一步工作。
  “所以才总说,王子公主的婚配,最好在他们父王活着的时候完成。不然的话, 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又看了一遍新的嫁妆采购清单,安娜王太后有些面无表情地说:“即使是同一个母亲生下的兄弟姐妹,往往也彼此算计,这就是王室的悲哀, 更何况……”
  她没有把话说完,但在场的人谁不知道她的意思呢?宫廷贵妇和侍女们都低下了头不说话。
  安娜王太后便自顾自往下说:“我从未见过这样吝啬的君主, 对王室成员也会克扣, 这样的事儿谁听说过?要知道在他们父王在时,一切可不是这样!”
  大家还是不说话,但也有心里十分清楚的人心道:当然不可能如路易三世时期了!路易三世大把撒钱那是没办法了,一个中风后根本不能行动的君主,可得不到诸侯的尊重!恐怕就连宫廷里也多的是二心。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依靠大把撒钱, 才能勉强控制住下面了。
  也正是因为大把撒钱,以及对下面一些人堪称蛀虫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纪尧姆接到手里的是一个经济上非常糟糕的摊子。只能说,还好这是中世纪西方,而不是华夏,经济问题虽然重要,但一般只要不是‘病入膏肓’了,就还有救。
  这一方面是国家体量小, 船小好掉头,另一方面也是中世纪西方王国,国王集权有限。简单来说就是, 王室财政,甚至国家财政差一些,并不代表地方上败坏了——而只要是这样,填满王室空空如也的国库,只要遇到一个有为君主就不会太难。
  安娜王太后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只不过从权倾朝野、说一不二,一下成了现在这样,几乎就要无人问津了,她一时之间也很难接受这种‘落差’。当下这种抱怨,更多是一种发泄而已。
  所以在抱怨了一通,无人敢于回应的情况下,她最终还是收拾好了心情,将准备女儿嫁妆遇到的‘烦心事’扔到一边。转而说道:“……好吧,不管怎么说,贝拉总算也要结婚了,还是做一个王后——不能做高登兰的王后,好歹也是未来卡玛尔的王后,这没什么可不满了,是不是?”
  在其他人带着笑脸奉承,一个劲奉承说‘是’后,安娜王太后才叹了口气说:“唉!贝拉的问题也解决了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弗朗索瓦那孩子了。他和艾莉西亚那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婚。”
  说到这里,她有些咬牙切齿起来:“费利佩二世可真是个恶棍!我从未见到比他更无耻的家伙了。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王位,现在还要在自己侄女的婚事上想方设法设下陷阱……这一次‘血亲婚事特许书’依旧没成功。”
  费利佩二世正是巴伦公主艾莉西亚的叔叔,如今的巴伦国王。他在阻挠自己侄女和瓦松王室成员结婚这件事上,简直不遗余力!
  这也不是他没事找事,而是艾莉西亚对巴伦的宣称实在是太强了!一旦她和瓦松王室成员结婚,生下继承人,瓦松肯定会支持她将这个‘强宣称’变成事实。这样的话,对费利佩二世的统治就是极大的威胁了。
  事实上,费利佩二世不只是通过派人在罗马活动,阻止安娜王后这边拿到‘血亲婚事特许书’,从而阻止艾莉西亚和弗朗索瓦的联姻。他还力主艾莉西亚的监护权在自己手中,可以将她许配给自己看中的人。
  虽然现在艾莉西亚人在瓦松,他许配一百遍也不可能成真,可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恶心人的办法。而且说实在的,他作为艾莉西亚最近的男性长辈,他主张的‘监护权’还真的有些道理……即使他篡权夺位,弄死了艾莉西亚的哥哥。
  他如果单方面将艾莉西亚许配于人,并完成了订婚的流程,这到底有没有效力,确实是非常难说的。将来艾莉西亚如果真的和弗朗索瓦结婚,说不定费利佩二世就会跳出来说婚姻无效,因为艾莉西亚之前和别人的订婚尚未解除。甚至由此他们的孩子也只能算私生子……
  只能说,中世纪的很多事就是这样的,你说你的法理,我说我的法理,最后谁的法理得到确认,还是得看实力——到时候应该就是瓦松和巴伦谁强听谁的了,如果瓦松能出兵,用物理的方式将艾莉西亚的强宣称变成事实,那更是不需要再质疑法理问题。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娜王太后这边还是有优势的,毕竟瓦松是比巴伦强大一个等级的国家。事实上,如果不是一直以来都只有安娜王太后自己出力在罗马活动,费利佩二世也不见得真能‘阻击’他们——对于佛朗索瓦和艾莉西亚的婚事,雅克王太子活着的时候就不太赞同,所以没帮忙。
  毕竟雅克当时看到的是安娜王太后的两个儿子,一个已经和布鲁多的女继承人订婚,另一个则是瞄准了对巴伦有强宣称的巴伦公主艾莉西亚。这要是都成功了,加上安娜王太后对政坛的影响,等到他继承王位时,安娜王太后这一系不就太过强盛了吗?
  至于等到纪尧姆成为王太子,他和安娜王太后的关系更紧张,那就更不会在这种事上出力了。他没有扯后腿,只是冷眼旁观,就算是顾及王室体面、对外观瞻,考虑到不好让王室矛盾明面化、常规化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