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虽说当年你我二人不过是在琼林宴之上匆匆见过一面,但是可以算是一见如故。”四皇子朝着吏部外门伸出手,“不知周大人可否赏我一个面子,与我一同走一走这宫道。”
周稚宁拢袖行礼:“殿下言重,微臣自然随行。”
随后,四皇子走在前面,周稚宁落在后面,一前一后地往宫道走去。
魏熊和茗烟本来就在吏部外头小心等着,结果看见周稚宁跟着一个气度不凡,身着五爪蟒袍的男人一同走了,都忍不住一惊。
“茗烟,你随侍在大人身边的时间最久,你可认得那人是谁?”魏熊看向茗烟。
茗烟不愧是被周明承带在身边培养过一段时间的,只是略略皱眉想了一下,就回答道:“周明承大人曾经带着我外出过,这一位,若是我没记错,应该就是四皇子殿下。”
若说辽东县是魏熊在行,那么现在回了京城就是茗烟在行了。
魏熊问:“我不懂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绕,我只问这个四皇子和咱家大人的关系咋样?”
茗烟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但是他只是一个奴才,怎么懂得官场上的政治利害关系?所以他想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道:“要不这样,魏熊,你去找赵大人吧。跟大人把现在的情况说一下,再请他过来一趟。这个时辰,我想大人应该还在宫里头。但是宫里头有两个门,一个东华门,一个西华门。你去东华门守着,我去西华门守着,千万别看眨了眼。”
“好。”魏熊点点头,“如果出了什么事,怕也只有赵大人能够拦一下了。”
说完,两个人分开行动。
另一边,四皇子和周稚宁在长长的宫道上行走,周稚宁没怎么来过皇宫,其实不太知道他们现在具体是走在哪一条宫道上,只知道越走,周围朝他们行礼的宫人们就越少,周围的环境就越安静,景别也越加荒芜。
看周边终于没人打扰他们说话了,四皇子才停了下来,转身看向周稚宁道:“当初是我小瞧你了。”
周稚宁同样停下脚步,道:“殿下哪里的话?微臣只有一点微末本事,本来就不值得殿下放在眼里。”
四皇子扯了扯唇角,看向周稚宁道:“周稚宁,你别跟我打官腔,你心里想着什么我都清楚。当年在殿试上面,你扯出南北户籍的事情摆了我一道。现在你去了辽东县,又给我杀了一批人。那些人是些个什么来历,后头有些什么人撑腰我想你不是不明白吧?”
“殿下是想说,这些人的背后是有您的门生撑腰?”周稚宁微微一笑。
四皇子这些年来四处拉拢官员,每一个都要结结实实地把银子花下去,对方才肯帮四皇子办事,所以花费银两不少。那些投在四皇子门下的门生,为了寻求皇室的庇护,给四皇子送了不少金银财宝,支撑了皇子府里的财政。但是没想到银子花下去了,自己该保的亲戚却一个都没保住。这下子,就有些门生质疑四皇子的实力,改投太子去了。
虽然这些人也只能给四皇子带来些钱财上的帮助,但是狮子多了咬死象。走的门生一多,财政受影响不多,也动摇府内的人心。
“你既知道,就该明白从今往后要怎样行事。”四皇子眯起眼睛,“周稚宁,你不要以为自己是清官,身上没有一丝漏洞让人去抓。我告诉你,人就是人,就会有缺点,有短处。”
“殿下的话微臣都明白,只是微臣是天子门生,只忠于陛下一人。若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包庇殿下,那微臣怎么对得起皇恩呢?”周稚宁道。
“你这是在拿父皇压我?”
“微臣不敢。”
“好。”四皇子微微一笑,“周稚宁,你很好。”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太子哥哥已经被父皇派去南方监管冬害了吗?”
周稚宁略微一想,道:“殿下,今日微臣与您一同出来,可是吏部所有同僚都看见的事实。如果微臣在这里出任何事情,恐怕殿下都不能逃脱嫌疑。”
“你小看我了,我没这么蠢。”四皇子后退两步,似笑非笑,“只是我听说周大人在辽东县立了大功,这次问政怕是要高升,我提前为周大人贺一贺喜。”
说完,便慢慢地后退,离开了。
周稚宁预感四皇子似乎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她抿了抿唇,收好了手上的官印与盖章文章,迅速离开了这里。
但是让她意外的是,她赶到吏部门口的时候,本来应该等候在这里的魏熊和茗烟两个人居然都不见了。
她不由拧起了眉头。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支持周稚宁,就比如那些北方官员,特别是与辽东县离得近的,对周稚宁就十分欣赏。见状,便好心地走过来告诉了她原委,并让她找个小黄门在此候着给魏熊和茗烟传口信,自己可以先回去。
周稚宁心里也想先行提防四皇子出手,想要找赵淮徽商量商量,便也不想着多留,快步离开了,往东华门的方向去了。
这些日子泡在辽东县的乡下,周稚宁也锻炼好了自己的脚力。一时半刻的,东华门隐隐就要出现在面前了,之时,周稚宁也远远看见前方魏熊正在和两个人说些什么,其中一个人披着大氅,身材高瘦,背影十分像赵淮徽。
周稚宁一喜,高兴地快跑两步到魏熊身边,脱口而出:“赵——”
谁知后面的话没能喊出来,背对着她的两个人就转过了头。
“赵什么赵?你小子,刚回来就想着找赵淮徽,竟然都不想着来找我们。”曹元通一拳砸在周稚宁的肩膀上,直把人锤得往后退了好几步。
李显在旁边拉了曹元通一下,温和笑道:“你做什么?当心把人打坏了。”
曹元通爽朗一笑。
周稚宁讶然:“曹大人,李大人,怎么是你们?”
“正好碰见了你的家仆。”曹元通快人快语,“他说你刚到吏部不久就被四皇子带走了,正不知道该如何去寻你,要来求赵淮徽帮忙呢。本官与李大人听了,还真以为你小子出了什么事儿,正着急要派宫人一块儿去找你,结果你倒自己回来了,那四皇子没为难你吧?”
周稚宁摇摇头:“皇宫禁地,四皇子自然不会对小子怎样。”然后也对着魏熊安抚,“魏熊,辛苦你了,去将茗烟也寻回来吧。等会儿在宫门口等本官,现下本官要与这二位大人叙叙旧。”
魏熊:“是。”
然后去了西华门。
曹元通笑着对周稚宁说:“近来四皇子老是吃瘪,人都快憋出内伤了,难免火大了些。你也是倒霉,我和李显本来都商量好了,预备着去吏部接你。没想到你脚程比我们还快,直接撞上了他。”
曹元通说着,李显就在一边笑着,也不多说话,和以前一个样子。
“听说太子被陛下派去了南方监管冬灾?”周稚宁问。
“是啊,南北户籍这事儿牵扯的人实在太广了,如果要动,就得大动,陛下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在象征性处理完一批人以后,也就放过了。正好冬天南方起了雪灾,就叫太子去处理了。至于四皇子……”曹元通抠了抠下巴,“户籍一案和四皇子府有断不干净的联系,四皇子也吃了挂落,被没收了实权,现在在户部帮着户部尚书重新清查全国各省的人头数。一天到晚埋在纸堆里,就是烦也烦死了。”
户部负责全国各省的人口排查,包括每家每户的人头数、姓名、来历、是否良籍等等。
周稚宁点了点头。
李显温声道:“好了,你也别老跟简斋说这些事情。这回简斋回来,我估计是要升了。你得先预想着她会去哪儿?”说着,又转向周稚宁,“简斋,你长久的没在京城,即使有赵大人与你通信,怕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京中的很多消息你怕是不知道。”
周稚宁严肃:“还请李大人赐教。”
“近来问政一开始,陛下就患了风寒。但因为放下政事,每日还是在西暖阁接见臣下。只是事务实在冗杂繁忙,且偶尔有遇上一些不顶事的官员,常常气的发火。从前日起,陛下有时就开始当着我们的面怀念前朝设立丞相一职。”李显道。
周稚宁思索:“但是太祖开国时就曾说过,前朝多败于奸相误国。为了不叫朱家江山断送在外人手里,凡是朱家后代子孙都不许设立丞相一职。这——”
“对,陛下也正是困于太祖遗命,在是否恢复丞相一职面前进退两难,但是我与元通商量之后一致认为陛下还是会恢复古法。”李显微微一笑,“这正是你的机会。”
“我?”周稚宁一愣,“难不成二位是想?”
“是,我们想辅助你坐上这个位子。”李显分析,“我们二人已经年过半百,仕途眼见着是没什么指望了。可是你不一样,在科举一途上你很有天赋,能够高中状元。且你能得到陛下青眼,让陛下频频为你破例。另外,你在政务这方面也是天赋独到,让你上任辽东县,你居然就拿下了这么好的政绩。”说到这里,李显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太年轻了,甚至未及弱冠。简斋,你的未来一定是风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