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 第67章

第67章

  周稚宁沉默片刻,道:“好,你们大家既然要一块儿受罚,那本官就将张班头的罪行一一到来。首先第一条,便是辱骂朝廷命官。按照我朝律法,重则处以流刑,轻则处于鞭刑三十。第二条,就是偷盗库房财物。但具体盗窃数额多少本官并不清楚,需要刘师爷去库房清点清楚。如果数额太大,便逃不过流刑监禁。若要免去刑罚,亦可由本人或旁人代为补足。”
  话毕,便有衙役道:“班头,我家里还有我娘传下来的一对银耳环,应该还值两个钱。”
  “张班头,我家里穷,但能拿半袋子粗粮,也能换半吊铜钱。”
  “张班头,还有我……”
  虽然还不知数额,但几个人已经拼拼凑凑,可见张班头在这些人心里的地位之高。
  刘师爷皱起眉头,正要凑到周稚宁身边再劝:“大人,您要不再考虑……”
  谁知下一刻,周稚宁就自己站了起来。
  她面色郑重地摘下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放在一边,取下桌边令箭盒中的红漆令箭,平稳举在手中,道:“诸位愿意与张班头共苦,是因为张班头是你们的领头人,也是你们的兄弟。那本官作为一县之长,下属犯错,本官岂不是更难辞其咎?所以若是诸位定要与张班头一同受罚,那本官亦与之一同。”
  然后她步出桌案,走到张班头面前,将手中令牌放在地上,一撩下摆,大方下跪。
  所有人都一愣。
  “大人,您怎么能跪,快起来!”刘师爷吓了一跳,赶紧跑下来要扶,但被周稚宁拂开。
  “不必,刘师爷,劳烦你去库房清点具体所失,然后去找茗烟支取银两。”然后转眸看向身后,“所有的损失都由本官出了,诸位不必担心。至于辱骂朝廷命官的鞭刑,本官也愿意与张班头一同承担。”
  张班头瞳孔一颤,衙役们也是瞪大了眼睛。
  刘师爷嘴巴张张合合好久,才艰难地说:“大人,您是朝廷命官,千金之躯,怎么能受鞭刑呢?这一鞭下去,皮开肉绽,就是如张班头这般健壮的人也得修养个十天半个月。现在辽东县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您是辽东县的父母官,保重自身才是最重要的。”
  “诸位都能与张班头同甘共苦,本官又有什么不能的?”周稚宁看向刘师爷,“还是说刘师爷与张班头不把本官当自己人,所以才不愿意让本官一同受刑?”
  刘师爷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没想到这个新县令这么难缠,年纪虽然小,心眼却不少。寻常新官遇见这般同甘共苦的阵仗,本着新上任不得罪人的想法,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互相给一个面子,也就过去了。
  偏偏周稚宁不走寻常路,居然来了摘下官帽,一同受罚这么一出。
  他们哪里敢真打朝廷命官啊?
  刘师爷赶紧给张班头使一个眼色,张班头咬咬牙,道:“大人,小人的错小人一人承担即可,若是诸位兄弟和大人您与我一同受罚,叫小人心里怎么过意得去啊。”
  但是周稚宁道:“无论是一个人受罚,还是一群人受罚,归根到底,都是本官监管不严所致。”
  刘师爷脸都要僵了:“可大人您也是第一日到任,往后杜绝此风便可,实在不用这般揽责。”
  “虽是第一日到任,可昨夜本官既然已经听到张班头言语,却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处置,所以还是本官失职。”周稚宁微微俯下身子,语气坚决,“师爷不必担忧,打吧!”
  “这……这……”刘师爷额头都冒出了冷汗。
  身后的衙役们本不知刘师爷打的什么主意,还一心想着维护张班头,可周稚宁这么一跪,他们倒真被周稚宁利落的行动和一力承担的气魄震了一下。
  一个官儿愿意和他们一起挨打,就算拉上辽东县历任县太爷,都能算是头一遭。
  一下子,有的衙役对周稚宁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敌对了,反而生起了些许佩服。
  “师爷,为何还不动手?”周稚宁直起身来,眼神冷静,“可是还有什么顾虑?”
  “不不不,大人您听我说。”刘师爷苦想半晌,一拍手掌,道:“大人可曾听闻以发代刑?<a href=https:///tags_nan/sanguo.html target=_blank >三国之时,曹操摔大军经过麦田。为保百姓庄稼无虞,亲口下令有纵马匹入麦田者,杀无赦。可话毕,曹操马惊奔进麦田,死坏秧苗无数。此时众目睽睽,曹操便要拔剑自刎,但被郭嘉阻拦,最终以发代刑。”
  刘师爷赶紧跪下来捧起令牌:“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试问大人,如若当年曹操当真为了自己口中之令拔剑自刎,何来三国鼎立之魏国?大人身体对于辽东县来说,正如同曹操。所以,小人恳请大人以发代刑,保全自身。”然后深深低头,将令牌递给周稚宁,“还请大人三思!”
  张班头也跟着刘师爷一同俯身请愿:“是啊,请大人保重自身。”
  衙役们都是跟着张班头走的,张班头都如此了,衙役们更不会强求周稚宁受刑。
  于是被动化主动,周稚宁摇摇头,主动接过令牌,叹气道:“唉,既是刘师爷和张班头再三请求,本官虽是不愿,也只能答应了。”
  刘师爷心里骂了一句小狐狸,面上还是笑道:“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就是可怜了张班头,这顿鞭子怕是逃不过了。
  这辽东县的大夫本就不多,医药更是短缺,这么打下来,就是不死也要去了半条命。这样就是留在县衙,又有什么用呢?
  刘师爷不愿再看张班头即将的惨状,转头扭过身去。张班头也默认自己逃不过一劫,面色沉重地抬手预备解衣服。
  谁料周稚宁道:“既是以发代刑,不如叫张班头也效仿一次曹操吧。”
  张班头一怔,不可思议地抬起头来看向眼前这个清俊的小县令。
  却见她眉眼带笑,眼神清亮:“张班头对我辽东县来说,与本官同样重要,都是需要顾惜身体之人。”
  如此一来,简直皆大欢喜。
  衙役们喜不自胜,连忙真心道谢:“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张班头抿紧了嘴唇,下拜道:“多谢周大人。”
  随后二人一同割发,叫衙役施以鞭刑。
  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周稚宁是现代人,自然不会将头发看得这么重。但北方孝悌观念很重,对身体发肤也十分在意。即使周稚宁没能自己受刑,她愿意割发却也表明了十足的诚意。
  所以在三十鞭刑施完以后,就有衙役跑到周稚宁面前,颇为恭敬的回禀:“启禀大人,鞭刑已施完了。”
  “好,辛苦。”周稚宁回之以和颜悦色,这个衙役的神色肉眼可见变得更好了。
  略过了张班头,周稚宁又用花名册将在场的人一一点过,简单认了个脸全。
  “既然日后诸位在本官手下当差,自然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周稚宁站起身走到县衙门口望了一下,见远方似乎有一行人摇摇晃晃的来了,她才回眸笑道:“所以今日本官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见面礼,望往后大家能与本官和谐相处。”
  张班头与刘师爷对视了一眼,不知道周稚宁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那边茗烟已经按照周稚宁的吩咐,与几个苦力将一桶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抬了上来,后面还配着十来道沾着肉沫荤腥的青菜,以及几坛虽然不算上乘,但也是飘香四溢的黄酒。直把几个胥吏看呆了,忍不住狂吞口水。
  这样的酒菜,他们许久都没见过了。
  “大家可以先吃,吃不饱还能再添。”周稚宁将一只碗递给一个胥吏,“余下的,也可以给自家亲眷带回去。”
  这个胥吏虽然接了碗,但还是下意识地看向了张班头。
  张班头皱眉:“你们要吃就吃吧,不用看我。”
  说完,衙役们立即就扑上了这桶大米饭。他们饿的面黄肌瘦,也不知道多久没有碰过正经大米饭了。当下一口白米饭下去,好多人都恨不得哭出来。
  但张班头没跟这群兄弟们抢,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让他们吃。
  “是了,本官差点忘记张班头。”周稚宁拿起一只碗走到张班头面前,声音温和,“班头别怪本官听墙角,本官昨夜也是无意中听乡亲们说,嫂夫人和令公子有时会为米粮发愁。所以今日本官已命茗烟准备了两袋米粮,待会儿一同送往班头家中。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些好的才能健健康康的长大。”
  张班头张张口,似乎正要谢绝,可周稚宁又道:“我知道班头心里还想着乡亲们。只是治国齐家平天下,家不宁,班头难道在外还能安心做事么?这些年班头将自家的米粮拿出来分给大家,虽然嫂夫人一直没说什么,可为了孩子,嫂夫人也有埋怨班头的时候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