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 第60章

第60章

  “谁在外头?”
  忽然的一句,犹如一颗大石头砸入了深不见底的深潭,激起了一阵极大的水花。
  周稚宁顿时背后发麻,想也没想拔腿就跑,结果身后风声一至,一只大手已经捂上了她的嘴唇,另一只手按住她的手腕,硬是将人拖进了回廊旁的一间房间。
  房间宽敞阔大,摆着一条紫檀木长案,案后还有一把太师椅,椅把上被人随手挂上了一件披风,旁边立着个负手背对着她的男人。只是屋内光线昏暗,朦胧的日光颤巍巍地从窗户缝隙里挤进来,却连房间角落里堆着的几只箱箧都照不亮,所以那个男人具体也看不清具体是什么样儿。只是周稚宁在被人摔在地面上的时候,闻到了那男人身上带着的幽若檀香。
  然后那男人转过身来,打量了一眼周稚宁狼狈模样,轻笑着点破她的身份:“哦,原来是新科状元郎啊,本宫当是谁呢?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偷听皇子说话。”
  周稚宁额上有汗,但很镇定,垂眸道:“四皇子说笑,微臣只不过是路过,忽然就被四皇子手下抓了进来。微臣只觉得莫名,却从未听见四皇子有说什么话。”
  话说出去,整个房间安静了一两瞬,随后周稚宁便听到头顶传来一声轻笑,紧接着,周稚宁的下巴就被人强行抬了起来。
  借着昏暗的光芒,双方都在互相打量。
  当今圣上俊美,生下的孩子也丑不到哪儿去,只是风格各异。太子朱瑞珏人如其名,温柔敦厚,性情柔和,长相也极为儒雅,像是一块暖玉。但面前的这个四皇子眉眼也是俊美,却有一种张扬的邪肆。他唇角微勾,挑起一个看似漫不经意的笑容,眼底却是一片铺开的冷光。
  “若是未听见本宫说什么……”四皇子眯了下眼睛,手指抬起,蹭去了周稚宁额上的一滴冷汗,“何必汗流浃背?”
  “回四皇子。”周稚宁目光依旧冷静,“微臣奉太子殿下命,教金文算科。只是出来已久,返程时却迷了路,一时情急,才招致热汗满身。”
  “你……”
  四皇子一句话未起,周稚宁又快速道:“与微臣同来的还有曹元通大人与李显大人,若微臣久而不返,二位大人怕是会心急来寻。”
  房间内又安静了下来。
  但好似为了应和周稚宁的话,房门外隐隐传来了几人说话的声音。
  周稚宁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
  四皇子冷眼瞥了下屋外:“状元郎可还真是言出法随啊,刚说会有人来寻,这会子人就来了。这叫本宫不放你,都说不过去。”然后站起身,微笑稍冷,“只是状元郎,你也只能走得了这一时,咱们将来时候还长呢。”
  周稚宁拢袖叩拜:“殿下千岁,时候自然长。”
  四皇子被噎了一下,眉峰一挑。然而周稚宁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退出了房间。
  屋外果真是曹元通和李显来寻她了,跟着他俩一起的还有陈穗和。
  周稚宁整理了一下自己因为摔到,而略显凌乱的衣服,又摸出手巾擦了擦汗,这才迎上这三人。
  “稚宁,你方才去哪儿了?”李显问了句,眼神往周围扫了扫。
  周稚宁自然不能说自己撞见了四皇子说太子坏话,又被抓包,还被一个背摔摔进了房间。
  “宅院太深,小子不慎迷失了方向,多亏了二位大人,还有陈兄来寻小子。”周稚宁道。
  “也不怪你,我当时第一次来琼林宴时,也险些找不到方向,也是李显来寻得我。”曹元通对此并不怀疑,反而笑着打趣李显。
  因为他这一打岔,李显也收回了打量的视线,道:“谁知这些年过去,你也毫不长进,来找稚宁也非得拉着我。”
  周稚宁一笑,乐得将话题转移到二人身上:“这样说来,二位大人交情岂不是从琼林宴就开始了,这样算来,也有十来年了。”
  “岂止啊,我俩是年少好友,一乡出身,一处潜学,一同中举,如今还一朝为官。”曹元通笑道。
  “是。”李显也微笑着点头,“我俩志向相同。”
  “一齐扶北抗南。”曹元通补上一句。
  四人往回程的方向走,李显和曹元通因为聊起过去,干脆也小声闲谈起来。
  周稚宁就落在后面,问陈穗和:“陈兄,你怎么也来了?”
  陈穗和摇摇头,啧啧叹道:“我来是为了再给您老人家作个揖。”
  “你这又是怎的了?”周稚宁哭笑不得。
  “那还不是得问问你,我的好周兄。”陈穗和道:“上回我就说怕有哪个高官跳出来认你作什么堂兄,堂弟,此生知己什么的。你口口声声向我保证说没了,哪知你竟然与赵徽兄是好友!还是至交好友!”
  陈穗和拢袖直哼哼:“我为了求赵徽一副墨宝,跑遍了城内大小书斋,连腿都快跑断了,都没抢到一幅。周兄你与赵徽兄有这个关系,怎么不早说?”
  周稚宁这才想起这些时候事情太多,没来得及给陈穗和解释了,干脆掐头去尾的简单说了一遍。
  陈穗和一脸震惊:“什么?!”继而啪一下拍手,恍然大悟,“你们有这般交情,难怪方才赵兄来宣旨时,一来就问你在何处。我们看不见你,这才来寻。”
  “什么宣旨?”周稚宁疑惑。
  “朝廷派官的旨意下了,赵兄领了宣旨官的差事来了琼林宴宣旨,只差你一个了。”
  周稚宁闻言,便赶紧加快了脚步。
  赵淮徽拿着圣旨正站在大厅内等候,见着周稚宁来,赵淮徽便对她点点头:“人齐了,现在宣旨。”
  于是所有人哗啦啦跪了一地,刚好四皇子也从旁边绕了出来,与太子一同坐在上席,听赵淮徽宣旨。
  “陈穗和,赐七品出身,入翰林院修习。”
  “张峰雪,赐从六品出身,为翰林院修纂。”
  “姜鼎,赐从六品出身,为翰林院修纂。”
  ……
  在古代,殿试结束之后,未能名列一甲的进士都要在翰林院继续学习三年,等到三年以后再进行一场考试,才可以入朝为官。即便是像周稚宁、张峰雪等一甲进士,也不可以直接当官,需要在翰林院当一段时间的修纂,名义上是为官,实际上还是学习。等到朝廷有需要他们的地方,再把他们派出为官。
  所以周稚宁听见榜眼和探花都赐了翰林院修纂一职,便以为自己也定然会是一个修纂,都已经准备好谢恩了。谁知下一刻,赵淮徽嗓音冷淡的说:“状元周稚宁,赐七品出身,领辽东县知县。”
  第42章 独她一人 居然只有她授了官
  所有人都愣住了。
  在一群没有实权的进士之中,周稚宁是第一个有正经职务的人,哪怕只有七品,也绝对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一宗!
  “凭什么就周稚宁能得职位?”
  “辽东县可是边防九镇之一,这么重要的地方,历来派去的都是有资历的人,这回圣上居然派了周稚宁!”
  “太子如此重视周稚宁,周稚宁也与赵徽交好,他们必定出了力。”
  “哼,真当周稚宁是什么为国为民的清官呢,说到底也还是靠着关系上位。”
  ……
  一道道目光像箭一样射过来,让周稚宁略微头皮发麻。抬头一看,除却赵淮徽毫无讶异之色外,就连太子也是神色有异,看向周稚宁的眼神微眯,似乎在重新估量周稚宁在皇帝心里的分量。
  罢了罢了,骂就骂吧,反正她也不会少块肉。
  周稚宁整理了一下自己心情,领着一众进士领下了圣旨。
  但赵淮徽给了圣旨之后并未离开,而是又请出来了另一张圣旨,当着众人的面打开:“太子接旨。”
  大家都没想到这次居然还有太子的事。
  太子略一愣神之后,就起身半跪听宣。
  赵淮徽道:“南北户籍调换一事一日不断,朕夙日忧心,现遣太子朱瑞珏为钦差大臣,着手处理户籍一事,三月之内,上达天听,钦此。”
  太子面色还勉强平静:“儿臣领旨谢恩。”
  其他人却快炸了。
  这不就是周稚宁在殿上提出的户籍问题吗?皇帝这么多年没管过户籍的事情,这次居然直接下旨处理了?!难怪在殿上皇帝没有对周稚宁动手,这分明是有重用啊!
  这回,连四皇子也开始眯着眼睛看周稚宁了。
  周稚宁头皮麻了又麻,只能摆出一张冰块脸叫别人看。
  宣完旨后,陈穗和和姜鼎都围过来恭贺周稚宁。太子领了旨自然无暇多逗留,很快就走了,四皇子和周允能紧随其后。曹元通和李显都笑眯眯的,拍着周稚宁的肩膀说话,和颜悦色到简直把周稚宁当亲儿子看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