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卢杞立马反驳,他说唐军怎么可以和叛贼相比,叛贼可以对先皇不敬,但是唐军却不行,是违反大义之举。】
  *
  武周
  武则天听到卢杞此番言论,不禁觉的可笑,王朝面临如此困境,此时还谈什么孝敬先祖。
  【阿斗】:唐德宗李适不会听这奸臣的话?他不至于如此昏庸吧?
  李适的心跟着提了起来,他觉的自己虽然武断,但不至于会不动脑子听奸臣卢杞之言吧?
  第323章
  【最终唐德宗李适同意了奸相卢杞的方案, 他下令让大军漠谷进军。
  事情和大将浑瑊联想的一样,唐军果然中了叛军的埋伏,他们将战领山谷高地,利用山谷的地势用巨石和大弩攻击唐军。
  奉天的唐军出兵相助, 但是也被叛军打败, 四路唐军大败, 不得已退回邠州。】
  李适苍白一张脸,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何会同意那奸相的策略。
  “儿臣不配为帝。”李适跪在地上狠狠地抽自己耳光,之前他总觉的自家父皇软弱无能不配为帝, 如今看来不配为帝的是他自己。
  *
  唐太宗,唐殿
  李承乾他们听到李适听奸相卢杞之策,丝毫不意外。
  李适的所作所为和他们料想的一模一样,狂妄自大,其实他不是信奸相而是信自己。
  可以说李适骨子里的狂妄和那个唐玄宗李隆基一模一样, 不同是, 唐玄宗李隆基接受的不是落败的大唐, 且他自己也有几分真本事。
  【此次唐军大败, 对奉天的唐德宗李适是致命的打击。
  而大获全胜的朱泚为了羞辱唐德宗李适,甚至把自己的大帐建在皇陵上。】
  听到这里, 李适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竟然让祖先如此蒙羞。
  “唐朝危在旦夕, 先祖可会考虑自己的陵墓。”李豫问李适。
  李适面如死灰, 他摇了摇头, “父皇,儿臣是罪人, 儿臣求父皇废了儿臣!”
  “你可曾想过为父要御驾亲征,此时废了太子, 朝堂会如何?”李豫叹气。
  李适努力的平复自己的情绪,“是儿臣冲动。”
  【叛军朱泚围困奉天整整三十六日,奉天的唐军拼尽全力抵抗住朱泚一波又一波的功绩,甚至太子李诵都亲自上阵。
  被围困了三十多日的奉天已经弹尽粮绝,此时的唐德宗李适终于不是之前那个高高在上,不达目的不做休的帝王。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德宗李适派兵出去打探,士兵临走前求一件保暖的衣服,唐德宗立马派人去找,但是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件衣服。
  最后唐德宗李适深深自责,但只能让士兵就这样出城。
  要知道之前的唐德宗李适对士兵们从没怜悯之心,让修长城就必须修长城,绝不妥协。】
  李适听神迹诉说自己的悔改,不知心里什么滋味,他不知自己会不会真的改正。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面对叛军的势如破竹,在叛军登上城墙厚,唐德宗李适竟然能打着大将哭,要知道以前的他面对失败只会继续派兵。
  并且他还会心疼那些为大唐牺牲的士兵,他会因为段秀实之死而痛哭,亦会为普通士兵之死而潸然泪下。】
  天幕中再次出现唐德宗李适的形象,只是再无半分的意气风发,而是狼狈不堪。
  只见他抱着大将浑瑊嚎啕大哭。
  *
  蜀
  阿斗见到唐德宗李适如此,心里不知什么滋味,虽然他的决策错误,起码他没投降,比自己强。
  阿斗不知唐朝会不会躲过灭国之灾,但是他相信,经历了这些事,唐德宗李适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
  “希望不要为时过晚。”阿斗长叹一声气,他在为唐朝心酸。
  *
  唐太宗,唐殿
  “大哥,你觉的这小子能改么?”李治半信半疑,所谓江山一改本性难易。
  但是唐德宗李适经历了这么大挫折,也不知会不会改过自新。
  “不好说 。”李泰也不肯定。
  李承乾则继续不言,他也不确定,按理说经历了如此大磨难,他应该会改过自新。
  【甚至唐德宗李适不再猜疑,并且学会了自省,他甚至对大臣们说都是自己失德才导致如今的困境,和大臣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甚至全是大臣们投降,以保全自己的家室。
  唐德宗李适的改变让大臣们感动不已,他们表示自己不会背叛唐德宗李适,誓死效忠大唐!】
  悲凉的音乐响了起来。
  李适听着音乐,不由的嚎啕大哭起来,仿佛此时的他正是神迹口中描述的他。
  【但是大唐的气数未尽,各地的勤王大军纷纷到了奉天。
  赶来的人马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领的五万大军,有神策都知兵马使李晟带领的一万大军,还有河东节度使马燧之子马汇率五千精兵。
  最终,唐朝赶来的勤王大军,特别是朔方节度李怀光的五万大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朱泚大败,奉天之困终于被解。】
  *
  唐代宗,唐殿
  李适听到大唐未亡,他有种劫后余生的喜悦,这次他是喜极而泣。
  李适相信自己经过此次磨难,自己定会改变,此后他定会信任忠臣。
  “奸臣佞相。”李适攥紧拳头,可看的出他对奸臣佞相的深恶痛绝。
  李豫看着李适一副改过自新的模样,其实心中有一丝担忧,毕竟按照神迹所述,自己也经历了长安之难,但是之后的改变……
  有时候,经历了过大的磨难后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改过自新当个好皇帝,一个极端是就此摆烂听之任之。
  【唐德宗李适还特意下了诰命,说这些反贼也是子民,不要乱杀。
  可见唐德宗李适的改变有多大,想当年他绝对不会说出如此之言。
  随后唐德宗李适还向天天发布自省令,他反思了自己登基后的所作所为,他将此次的造反全部归咎于自己对藩镇的打压。
  并正式宣布停战,并且还赦免了已经称王的赦李希烈、李纳、田悦、王武俊、朱滔等人,恢复官职爵位。
  唐德宗李适合他爹唐代宗李豫一般,最终向藩镇妥协了。】
  *
  唐太宗,唐殿
  对于唐德宗李适的妥协,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责骂李适。
  毕竟此时的唐朝已经没有能力再打下去,作为君王,此次宣布停战休养生息是明智的选择。
  就像当年汉文帝对匈奴暂时妥协一般,不是不打,而是修养生息有了实力后再打。
  *
  武周
  听到李适的妥协,武则天和李隆基同样也没有谴责,虽然此行为看起来懦弱,但是按照大唐当前的局势,实属无奈之举。
  *
  唐代宗,唐殿
  李豫同样也没说什么,他经历过和李适一样的事情,自然知道李适此举的无奈。
  只有李适自己心里难受,前面有多轰轰烈烈,后面就有多可笑。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儿臣定会休养生息。”李适发下誓言,自己打不赢藩镇,但是子孙一定可以!
  他只要为子子孙孙留下足够的资本,让他们有银子打仗!
  【除此之外,唐德宗李适还抚恤死去的士兵、豁免赋税、奖励功臣等。
  唐德宗李适唯一没放过的就是朱泚,因为他的确罪无可恕,其他几人只是称王了,只有朱泚直接称帝。
  且他还杀害了李唐七十余口宗室,并且对皇陵大不敬,还进攻奉天要杀死自己。
  此大赦令一下,王武俊、田悦还有李纳见好就收,他们撤去王号,向唐德宗李适谢罪。
  但是李希烈却没和其他之人一样妥协,而是直接称帝了。
  而没有被罢免的朱泚又把自己的国号改为汉,自称汉元天皇。】
  汉武帝刘彻……
  “这逆贼。”汉武帝刘彻满脸嫌弃。
  【按理说已经得了人心的唐德宗李适应该很快会平定此次造反,但偏偏又发生了一件事。】
  李适听神迹又来了一个转折,心立马揪了起来,自己已经改过自新,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吧?
  此时的李适对未来的自己完全没有自信,毕竟自己已经做了那么多荒唐事……
  第324章
  【立有大功的大将李怀光认为此次兵变的罪魁祸首就是宰相卢杞和神策军使白志贞, 以及提出间架税让百姓民不聊生的大臣赵赞。
  于是李怀光上书要求唐德宗李适重罚这些奸臣们。
  谁成想奸相卢杞立马向唐德宗李适提议,如今局势大好,应该一鼓作气让李怀光直接反攻长安,夺回首都。
  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入城觐见这种事上, 因为李怀光有功, 但凡面圣, 唐德宗李适肯定得设宴赏赐, 如此太耽误时间。】
  *
  蜀
  “这奸相明显的不想让李怀光面圣,唐德宗李适不会看不出来吧?”阿斗急的, 他觉得唐德宗李适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总该看轻奸相的真面目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