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特别大将郭子仪远离长安,掉到前线,如此让唐代宗李豫失去后援。
  作为喜欢猜疑的唐代宗李豫,怎会不忌惮元载。
  *
  唐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在想若是自己面临安史之乱的局面该如何解决。
  以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若要击退外敌,就必须重用武将。
  为了制衡武将,便要用文官抗衡。
  但一旦重用文官,为了防止他们结党营私,势必要用宦官制衡。
  但是又不能让宦官专政,必须制约官宦的权利,那又回到了外戚。
  而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朝堂必须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国库必须充盈。
  而对于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而言,第一步便做不道。
  面对这种局势的大唐,还不如推翻了重新打天下来的容易。
  问题是,唐太宗李世民本人有带兵打天下的本事,但是后世帝王却不是人人有这样本事。
  【大将郭子仪原本驻守河中,可以兼顾都城长安的防御以及边境防守。
  但是一旦调往邠州,则兼顾不了内地事物,且郭子仪驻守河中还能制衡各个藩镇。
  因此元载此举,不论他到底有没有觊觎军权,终究是触碰到唐代宗李豫的底线。
  除此之外,目前也有这么一种说法元载之死和他站队有关,他是太子一派。】
  【好了,今天的时间不早了,咱们明天继续聊唐代宗的削藩之举,休养生息后,唐代宗李豫赢来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314章
  神迹忽然从唐代宗李豫的面前消失, 唐代宗李豫郑重其事的来到神迹方才消失的叩拜神迹。
  不想唐代宗李豫这一叩拜,直接打开了直播间的回放,因为唐朝最近看直播的帝王很多,因此唐朝得了不少积分, 可以观看之前的直播。
  “天佑大唐, 李豫定当仔细参透。”李豫再次行大礼。
  因为李豫是半路才进的直播间, 很多直播内容他是没赶上的。
  见到那么多往期的直播, 李豫丝毫没有犹豫的选了和大唐相关直播。
  看往期直播,李豫又知晓了很多未来之事, 并受益匪浅。
  神迹看问题角度让他开拓了思路,他忽然受到了启发。
  “结束安史之乱只是开始。”唐代宗李豫喃喃道。
  从神迹所述中,他得知藩镇割据是大唐灭亡的主要原因,而藩镇割据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武将们功高盖主,君主却一事无成。
  还有造反的那些武将出尔反尔, 趁着大唐外敌当前, 他们拥兵自重于朝堂于不顾。
  总结一下,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没有号召力, 但是偏偏吐蕃外族虎视眈眈,要平定就必须依附于武将, 而用文臣制衡武将, 必定又激发文臣武将的矛盾。
  最后矛盾激化, 背锅的就是当朝皇帝, 若重用宦官, 文臣武将则一同不满,但是他们不满的同时, 又不忠心。
  怎么看,安史之乱后大唐已经进入到了恶性循环, 若想延长国祚,只能是朝堂和藩镇妥协,藩镇之间再互相制衡,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
  唐代宗的思绪定格在神迹的一句话上,“若当政的是李倓。”
  是呀,大唐缺的是有武力的君王,而不是自己这样只懂权衡势力的君王。
  但是他的皇弟已死,天下哪里去找第二个李倓呢…去哪里找呢?
  想到这,唐代宗李豫忽然僵住,既然找不到那自己可不可以成为李倓!
  唐代宗李豫忽然想到了破局之法,既然解决不了藩镇,那自己就成为最大的藩镇!
  御驾亲征!!!
  与其担心武将功高盖主,不如自己成为最有功劳的武将!
  倘若自己不幸遇难,那也是为大唐牺牲的帝王!总算为朝堂赢得了面子。
  唐代宗继续李豫可不是一时兴起,就在第二天他宣布自己御驾亲征,并让太子监国,大将郭子仪为顾命大臣。
  *
  唐殿
  “陛下三思,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劝阻,但是李豫去意已决。
  “大唐危难之际,朕作为一国之君如何能坐视不理,当年太宗能打下天下,朕如何不能效仿太宗!”李豫把唐太宗李世民都搬了出来。
  其实按照历史,此次唐代宗是让太子李适挂名出征,但只是挂名而已,功劳还是仆固怀恩。
  此次唐代宗李豫改变了计划,不先收复长安,直捣史朝义老巢。
  唐代宗李豫此次的目的就是兼并河北的叛军,自己做最大的藩镇。
  面对无解的局面,只能釜底抽薪。
  唐代宗李豫清楚,朝堂面临最大的困境是无法安排河北的十多万叛军,只能将投降的将领封为节度使,以恩惠防止内乱再次发生。
  但如今看来,再大的恩惠也没用,就得把他们打服!
  众臣看着唐代宗李豫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不知该如何劝解。
  实事求是,若皇帝真御驾亲征,的确会鼓舞士气,但是风险太大,朝堂又不是无将臣可用。
  *
  唐内殿
  “父皇,孩儿愿意带兵出征!”太子李适听自家父皇要出征,风风火火的来劝。
  国不能一日无君,他愿意替父出征。
  “你好好监国。”唐代宗李豫拉着李适的手,一副交代后世的模样。
  不知道为何,自打看了神迹后,唐代宗李豫仿佛过完了一辈子,上天既然给了他机会,他定要放手一搏。
  “郭子仪是可信之臣,若朕回不来,你定要仰仗他。”李豫开始交代后事。
  “还有李泌也是有大才之臣,你日后当重用。”李豫脑中思索着神迹提及的忠义之臣。
  “父皇,您不能去,国不可一日无君。”李适被他家父皇这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给吓着了,他觉的他家父皇好似一心求死。
  “若朕回不了,藩镇将是朝堂最大的隐患,但是外敌当前,你不可轻举妄动。”李豫继续道,努力的交代后事。
  “还有宦官,虽可为皇权所用,但终是靠不住,为父任用李辅国还有程元振等人,乃是因为忌惮众臣,无奈之举。”
  “郭子仪和李泌可用,大臣刘晏亦是能臣。”李豫再三强调。
  “还有务必加强中央禁军,且禁军之权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抗衡藩镇的关键。”李豫一脸严肃的看向太子李适。
  “恢复朝堂经济,没银子什么都干不了,但不可釜底抽薪,若百姓怨声哀悼,全部投奔藩镇,朝堂更无威信可言。”李豫道。
  李适急的眼眶都红了,他不明白他家父皇好端端的怎么交代后事。
  “你的性子急,但是作为帝王可急不得,记住,你下的每个决定都关乎大唐的存亡。”李豫继续叮嘱。
  李豫不知李适继位后表现如何,因此对太子李适越发担忧。
  李豫了解李适的性子,年少易冲动,但是好在知错能改。
  “若大唐还无力削藩,你便养精蓄锐,为后世皇帝做好铺垫。”李豫说的嗓子都哑了。
  “父皇,你为何非要出征。”李适问。
  “为了大唐。”李豫干脆利落道。
  李豫见过最繁华的大唐,也见过最落魄的大唐。
  没人比李豫更加心痛,没见过光明的人不知黑暗有多痛苦。
  如今上天给他预示,他如何也要放手一搏!
  “听为父的话。”李豫紧紧握住太子李适的手,“朕若回不来,你好好守住大唐江山!”
  “父皇!”李适再也忍不住,直接哭了出来,有种生离死别之感。
  而唐代宗李豫也红了眼眶,父子二人抱成一团。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咱们一起来看看唐代宗李豫平定藩镇之乱的最后机会】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武周武则天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唐代宗李豫进入直播间】
  【季汉刘禅进入直播间】
  乐瑶又准时的出现了,她的大柠檬特效正好落在太子李适跟前,直接打破了生离死别的场面。
  李豫见到神迹亦激动起来,他没想到自己临出征之前还能再见神迹。
  李豫拉着太子李适一起,“快,和为父一起叩拜神迹。”
  李适!!!神迹!!!
  第315章
  李适倒也听话, 李豫让他跪下他便马上跪下,他之前在书简中看过神迹之说,不想竟是真的。
  难道自家父皇是得神迹指点才非要御驾亲征?
  【随着唐代宗李豫休养生息,加上朝堂几次大败了吐蕃, 朝堂的威信逐渐回笼。
  正因如此, 节度使手下的亲兵们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们既不想与朝堂为敌也不想回归朝堂。
  但凡节度使怠慢他们, 他们便开始不安分的造反,大的藩镇节度使还能镇压, 小的节度使就比较头疼,所以说土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