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唐太宗,唐
  大殿之下,群臣一同观看神迹,脸上的表情都十分凝重。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盛世如大唐,竟然会衰败到如此地步。
  藩镇割据,不服朝堂管束 ,大唐的忠臣们都哪里去了,这是他们的大唐,盛世大唐啊!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也一脸凝重的看向神迹,一股压抑浮现心头。
  他们兄弟二人同时把自己代入唐代宗李豫的境地,没觉的李豫昏庸,反而能感受到他的无可奈何。
  手下都是手握重权的大臣,只有中央朝堂是最羸弱的,他该怎么办,他又能这么办。
  【仆固怀恩给列举罪过。
  当初同罗部落叛乱,自己为先帝平定同罗之乱,这是第一桩罪。
  自己的的儿子仆固玢被敌军同罗所俘,趁机逃了回来,自己将其斩首以严肃军纪,这是第二桩罪。
  自己的女儿远嫁外族,为国家和亲安抚敌寇,这是第三桩罪。
  自己和儿子仆固玚,不顾身家性命为国效力,这是第四桩罪。
  河北诸将刚刚平定,自己为了安抚他们,才让他们官复原职,这是第五桩罪。
  自己劝回纥前来帮助朝堂平叛,叛乱被平定以后又送他们回去,这是第六宗罪。
  自己有六大罪过,有什么好辩解的,臣的确是罪该万死!!】
  *
  蜀
  “这哪里是罪过,明明是他对唐朝的功劳,这是在骂唐代宗李豫忘恩负义么?”阿斗都听出来了。
  但是他却不知该怎么评价仆固怀恩,从仆固怀恩的行为来看,他的确是忠臣。
  对于这样的忠臣,作为君主该是全心全意的信任他才对。
  阿斗别的不会,但是特别信任手下的大臣们,特别是他家相父。
  “既然是如此忠臣,为何会造反呢?”阿斗挠头,这点他最不理解,若是真正的忠臣是如何不会造反的。
  “说到底,还是自己有私心。”阿斗道。
  阿斗身边真的有太多忠臣,因此阿斗深知真正的忠臣到底是什么样子。
  他们绝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而背叛朝堂。
  【列举完自己的六项罪过后,仆固怀恩继续诉说着自己的冤屈。
  他说‘’大将来瑱被杀,但是朝廷却不说明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天下忠义之臣自然会心生害怕,臣也想入朝,但是害怕遭到来瑱一样的事,其他节度使亦是担忧,因此才不入朝进谏。”
  从仆固怀恩这番阐述中,咱们能看出朝堂和节度使之间的信任全然不在,唐代宗李豫削藩之政实行的并不顺利。】
  *
  武周
  听着仆固怀恩的辩解,太子李旦只觉的心口发闷,大将来瑱为什么死他自己心里不清楚么?!
  若不是他有意藩镇割据,不服朝堂管束,他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李旦约想越气,越觉的这些大臣们不知好歹,心中根本就没李唐天下,只有自己的利益罢了。
  想到这,李旦半分不想去面对这群虚假之人。
  李隆基倒很淡定,别看他年纪小,但是早就看透了这些大臣的嘴脸,忠臣又有几人呢。
  “三郎,可是觉的天下无忠臣。”武则天似是能看透李隆基的心思一般。
  在武则天面前,李隆基也不敢耍心机,“孙儿是如此觉得,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罢了。”
  “那你觉的大唐臣子尚且如此,外族大臣心中就能有李唐天下么?”武则天问。
  这一问,倒是把李隆基给再次问住了。
  【仆固怀恩又言,“臣前后两次进谏说太监骆奉仙是奸臣,所陈述的都是事实,但是陛下仍旧对他信任有加,没对他做任何处罚。”
  这是在说唐代宗李豫重用宦官,这点的确是事实,不管唐代宗李豫为何重用宦官,他的确是重用了宦官。
  随后仆固怀恩又指责唐代宗李豫所有大事只找宦官程元振商量,而不交给宰相处理。
  并且还扣留节度使派到朝堂的使者,这让大家怎么想!】
  乐瑶叙述的语调不断拔高,显示出仆固怀恩的激动。
  *
  宋
  “不管怎么说,唐代宗李豫的确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人无完人。”赵匡美开始向着唐代宗李豫说话。
  毕竟唐代宗李豫面对是安史之乱后的烂摊子,手中的确没多少人可用,用宦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接下来,仆固怀恩又指责唐代宗李豫,他说“朔方大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又是陛下之前的旧部,但是陛下却没有给他们优待。
  并且还还听信小人之言,郭子仪之前受到了猜疑,如今又轮到臣遭到了猜忌!!这基本就是指责唐代宗李豫过河拆桥了。】
  *
  宋
  “怪不得仆固怀恩骂完后不久就造反了,这分明是和唐代宗李豫撕破脸了,别说对面是皇帝,就是平头百姓这么骂也得打起来。”赵匡美不由吐槽。
  唐代宗李豫毕竟不是唐太宗李世民,且唐代宗手中的大唐也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唐。
  更重要的一点,仆固怀恩是手握兵权的对大唐有威胁的大臣。
  *
  唐睿宗,唐
  听仆固怀恩竟然如此“破口大骂”,唐睿宗李旦的脸色变越发难看。
  这分明就是要造反的前兆,还摆什么大义!
  果真,作为君主的思想和普通百姓就是不一样,若以普通百姓的视角,仆固怀恩不过是被冤枉后的气恼,是让人同情的对象。
  【最后,仆固怀恩又言,“要是唐代宗李豫如果不采纳他的建议,还是我行我素,那么自己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来!”
  这话就是赤果果的威胁了,当然最后他还是留了缓和余地,他说等他去绛州边巡之际,朝堂再派人到绛州来,到时候他在进京面圣】
  *
  唐太宗,唐
  听后世大臣仆固怀恩之言,众臣倒没对他的直言不讳有多惊讶,毕竟他们陛下本就广开论,身为臣子的他们在政事上畅所欲言已为常态。
  众臣惊讶的是仆固怀恩言辞中对后朝圣人的威胁与安排,这是要反么?
  李志被仆固怀恩的发言若震惊,好一个“忠臣”呀。
  第309章
  【收到这样的上书, 身为皇帝的唐代宗李豫自然会气恼,但是他并未对仆固怀恩做什么。
  毕竟仆固怀恩与回纥关系匪浅,且他又与辛云京有隙,辛云京的诬陷不能作为仆固怀恩造反的依据。
  虽然唐代宗李豫没相信辛云京, 但心底还是对仆固怀恩有所怀疑忌惮。】
  *
  唐太宗, 唐殿
  听唐代宗李豫没有意气用事, 反倒是情绪稳定, 李承乾觉得自愧不如。
  虽然这几年李承乾在大事面前表现很出色,但他总觉得自己情绪还是没那么稳定。
  可能是越关注什么就越在意什么, 李承乾就特别关注自己情绪。
  【于是唐代宗李豫派黄门侍郎裴遵庆去汾州慰问仆固怀恩,当然慰问的同时也有试探仆固怀恩的意思。
  仆固怀恩看到裴遵庆便委屈的大哭,大臣裴遵庆告诉仆固怀恩陛下还是优待他的,让他进朝面圣,仆固怀恩答应了。
  但是仆固怀恩身边的副将却劝说仆固怀恩不要入朝面圣, 大将来瑱就是下场。
  于是仆固怀恩反悔, 以怕朝中人陷害他不入朝面圣, 但是答应让自己的儿子面圣。】
  *
  宋
  “本来还没什么, 仆固怀恩这一不去,更像是做贼心虚, 唐代宗李豫不得怀疑死。”赵匡美吐槽道。
  一旁的赵德芳点点头, 他觉的此时的仆固怀恩其实已经有心造反。
  *
  武周
  武则天看向李旦, “太子, 你觉的仆固怀恩到底是忠臣还是佞臣。”
  李旦紧皱眉头, 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之前的确对大唐有功, 后面的那些行径也多多少少是被逼迫的。
  “若他造反成功,大唐被灭, 你觉的他忠臣还是佞臣。”武则天又加了一个前提。
  这次李旦没有犹豫的选择了佞臣。
  “他为何会成为佞臣。”武则天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仔细想了想,“因为他手握兵权,有能力反抗朝堂。”
  若仆固怀恩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大臣,他怎么会生出造反之心,说白了还是朝堂给予他太多权利。
  武则天点点头,“而朝堂为何之前会给他那么多权利。”
  “因为他对大唐有功,是众人眼中的功臣。”李隆基回道。
  “那为何如此忠臣会变成佞臣。”武则天继续问。
  李隆基的表情愈发凝重,“因为朝堂给他的权利过多。”
  武则天嗯了一声,继续看向神迹。
  【最终仆固怀恩并没有跟随裴遵庆回长安。
  不久之后前往回纥御史大夫王翊从回纥返回大唐,根据《旧唐书》之说,仆固怀恩害怕自己与回纥联系的事情被朝堂知晓,于是扣押了御史大夫王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