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但对于外来侵犯,他又是强硬一派,提议与安南开战,提议与蒙古一战收复河套之地。】
  “二哥,你怎么不吱声了?”朱高燧难得见他二哥如此安静。
  “神迹说的对,人的好坏无法一概而论。”朱高煦满脸纠结,他不好评价这个夏言是好是坏。
  你说他好吧,他闭关锁国要穷死大明。
  你说他坏吧,他还坚持打外族。
  【朱棣】:内政尚可,外政无能。
  朱棣给出最中肯的评价,勉强算个庸臣。
  【到嘉靖十八年,咱们能看出他们君臣二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转折点就在嘉靖二十年。
  嘉靖二十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咱们一件一件说。
  第一件大事,武定侯郭勋之死。
  武定侯郭勋是大明开国功臣郭英的六世孙,在大礼仪之争中站在朱厚熜一方。
  郭勋在正德年间还立有军功,并且在正德年间他就是站在朱厚照一边,可以说他是皇权的支持者。
  而到了嘉靖时期,郭勋更是利用大礼仪事件成为了头号功臣。】
  朱厚照又默默的记下郭勋的名字,可用之人自然越多越好。
  【站在皇权一边,自然就站在文臣集团的对立面,虽然郭勋之前和文臣集团的关系不错,但彻底站队后,立场不同情义不在。
  何况,作为郭勋手中还掌握着部分京城兵权。
  郭勋和文臣集团第一次交手是“李福达案“,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大案子。
  李福达是正德年造反之徒,嘉靖五年,一名叫做薛良的人举报太原卫指挥使张寅就是李福达。
  此案开审后,很快就证明了张寅并不是李福达,此乃一桩诬告案。
  但张寅的儿子并不知案子已结,他去找郭勋求张勋救他的父亲。
  万万没想到郭勋一插手,这事竟然翻案了,案子重新审理张寅被认定为李福达。
  从而替张寅说话的郭勋被拉下水,众臣参本,认为郭勋和造反之人有所勾结。】
  *
  宋
  “文臣集团的正直品格哪去了?”赵匡美阴阳怪气,“如此手段,怎配做读书人。”
  【文官集团本想通过这个案子扳倒郭勋,万万没想到郭勋没有扳倒,倒霉的确是他们自己。
  嘉靖帝朱厚熜下场参与案件审理,最后证明张寅并不是李福达。
  而审理案子的官员一律被革职处罚,给礼仪派文官集团重创。
  但后来,武定侯郭勋的确有点飘了,朱厚熜下令让他清军役,但他没有立马领命。
  此时有言官上书说郭勋和张延龄有勾结。】
  提到张延龄,朱佑樘的脸色就不好看。
  虽然他已经把张延龄处死,但想到张家仗着自己胡作非为,朱佑樘恨不得把他再弄死一次。
  【别的朱厚熜都可以忍,但他不能忍郭勋和张延龄有勾结。
  于是朱厚熜把郭勋先抓进大牢,随后以夏言为守的文官集团开始列举郭勋的罪过。
  毕竟郭勋有功,朱厚熜并不想真对他如何,就像他之前几次罢免几次又任用张熜一般。
  朱厚熜的目的就是敲打他们,让他们知道权利是谁给的,朱厚熜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绝对忠诚。
  面对文臣的折子,朱厚熜看也不看,并且还让除去郭勋的枷锁,并再三叮嘱不可用刑。
  明摆着就是让郭勋反省反省,而且对大臣复审郭勋的这个提议,继续留中不发。
  到这,相比大家都能看出朱厚熜对郭勋的态度,但朱厚熜如此维护的郭勋,竟然死在了大牢里。】
  第199章
  朱佑樘已经见怪不怪, 他们连皇帝都敢杀何况一个大臣。
  “爹,你为何不惊讶?”朱厚照看他爹不惊讶,他倒是惊讶了,若是以前他爹定破口骂。
  “他们敢放火烧那小畜生, 敢下药害为父, 如今他们只杀了一个有罪的大臣, 为父为何要惊讶。”朱佑樘叹气。
  人一旦没了底线, 读书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洗白自己。
  原本朱佑樘眼中的大明是太平盛世,如今朱佑樘彻底明白, 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是存在于纸面的太平盛世罢了。
  阴谋交织的“太平盛世”。
  “都是为父的错,若为父当年不放纵他们,他们怎敢如此藐视皇权。”朱佑樘又开始自责。
  朱厚照安慰他爹,“爹,您虽助纣为虐, 但罪魁祸首是土木堡之变。”
  朱厚照的安慰瞬间扎了老父亲的心, 助纣为孽……特别贴切……
  “儿子, 为父想南巡。”朱佑樘一辈子没走出京城, 他知道南方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爹,现在还不是时候, 南方的水太深, 咱们得做好完全准备。”朱厚照不同意, “儿子不想马上继承皇位。”
  朱佑樘…
  “爹也不一定会死吧?”朱佑樘底气明显不足。
  “您是不怕水还是不怕火?”朱厚照问。
  朱佑樘长叹一口气, “为父有朝一日定要南巡, 哪怕死在路上。”
  朱佑樘打算好好培养朱厚照,等着朱厚照能独当一面他就去南巡, 哪怕豁上去这条老命他也要看看南方贵绅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向自负的朱厚熜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大活人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死了。
  郭勋的死代表着文官集团对皇权的挑战, 郭勋在朱厚熜心中算的上开国元·勋,朱厚熜可以让他死,但别人不能。
  以夏言为首的文官集团算是惹怒了朱厚熜,生杀大权都可以越过皇帝,有朝一日是不是朝堂大权也可越过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气恼,他下令将相关狱卒众罚,杀鸡给猴看。
  但这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朱厚熜没有再继续调查,因为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紧张的音乐响起,直播间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朱佑樘皱起眉头,又发生了什么事?
  朱厚照算是发现了,他这个堂弟比自己命运多舛,经历的事情当真不少。
  【郭勋是正德二十一年十月九日死在大牢中,正德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就发生了著名的“红绳案”。
  嘉靖帝朱厚熜差点被宫女联手勒死,史称“壬寅宫变”。】
  *
  宋
  被宫女勒死!!
  “我忽然有点理解为何朱厚照那小子搬出去住豹房了,有皇帝他们是真杀。”赵匡美吐槽。
  “要是这些大臣托生在咱们宋朝就好,把那几个怂玩意给杀了,留在史册上丢人。”赵匡美的刀子嘴又上线了。
  赵匡胤……
  【壬寅宫变的起因是嘉靖帝朱厚熜迷信道教,想要长生。
  朱厚熜为了长生开始修仙炼丹,丹药的引子之一便是女子的经血,被选中的女子不但要吃药促经血,还被要求只能喝水吃桑叶。
  如此逼的那些女子没有活路,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她们决心杀死嘉靖帝朱厚熜。
  讲真,壬寅宫变实属朱厚熜活该,以践踏他人为代价让自己长生差点让自己早早托生。
  不知古代这些君主怎么想的,动不动就想长生,昏君就罢了连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也如此。
  要修仙就自己不吃不喝的修仙去,为何要折腾无辜的人!】
  再次被点名的秦始皇嬴政,嬴政沉默了许久,而后回应神迹所言。
  【秦始皇嬴政】:大业未成。
  如今六国方统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更何况秦始皇嬴政的野心不止如此。
  他不但要一统天下,还有一统海域,争霸西方列国。
  这天下都是秦朝的天下!
  嬴政的眼神出迸发出熊熊烈火。
  但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根本不足以完成这些伟业,于是自己才想要长生。
  汉武帝刘彻点头,他赞同秦始皇嬴政的想法,大业为成,他怎能死!这天下都是大汉帝国的天下!
  【汉武帝刘彻】:可有长生之术?
  汉武帝刘彻问神迹,神迹都出现了,长生之术还会远么。
  【人世间怎有长生,那些江湖方士、道士神人,若他们当真有本事长生还会告诉外人?不早就羽化升仙了?
  与其求长生,不如多运动运动,健康饮食,活个七八十岁,总比虚无缥缈的长生靠谱的多。】
  拒绝迷信!
  没有长生!
  天幕上出现金闪闪的大字。
  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嬴政看向神迹,不知心里想什么。
  【话题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
  或许是嘉靖帝朱厚熜命不该绝,这十六个宫女慌乱中绳子被打了死结,没把他勒死。
  朱厚熜被太医救了回来,再一次去鬼门关走了一趟回来了。
  随后行刺的宫女全部处死,后宫嫔妃也连带遭殃,对于此次行刺说法众多,但是史册上却没有明确到底为何。】
  “被太医院救了回来?”朱佑樘不敢置信,明朝的太医院还会救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