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国不能一日无君,面对嘉靖帝朱厚熜的强硬,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们竟然妥协了。
  走大明门就走大明门吧,先哄进宫来再说,于是朱厚熜终于从大明门进入紫禁城。】
  朱佑樘楞了,他万万没想到那群大臣们竟然妥协了,他们竟然妥协了!!!
  “他们怎么妥协了?他们之前可不是这幅嘴脸。”朱佑樘一脸不可思议,他还记得自家儿子要南巡的时候,这些人可是跪在地上拦着不准。
  还有动不动就罢官不干的威胁人,怎么到此等大事就妥协了?欺负他儿子??
  【朱佑樘】:这群大臣欺负吾儿!!
  【只能说这件事上朱厚熜的确占礼,并不是无理取闹,谁让当初杨廷和拟的遗诏是兴献王之子继承皇位,而不是皇太子朱厚熜继承皇位。
  而且国不能一日无君,朱厚熜是握住了明朝大臣的命门。
  但从这一件小事就能看出嘉靖帝的八百个心眼 。
  可以说“皇门”事件,嘉靖帝朱厚熜给了众臣一个下马威,提升了自己的皇权地位,他让众臣知道他是有脾气的,他不是傀儡。】
  “我喜欢这个堂弟。”朱厚照觉得他这个堂弟不错。
  朱佑樘还是不喜欢朱厚熜,小孩子脾气罢了,歪打正着。
  【不过,朱厚熜还是妥协了一下,没有把事情做绝。
  他去祭拜了明武宗灵位,顺便去看了下太后张氏,然后再去太和殿登基,正式为帝。
  从这咱们便能看出嘉靖帝朱厚熜比明武宗朱厚照心眼多。】
  朱佑樘???
  “他哪里比吾儿心眼多??”朱佑樘心里不愿意了,毕竟哪个家长都不爱听别人说自家孩子不好。
  在朱佑樘心里他儿子就是最好的,谁都比不过!
  【就像他去祭拜明武宗灵位,还顺道看了太后张氏。
  在太后张氏看来,朱厚熜既然祭拜了灵位还来看了自己这个母后,自然是默认了以太子之位继承大统。
  而在朱厚熜本身的视角,他只是出于尊重去看他已故堂哥,顺道看了看长辈张太后而已,一切只是礼节而已。】
  *
  宋
  “心眼是不少。”赵匡美改变了原本他对朱厚熜的印象,本以为是个傀儡,没想到是个人精。
  “我怎么有点期待,大明的文官集团遇到这样的小皇帝,谁输谁赢!”赵匡美神采奕奕,大明朝的故事真是太好听了!
  每个皇帝的故事都不重样,每个皇帝的性格都不一样,朱佑樘是个怂货,朱厚照是个叛逆,这个朱厚熜又八百个心眼。
  皇门之争,朱厚熜胜!
  天幕中出现计分牌。
  【咱们继续看嘉靖帝朱厚熜和众臣的第二次大礼仪之争,继位诏书之争。
  大臣们提前帮朱厚熜拟定好了继位诏书,但是朱厚熜看了又不乐意。
  其中诏书中一句话,意思是朱厚熜代替朱厚照祭拜先祖,这里的先祖包括朱佑樘,朱厚熜的意思是祭拜爷爷可以,凭什么祭拜叔叔,他又不是自己的爹!
  于是朱厚熜闹着不举行大典。
  从这咱们就能看出嘉靖帝的政治思想很明确,不继承明孝宗朱佑樘的大统。】
  听到这朱佑樘气的不行,“我用你祭拜?!谁要当你爹!我又不是没儿子。”
  朱厚照,“爹,你还有其他儿子?”
  “我马上给你生个弟弟!”朱佑樘下定决心,生!
  【大臣们又劝了好久,不知此刻的他们有没有后悔选朱厚熜当皇帝。
  不但任性,还任性的有理有据,劝都不好劝。
  按照正常人思想,忽然天降皇位,不该是天大的喜事么,还管什么叫谁爹,谁给皇位就叫谁爹呗!】
  朱高煦点点头,“怎么觉得这小子还有点骨气…”
  虽然不想承认,但那可是皇位呀!
  如今的朱高煦对皇位没什么想法,可当年他对皇位可是相当的执着。
  要是那时候他有个叔给他说,叫我爹我皇位给你,朱高煦还真不好自己会不会跪下叫爸爸。
  【但是在继位诏书这事上,朱厚熜最后妥协了,因为前面还有一句话,“奉皇兄遗诏”。
  既然有遗诏二字为前提,他就勉强妥协,最终继位典礼得已进行。】
  继位诏书之争,众臣胜!
  比分:一比一
  【接着迎来了嘉靖帝朱厚熜和众臣的第三次大礼仪之争,年号之争。】
  “不是,这小子怎么如此矫情,这么能争啊,小家子气。”朱高煦吐槽,他不理解这有什么好争的,叫什么年号不都一样么?!
  朱棣瞪向朱高煦,“如何,若别人给你皇位你可是连爹都不认了!”
  “那不能,儿子谁都可以不认也不能不认爹。”朱高煦一副孝纯儿子模样。
  朱棣转头,不想看朱高煦眼中那清澈的愚蠢。
  “二叔,这小子可不是矫情,这可是一场不流血的权利之争。”朱瞻基一眼就看透了本质,原本以为的傀儡小皇帝竟然是权谋高手。
  *
  汉
  汉武帝刘彻摸索着手指,心道这小子不简单,他不会是在模仿他皇爷爷吧?
  同样的的藩王扶正,同样都是朝中无根基,同样的会抓重点讲道理。
  越比对越像,特别的像。
  *
  弘治年
  “论政治手段,我不如堂弟。”朱厚照甘拜下风。
  朱佑樘????
  “你哪里不如他,为父没看出来!”朱佑樘语气相当笃定,就争些没用的,有本事他就把自己的亲爹加封成太上皇!有本事把太宗从祖庙踢出去!
  第192章
  【起初大臣给嘉靖帝朱厚熜定的年号是“绍治”, 大家是不是觉的有点耳熟,是不是和明孝宗的弘治年号很像。
  而且“绍”这个字还有继承的意思,看的出来众臣是期盼嘉靖帝朱厚熜继承明孝宗朱佑樘,他们最喜欢的仁君。】
  “谁用他继承!”朱佑樘满脸嫌弃。
  朱厚照也不好说他这个堂弟似乎也不想继承。
  【但是嘉靖帝朱厚熜才不要继承明孝宗朱佑樘的大统, 他又不是朱佑樘的儿子。
  最后嘉靖帝朱厚熜强行把年号改嘉靖。】
  继位诏书之争, 嘉靖胜!
  比分:二比一
  【从这三次礼仪之争中, 可看出嘉靖帝朱厚熜的政治敏感度, 知道什么东西绝对不能妥协,三次里, 只妥协了一个不怎么重要的继位诰命。
  但是争的同时又留了一点余地,让众臣觉的也不是不能接受,比如虽然从大明门进,但还是去看了张氏,让杨廷和和张氏产生了一种朱厚熜承认自己是张氏之子的错觉。
  毕竟在朱厚熜登基之前, 作为皇太后的张氏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朱厚照倒很好奇他这个堂弟会如何对他的娘亲张氏, 继子当真会比自己这个亲生儿子孝敬?
  *
  宋
  “哥, 我怎么感觉这小子在一步步试探, 憋着大招。”赵匡美道,“这小子当真一肚子心眼。”
  “但凡这个心眼分给咱们大宋几个, 后世也不至于如此拉跨。”赵匡美感叹。
  “三叔, 咱大宋缺的又不是心眼, 缺的是骨气。”赵德芳叹气, 不知是不是和他三叔一起看神迹看的久了, 赵德芳这小嘴也挺毒。
  赵匡胤……
  【一波三折后,朱厚熜终于登基。
  嘉靖帝朱厚熜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亲生母亲蒋氏接过来。
  众臣们觉的没什么, 毕竟他们帝王才十五岁,把娘亲接到身边是人之常情, 孝字当头,还是一件值得表彰的事。
  但嘉靖帝朱厚熜把自己娘亲接到京城,不仅仅是为了孝道。
  二天后他又下了一道旨意,让大臣们商议商议他娘亲的身份,如今朱厚熜自己是皇帝了,那他的亲生母亲应该是什么身份?】
  “自然是皇太后。”朱高煦想都没想直接道。
  朱棣看都懒的看他这愚蠢的次子。
  “朱厚熜他爹又不是皇帝,他娘怎么可能是皇太后。”朱高燧比朱高煦有点脑子。
  朱高煦点点头,“也是,那叫什么,叔母?可那不是他亲娘么,叫叔母合适么?”
  “大哥,你学问多,你说该叫什么?”朱高煦问朱高炽。
  朱高炽眉头微皱,“得看谁输谁赢。”
  “大哥,你觉的谁输谁赢?”朱高燧问,朱高燧觉的他大哥心眼子多。
  朱高炽摇头,“不知。”
  *
  弘治年
  “还能是什么身份,自然是叔母。”朱佑樘道,兴献王又没做皇帝,他的妻妾还能成皇太后?
  “爹,我觉的不一定,宋朝又不是没先例。”朱厚照觉的他这个表弟憋着招干大事。
  “不可能,为父了解那些臣子,他们不可能加封兴献王为帝,不合规矩。”朱佑樘一口否定。
  【在立朱厚熜为帝前,大臣杨廷和就想好了兴献王的名分,朱厚熜是继承明孝宗朱佑樘的大统,那兴献王便只是个王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