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但是最为垄断行业,盐是很重要的,他们仗着自己的身份,倒卖皇盐,谋取暴利,如此行径直接让大明的盐政体系崩溃。】
  “混账!”朱棣上次生气还是在听朱叫门时,如此放任外戚,那个畜生怎配“明君”之名!
  是不是后朝大清故意恶心他们大明,把昏君写成明君,明君反倒成了昏君。
  *
  宋
  “我今个算是长见识了,这样的帝王都能撑上中兴之主,还不如那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败家子。”赵匡美是发现了,不能比烂啊。
  “正常,对那些文臣如此好,还不得往死里夸。”赵德芳道。
  他过几天就要去出征了,没想到出征之前还有神迹可以看。
  并且又赶上了昏君,他最喜欢骂昏君。
  “真是手上一直笔,颠倒黑白不是事。”赵匡美觉的给文人的权利真是太大了,单凭着他们个人喜好就可以颠倒是非。
  什么弘治中兴,应该是成化中兴才是 ,这是儿子抢了老子的功绩啊!
  【张家兄弟如此胡作非为,把皇家的土地税收还有盐税全部归到自己的口袋,张家是富了,但是国库却空了。
  还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大量的百姓无家可归,成为流民 。
  不但张家兄弟如此,其他的皇亲国戚也好不到哪去,像是朱佑樘的奶奶周太后的弟弟和张皇后的弟弟因为强京城的地盘,从而大大出手。
  而手心手背都是肉,朱佑樘又把大事化小,当然最后还是偏向了丈母娘家。】
  【路人甲】:明孝宗朱佑樘就差把自己的皇位给自己的小舅子了。
  【说起皇位,咱们再插一则故事,从这故事里也能看出明孝宗朱佑樘对他两个小舅子是多纵容。
  这两个小畜生趁着朱佑樘如厕的时候,偷带皇冠,太监何鼎看见后呵斥二人。
  这本就是张皇后两个弟弟的错,但是张皇后却不依不饶,说是太监欺负到他们头上,没有办法,自己的老婆自己宠,朱佑樘只是把太监何鼎打入大牢,处死。
  只要没有人看见,他的小舅子们就算没做过越矩之事。】
  “干脆直接把皇位让给他小舅子吧,也让他老丈人家做做皇位,把好女婿当到底呀。”赵匡美讽刺。
  真离了大谱了。
  “哥,后世对明君的标准就这么低么?”赵匡美气的。
  赵匡胤不语,他也纳闷,这样也能算的上明君?
  嬴政和李世民已经不想发表任何评论,特别是嬴政,作为直播间的老粉丝,听了那么多昏君。
  只能说,每个昏君何其相似,又是何其不同。
  【说完了明孝宗朱佑樘放纵外戚的事,咱们接着说他对藩王、贵勋的态度。
  之前说过,从明宪宗朱见深起,皇家开了个不好的头。
  到了明孝宗这,虽然他个人节俭,不肯再扩大皇家庄园,但是对藩王们、贵勋却很大方,
  咱们列举几个例子。
  弘治三年,赐瑞安伯王源土地二百余顷。
  弘治四年,赐给太监陆凯兴县土地一百余顷。
  弘治五年,赐顺义郡主土地二十多顷。
  弘治七年,赐衡王土地一百五十余顷。
  ……
  弘治十三年,赐岐王土地六百多顷。
  大家注意了,计量单位是顷而不是公顷,
  这只是举了几个例子,反正从明孝宗朱佑樘登基以来,赐给皇亲国戚,有功之臣不少的土地。
  谁到他面前哭哭穷,朱佑樘就会心软,赐他们点什么。
  所以皇家私有的土地的确没有增加,但是权贵外戚的土地兼并却愈发严重。】
  好人!
  天幕上出现这两个大字,之前讲宋仁宗的时候,这两个大字就出现过。
  没错,乐瑶用的是同一个字体。
  这俩都是好人。
  【路人甲】:再穷只能穷自己,绝对不能穷亲戚,我也想有这样的亲戚。
  明殿集体沉默,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朱见深开了个坏头,朱佑樘发扬光大。
  这么个赐土地发,老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大明王朝还有什么活路?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这句话竟然变成了一句话笑话,哪还有什么皇土,都分出去了。
  “这朱佑樘和宋仁宗那小子什么关系?不会有什么血脉关系吧?”赵匡美越对比他们两人越像。
  为了好名声,不管王朝的死活。
  【接下来咱们继续下一个明孝宗朱佑樘被后世诟病的举措。
  京营占役,什么事京营占役呢,是指皇抽调京师三大营和十二团营的兵力来从事基建项目,比如宫殿、陵墓等。
  京师三大营和十二团营在明太宗时期可是精锐的主力部队,如今却让士兵当劳力,可想而知明朝兵力会如何下降。
  这个弊端还是从朱见深开始的,但是又是朱佑樘发扬光大,从这里咱们还是能看出他们是父子俩。】
  朱祁钰叹了一口气,他得好好的教育太子才行,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起初勤于政务的明孝宗朱佑樘是知道京营占役的弊端。
  因此他一登基就废除了这个政策,所以说前期,明孝宗朱佑樘是有明君风范的。
  可惜他后期迷上了佛道斋醮,大兴寺庙,因此被废除的京营占役再次被启用。
  加上明孝宗朱佑樘又宠爱张皇后,给老丈人修建陵墓、给张家人建立祠堂、给丈母娘建造寝宫,都需要人。
  朱佑樘又舍不得让百姓服役,就让军营中的人来干活。
  因此此事,兵部尚书马文升多次觐见,其他大臣也纷纷觐见,但朱佑樘就是的不听。
  等到了弘治十七年,该建完的建完了朱佑樘终于觉出不对来,可是为时已晚,烂摊子已经留下了。
  此时的京营哪是军队,是施工大队。】
  “真是好的不学,坏的一学就来,他怎么不学他爹去打仗?”朱高煦气的,这父子二人,朱见深不是东西,朱佑樘更不是东西。
  【刚刚说的令一个弊端就是后期的朱佑樘喜欢上了佛道,有点像宋真宗当年的架势,不过一个信道一个信佛。
  朱佑樘这个爱好可是把国库和自己的小金库祸祸的不轻,而且他还给太监权利,可以随意支取自己金库,最后私房钱被人贪墨了都不知。
  只能说,朱佑樘真是一个糊涂的好人。】
  好人!
  这两个大字又出现在天幕上。
  【以上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做的糊涂事,不知大家认为这样的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被过于盛赞的明君?】
  【明孝宗朱佑樘的话题咱们就聊到这里,接下来,有请下一位皇帝登场,威武大将军,朱厚照上场!】
  乐瑶放出体育开幕式的音乐~
  “怎么是大将军?咦?”赵匡美一头雾水,然后又豁然开朗,明白了!他明白了!
  赵匡美猛然转头看向赵匡胤,“哥,这个大将军是不是和你一样,黄袍加身上位的!”
  赵匡胤……
  “不对啊,三叔,你没听他也性朱么?”赵德芳比较仔细 。
  “说不定是巧了,要不就是哪个藩王,之前神迹不也说了,老朱家养猪,后面封了一大堆神武将军么!”
  赵德芳竟然被赵匡美说服了,好似有这么一回事。
  *
  永乐年
  “这是学咱爹,造反了?”朱高煦眼神一亮,反正一听造反,他就会莫名的兴奋。
  “反,反的好呀!赶紧换换基因,朱佑樘那小王八犊子是真不行。”朱高煦一副支持的模样。
  然后就赢来了他爹许久不见的眼刀。
  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
  *
  唐
  “哎呦,这是造反了?”李渊第一反应也是造反,“儿子,为父可不是说你,你可不是造反,我是主动让位。”
  李世民……
  朱祁钰的心里则咯噔一声,他第一反应是朱佑樘是不是绝嗣了。
  也不对,要是绝嗣了,何来造反之说??
  第165章
  在众帝王的疑惑猜测中, 乐瑶又干脆利落的下了直播,天幕再次消失。
  不过众帝王们倒是习惯了来无影去无踪的神迹。
  趁着神迹消失,秦始皇嬴政赶紧处理朝堂政务,神迹在秦出现的频率太高, 嬴政只能加班加点。
  公子扶苏亦熬夜学习, 神迹的出现给他带来很大的刺激, 特别是宋朝和明朝。
  之前公子扶苏不理解他家父皇的“暴政”, 在治国思想上,他多主张“仁”。
  现在这个主张亦然没变, 只是对百姓仁,而不是对那些士大夫们。
  公子扶苏开始思考文臣武将还有官宦的三方的关系,秦朝的官宦和后朝还不一样,他们还不是阉人。
  公子扶苏听神迹说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父皇的确有宏图伟略的帝王, 到底是自己目光短浅, 没思考那么多。
  如今公子扶苏对嬴政是真心佩服, 不管是以臣子还是以儿子的身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