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但刘大夏的确是说过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他是反对下西洋之举。
虽然他的家族后代却成了沿海最大的走私集团,当然后代是后代,先人管不到后代的事情。】
“来人,把航海资料立马抽调。”朱祁钰立马下令,大航海计划,救大明经济的关键!
朱祁钰绝对不会让任何人阻拦。
【总体来看,刘大夏是为官清廉,虽任职兵部,但是他一向主和,能不打就不打。
当年明孝宗朱佑樘也想出征,最后被刘大夏劝阻下。
这就是文官任职武职的弊端,以朱程理学的儒家思想执政,以文治国,能不打就不打。
所以说他是奸臣么?可他的确兢兢业业,为官清廉。说他是忠臣么?但所作所为,却让大明固步自封,且没有解决任何实际性问题。
就像明知道士兵的粮饷被克扣,君臣都知,但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
于谦听此,眉头紧锁,他认为刘大夏为庸臣,这等大臣,不该重用。
虽然于谦是文臣,他的手腕子属于鹰派,他一直主张继续攻打边境,绝不能让瓦剌再死灰复燃。
他这种观点并不被文臣集团所接受,可以说于谦在朝堂中算是一个异类。
【又跑题了,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明孝宗朱佑樘作为明君的优点。
他勤于政事,相比于朱见深不爱上朝,明孝宗朱佑樘真是勤奋的好皇帝。
他开创了“平台召见”,所谓平台召见是指出了早朝和晚朝外,每天还有两次在平台和大臣门商议朝中大事,以免耽误像是灾情那样的大事。
这样的勤劳程度,是明朝皇帝中不曾有的。
虽然朝堂上欣欣向荣,但是大明根本的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不过也没再出什么大的乱子。】
“开这么多会,啥问题没解决?!”朱高煦惊讶,“那他怎么勤奋有什么用。”
“守城之君。”朱高燧道。
“和咱大哥一样的守城之君?”朱高煦这嘴,真是哪个也不放过。
朱高炽被朱高煦怼的无话可说,的确,自己也不是一个好的君王。
*
宋
“的确是那个没主见的宋仁宗有点像 ,大臣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让他不打他就不打,自废武功,这不是第二个大宋么!”赵匡美也不觉的这个明孝宗是好皇帝。
当然,不能说是昏君,应该是庸君。
【第三,他为人特别宽厚,因此被后世很多人夸赞,说明孝宗朱佑樘不仅仅是和好皇帝,更是一个好人。 】
一听到好人这个词,赵匡美他们就起了一身鸡皮,讲真,好人当不了好皇帝。
*
汉
汉武帝刘彻听神迹夸赞后朝皇帝是个好人,直接笑了。
“什么时候能用好人来夸为君者?”刘彻不以为然,“是个好人就去当好人,当什么皇帝。”
“大臣说不打就不打,这皇帝是官员的傀儡不成。”刘彻是看不起这个被神迹盛赞的明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认可明孝宗的所做作为,为君者广开言路是对的,但是得有自己的判断力。
广开言路为了什么,是为了解决民生大计,若什么都没有解决,广开言路有什么用?
【咱们举例来说说明孝宗朱佑樘是怎样的好人。
怼家人的好咱们就不说了,之前也说过他如何对张皇后的家人好。
咱们重点说说他对臣子怎么好,比如有大臣因为滑走路有失仪态,对于臣子失礼他完全不计较,都是小事。
奏章中有错别字他也不在乎,只要能看的懂就好,不必在意细节。
对于晚朝后加班的官员,他不论官职高低,都会贴心的派人执灯送他们回府。
这种大大臣贴心的皇帝的确是难得。】
“他这是在讨好文臣?”朱高煦听着不怎么顺耳,君是君,臣是臣,这样成何体统。
*
汉
“真是一个好人。”汉武帝刘彻的语气带着讽刺,“这样的好人怎么当皇帝了,应该去当普度众生的神仙才对。”
*
秦
嬴政的眉头就没展开过,目前为止,嬴政没看出这个后朝皇帝哪里配的上“中兴”二字。
对臣子好,难道不是对臣子的纵容,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
“傀儡罢了。”嬴政道,他把朱佑樘的竹简上刻了一个“庸字。
【而且他颁布了《问刑条例》,废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关于贪官污吏处死的发令。
要知道朱元璋时期对贪官污吏真是丝毫不手软,但是仁慈的明孝宗朱佑樘觉得刑法太重。
除了十恶之之罪外,其他的的罪都可以花钱保释,向贪污之类的罪,都不至死。】
朱棣听到这直接握紧了拳头,他算知道这孽障为何被文臣推崇为“中兴之主”
又是一个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东西!
【路人甲】:要是我是大明的文官,我也喜欢这样的老板,他要是死了我都得给他哭坟去。
【路人甲】:能贪污的官员还差那点钱么,他们差的是命呀,他们钱多的可以买祖宗十八代的命。
粉丝路人甲上线吐槽,大明的皇帝真厉害,真是集齐各种类型的皇帝。
这个明孝宗朱佑樘简直是第二个宋仁宗,不对,不能这么说,他还不如宋仁宗,其他大宋不穷。
【而且明孝宗朱佑樘还特别的节俭。
咱们举个例子,身为帝王,他的衣服应该都用细绒织成,但是朱佑樘觉得这样不节俭。
于是他下令,把自己的衣服改成普通锦锻衣服就好。】
【路人甲】:省小钱,花大钱,真是节俭的好皇帝呀。
【但是目前有一种言论,说是明孝宗朱佑樘是被过誉的“明君”。
咱们接下来分析分析,明孝宗朱佑樘到底是真明君,还是过誉的明君。】
第164章
【首先, 是明孝宗朱佑樘对他挚爱张皇后一家人的纵容,对自己节俭,但是对老婆一家是绝对的大方。
可以说放眼整个明朝,外戚被宠到这个地步, 张家绝对是第一。
和张家相比, 万贵妃娘家真是小巫见大巫。】
“还能怎么宠, 不是把前夫都封了官了?”朱高煦想不出来这个庸君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汉武帝刘彻】:难道他想提拔外戚, 稳固政权?
一听到外戚这个词,汉武帝刘彻不由多想。
【这倒没有, 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家人是不带任何功利心的纵容。
咱具体说说纵容倒什么地步,张鹤龄被封为寿宁侯,而张延龄因为可以继承他爹的爵位,因此没有封侯。
除了给张皇后全家封侯之外,还赐给他们土地千顷, 但是他们还不知足, 仗着皇权他们竟然强占民田, 疯狂的兼并土地, 弄的百姓民不聊生。
朝堂官员弹劾张家兄弟,别的意见朱佑樘都听, 但是事关他的小舅子, 朱佑樘的态度十分强硬, 他对众臣子说, 自己就这么几个亲戚不准再说他们。
没办法,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这个混账东西!”朱祁钰气恼,这样人竟然还被封为一代明君?
由着外戚胡闹, 他知不知自己还是个皇帝,不光是那两个畜生的姐夫?!
朱祁下定决心, 定不能让这样的人为大明皇帝,神迹说过太子有十多个儿子,什么立长不立幼,择优而录。
要不直接蝴蝶了这个不争气的孙子。
其实历史的轨迹已然改变,如今的朱见深稳坐太子之位,朱祁钰全心全意的培养朱见深。
如此环境下长大的朱见深十分自信,也很有安全感,自然也不会迷恋上比他大十几岁的万氏。
确切的说,万氏也没有机会接触到朱见深。
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朱祁钰已经把宫中所有姓万的宫女遣散出宫,让她们可以自由婚配。
这是对她们莫大的恩惠,也算对万氏的补偿,毕竟她在痛苦的岁月陪伴着朱见深。
【后来户部官员李梦阳不畏强权,弹劾张家,大胆揭发了张家的罪行,夺百姓土地,强抢民女,打着皇家名号胡作非为。
作为扶弟魔的张皇后自然向着弟弟,于是在明孝宗朱佑樘面前哭闹,要明明宪宗朱佑樘杀了李梦阳。
爱妻如命的朱佑樘下旨把李梦阳打入大牢 ,但是他心里也是知道自己老丈人家做的不对。
但是为了维护只能出此下策,后来他还是把人给放了。】
“咱们老朱家,是不是就喜欢这种恶毒无脑的女人?”朱高煦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
【张家兄弟的恶行不止以上所述,除了占田兼并土地,他们还涉足商业。
明孝宗赏赐他们二人上百间铺子,但是他们压根不好好经营,根本不讲究诚信,不但强买强卖,还欺诈银两,甚至闹出人命。
除了土地和商业外,他们还插手了盐业,众所周知盐业为皇家垄断,虽然明朝的盐税收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