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是她在给他机会!
他撑着坐起来,揽住她的肩,愧疚道:“太太搬去真元山的第二个月就没了,遵她的意思,要瞒着你。对不起!巧善,对不起!”
她早有猜测,仰头望着账顶的宝相花纹样,长叹一声,像是怕惊动了谁,只轻声问:“我们走了有多久?好像就在昨日,又好像过了许多年。”
“没走多久,你别难过,等天下太平了,我们就回去看看。家康留在那伺候,马神医配了些安神的药,家康说太太去得很安详。她临终有遗言,说你聪明伶俐又有胆识,再没有不放心的。还有,出于做母亲的私心,她想请你在方便的时候,照看赵明和周芸三分。若不能,也不用自责,那都是他们的命,千万不要以身涉险,为别人的错委屈自己。”
“好!”她伏在他肩上闷声哭了一会,又抬起头,对着那纹样再应一次,“好!我记住了。”
每一回捎来的信,都是三封,她看信时就有不安。
这十二封信,太太撑着病体,是如何艰难写下的?
她明白太太的苦心,不光怕她难过,还怕因此困住了她的脚步,才要瞒着。她也明白他的意思,小英离开后,她痛了这么多年,还是难放下。
可明白归明白,遗憾和难受还是在,怨也有。
他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安慰:“遵她的意思,就葬在真元山的无变崖下,家康没跟着来,是留在那边守墓。太太和那方真人说好了,她的遗物,留给殿里修缮用,换赵明有个住处。我们再每年供奉六十两,管着他吃喝,逢五逢十有小道士去周芸那送米面粮油菜,直到她再嫁。你也不用担心她,有个丫头不肯走,一直跟着。八珍房那陈婆子赎身之后不愿意回京,也在那落脚,正好结个伴,彼此照应。”
她不肯回应,只怕是介意没有按制守孝。
他深吸气,抓紧解释:“太太说她早就随了太上老君,必须斩断红尘,因此赵明也只能称她道号,不得守制,否则要连累她飞升不了。”
她吸了吸鼻子,哽咽着说:“从今往后,不许再瞒我!我已成年,处世为人,都能自己做主。”
唉!
“是我错了!牌位供在东厢家安那屋子里,香火没断过,我陪你去拜。”
怪不得时常往那屋里钻。
她摇头,哑着嗓子说:“你歇着吧,我过去看看。”
睡不着,酒劲早就散没了,只剩一身的汗。
他翻身起来,提两桶冷水到耳房,从头洗到脚,把衣衫连同铺盖一块换了,躺下来自省:要不是怕耽误成亲,他会瞒得这么严实吗?
不好说。
他到底是怎么了?
明明知道她很了不得,却总是不经意将她看作当年的样子。
他还没想好心事,她已经回来了,仍旧坐在床边。
“你早点写信去定江,叫家康只管做自己的事去,不用留在那守着,太太不是那样的人。人间羁绊太多,对她没好处。”
“好。”
“他赎了身,就该自自在在,不用……”
他顺口答:“他和没被你点醒前的我一样,是株没根的草,离了主子,就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由着他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不会强押他,等他想明白了,随时能走。给他攒些钱,成家立业,都够。”
她说家康,还有别的意思,见他说到了“一样”,就握了他的手,语挚情长道:“家禾,忘了从前吧!我们早就是自由身了,自己当家做主,不用再矮人一截。就当真是户籍上的赵氏子弟,赵业,名家禾,年二十一,娶妻王氏,名巧善,将来……至少一儿一女吧。我知道你想活得风风光光,一雪前耻,让那些瞧不起你的人,伤害过你的人懊悔。我不会阻拦,可是这辈子还很长,你不用那么急躁,不用跟着别人学这个那个做派,也不用怕这怕那。我们是夫妻,是至亲的家人,凡事好商量,我不是监察御史,不会盯着错缝大做文章。”
他是在较劲吗?
是,一跟行事不够光明磊落的自己较劲,二跟他羡慕又嫉妒的褚颀暗暗较劲。
他输了太多,这些日子把自己逼得快要发疯了,恍恍惚惚问:“那位褚大人,你怎么看?”
“是个好人,怎么了?”
“他身手很不错,又精通兵法,我不定能打过。”
“是友非敌,要打过他做什么?家禾,是他得罪你了吗?你说出来,我们一块想想办法,看怎么化解。他不像是不讲理的人,当然了,我知道你也不会做坏事,其中必定有误会。”
夸了他,也夸了他。
他决定一吐为快:“他有身份地位,有世家公子的气度,一举一动皆有风范,誉满天下。我学这个学那个,不过是照猫画虎,终究不成样子。”
她探进来,摸摸他眉眼,笑道:“他都四十了,你才走了他一半的路,等你到了他的年纪,没准会比他更好呢。说起来,这位大人好是好,但美中不足:为人过于死板。上头过河拆桥,将阴谋使到了他头上,自家吃了大亏,他还惦记着肝脑涂地。在这些事上的决断,还不如我们呢。我们敬重他,不是因为他位高权重,只因为他是个好人,不然的话,早丢下他不管了!我们打劫来那么多钱粮,够逍遥快活几辈子,是为了做有功德的事,才留在这帮他。因此,我们也不欠他!”
是啊,那人不过是胎投好了,又长了他那么多岁,才险胜于他。
他还年轻呢!相差了二十岁,这二十年,够重活一次前半辈子。
他释然了,将积攒的郁气吐干净,伸手把她揽入怀中,笑道:“有一条,他打马都追不上我。”
“什么?”
“他娶不上这么好的老婆!”
她该笑的,可是想起远方的太太,实在笑不出来,只紧抓着他的手,轻轻应声。
第136章 毁家纾难
抛开自己的念头,像她一样想事,才能真正懂她的心思。
她这会应该在念着太太。
他没像以前那样抱着她胡闹,只轻轻搂住,说着分成三队的人马分别去了哪。
玉溆不缺大户,看似是褚家最风光,实则穷到拿不出现银。这大半年,褚家的管事常跑当铺。世道一乱,价压得极低,抵不出多少银子。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消息一传开,大户们一怕被他家盯上,要来借钱,二怕他家扛不住,这里要再遭一次劫,因此一面装穷,一面盘算着往哪跑才妥当。
早在做棉花生丝买卖时,他就将大城的有钱人摸了个透,眼下只要等着鱼儿上钩:找别家镖局或是靠自家护卫上路的那些,都被他们抢了,剩下的人慌了,听说找逢甲镖局护送,能平安抵达,这就抢着来定。
护送完毕的这些,也有不少是怙势凌弱的畜生,暂且做个标记,先将这群肥猪留在栏里养一养,等到应急再用。
这就是他最近在忙的事。
“可惜银票多现银少,真要大乱起来,这东西就是一张纸,烧火都不好使。得去还算太平的地儿兑换,能兑多少算多少,宁愿吃点亏,兑不完就花光它。这回我要把小留带走,找赵西辞借人,一块去办。家里……让小五早些回来备嫁,顺便守着你。”
“不用,我跟着去就是了。”
“不行!”
“得一个地方兑一些,不能挤在一块花用:买卖人鼻子灵,一嗅到风头就跟着大动,指定要抬价。家禾,先前褚大人打发管家送来三箱子账本,我都盘了一遍,知道中部六州的物产类别和数量,也清楚往日的买价卖价各是多少。你要是不放心,我和西辞一块走,她去交涉,我来算账,当场就能谈下来,别人见我们清楚底细,也不敢轻易糊弄。”
“你们终究……”
“家禾,不要以保护我们的名头,小瞧我们。爷们管力气活,我们管储备,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他不放心,只好让一步,“我不是这个意思,眼下时局大乱,凶险难测。还归你们管,你们坐镇后方定计划,出门的事,就交给褚家的人去吧!”
“不!他家的人,跟他家有关的人,都在别人的注视下,一动就会被盯上。战局在东在南,我们往西去。”
他沉默,她又说:“你还记不记得上回我们逃出去,和七爷会合的那地方?”
赵七,赵七,哪一个都讨嫌!
“萧寒也在那!”
“是啊,小五问怎么不往东边走,他们说那里只有三百多座无名野墓,荒废太久,找不出路。”
他笑道:“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提醒了,别叫人拿这事做玉溆的文章,陷害他搞了什么阴谋。已经派人去刻字了,沿河往上抄些失踪名册回来填,石碑来不及凿,木牌容易,用旧不用新。褚颀把这事交给了房家,徐家那个公子哥好似有些不满。”
“别这样直呼其名,私底下叫惯了,在外头不留神就会说漏嘴。”
“知道了,他尊贵,轻易冒犯不得。他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