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萧壮壮年幼,或许对刘盈的忠诚是如孩童过家家般幼稚。
她长大之后,会不会如以前的自己,更重视自己的娘家,以盈儿利益补贴娘家?
阻碍盈儿的人,都得死。
吕雉轻轻抚摸着这个陪着她共赴患难的女童的头发:“壮壮,不认你当义女,我也会如你的母亲般爱护你。”
萧壮壮挺胸昂首,神似刘盈:“婶婶,是我保护你!”
吕雉:“……行。”
曹夫人终于松了口气,她凑近吕雉和萧壮壮,也去揉萧壮壮的脑袋:“壮壮也该束发了。婶婶这里有很多漂亮簪子,壮壮随便挑。”
萧壮壮道:“我的首饰,要自己立功去赚!老大说了,不吃嗟来之食!”
曹夫人:“……”
她默默看向吕雉。
吕雉无奈:“你也……唉,别太学盈儿,盈儿的行为也不都是对的。”
如果大汉的帝后性格都……未来盈儿臣子挺可怜的。
希望他们别来找自己诉苦。
找自己诉苦有什么用?盈儿连父母都骂!
其余汉臣汉将也得到了刘盈的消息,并得到了汉王责怪他们不看好印鉴和虎符的辱骂信。
雍齿狡辩:“我不知道啊,可能盈儿是自己雕的吧。”
王陵不好意思狡辩,便沉默以对。
“知道盈儿已经逃出来,你就安心了吧?别每天都哭,看着我都难受。”雍齿嘲笑王陵,“你要是当着盈儿的面哭,盈儿肯定也会嘲笑你。”
王陵轻笑道:“他随意嘲笑。只要他无事,对我说什么都行。”
雍齿实在是受不了王陵现在的神情,扭头走了。
王陵继续看信,似乎想将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盈儿……真的逃出来了啊。
齐国战场上,蒙恬正在痛骂章邯。
章邯也太不谨慎了,印鉴和虎符居然被汉王世子摸走了。
章邯叫苦:“世子当着我的面索要印鉴和虎符,君上就在一旁抠脚。我问他,他假装没听见。我能怎么办?”
蒙恬:“……”
他松了口气:“既然是君上准许,那就不叫盈儿偷拿。你该和君上写信,驳斥君上的荒谬指责。”
章邯犹豫:“指责大王不太好吧?”
蒙恬教导章邯:“君上和先帝性格不一样。臣子要用不同的方式,效忠不同性格的君上。你尽管向君上写信抱怨,君上不会生气。”
彭越见蒙恬和章邯一口一个“君上”,听得他有点慌。
他偶尔还称汉王为“汉王”,没有那么谄媚。
自己是不是也该谄媚一点?自己也算元从了,不能被秦国降将比下去。
唉,现在他知道秦国怎么二世而亡了。秦臣该不会个个都是谄媚的佞臣吧?
彭越现在情商高了许多,只在心里嘀咕,没有说出来。
但蒙恬和章邯也看出彭越的想法。
他们对视一眼。
若非汉王和汉王世子父子二人是难得的心胸开阔之主,彭越的下场绝对是一罐肉酱。
砀郡每日都有楚军攻城。
吕泽结束一日疲惫的战斗,正在让军医处理伤口时,刘邦和刘盈的信同时送来。
刘邦的信到达砀郡后,没有送给吕泽。等刘盈的信到达,他的信使才将信一同送来。
虽然刘盈没在信里和刘邦通气,但刘邦知道他一定会给吕泽写信,且能猜到儿子会在信中如何虚伪。
论虚伪,儿子很有自己的风范。
刘邦的信很简洁,只告知吕泽,刘盈已经安全。然后,他让吕泽好好读盈儿的信,看看盈儿是怎么说的,不许吕泽再自责。
刘盈的信就很长了。
他把对吕台的话,向吕泽重复了一遍。
信末,刘盈还威胁吕泽:“大舅父活着,吕家还是我外家。若大舅父战死,吕释之当家,吕家就要从外戚除名了。哪怕阿母哭瞎也没用。”
吕泽哭着失笑,第二日没有亲自出城迎战楚军。
第87章 小疯子和老疯子
沛丰是沛县和丰邑两座城池。
汉军说要去守沛丰, 实际上不可能分开守城,只能选择其中一座城池死守。
“为何要死守?”
在军事会议上,韩信否定了这个常识。
丰邑曾是魏国的首都。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虽然废除了丰邑的政治地位, 但没有毁掉丰邑的城池。
泗水郡的郡治在沛县, 沛县的城墙却不如丰邑坚固。刘邦是沛县丰邑人, 起兵后, 也更重视沛县的城墙修补。
一旦进入军事统帅的状态, 韩信六亲不认, 六亲都要成为他军事计划的一枚棋子。
刘盈也不例外。
韩信让刘盈“独领一军”, 与萧禄、曹窋、吕台三位最厉害的年轻将领, 共同镇守丰邑;他自己与刘肥,在沛县城墙上高调地竖起旗帜。
“项羽不敢撤掉荥阳的包围, 也不敢离开荥阳太久。等义父缓过气,范增和项氏其他将领不能阻止义父离开荥阳, 甚至会被荥阳吞掉。”
“项羽不能派出太多的楚军来沛丰。按照常理, 我们只能选择一座城池坚守,他也只能选择一座城池攻打。”
“项羽最憎恨的盈儿在丰邑, 且丰邑是义父的家乡;他忌惮我, 刘肥又是义父唯一及冠的儿子,沛县也很重要。”
“项羽麾下除他之外没有厉害的将领。若只是单纯的攻城略地, 将士只凭借一腔勇武就能胜利。但一旦战场局势有变化,那些将领就会糊涂。楚将恐怕拿不定主意攻打哪座城池。”
“项羽或许会提前告知将领一些战术, 但战场瞬息万变, 他不亲自来战场,提前的布置几乎没有用处。”……
刘盈不是刘邦。韩信没有直接安排,而是细细解释了自己的战术, 告知众人刘盈会很安全。
沛丰两座城池互为犄角,楚军攻打哪座城池,另一座城池都能“打援”;如果楚军分兵,韩信就各个击破。
这个战术的前提是,韩信对战场的掌握比对方将领更胜一筹,且同等兵力作战下,汉军比楚军更胜一筹。
前者不用说,没人会不信任韩信在战场上的本事;至于后者,小将们有一点点担忧。
韩信道:“兵卒兵甲,我们与楚军不相伯仲;我们的兵卒有许多沛丰人,占了地利和人和;楚军不留俘虏,我们若输,沛丰被屠,降卒也会被阬杀,楚军却能投降,我们没有退路,他们有退路,所以我们士气一定比他们高……”
刘盈终于找到机会插嘴,以展现存在感:“阿兄,你终于说错了一点。哼哼,你也不是什么都正确啊。”
若是刘邦这么说,韩信会和他吵起来。
战场上他就是最厉害的,谁也不能质疑他。
但对刘盈,韩信只能好脾气地问道:“哪一点错了?”
刘盈叉腰得意:“我在彭城的时候,特意去观察了他们的兵械。项羽只知道打仗,不懂生产。他那对人才的重视,也只在能领兵打仗上,麾下能用的文吏只有范增一人,范增却也只是战场的谋士,不懂后勤。他们楚军虽占有最富庶的中原,兵械却不怎么样。”
刘盈竖起食指晃了晃:“别看我们入汉中的时间和项羽定都彭城的时间差不多,我们的军备却比他们好太多。楚军打仗几乎靠项羽本人率领精锐骑兵打开局面,没有项羽,楚军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