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当然,他也是真心觉得,火锅店这生意能做。
  就算以后有人仿制,他也相信人家做不出这个味道。
  他也算看明白了,这火锅最主要的还是底料,刚刚嫂子炒底料的时候他看到放了很多香料。
  “那不能占你便宜,我除了出方法,还要投资一部分钱,不然可不好意思收你一半。”
  苏晚晚知道白绍的心意,但是生意就是生意,别人有心意,咱也不能不懂事。
  “更何况,这生意全程得你操心,我只出些钱和创意,并不亲自去管理。”
  苏晚晚觉得这已经很可以了,投资成本她出三分之一就行。
  还没等她开口说出多少钱,那边白绍也忽然点了头:
  “成,嫂子你就出个五分之一成本就行,其余都交给我。”
  白绍似乎也知道了苏晚晚的为人,没拒绝,当场定下。
  五分之一。
  一个酒楼花不了多少银子,但是火锅店的话,还是需要些成本的。
  不说房屋成本,就说那些火锅,现在的锅不是一般的贵,她还要订制。
  五分之一,是少了些。
  “就按白公子说的。”
  一直没说话的沈渊却是忽然开了口,他似乎看出媳妇还想要往上加。
  就没见过这样的生意人,还嫌自己出的太少的。
  这傻媳妇哟,这火锅的创意千金难求。
  当然,沈渊也只是这么想想,他知道媳妇是真心把白家人当朋友才不忍对方吃亏的。
  但是对白家来说,这五分之一怕也是怕她不肯收五成才特意让出来的。
  苏晚晚嗔了一眼沈渊,她是那种不懂事的吗?
  她是要答应的啊。
  于是,这生意就这么谈成了。
  苏晚晚画了铜锅,还有鸳鸯锅。
  老北京那种铜锅可以做一些,鸳鸯锅也可以准备一些。
  看到这两种锅,白绍喜滋滋地收了,恨不得立马就去安排。
  翌日,沈渊和苏晚晚亲自送沈昭去县城,这次把小玥儿和小云毅也带上了。
  两个孩子很少县城,也带他们去转转。
  小玥儿和小云毅兴奋极了,坐在马车上都嘀嘀咕咕念叨了一路。
  他们先是到了县衙那边,童生考试成绩会在县衙门口的外墙处张贴。
  虽然考试的人不多,但是看成绩的人却是多的人挤人,他们也挤不到前面去。
  尽管很相信沈昭,此刻的苏晚晚竟然也紧张起来,那心情,像极了担忧自家孩子考不好的老母亲。
  回头看了一眼沈昭,结果人家却神在在的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是一点都不着急。
  得咧,这心态,稳了。
  有人说,高考时心态也占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不然为啥有些人平日考试都挺好,一到大考就一塌糊涂呢。
  好吧,其实她就是,高考那年她心态可没这么稳,以至于发挥失常,远远没考出平日的成绩。
  看沈昭这稳如泰山的心态,她欣慰了。
  一家子也不急,干脆在附近的茶楼喝了茶,等人都走差不多了,才过去看成绩。
  沈昭的名字在头一个,小云毅最先看到的,直接高兴地蹦了起来。
  “第一名,小叔是第一名!”
  小玥儿也是眉眼弯弯,仿佛考了第一名的是自己。
  “叔叔好厉害呀。”
  苏晚晚也终于看到了那榜上的名字。
  “咱家沈昭就是厉害,走,有了这成绩就可以去书院了,咱们也去。”
  东西都准备好一块带来了,实际上是有三天的报名时间,但是沈昭想早点来安置,干脆今天直接入书院好了。
  这所公办的书院位于县城东面的山脚下,名叫东许书院。
  听说有些年头了,虽然只是县城的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书院,但是也是出过两位大儒的,如今的山长也曾经官任五品,是个风清霁月的人物。
  之所以让沈昭来这里入学,沈渊也是了解过一番的,这里风气还算可以,毕竟是公办书院,按成绩入学,很多贫困子弟也能得到平等对待。
  苏晚晚给沈昭准备的拜师礼也不贵重,就是从现代买的砚台,并不是很名贵那种,不知道是用的什么石头做的。
  但是好在做工精细,上面还雕刻着一些墨竹,看起来很是文雅。
  当初给沈昭买笔墨纸砚的时候,都是捡的便宜的,也没花多少钱,给沈渊看过了,不会惹人怀疑。
  除此之外,她还让沈昭带了一大袋玉米面粉和红薯过来,直接让看门的小厮给抬到书院的后厨。
  如今,红薯和玉米这两个作物的名号很响,听到是这些,那小厮激动地直接跑去山长那里报告了一声。
  山长听闻有学子送了红薯和玉米,也是吃了一惊。
  这玩意,现在可是千金难求啊,毕竟都是要留种等推广的。
  只有白家的酒楼有少量出卖,但是那价格......是他消费不起的。
  山长摸着花白胡子,见到了沈昭。
  童生的试卷他是看到过的,对沈昭这个名字也有印象。
  才不到13岁,写了一手好字。
  童生考试内容简单,并不要求做文章,主要考一些词句。
  这孩子不仅写字好看,内容还全对,可见是个用功的,就是没想到竟是村里的孩子。
  村里这两年旱灾,生活本就不易,他还能坚持学习,属实不易。
  一番考究下来,山长对沈昭愈发满意,大柳树村不仅发掘出高产作物,还有这么好的后生,实属通许县之幸事。
  第351章 火锅店菜品问题
  沈昭只说自己来自大柳树村,并没有说自己哥嫂是谁,见过山长,就领着哥嫂去了分配给自己的宿舍。
  苏晚晚看宿舍条件还算可以,一个屋子四个人,目前也就沈昭一个。
  要亲自给他铺床,沈昭不好意思,表示自己这些都能做。
  沈昭本就独立,苏晚晚也没纠结,左右今天时间还早,沈昭可以自己慢慢收拾。
  临走之前,苏晚晚塞给沈昭了几块碎银。
  “身上留点银子,总会有用处,沈昭,你不必节省,缺什么自己就去买,有事请假回家说,我和你哥有空就会来看你。”
  苏晚晚不厌其烦地交代着。
  沈昭看着手中的碎银,大约有四五两了,这也太多了。
  以前的日子,这么多银子够一家人花销大半年了。
  不过,他也没推辞,知道嫂子的脾气,现在都是一家人,他推辞多了,就显得生分客气了。
  “谢谢嫂嫂,以后家里就累得嫂嫂操心了。”
  沈昭作揖行礼,有模有样,今日穿了新衣,显得他已经有了几分儒雅,俊生生一个少年郎君的模样。
  “家里就别操心了,好好读书。”
  沈渊也说了一句,沈昭嗯了一声,众人依依不舍,尤其是两个小家伙,眼眶都红了。
  他们自从回到大柳树村,这还是第一次和小叔分开呢。
  虽然说一个月小叔就能回去一次,可是还是舍不得。
  就这么依依不舍到快正午,等到有人来找沈昭他们才离开。
  原来是后厨不会做红薯和玉米,山长有些迫不及待,就派人来找他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