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可是等他们看下去,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大错特错。
  只见精神脱贫和身体脱贫的群体,部分有所重叠,但大部分都不一样。
  他们的相同点都是穷,不同的是他们对待官府脱贫的态度。
  对于官员们的脱贫,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也就算了,只要配合就行。
  可他们偏偏不配合。
  比如,他们把官员们送来让他们养的鸡、鸭、猪等家禽直接下锅吃了。
  “那些家禽官府没收钱,对于那些人来说,只要成功养大,钱就是他们的,为什么他们宁愿把家禽们吃了,也不愿意喂养?”4
  这一幕,给诸朝古人们带来极大冲击。
  扪心自问,要是换做他们,他们一定好好喂养,而不是把象征“希望”的家禽们直接吃肚子里。
  可偏偏他们想要而得不到,后世得到却不珍惜。
  这让诸朝古人们心里如何不失衡。
  “那些缺胳膊断腿,实在干不了的人也就算了,可他们大多数人,身体都是健全的,且年纪也不大,他们不是干不动,而是不想干!”
  “这就是懒汉啊,不,就算是咱们的懒汉,不干活也是活不下去的,后世那些人,比咱们的懒汉们还懒!”
  诸朝古人们下意识把身边人对号入座,结果发现没比过。
  就像他们说的,他们时代的懒汉,只是干活不勤快,而不是不干活。
  他们以前以为懒汉们已经是极限,没想到后世懒汉,更突破人的下限。
  而他们口。中的懒汉们则很羡慕后世。
  “后世可真好啊,居然还养懒汉,而不是像现在,我们不干活真的会饿死。”
  “不是,你们还真把自己和后世那些人当成一类人了,你们只是干的少,或者没机会。
  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给了机会都不想抓住,而是直接扔了,你们比得过他们?!”
  诸朝懒汉们一愣,而后大惊失色,“我们还真比不过,跟后世那些人一比,懒散如我们,都能算勤快人!”
  老天爷啊,他们长那么大,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没那么废物。
  “噗,没想到,吃掉家禽们,只是他们的开始。”之后的视频,越看越让古人们破防。
  比如那些人不愿意养家禽,官府就送来果树等树苗,觉得这样不需要照料总行了,结果那些人不等果树长大,就把果树砍了?砍了!!5
  “不是,果树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砍掉?”诸朝古人们崩溃不解。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后世都把饭喂到那些人嘴里,那些人还能把饭吐掉。
  “还有给村子里建的鱼塘,也是不等鱼们长大就把鱼捞出来吃掉……”
  比起家禽和树苗来,鱼塘涉及范围更广,属于村集体财产,可是后世的村民们,并没有把能帮助他们的鱼塘放在眼里。6
  “后世那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群的,有时候甚至整个村子都是那样的人。”
  “不行,不能再想了,再想我会被气死的。”诸朝古人们忍不住深呼吸。
  “村里都为孩子们申请贫困补助了,孩子们上学不需要花钱,就算这样,他们也要把孩子们留在家里干活,也不让孩子们上学。”
  “这一点,虽然我们也可能这么干,但免费的学业,肯定会让孩子们上啊!”7
  看到后世不让孩子们上学,诸朝古人们有些心虚。
  但仔细一想,上学不需要花钱,他们遇到这个便宜,肯定占,而不是把这大好机会推出去。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他们的日子怎么可能会过好?”
  “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故意不想过好的?”
  “不想过好日子?他们看着也不傻啊?”
  “他们是傻子反倒好了,因为傻子还会乖乖听话,而那些人,都有自己心思,猴精猴精的。”
  “我不同意这说法,他们要是精明,还能把日子过那么差?”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精明,是早就脱贫致富。
  直到随着脱贫计划停滞,脱贫干部们想办法去了解那些人的想法。
  结果那些人的想法,让脱贫干部们吃惊,也让诸朝古人们为之震撼。
  他们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脱贫后,你们就不会再给我们送吃的喝的。
  但只要我们穷着,你们就会一直养着我们!”8
  “志气呢?他们怎么这么没有志气?!”诸朝古人们反应过来,差点被气吐血。
  他们想过很多,唯独没想过真。相会是这样。
  “他们可真是太聪明了,简直聪明过头了!”
  他们终于承认,那些人的“聪明”,就是没用到正道上。
  “精神脱贫,原来如此,我明白。精神脱贫的意思了。”
  “只要他们精神还贫瘠,哪怕给他们再多钱和东西,他们也无法站起来,而是会躺着等人喂饭,但只要他们精神不再贫瘠,凭借他们的身体和年龄,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古人,蓦然理解了精神脱贫的意思。
  用他们古代话来说,就是“志气”“骨气”之类的东西。
  “好吧,之前还担心咱们也是‘刁民’,现在放心了,咱们就是单纯的穷,而不是又穷又没有志气,说真的,做人真不能那样。”
  “后世官员们脾气可真好啊,他们那样折腾他们都还好言相劝,而不是强行动手。”
  这一刻,阶级属性不同的诸朝百姓们都同情后世干部们。
  “可能就是知道后世官员们不会对他们动粗,他们才那么有恃无恐。”
  “这就叫看人下菜碟,好欺负的会直接欺负,不好欺负的早就会服软。”
  “所以后世官员们,脾气为什么会那么软?那个人耍无赖,为什么不把人直接抓起来?”
  “软点不好吗?反正我身为百姓,愿意跟和善官员打交道,而不是跟脾气不好的官员们打交道,当然,我绝不会跟脱贫政策对着干。”诸朝百姓们道。
  “后世官员们可真没有官威。”诸朝官员们则撇嘴,觉得后世官员们可真丢他们的人。
  “他们看似没有官威,实则能获得巨大民心,事情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就像咱们,官威的确大,但乱世到来,百姓们是会对我们出手,还是对我们手下留情?”
  “咳,也算有得必有失吧。”其他官员咳嗽,不想谈这个话题。
  怎么,还指望他们向后世官员们看齐不成,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精神脱贫比身体脱贫难多了,身体脱贫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精神脱贫却不是这样。”
  看到精神脱贫的困难过程,诸朝古人们一边为后世官员们感到心酸,一边觉得后世百姓们不争气。
  “为什么那么好的机会不牢牢抓住?你们不想要,可以给我们啊,我们一定老实配合脱贫工作,做到早日脱贫!”
  最让他们悲哀难过的是,那些得到的人不珍惜,而他们想要的人却得不到。
  “如果换做我们,我们绝不会那样。”诸朝百姓们不甘。
  “可咱们官府,绝不会像后世那样对咱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