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首先是身体脱贫,如诸朝古人们所想的那样,身体脱贫常见于身体有疾、残, 老幼等人。
  这类人他们不是不想挣钱,也不是懒惰, 而是想挣钱都没有门路。
  对于这类人, 后世的做法是直接给钱,身体残疾和有重病的, 直接办理残疾证、医保、社保之类的东西。
  刚开始诸朝古人们还不知道那些证、保都是什么东西。
  直到看到残疾证可以每月都能领钱,医保去医院看病, 能省很多钱后,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按照后世说法, 那些钱对于后世收入并不多, 可就算不多, 那也是钱啊,最重要的是每个月都有,只要省点,足够人生活了。”
  “而且那可是白给的,不需要人干活出力!”
  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人羡慕起后世。
  “后世会给无依无靠的百姓们发钱,可咱们要是无依无靠,不管是官府还是身边人,都会想对咱们敲骨吸髓。”
  对比古今弱者处境,诸朝古人们心别提多凉。
  “还有那什么医保,人家看病吃药钱都不多,越上年纪看病花钱越少,要是咱们也能这样就好了。”
  诸朝很多家里人生病,却治不起病的人们眼眶通红。
  诚然后世的医疗情况不是什么病都能治,但总比一开始就没有希望好。
  而那些生病的人们,哪怕只是一个希望,也能心满意足。
  可偏偏,他们连那一丝希望都没有。
  “孤寡老人们也会每个月给钱,哪怕膝下没有儿女,也不会被欺负,不像咱们古代,孤寡老人们最先被欺负。”
  诸朝上了年纪的人们叹息。
  “还有孩子们,可以申请贫困户,生活和读书的费用,都能减免,会最大程度帮助那些没多少依靠的孩子们成长。”
  诸朝小孩子们还不能理解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他们的长辈却知道。
  长辈们抱着懵懂的孩子们泪流满面。
  “要是你们能生在后世就好了,这样就不用跟我们一块吃苦了!”
  诸朝除了心里受到触动的人们,还有一些人感受不大,他们或理智或冷血。
  “帮助小孩子长大我们能理解,毕竟他们大了也是劳力,可是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也会照顾,我们却不理解,因为那些人没有未来。”
  身体健全的小孩子们,他们长大后还能发挥出作用。
  可是那些残疾、疾病、老迈的人却不会,对那些人的投入,相当于全打水漂。
  他们不相信后世人会傻的算不清这笔账。
  可偏偏,后世人还是做了这样的“傻事”。
  要知道那可不是一两个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而是数以亿计的庞大群体。
  他们都不敢想象后世在脱贫一事上付出的人力和财力。
  “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有人呢喃自语,十分不解。
  “其实我们也很疑惑,为什么咱们官府对咱们这么差,后世官府却对人很好,虽然不明白这个问题,但要是让我们选择,我们一定会选后者。”
  百姓们站的位置不够高,看的也不够远。
  但这不妨碍他们知道哪个处境对他们更加有利。
  听到他们的话,那些疑惑的人突然明悟,“原来如此,后世是用此举来收买人心!”
  “你们看,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对那些人好,只是想让社稷安稳!”
  他们迫不及待向其他人诉说自己的“发现”。
  “我们不否认后世收买人心的举动,可后世那些人,总实打实得到好处了吧?”
  出乎预料,听到他们的分析,其他人反应冷淡,并没想象中的激动和愤怒。
  “就算收买人心,人家也实际付出很多,而不是光动嘴,不像咱们,连嘴都不给你动。”
  “人家可没光说,还实打实做了。”
  “起码有病的治病花费少,年迈孤寡的老人不用担心生前死后凄凉,年幼的孩子也不用怕没有大人会长不大,如果咱们国家也能做到这些,我们就是为它舍弃这条命,也没问题。”
  “是啊,人生在世,所求不就是这些,至于是不是真心,何必那么较真。”
  听到其他人的看法,那些阴谋论的人睁大眼睛,受到比之前更大的触动。
  他们眸光晦涩,“你们说的没错,是我们钻牛角尖了,忘了‘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我们只是觉得后世人都太过圣人,显得虚假,所以才想迫切找出他们的‘私心’。”1
  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也许后世并不是人均圣人,可他们对那些贫困人群们的帮助是实打实的。
  这样就足够了。
  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何必苛刻别人。
  “天幕,后世这样,我们很难做啊!”诸朝帝王们深呼吸。
  就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们,心里也压力巨大。
  那些比不上他们的君王们,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某些脑子不清楚的帝王,大部分智商在线的帝王,都意识到后世对他们所处朝代的冲击。
  之前“衣食住行”篇,就一直有人拿他们和后世比较,但像高产良种等东西,一时半会弄不回来,除了被逼迫到绝境的百姓,大多数百姓还算安分。
  可是现在,后世官府对百姓的态度,再加上古代官府对百姓的苛刻,此消彼长,百姓们会对朝廷和官府更加不满。
  如果没有让他们见识过另一种可能,他们可能会就此认命,可偏偏他们见识到,心里就会不甘,不甘就会生乱。
  “后世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富足时对百姓们的帮助,而是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帮助那些人。
  从建国途中的全民扫盲,再到建国后的全面脱贫计划,看来后世政。权,比其他朝代,都要清楚国家的根基是芸芸百姓。”
  “最初脱贫时,后世并没有那么多钱,他们就亲自去关怀对方,可以说钱虽然没有,但心意到位,更别说随着时间过去,给百姓们发的各种钱,也随之增长,而不是就此固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后世居然真做到这点。”说出这句话的孟子睁大眼睛。
  他看透江山社稷稳固的根本,心里却不奢望那些君王能够做到,因为他知道他们做不到。
  孟子从没有想过,自己能目睹愿望实现的那天。2
  就在诸朝古人们开始对后世理想化之际,身体脱贫的记录视频播放完,开始播放精神脱贫过程。
  【古人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意思是地方越偏远的人,思想也越局限,而这样的人,自然也在脱贫行列。】3
  “都知道他们是刁民了,为什么还要帮?”诸朝在偏远地方为官的官员们不解,他们对于那些刁民的刁蛮可是深有体会。
  后世帮助那些良善的人他们就不说了,可为什么还要帮助刁民们?
  “咱们这里就是穷山恶水。”
  “但咱们是不是‘刁民’就不知道了。”诸朝百姓们心里紧张,生怕自己成为后世“刁民”的一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