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凡心动> 第41章

第41章

  并不急着开口,而是自桌案那头绕进来,停在桌边她身旁,淡淡扫了一眼她笔下的压花笺纸,其上墨迹怎么得一个惨字了得。
  指尖儿蘸了笔洗中的清水于桌案上一笔一划写下一个干净的‘朦’字。
  这厢唐薏看得认真,一眼不眨,随后比着他所写于纸上描摹起来。
  一撇一捺似杀人的剑,剔骨的刀,笔笔不在式,画画不在招。
  当真使人哭笑不得。
  最后着实看不过眼,江观云沉叹一口气绕到其身后来,就着她的身量微微弯身,一手撑于桌沿,一手手掌包裹住她的,牵带着她的手轻巧蘸了适当的墨汁,而后重新一笔一画于纸上写下。
  自外瞧去,好似江观云此刻正将唐薏整个人圈于怀中,他的前胸轻轻贴着唐薏的后背,同时身上淡淡的松香气如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愣将人拘困于原地,连挪动一下都不成。唐薏似被他掌心传来的灼热一下子烫昏了头,竟鬼使神差想到早上樱桃同她说的那番话来。
  字不难,可愣是没学会,一笔都没记进脑子里,只微微侧目,余光视线恰好不好与他淡唇的轮廓平齐,似只要她微扭过头去,鼻尖儿便能同他的肌理撞到一起。
  第二十七章 负心人
  不敢再多瞧一眼,唐薏连余光也撤回。
  江观云的目珠微移轻而易举便瞧见唐薏一点点染红的脸颊。
  一字毕,执笔之手悬于纸上,两人默契似凝固,谁也没动。
  自这角度望去,他可看到怀中人扇面一般的眼睫,随着眨眼一闪一动,又似蝴蝶振翅,每振一次,他心口便跟着一缩。
  不晓得是不是错觉,唐薏似听着一颗强有力的心脏跳动之响。
  咚咚、咚咚........
  竟也分不出是自己的还是身后那人的。
  视及自己的手仍被他握着,唐薏一下子清醒过来,巧妙地将自己的手撤离他的手掌中。
  “这字真难写。”其实这字她根本没学会,只是没话找话,使两人之间不至于太尴尬。
  江观云似亦从梦境中回还,稍稍直起身,另一只圈住她的手臂亦收回,自然垂于身侧。
  稍定心神,目光跃然纸上,“你这信是写给谁的?”
  纸上没写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自也不怕旁人看,她一边整理信纸,想让上面的墨迹干得快些一边道:“写给我最好的朋友,她才上京不久,现在住在我家里。”
  “对了,”提到好友忽想到什么,“小公爷你也是个能人,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你说。”
  “我有一个同乡哥哥,名叫徐朝,年岁与你相仿,他一年多前在上京路上失踪了,现在也寻不到人,你神通广大,能不能帮我找找。”
  “徐朝......"他轻念一声,这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可只要是唐薏所求,想也不想便应下来,“好,稍后你再同我好好说说此人情况,我派人下去查就是了。”
  “多谢你啦!”唐薏俏皮一笑。
  门外廊下传来脚步声,小厮于门外通禀:“小公爷,您方才让小人去库房拿的东西已经取来了。”
  “进来。”
  应声落,小厮捧着一小凳高的四方雕花锦盒入了门中,稳稳当当将其放于桌案上二人眼前。
  见这盒子精致,唐薏忍不住探头,“这是什么?”
  稍抬手示意小厮退下,而后江观云亲自将锦盒打开,里面是一尊景德青白釉卧鹿望蝶。
  “参知政事家的女儿婚事在即,这是我江府所送礼物中的一件。”
  一个月前陶家便送来请柬,可他从未打算赴宴,彼时他才能下地走动,加上他与陶家没什么交情,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陶氏女是姚嘉念的闺中密友,倘若赴宴难免碰面,里里外外不知要生出多少口舌是非。
  能避则避,且多挑些礼物遣人送过去便是。
  “要去吃席?”乱中取重点,她不管谁家成亲嫁女儿,一下子抓住重点。
  “母亲这阵子身体也不太好,她不想出门,我这边也不太方便,此次并不打算前去。”
  江夫人自是身子不好,从唐薏回来那天起她便嚷着头疼,连面也不露。
  言语之间只抱怨唐薏妨人使她多病,好在这些话江观云从不放在心里。
  母亲的心思为人子女最是清楚,可江母从来都作不得他的主。
  眼前才闪动的星耀一下子黯淡下来,唐薏这辈子没旁的爱好,就是喜欢凑个热闹,从前村中每逢嫁娶总是少不得她左右出溜。
  自打上京,唐茹璋不擅交际,于朝中之交不过泛泛,自也没有让她去吃席的机会。
  京中高门大户家的盛场她至今未赶上一回。
  “哦。”唐薏应声,顺手将写好的书信收入信封中。
  自她语气中听出几分失意,江观云忍不住问:“怎么,你想去?”
  “也不是很想去,就是......就是还没见识过京中嫁娶,想去凑个热闹。”
  因姚嘉念定然在场,江观云并不想让唐薏往那地方凑,可他不忍心使她扫兴,况且她提的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略一思忖,便又为她改了主意,“这些日子我身子恢复的不错,圣上有意让我重新拾起旧职,这是顶要紧的事,我怕没时间陪你同去。”
  “左右江府也要送些厚礼过去,你既好奇,只顾去赴宴就是。”
  略不放心,仍不忘记叮嘱:“看完了热闹就快些回来,陶家不必久留。”
  “那我能带我哥去吗?”
  一早江观云便知道,唐薏刘丰年兄妹处处分散不开,有祸一起闯,有福一起享。
  在他印象中,刘丰年是比唐薏有分寸些的,由他带着,两个人作个伴儿也好。
  于是点头应下,笑意宠溺纵容,“好,一齐去吧。”
  ......
  端阳前,良辰吉日,宜嫁娶。
  参知政事唐薏不懂是什么官职,后来听人说官居二品,且看来往贺喜之人几乎要将门槛踏破,长街十里红妆,放眼望去皆是人头涌动,锣鼓声不断,敲得人天灵盖都跟着跳,是唐薏从未见过的热闹。
  兄妹二人心性相通,一听说要来吃席,两个人皆特意换了一身新衫前往。
  今日唐薏自知代表的是信国公府的门面,因而也收敛不少,即是处处新奇也尽力保持端庄。
  随行的樱桃还算是有些见识,紧紧随在兄妹二人身后时时提点,让唐薏省了许多笑话。
  陶家阔绰,顶得唐府三个大。
  为着今日喜事,陶府特意腾出一座空园设席,其园修缮繁丽,各色假山瑛石错落,名花贵草葱郁而长,所见宾客皆是罗绮加身,珠玉满头,所见之处皆以喜红色璎苏装缀,连席间宴客桌椅皆用名木所造。
  园居正中是为今日喜堂,一早便堆满了贺道之人。
  信国公府的小厮抬着重礼直直送到陶家偏堂,而后陶府迎客的丫鬟便引着唐薏等人前往席间就坐。
  她前脚踏入垂花门,报客之人收了贺贴便高声呼迎,提到信国公府少夫人时,也不知是不是唐薏错觉,只觉着无数人的目光朝她这边投来。
  这还算是唐薏初次现世于京中贵人面前。
  她脚步一顿,自也不想丢了自己家的门面,对那些探究的目光视而不见,于众人集目中一路行来,至此外间曾说她肥黑粗丑的流言就此不攻而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