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天子脚下都能出现这等骇人听闻之事,外面呢?
  成天沉溺于汴京的繁华之中,连眼皮子底下的危机都注意不到,远处和辽国西夏打交道是什麽情况可想而知。
  苏洵:……
  苏轼:……
  骂的好,但是在家骂骂就行了,出门在外还是要收敛一点的。
  老苏拍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教他们骂人小技巧。
  他身不在官场,但是和他交往的大多都是官身,因此官场的各种弯弯绕绕他很了解。
  俩儿子今後要入朝为官,想要仕途走的顺就不能那麽耿直。骂人可以,但是不能指名道姓的骂,要那种被骂之人明知道是在骂他还找不出确凿证据只能憋屈忍着的骂。
  景哥儿这次遭了大罪,他身为父亲先打个样,两个当兄长的看完之後学学,看看怎麽样的骂人才是合格的骂人。
  夜深无事,笔墨伺候。
  旁边的其他人:……
  苏轼给他爹送上笔墨纸砚,然後小声和弟弟说话,“听说官家脾气好的很,曾经被包公指着鼻子臭骂都没生气。”
  苏辙听出兄长的言下之意,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所以尽管写,不用担心会影响殿试成绩。”
  官家能不受影响最好,要是因为他们写文章骂朝廷而将他们黜落,那更说明他们骂的对。
  旁边的女眷们:……
  听他们父子的谈话,总有种家里以後会不太安稳的错觉。
  一夜安稳、额、今夜好像不太安稳。
  苏景殊睡着的时候很累,但是早上还是早早醒来,家里人担心的噩梦生病都没有发生,小少年睡醒之後跟没事儿人一样,自顾自穿衣洗漱,看到他们守在外间还吓了一跳。
  程夫人忧心不已,“景哥儿,昨晚睡的可好?”
  苏景殊点点头,“还好,就是有点饿。”
  昨天吃了早饭就出门,连进两次无忧洞压根没想起来还有吃饭这回事儿,回家之後洗洗上床立刻入睡,睡醒了才感觉到饿。
  那麽点儿早饭早消化完了,不饿才不正常。
  厨房一直准备着饭菜,直接端上来就能吃,程夫人看儿子睡得好还能吃的进东西稍稍松了口气,陪他吃完饭这才带着儿媳女儿回去休息。
  娃他爹和娃他哥忙着琢磨怎麽骂人更犀利,一时半会儿拉不走,随他们去吧。
  苏景殊惦记着无忧洞的事情,再三保证他没有事让娘亲姐姐嫂嫂放心去休息,然後才被允许去隔壁开封府。
  只是以前他想去哪儿可以随便乱跑,今天身边却跟了足足六个膀大腰圆的护卫。
  他们家一共才十个护院。
  府衙往日人来人往,今日却很是冷清,比旬休的时候还要冷清。
  衙门旬休要留人值班,苏景殊打眼一扫,连值班的差役都没见着几个。
  白玉堂风风火火从外面进来,看到带了六个护院来开封府的苏景殊“豁”了一声。
  六个护院,六个加起来打不过他一个。
  “小景殊,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都在外城,你想击鼓鸣冤还得再等几天。”白五爷兴奋的说道,“包大人已经调兵堵住了无忧洞所有口子,现在正一个个的往外抓人,禁军一条水渠一条水渠的梳理过去,这回一个漏网之鱼都跑不了。”
  就是清扫起来需要时间,在无忧洞里的贼人凶犯全部落网之前,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应该没空管其他的事情。
  苏景殊:!!!
  “已经动手了?”
  他以为地图画好之後怎麽着也得做个计划商量几天,怎麽一觉醒来就到收尾了?
  白玉堂笑道,“包大人办事果断干脆,真要像你想的那样,水渠里的亡命之徒早跑光了。”
  要的就是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跑什麽跑,去大牢里跑吧。
  包大人行动极快,打定主意後根本不给那些恶人留逃跑的机会,连夜调兵围堵水渠出口,然後按照地图派兵进去抓人。
  禁军数量庞大,八十万禁军轻轻松松就能派出千人军队协助剿灭无忧洞。
  只要不让那些禁军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所有藏匿在无忧洞中的亡命之徒都能被绳之以法。
  调来的禁军下水渠抓人,开封府的官差衙役在地面配合,抓贼救人各司其职,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从昨天夜里到现在,已经有七八百贼人落网。
  “公孙先生说这个点你该起来了,让我来问问你要不要去看看。”白五爷活动活动筋骨,指指自己宽厚有力极具安全感的後背问道,“禁军从无忧洞中救出不少人,其中不少都是孩童,小景殊,包大人说这次能成功救出那麽多人你是首功。”
  苏景殊愣了愣,然後小声问道,“那些屍体呢?”
  “能辨认出来的先收到义庄等家人认领,辨认不出来的开封府出钱好生安葬。”白玉堂怕他想多了害怕,索性直接将人扔到背上,运起轻功风一般的往城外去。
  小孩子家家想太多不好,越想越害怕,不如去看坏人落网好解气。
  苏景殊:!!!
  不想了不想了,真的不想了。
  外城,临时搭建的草棚中,包拯、公孙策、王丞相、八王爷还有一位英姿飒爽的武将站在里面说话。
  无忧洞这块顽疾终于铲除,不管後续会带来多少烦心事都无法影响他们现在的好心情。
  白五爷轻功巧妙,足尖轻点从草棚上落下来,“包大人,公孙先生,我把景哥儿带过来了。”
  苏景殊摇摇晃晃站稳,昨天在地下被白玉堂背着跑遍无忧洞好歹跑的稳,今天事情收尾,五爷看上去心情不错,运起轻功就又开始飘了。
  虽然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麽颠簸,但是和昨天的体验也完全没法比。
  八王爷看到俊秀文气的少年郎,叹道,“果然英雄出少年,没想到苏小郎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本事。”
  那地图他看了,能将路线记的那般精准还绘制成图,此等天才他只见过这苏家小郎一人。
  苏景殊全程临摹系统地图,不好意思接受这般夸奖,连忙求助的看向公孙策。
  然而公孙先生还没说话,八王爷旁边的年轻武将便说道,“这本事适合随我从军。”
  白五爷不乐意,“我们景哥儿是太学生,今年刚入学,乙班!”
  早在入京之前,他连太学里面分啥班都不知道,在开封府待了那麽些日子,他现在可以清楚的说出他们景哥儿这个年纪考上太学还直接分入乙班有多难得。
  神童!天赋异禀!说的就是他未来的小邻居!
  大宋重文抑武,他们景哥儿考科举也能平步青云,闲着没事儿当什麽武将?
  白玉堂桀骜惯了,高官权贵在他眼里什麽都不是,说起话来也很是不客气。
  公孙策摇摇头,上前介绍道,“这位是平西统镇大元帅、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狄青,昨夜便是狄将军亲自带兵进的无忧洞,白大侠不得无礼。”
  平西统镇大元帅狄青,常年驻守边关和西夏对峙,不管在朝堂还是在江湖皆是赫赫有名。
  白玉堂表情微僵,显然没想到怼的竟会是狄青狄元帅。
  狄青常年驻守西夏,也没听说他什麽时候回京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